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歷史]羅馬軍團的威猛

[歷史]羅馬軍團的威猛

古羅馬王國和古羅馬共和國的初期,士兵是從公民中動員來的。由於他們必須自備武器,因此騎兵以及裝備最好的重步兵均來自最富裕的階層。如同希臘和馬其頓軍隊一樣,古羅馬軍隊中也有裝備稍差的步兵分隊,如標槍兵、投石兵和其他一些不帶盔甲的輔助兵。各種部隊均以一百人單位進行編隊,稱百人大隊。這些早期羅馬軍隊的作戰隊形也是方陣。盔甲較好的重步兵排在正面,輕步兵在方陣的前面作戰並負責掩護方陣的側翼。


到了大約西元前300年的時候,古羅馬逐漸形成了由支隊組成的軍團作戰體制。


古羅馬短劍使用起來比梭鏢更加靈便,用處更廣。它可以作劈刺式兵器,砍下敵人方陣中梭鏢兵的腦袋。它比單純用於刺殺的劍更能殺傷敵人。羅馬史學家李維曾在著作中描述過馬其頓士兵"當見到西班牙士兵用劍把人體剁成碎塊,將胳膊從人體上剁下,肩、四肢或腦袋與身體分離,頸部被刺得血肉模糊,內臟裸露在外"的情景時,都魂不附體。


另一方面,由於短劍的作用距離較近,不像梭鏢那樣能夠拒敵於較遠的距離之外,它對士兵的保護功能要差一些。了彌補這一缺陷,他們把盾作了較大的改進。馬其頓人加大了原來較小的希臘圓盾的直徑,古羅馬軍隊則把盾改成結實的長圓形凸面體,高約四英尺,寬兩英尺,可以將身體的大部分遮蓋住。它用木頭製成,上面蒙有獸皮,並用窄條金屬加固。用這種護身裝具,古羅馬士兵比馬其頓甲兵行動較輕便。


古羅馬士兵使用短劍時,在其右前方需要大約六英尺的空間。他必須在逼近敵人時能刺傷敵人,因此,這樣的戰鬥稱得上是名符其實的短兵相接,士兵基本上能夠獨立自主地使用兵器。


古羅馬單兵兵器的一項重大發展是重標槍。它是標槍的一種,跟短劍一樣出現於西元前三世紀。據考證,標槍從舊石器時代起就已問世。


古羅馬軍隊曾經試用過多種不同類型的標槍,到西元前二世紀才基本定了型。這種標槍容易投擲,穿透力大。它一半是金屬桿,一半用木頭製成。也就是將一根長四點五英尺的鐵桿插入一根四點五英尺的木桿,其總長度約七英尺。了將標槍的兩部分連接起來,通常是打上兩個銷釘。


從古羅馬的馬留將軍時起,這兩個銷釘中有一個是木製的,因此標槍在插入盾或人體時很容易斷裂。後來,到凱撒大帝時期,在軟金屬桿上加了一個堅硬的鐵槍尖,這樣,標槍在穿透盾或人體後槍身便隨之彎曲而不會斷裂,不過要重新拔出則比較困難。


重標槍用單手投出,最大投射距離約六十英尺,但實際上往往沒有這遠。作戰時,軍團士兵一齊抽出,這樣就可以取得最大的心理威懾效果。了提高命中率,有時也了增加投射距離,因此,在重標槍的木材上繞一根繩索,在投射的霎那間用勁一拉,使標槍旋轉著向前盡去。


倘若正好穿透敵人的盾,盾就被拉住,持盾的士兵只好聽憑古羅馬士兵衝上來用短劍砍刺。如果重標槍的入射角度或45度以上,就能穿透敵人胸鎧和頭盔。假如把重標槍握在手裏則完全可以當作一支威力強大的近刺長矛來使用。標槍成了古羅馬軍團士兵通常攜帶的重要兵器。


標槍短劍的使用加上組成分隊,使古羅馬出現了高度機動的軍團。古羅馬依靠這種軍團衝出了義大利,征服了整個地中海地區。


古羅馬軍隊的基本戰術組織是小隊,相當於現代軍隊中的連。每個小隊由兩個百人隊組成,相當於現在的兩個排。


百人隊原先一百人,後來改60至80人,這是由於一名軍官(百人隊長)來指揮一百人的隊伍常顯得力不從心,但百人隊這個名稱仍然保留了下來。


大隊相當於現在的營,由450至570人組成,其中有120至160名少年兵,還有相同數量的青年兵和壯年兵,60至80名成年兵,另加一隊30人的騎兵。大隊裏的騎兵很少跟大隊一同作戰,而是自己合起來組成較大的騎兵隊伍。


古羅馬軍團相當於現代軍隊的一個師,它由10個大隊組成,約4500至5000士兵,其中包括300名騎兵。


每個古羅馬軍團配有一個聯合軍團,這相當於現代的一個軍,約9000至 10000人,其中約有騎兵900人。


兩個古羅馬軍團加上兩個聯合軍團組成一個野戰軍,稱執政官統率的集團軍,由兩個羅馬執政官當中的一名指揮。每個執政官統率的集團軍通常有18000至2萬人,其正面戰線寬約二千五百米;整個集團軍戰鬥編隊佔地約六十萬平方米,大約三倍於同樣規模的古希臘方陣隊形。


軍團的機動性取決於每個大隊與各分隊之間的戰術關係,也取決於重步兵的各個作戰橫隊之間的相互關係。每個小隊就像一個古希臘小方陣,它的每個橫列約20人,縱深6人,士兵間隔略大於古希臘方陣的士兵間隔。


每個士兵所佔位置約1.5平方米,橫隊的各個小隊之間有一個相當於小隊正面寬度的間隔,約30米。


各小隊交錯排列,形成棋盤狀的縱橫交錯隊形。這種棋盤方格狀的作戰隊形較之古希臘方陣有許多優點。它比較容易在地形崎嶇的鄉村實施機動,不用擔心部隊前後失去緊密的聯繫,也不必擔心橫隊中出現前後脫節的現象。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