11 12
發新話題

[分享] 探訪280天胎兒成長&母體變化----妊娠1~10個月

探訪280天胎兒成長&母體變化----妊娠1~10個月

宇宙是如此奧妙,
當卵子與精子結合的剎那,
一個新生命就此展開成長的旅程,
與母體相依相存,
直到瓜熟蒂落。
到底這個小生命是歷經怎樣的演化,
才發展成如此一個可愛的小人兒,
而孕育生命的母親,
其身體又產生了那些轉變?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訪每個妊娠階段的「胎兒成長」與「母體變化」。

妊娠 1 個月(1~4週)
受孕的過程
成熟卵子→排卵→受精→受精卵分化(受精卵)→胚囊→著床

胎兒成長
胚囊直徑:約1公分
胚囊重量: 約1公克 約1塊小薄餅的重量

母體正常變化
子宮底高度: 正常大小
羊水量: 約10CC
第3週:少部分婦女在受精卵著床時會感覺到白帶中有血絲或有點狀出血,此時基礎體溫在高溫期。
第4週:有些婦女會感覺下腹有點悶痛,像月經來潮前的症狀。

第1週
卵泡形成
月經第1天:卵巢內有一個或多個卵細胞逐漸長大成卵泡,子宮內膜逐漸增厚。
月經第7天:主要卵泡大小為10mm,子宮內膜增厚為5mm。大部分婦女的月經都已結束,基礎體溫表的曲線仍在低溫期。

第2週
排卵.受精
第14天:在腦下腺激素的刺激下,卵泡愈來愈大,排卵前的直徑約為18mm以上。排卵前的子宮內膜厚度則為8~10mm。
第14~16天:卵泡受到血中急速增加的荷爾蒙刺激而破裂,並將其中的卵子排出,即所謂排卵。通常排卵是由兩側卵巢之一排出,而且只排出一個卵;極少兩側卵巢同時排卵或排出多個卵,可能造成因素之一為服用排卵藥。
排卵前3天、後1天(排卵期):卵子在體內可存活12~24小時,精子可存活24~72小時,若在此期間有性行為,則精子由男性生殖器官進入陰道→子宮頸→子宮腔→輸卵管,在輸卵管外側三分之一處和卵子結合成受精卵,此過程稱為受精。

第3週
著床
1.排卵後的卵泡形成「黃體」,黃體主要分泌黃體素──安胎素,使子宮內膜更加增厚如海棉般柔軟。
2.受精卵經細胞分裂成4~8個細胞體,於受精後的第4或5天回到子宮腔,在子宮內膜所分泌的液體中浮游約3日,即埋入子宮內膜,稱之著床。

第4週
確定懷孕
1.此時的胚胎是一團細胞群,正快速分裂及成長。
2.胚囊外層細胞會分泌人類絨毛激素(HCG),較多量的HCG會釋放入母體血液裡,並經由腎臟排泄於尿液中;只要尿液中有足量的HCG,即可以驗孕試劑檢查出來是否有受孕。通常於下次月經該來而未來的前2~3天驗孕較準確。但最準確的做法是照超音波。

[ 本帖最後由 aska110169 於 2007-6-7 06:20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aska110169 經驗 +5 優質文章 2007-6-7 06:21
  • aska110169 金幣 +10 優質文章 2007-6-7 06:21

TOP

探訪280天胎兒成長&母體變化(2)----妊娠 2 個月

妊娠 2 個月(5~8週)

胎兒成長
胚囊直徑:約2~2.5公分
胚囊重量: 約4公克 約1塊方塊砂糖的重量


母體正常變化
子宮底高度: 約10公分
羊水量: 約20CC
第5~6週:乳房腫脹,乳頭及乳暈顏色變深、乳頭敏感。
第7週:
1.出現害喜現象,包括: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無力、容易倦怠、嗜睡、口水增多等症狀。
2.陰道分泌物增加。
第8週:
1.子宮約10公分大小。
2.膨大的子宮壓迫膀胱與直腸,造成頻尿、排便感、便祕、腰痠及下腹痛等現象。 3.皮膚因荷爾蒙變化而產生改變:頭髮長得更快、指甲易折斷或龜裂、膚質變好或變壞、色素沈澱加深、牙齦浮腫、刷牙時牙齦易出血。
4.容易流汗、體味加重。
5.害喜現象持續存在。

