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fw] 道教基礎之道士的內丹修煉

[fw] 道教基礎之道士的內丹修煉

道教基礎之道士的內丹修煉

-----「內丹」作為道士們的一種修煉方術,系相對於「外丹」而言。作為道士們的主要修煉功法之一,內丹修煉術不同於外丹修煉術之處主要在於其不是以金石鉛汞等藥物在爐鼎中冶煉成金丹來服-食,而足以修煉者自己的身體為爐鼎,以身體中的精廣氣、神為藥物,通過一系列特殊的修煉功法,在自己的體內煉成「金丹」。因這種修煉主要是在修煉者自身的體內「作業」,故稱為「內丹」修煉。道士們認為,通過這種不假借外物的自我修煉,便能收到如服食金丹那樣的功效,獲得金剛不壞之身,壽蔽天地,不死成仙。
-----內丹術是繼承、綜合了古代的服氣、胎息、守一、存思等氣功功法,同時也繼承不口發展了古代精、氣、神學說和經絡學說,並以<周易)陰陽、圖卦說為理論框架,M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修煉功法,是宋元以後道士們的主要修煉方術。關於內丹術的起源,說法不同。有人認為東漢末已有之,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就是講內丹的,其所說的清虛內守、強骨益氣、會精養神、筋骨致堅等等,均屬內丹功法;有人認為魏晉南北朝已有之,如(黃庭內景經)中的「琴心三疊僻(wd舞)胎仙」講的就是內丹,甚至東晉時許遜<靈劍子·服氣訣)中還有了「服氣調咽用內丹」的說法;又有人認為隋朝的名道士蘇元朗的<旨道篇)就是專講內丹的著作。不管如何,在唐代持內丹修煉術的道士已逐漸增多,這自然與唐代道士迷戀外丹服食中毒身亡的慘痛教訓有關。
-----唐末五代時期,研討內丹在道土們中間已普遍成風,產生了如<靈寶畢法)、<鐘呂傳道集)、<入藥鏡)等內丹著作,內丹修煉術的理論和方法更力口豐富和系統化了。宋代以來,內丹術分為南北二宗。南宗以名道士張伯端所傳功法為相,主要流行千南方。張伯端的<悟真篇)等為該派功法的經典著作,其特點是主張先命後性。北宗以全真道教主王重陽為相,(重陽全真集)等道書為該派的經典著作,其特點是主張性命雙修,以修性為先。此後,又有元代道土李道純創立的中派,明代道土陸西星創立的東派,清代道土李涵虛創立的西派。
-----正因為內丹術只不過是道土們為了避免外丹術所帶來的中毒死亡代價的替代性的修煉方術,所以其與外丹術實際上存在著很密切的關係,通俗些說,「內丹」不過是道士們將「外丹''移至自己的身體之內宋煉罷了。就是說道士的煉丹爐鼎不再是那些金屬製的沉重傢伙了,而是他自己的軀體;煉丹藥料也不再是什麼丹砂、鉛汞、硫汞了,而是自身體內的精、氣、神。這三者經過一定的修煉(自然也並非是容易的事)而凝結成的東西仍叫「金丹''1(或叫「內丹」、「聖胎」),其功效可使人養生長壽,甚而成仙不死。所以,內丹術基本上沿用了外丹術的那一套術語。這說明,從內在原理來看,無論外丹術還是內丹術,都是道土們求取仙丹以謀永生的手段。正因為如此,修煉內丹便成了他們曰常生活中的主要內容,並且都寧願為此而承受修煉過程中所必須付出的種種辛苦。對於內丹道士來說,雖然表面上看來不必像外丹修煉蓋屋、安鼎、升火,以及守候在丹房中忍受寒暑侵襲、煙火熏烤等諸多辛苦,但是要真正煉出「內丹」宋,則更有登天之難,僅從時間上來說,就遠非一年半載所能奏效的,所以比外丹修煉更能考驗一個道士的信念與毅力。
-----一般說來,道士們進行內丹修煉的過程分為築基準備、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和煉神還虛這樣四個階段。築基準備是內丹修煉的前提,要求道士或道姑以基本功調理好自身的一切,達到精全、氣全、神全。比如要無病、填虧、補虛,男性戒絕房事,女性回絕月事。並且還要改變呼吸方式,因為呼吸時一順行成人,逆行成仙」。其要點是吸時收腹,呼時鼓腹,且要細長均勻深厚。
-----煉精化氣是內丹修煉的「初關」,目的是使體內精、氣這兩種藥互化互凝,結成先天之氣--大藥,就已能防病健身了。
-----煉氣化神是內丹修煉的「中關」,目的是將精、氣、神三者煉至更高層次的「統一」狀態,使它們凝結成『『聖胎,,(亦即『『內丹」),其時,「聖胎」留在體內循行,便使修煉者得以長壽還童了。引下,運輸丹藥(精、氣、神)在體內循環,先由背部通三關(即尾閭、夾脊、玉枕三個部位),然後沿前面三丹田下降。三丹田指上丹田(腦部泥丸宮,在兩眉間)、中丹田(胸部黃庭宮,在心窩處)和下丹田(腹部臍下一寸三分處)。通三關謂為「進火」,降三田謂為「退符」,如此周行於人體這一小小天地之中,有如天地相合、時運周轉而又天人感應,便可皈依自然之神、虛化成仙。這種被稱為「周天功法」或「還丹」的內丹術,為後世氣功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啟示。
-----在道教史上,先後出現了許多修煉內丹術的著名道土,為內丹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首先應該掘到的是隋末唐初的著名道士蘇元朗,他對於內丹修煉術,曾作過大力的提倡,並且在內丹理論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探討和闡釋。蘇元朗曾在羅浮山青霞谷修道,故自號青霞子。必深究,但蘇元朗重視與提倡內丹修煉術,卻是真實的。蘇元朗還在<龍虎金液還丹湧元論)中,明確地將神丹U刁於心煉,說:「天地久大,聖人像之。精華在乎曰月,進退運乎水火,是故性命雙修,內外一道,龍虎寶鼎目口身心也。身為爐鼎,心為神寶,津為華池,惟用天鉛。……有物之時,無為為本,自形中之神入神中之性,此謂歸根覆命,猶金歸性初而稱還丹也。」可見,蘇元朗的確是有將外丹理論轉化為內丹理論的企圖,並且進行了切實的實踐。道教中人說他修煉內丹9年而道成,沖舉而去,自然未必可信,但內丹術因他而漸興卻是事實。

