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道教以「道」為核心教理

道教以「道」為核心教理

     太上《道德真經》中所概說的「道」,是道教的核心教理。道教所以稱為「道教」,《雲笈七簽》以「道德」部為第一類,《道教義樞》也以《道德義》作為開宗明義第一義,都是因為道教徒要以「道」為核心教理和最高信仰。所以《道典論》中說,道士者,要以「道」為事。

    太上之道,在道教的信仰中,它是無形、無色、無味、無聲、無情、無信的,又是先天地而存在的,並無世不在,;無處不有,是生化天地萬物一切有形的本源。本無法用有形的文字來稱說,但為了便於人們來記述,強名而為「道」。道生化天地萬物,是通過無形的元始祖氣、並由元始祖氣分化為陰陽二氣來成就萬物的。萬物則依各自所稟賦的氣質而各成形狀,自然生長。在人類生命出現後,道又聚氣而成神尊,教育人們明白「道」的宗義,珍重生命,樹立符合「道」之體性的人生觀。「道」在宇宙尚未開闢之時,曾變化為元始天尊。在宇宙開闢有了天地之後,變化為靈寶天尊。在成就宇宙萬物的過程中,又化生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此後,太上則歷世化生,布說「道」之宗義而被尊為師,至殷武丁時化生為老子,著說《道德真經》,開仙道之宗源。所以道教在創立之後,尊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為最高尊神,信仰敬拜。使對「道」信仰形象化、人格化。其核心信仰也就是「道」。

    而在修行中,更是以太上之道的義理為根本。因為無上的「道」不但是造物主,至高神聖,而且有著最值得人們崇敬和體悟的高尚品德,有益人們修行和信奉大道者樹立良好的人生觀。「道」化生萬物,以自然無為為法則,任萬物自然生長,而且從不因為是萬物生化的主宰者而居功自恃。不索求任何報答,毫無一點私自之欲,始終保持以清靜為本,柔弱為用。並像水一樣處下以利萬物,且具有江海一樣的胸懷,虛懷若谷。以用文字難以形容的高尚德行成就和養育萬物,使自己永恆常存,不生不滅。所以,道教以「道」為教理宗義,教導人們修行「道」一樣的品德,度已度人。道教所敬奉的救苦天尊和祖天師等所有神仙真人,由於他們具有「道」一樣德行或通過自己的修行而得道,成為「道」又一人格形象,受到世人的敬奉。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