第5週
看到胎囊
1.若為子宮內受孕,可透過超音波在子宮內看到胎囊。胎囊內側有一被羊水包住的胚胎(長約0.5公分),此時尚不能從超音波中看見。
2.此時還是獨立的個體,未與母體作連結。
3.胚胎已具備腦部、脊椎和神經系統的雛形,心臟開始發育。
4.發展出胎盤的雛形。

第6週
看到心跳
1.胎體外型像隻小蝦米,顏面未完全發育,但隱約可見頭頸部、初期的大腦和胸腹部,兩側生出芽苞狀的四肢,下體外觀像尾巴。
2.血管生成,血液循環功能開始運作,可經由超音波看到胚胎的心跳。
3.臍帶逐漸形成。

第7週
主要器官發展成形
1.胚胎快要進入胎兒期,頭部仍像一團肉塊向尾部彎曲,四肢形狀較趨明顯,但呈蹼翼狀。
2.頭部器官如眼、耳、鼻、口皆已發育成形。
3.心臟的四個房室構造形成。
4.可透過腹部超音波看到心跳。

第8週
四肢發育完成
1.胚胎已演變成人形的樣子。
2.胎兒眼晴有一層薄薄的眼皮,外耳及嘴巴的輪廓形成。
3.心臟血管系統發展更周全。
4.四肢發育大致完成。

TOP

探訪280天胎兒成長&母體變化---妊娠 3個月

妊娠 3 個月(9~12週)

胎兒成長
胎兒身長:約8公分
胎兒體重: 約20公克 約2個小蕃茄的重量

母體正常變化
子宮底高度: 約12公分
羊水量: 約50CC
第9~10週:
1.子宮持續膨大但未凸出骨盆腔,此時體積約一個橘子大。
2. 下腹有壓迫感,頻尿、便祕現象更明顯。
3. 腸胃壓迫仍未明顯,只是有些微腹脹。
第11~12週:
1.從腹部可摸到子宮。
2. 害喜症狀減輕,食慾逐漸恢復。
3. 因身體變化使睡眠較不安穩。
4. 出現妊娠癢疹,冒出青春痘。
5. 末端血管易擴張,「火氣大」的人易流鼻血,長痔瘡。
6. 陰道分泌物(白帶)仍比平常多。
7. 陰道及外陰部易受黴菌感染,會癢。

第9週
進入胎兒期
1 能區分頭與身體,可以分辨出人形,從此階段起,正式稱之為胎兒。
2.頭部佔身體的二分之一,眼珠、耳朵構造大致完成,鼻子也隱約可見。
3.手腳發育成形,可從超音波看出其伸展的動作。
4.橫膈膜生成,胸腔、腹腔各成一獨立結構。
5.妊娠7~9週可藉由超音波量出頭圍,並以頭圍的大小預估生產日期。

第10週
肺臟、胃腸構造形成
1.胎兒成長快速,胸部內有肺臟構造,腹部內有胃腸構造。
2.從超音波可看見眼、耳、鼻、口的外觀。

第11週
聽到胎心
1 四肢指端清晰可見。
2 內臟各器官構造發育完成,但功能尚在發展中。
3.心臟血管系統發展成熟,與胎盤間的血液循環開始建立。
4.可由胎音器聽到胎兒心跳的聲音。
5.泌尿系統開始發育並分泌尿液。
6.生殖系統開始發育。