TOP

-----唐代的道士,有許多是內、外丹兼修的,如孫思邈就是其中之一。孫思邈曾在五台山中隱居修'道。五台山又稱「藥王山」,在今陝西耀縣城東。山中翠柏蔥鬱,流水潺潺,鳥語花香,整個山勢高而不險,卑而不夷,山頂有五小峰對峙相聚,頂平如台,故稱「五台山」。在山中,孫思邈一邊煉外丹服食,同時又修煉內丹。每天,他雞鳴時分就起床,先在室內自我按摩,活動肢體,然後在戶外漫步,排出體內廢氣,飲霞餐露,呼吸新鮮空氣。戶外活動的時間,根據氣溫和季節的不同而不同,遠者二三里,近者僅數百步而已,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稱此為「小勞」。戶外活動之後,孫思邈便回到屋中,面向南,雙手放在膝上,徐徐按捺肢節,口吐濁氣,鼻引清氣。然後,定心禪坐,閉目養神,讓元氣由丹田自達湧泉穴,使「身體振動,兩腳捲曲,床坐有聲啦啦然」。每天他都堅持這麼練一二次,他認為「神仙之道難致,養性之術易崇」(<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只要去掉名利聲色、喜怒哀樂的惑擾,善於養生,堅持修煉,延年益壽、或長命百歲完全是可能的。孫思邈之所以能堅持不懈,在於他相信煉內丹可使人「身體悅澤,面色光輝,鬢毛潤澤,耳目精明,令人美食,氣力強健,目病皆去」。(<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孫思邈還注意將修煉內丹與運動和飯食相結合。在曰常生活中,他堅持不吃生食、陳食,飯後漱口,並對最常見的水果、谷米、菜蔬等150多種食物的性質和食療作用進行過詳細的研究。平時,他堅持練功後散步,吃飯後「行步躊躇」。孫思邈修煉內丹的目的比較現實,即注重健身去病,延年益壽,而不過分迷戀於屍解成仙。這與他將煉製外丹與「救疾濟危」結合起來,重點在運用煉丹術宋煉製藥劑是一致的。孫思邈死於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終年101歲,如此高壽,正得益於他舶內丹修煉和其它養生術。
-----唐末五代時的鍾離權、呂洞賓、施肩吾、彭曉、陳摶等高道,以自己親煉親傳的努力,將內丹道派推向了道教的前沿地帶,較業已衰退的外丹道派更為世人注意。呂洞賓本是唐末道土,名巖,道號純陽子,後來道教內部和民間將他神仙化,為他編織了許多仙話,列為「八仙」之一。據有關史料記載,現實生活中的呂洞賓也是一個修煉內丹的高手,他年過百歲之時,身體仍相當健壯,步履如飛,狀貌如嬰兒。他在隱居修道的曰常生活中,內外丹兼『修而側重於內丹煉養,並曾作<內丹百字吟),介紹了自己如何煉氣養神固精,在身體內部通過存精保神運氣的功夫而煉成「聖胎」,而返老還童,其曰如: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
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同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返復,普化一聲雷。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
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內丹修煉理論,其特點是不假於外物,視人體為鼎爐,以精、氣、神為藥料,「煉形成氣,煉氣成神,煉神合道」。大概正因為呂洞賓是一位內外雙修的高道,且成就驚人,享年甚高,所以死後便被列為「八仙」之一,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
-----被稱為「睡仙」的北宋名道陳摶,亦是一位造詣精深的內丹修煉家。他的內丹修煉功夫體現在唾上,不過這種睡不是普通人的睡懶覺,而是一種高深的內丹術。陳摶可以不吃不喝不動地酣睡一個多月,他曾寫過一首<睡歌)進呈宋太宗:「臣愛睡、臣愛睡,不臥氈,不蓋被,片石枕頭,蓑衣覆地。南北任眠、東西隨睡。轟雷掣電泰山摧,萬丈海水空裡墜,驪龍叫喊鬼神驚,臣當憑時正鼾睡。閒想張良,悶思范蠡,說甚曹操。休言劉備,兩三君子,只爭此小閒氣。怎如臣,問清風嶺頭,白雲堆裡,展放眉頭,解開肚皮,一覺睡去,管甚玉兔東昇,紅輪西墜。''活脫脫地刻畫出了一個「昏昏黑黑睡中天,無暑無寒也無年''的瀟灑超脫的『『睡仙」形象。陳摶的這種「睡功」奧妙何在呢?說穿了就是『『胎息」功夫,其修煉秘訣禰為「胎息訣」,:《道藏)中對此有記載:有個叫金礪的雲遊者去華山拜訪陳摶,正值陳摶睡覺。有人告訴金礪陳摶一睡長則數月,短則月餘,金礪只好怏怏而去。次年他再去華山,終於見到了陳摶,便請教睡功之奧妙。陳摶介紹說睡有世俗之睡與真人之睡的區別,世俗之人,因飢餓而食,因倦困而臥,鼾聲四聞,心志被吃喝玩樂所遮蓋,神識為名利所吞沒,一夜數覺。而得道真人的睡,飲納玉液,運轉真氣,神水循環體內,然後神出軀體,出沒崑崙紫府,遍游洞天福地,冉冉如祥風,飄飄如白雲,履虛如覆實,升上若就下。在唾中,不知歲月之遷移,不愁陵谷之改變,所以能睡的久長,睡的安穩。據<天仙道戒須知)介紹,陳摶的睡姿是:或左或右側臥,左側式則是彎曲左胳膊,以手心墊面,伸開大拇指和食指,將左耳貼放在拇指和食指中間,腰背伸直,左腿彎曲,須接觸到小腹,右腿伸直放在左腳旁側,右手心貼在肚臍之上。右側式如左側式,只是反左為右罷了。陳摶還作過兩首描寫「世俗之睡」和「至人之睡」的詩:
常人無所重,惟睡乃為重。
舉世以為息,魂離形不動。
覺來無所知,貪求心欲動。
堪笑塵地中,不知身是夢。
至人本無夢,其夢乃遊仙。
真人亦無睡,睡則浮雲煙。
爐里長存藥,壺中別有天。
欲知睡夢裡,人間第一玄。