第12週
胎盤形成
1.身體各部分體積逐漸加大、成長。
2.眼、耳、鼻、口、四肢等外觀發育完成,儼然為一個成形的「小人」。
3.頭、頸、軀幹、四肢關節活動更加明顯,表示神經肌肉協調系統已經建立。
4.外生殖器官形成,可分辨性別。
5.胎盤開始形成,一邊以絨毛與母體接連,一邊以臍帶與胎兒相連,提供胎兒必要的營養及運送胎兒代謝的廢物。

TOP

探訪280天胎兒成長&母體變化---妊娠 4個月

妊娠4個月(13~16週)

胎兒成長
胎兒身長:約18公分
胎兒體重: 約120公克 約1個檸檬的重量

母體正常變化
子宮底高度: 約15公分
羊水量: 約200CC
第13~14週:
1.子宮體積約為成人拳頭大,其底部達到恥骨上緣。
2.害喜症狀減輕。
3.胃口增大,體重明顯上升。
4.流產、死產機率降低。
第15~16週:
1.子宮底高度約在肚臍下2~3指寬的位置。
2.下腹略微突出。
3.乳房脹大。
4.遠離妊娠不適症狀,日常生活恢復正常,包括性生活

第13週
器官機能繼續發展
1.進入懷孕中期,器官構造、外表全部發育完成,但機能仍在繼續發展當中,尚未完全成熟。
2.臉部五官更清晰。
3.羊水量快速增加。

第14週
腦部急速發展
1.四肢伸屈更加自如(從超音波中明顯可見),顯示神經系統功能更成熟。
2.長出稀疏的頭髮與眉毛。
3.二個月前透明狀的腦部,在此時已形成大腦及小腦,開始有儲存記憶的地方。 4.心跳強而有力,頻率約為成人的兩倍。

第15週
器官機能成熟
1.耳內聽覺小骨已形成。
2.胎兒毛髮更多。
3.各器官機能發育漸趨成熟。

第16週
有聽覺
1.胎頭與身體約一樣大小,五官更明顯,全身皮膚呈透明的粉紅色。
2.耳朵開始有功能,聽得到外界的聲音。
3.皮膚脂肪層生成,皮下組織變厚。
4.開始有吞嚥動作,會喝羊水。
5.開始有排尿功能。
6.胎盤發育完全成熟,懷孕進入穩定期。

TOP

探訪280天胎兒成長&母體變化---妊娠 5個月

妊娠5個月(17~20週)

胎兒成長
胎兒身長:約25公分
胎兒體重: 約350公克 約1串葡萄的重量

母體正常變化
子宮底高度: 約20公分
羊水量: 約400CC
第17~18週:
1.子宮底露出骨盆腔,高度介於肚臍與恥骨之間。
2.子宮膨大造成下腹部疼痛。
3.乳房及乳頭的腫脹愈來愈明顯,有人甚至會痛。
4.分泌物增多、頻尿、腰痠背痛、便祕、痔瘡、下肢浮腫、靜脈曲張等不適更加明顯,且常持續至懷孕末期,於生產後自動消失。
5.胎動感覺有如羽毛揮過,常被準媽媽忽略。
第19~20週:
1.子宮底高度約在肚臍下一指寬處。
2.腹部明顯突出,須穿寬鬆衣服。
3.皮下脂肪增厚。
4.明顯體驗胎動。

第17週
長出指甲、毛髮
1.四肢活動與胸部呼吸運動由超音波明顯可見。
2.長出手、腳指甲,指前端可看出漩渦狀的指紋。
3.全身開始長出毛髮(胎毛)。

第18週
肺泡形成
1.胎兒肌肉發達,動作活躍,經產婦稍能感覺胎動。
2.開始有吸吮指頭的動作。
3.肺部的小肺泡開始形成。

第19週
分泌胃液
1.四肢活動力更強。
2.吞嚥羊水的動作更頻繁。
3.開始胃液分泌,消化吸收喝入的羊水。

第20週
感覺胎動
1.頭部外觀,包括耳、鼻、口、眼皮、眉毛、睫毛、頭髮等,清晰可見。
2.指甲發育完成。
3.羊水量比前一週增加約一倍。
4.胎動的感覺因人而異,初產婦應開始可感到胎動。
5.20週以前產出稱之為流產,之後至36週稱為早產。

TOP

探訪280天胎兒成長&母體變化---妊娠 6個月

妊娠 6 個月(21~24週)

胎兒成長
胎兒身長:約33公分
胎兒體重: 約700公克 約3個蘋果的重量

母體正常變化
子宮底高度: 約22~24公分
羊水量: 約500CC
第21~24週:
1.子宮體積約為一個嬰兒頭部的大小,子宮底高度到達肚臍處。
2.進入懷孕過程最舒適、最安全的時期,日常生活較以往輕便,包括性生活在內。 3.較少發生出血的情形。
4.有少量稀薄乳汁分泌。 5.胎動頻繁且明顯。

第21~22週
舌頭形成
1.軀幹和四肢的比例逐漸與成熟胎兒一樣。
2.頭髮、眉毛、睫毛開始生長。
3.舌頭發育成形。
4.皮膚構造逐漸增厚,皮下脂肪漸漸增加,皮膚表層薄且多皺,較不透明,且為皮脂分泌物(胎脂)所包覆。 5.超音波可詳細看到胎兒各部構造,包括生殖器官。 6.羊水增加,胎兒悠然浮動於其中(即所謂浮沈運動),活動更自由,時常改變姿勢。

第23~24週
骨骼組織完備
1.大腦皮質漸漸趨向完成。
2.手足關節發達。
3.毛髮變黑。
4.骨骼組織完備。
5.肺臟的肺泡細胞開始製造幫助肺臟擴張的物質,不過此時的呼吸系統仍屬不成熟階段。
6.從超音波可看到頭髮。

TOP

探訪280天胎兒成長&母體變化---妊娠 7個月

妊娠 7 個月(25~28週)

胎兒成長
胎兒身長:約35公分
胎兒體重: 約1200公克 約 1串香蕉的重量

母體正常變化
子宮底高度: 約25~27公分
羊水量: 約 600~800CC
第25~28週:
1.子宮持續變大,腰部負擔增加,容易腰痠。
2.子宮壓迫下肢血流循環,易造成便祕、痔瘡、靜脈曲張。
3.血壓較低者容易頭暈甚或暈倒。
4.胎盤位置較低者,可能會發生陰道出血現象。
5.胎動感受更強烈。

第25~28週
腦部發育完全,是進行胎教的好時機
1.胎兒頭部比身體大。
2.可看出男、女體重、身長之差異,通常男生比女生大。
3.腦部發育完全, 開始有記憶、思考、感情等能力。
4.母親對明暗的感覺胎兒可經由腦部得知。若是母親生活不規律,會影響胎兒的生理時鐘。
5.眼、耳、口等機能全部發育完成。眼睛逐漸可看到光,耳開始可聽到聲音。
6.能睜開眼睛,握緊小手。
7.鼻孔形成。
8.皮膚變薄、呈紅色、有紋路和皺紋產生,皮下脂肪仍少。
9.全身長滿細軟的胎毛。
10.可清楚看見眉毛和睫毛。
11.隨時都有呼吸運動。
12.從超音波可清楚看到心臟有二心房、二心室。
13.若是男胎,此時睪丸已進入陰囊內,但還不完全,女胎則大陰唇的發育尚未充分。
14.胎動更劇烈,但胎位還不固定。
15.過了26週,早產存活率較高。
16.28週以後可更清楚分辨男女。

TOP

探訪280天胎兒成長&母體變化---妊娠 8個月

妊娠 8 個月(29~32週)