-----可見,陳摶的睡,確實是一種高深玄妙的內丹修煉功夫,據說是得之於一位叫何昌一的西蜀高道所傳授的「鎖鼻術」。呂洞賓曾解釋陳摶的睡是屍摶非欲長睡不醒也,意在隱於睡,並資修煉內養,非真睡也。」(<華山搜隱記))確實如此,陳摶不僅以「睡功」聞名於世,而且精於(易)學,他作的<無極圖)概括了內丹術的功法和理論特點,對後世內丹術的傳播與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儘管內丹修煉術在發展的過程中演變出了許多不同的流派,但無論修哪一派的功法,重視「鼎爐」(修煉道士的身體,尤指任督脈以上的幾個關鍵部位)、「藥物」
-----據記載,呂洞賓是陳摶的師友,兩人曾同隱西嶽華山。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修煉道土的精、氣、神)、「火候」(修煉過程中對意念或運用意念掌握呼吸的程序、法度)卻是共同的特點。講究程序,依法而煉,防止走火入魔,也是各流派道土在修煉中予以注意的要點。在道門中,內丹功法的傳授主要是師徒之間的直接傳授。有些功法因不輕易外傳,便採用了燈謎、譬喻的形式,再力口之所採用的術語差不多完全是外丹術的那一套,所以顯得非常神秘玄虛,亦非常蕪雜。但是,其綜合道、釋、儒思想,容納醫家學說的特點卻是十分明顯的,因而具有兼采眾家之長的優點,既克服了儒佛只講心性修養,忽視對身體(命)的珍視攝養之不足,又糾正了道教外丹派只講求食丹服散,捨本外求,緣木求魚的弊端,在養生的「命功」和修性的「性功」兩方面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同時,二者又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從而使道士們的修煉思想和方法更加合理可行,並且也改變了道土們的曰常生活方式,使之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TOP


原來內丹是中國的氣功的由來
難怪中國人特別喜歡氣功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