胎兒成長
胎兒身長:約43公分
胎兒體重: 約1800公克 約8個葡萄柚的重量

母體正常變化
子宮底高度: 27~32公分
羊水量: 約600~800CC
第29~32週:
1. 28週以後胎盤位置仍在子宮下段,且距離子宮頸口3英吋之內,則確定為前置胎盤。
2.妊娠29週正式進入懷孕末期。
3.忙碌勞累時會有輕微的子宮收縮(肚子變硬)現象。
4.皮下組織增加。
5.乳房、下腹部、大腿出現妊娠紋。
6.外陰部的皮膚顏色變深。
7.皮膚變得敏感,有時腰部四周會發癢。 8.胸口及胃部因為子宮壓迫而有心悸、噁心、腹脹等現象。
9.腰痠的情形仍持續,容易倦怠。
10.傍晚易有下肢水腫現象。
11.鈣質攝取不足者易抽筋。
12.早晨起床手指發麻。

第29~32週
聽得到外界的聲音,胎位大致固定
1 進入懷孕末期。
2.此時胎兒漸大,已無法在羊水中自由轉動。
3.能眨眼、吸吮拇指,且可伸長手腳和踢動。
4.聽覺功能幾乎完全發展成熟,對外界強烈的聲音會有反應,使身體隨之回應。 5.手指、腳趾甲差不多已經長齊。
6.皮膚紋路減少。
7.骨骼大致發展完成,開始變得堅硬,唯有頭骨仍保持軟而柔韌,以便自產道推擠出 。
8.肌肉、神經伸展得更活躍。
9.胎兒的位置大致固定。 若胎兒的位置非頭下腳上,可採膝胸臥式進行矯正

TOP

探訪280天胎兒成長&母體變化---妊娠 9個月

妊娠 9 個月(33~36週)

胎兒成長
胎兒身長:約45公分
胎兒體重: 約2400公克 約1個西瓜的重量

母體正常變化
子宮底高度: 32~38公分
羊水量: 1000CC
第33~36 週:
1. 子宮日漸膨脹造成的不適,令孕婦愈來愈難過。
2. 子宮位置開始下降。
3. 子宮出現無痛性收縮。
4. 頻尿、尿失禁、便祕、腰痠背痛的情況更加嚴重。
5. 反胃、胸口鬱悶的感覺強烈。
6. 容易感到喘、心悸、疲倦。
7. 易有產前憂鬱症產生。

第33~36週
循環、呼吸、消化及性器官功能成熟
1. 皮下脂肪增厚,皮膚沒有紋路、呈粉紅色。
2. 頭髮長出很多,手腳指甲快速長長。
3. 胎毛逐漸減少。
4. 循環、呼吸、消化及性器等器官功能發展成熟。
5. 可接受外界聲音,可從表情看出快樂或不快樂。
6. 胎位固定並下降,超過36週胎位還不正的胎兒,要再轉回去的機會就微乎其微了

TOP

探訪280天胎兒成長&母體變化---妊娠 10個月

妊娠10 個月(37~40週)

胎兒成長
胎兒身長:約50公分
胎兒體重: 約3100公克 約2個哈蜜瓜的重量

母體正常變化
子宮底高度: 約32~35公分
羊水量: 600~800CC
第37~38 週:
1. 常會尿急,或覺得尿不乾淨。
2. 有更多乳汁從乳頭溢出,表示身體已為哺乳作好準備。
3. 子宮下降,對胃的壓迫減輕,胸口、上腹較舒服,呼吸也變得輕鬆些。
第39~40 週:
1. 不規則陣痛、浮腫、靜脈曲張及痔瘡等,在分娩前更加明顯。
2. 子宮頸及陰道變軟以利擴張。

第37週
能獨立生存
1. 外觀機能發育完全,體內器官的機能亦已成熟,已有能力在母親體外獨立生存。 2. 頭上長滿頭髮。
3. 胎脂佈滿全身,特別是腋下及股溝。
4. 皮下脂肪豐,胎兒較圓滾。
5. 羊水量開始遞減,愈近足月量愈少。

第38週
胎頭下降
1. 胎頭進入骨盆腔。
2. 胎動減少,但仍維持一定頻率的胎動。

第39~40週
準備出生
1. 胎毛完全消失。
2. 以頭下腳上的姿勢縮起來,膝蓋緊挨著鼻子,大腿緊貼著身體,準備出生(就正常胎位而論)。

TOP

 11 12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