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美國代表團提前離開中國 4大疑問待解

美國代表團提前離開中國 4大疑問待解

來源: 多維/日期: 2018-05-04

陪同美財長努欽訪華的納瓦羅(左一)是特朗普政府當中的貿易鷹派代表(圖源:Reuters)

至少兩次交手美國鷹派貿易官員的劉鶴(右一)在此輪中美談判中似乎並未讓步很多(圖源:新華社)
由美國財長努欽率領的代表團于北京時間5月4日下午6時左右結束北京的訪問,啓程回國。根據新華社英文網和中文網公布的“簡短”通報,代表團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就共同關心的中美經貿問題進行了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的討論,達成了一些共識。但通報強調,在一些問題上彼此尚存在“較大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通稿”所提到的共識,並不是美方代表團或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最期待的成果。通稿提到:雙方就擴大美對華出口、雙邊服務貿易、雙向投資、保護知識産權、解決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等問題充分交換了意見,在有些領域達成了一些共識。 美方第一時間並沒有公布會談的具體成果,所以並不清楚在哪些領域達成了共識。但可以判斷,美方代表團並沒有看到期待中的“北京妥協”。北京在如何管理貿易問題和推行自身經濟改革方面,沒有向美國做出根本性的讓步。總體上看,此次中美貿易談判,仍然有四個疑問待解。
第一,提前結束訪問,雙方是否不歡而散? 白宮通過輿論公關,對外公布代表團名單和期望時,提到過代表團計劃于北京時間5月3日上午11時抵達北京,預計在5月4日晚啓程回國。但是,很明顯,代表團在北京時間5月4日下午6時前就已啓程回國。其中是否取消了此前的相關安排,不得而知。 從劉鶴此前訪美時雙方各說各話就可以看出,彼此分歧短時期內很難彌合。尤其是美國要求中方消除國有企業補貼等舉措,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爲其牽涉中國經濟制度、甚至中國的經濟主權問題。美方代表團此次訪華前和訪華期間提出的一些提議,和劉鶴訪美時美國官方當面提出的要求“如出一轍”。
第二,爲何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或(和)王岐山沒有接見代表團。 按照中國官方的說法,努欽是以“總統特使”、財政部長的身份率團訪問北京,磋商中美貿易問題。雖然白宮並沒有明確說,代表團對受到習近平或王岐山的接見,但輿論普遍存在這種期待。王岐山一直被輿論認爲是協助習近平處理中美經貿問題的負責人和“滅火者”。
3名內閣大員、3名總統親信級顧問以及1名“好朋友”大使,這樣的訪問團比較特殊,可謂陣容龐大,但依然沒有受到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接見,其中緣由值得深究。值得注意的是,劉鶴此前訪美斡旋中美貿易問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並未接見。
第三,中美閉門談判,嚴控輿論,之前早有默契? 訪問北京前,美方代表團進行了充足的輿論公關,尤其是努欽、羅斯、納瓦羅、萊特希澤都在訪華前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比如不求改變中國經濟制度,不怕犧牲美國利益以換取中國的改變。美方甚至提前公布了提供給北京、方便中美談判的“願望清單”,其中包括要求中國在2020年前將貿易順差縮窄2,000億美元;要求停止中國制造2025計劃中涉及的行業補貼等。 與之相反,中方接待美方代表團則比較低調。中國官方嚴格控制各大媒體對此次中美貿易談判的報道。美方代表團抵達北京後,也是“守口如瓶”,只有大使館方面公布一些談判總體“感覺”。5月4日談判結束後,美國方面也沒有第一時間公布任何談判結果。換句話說,中美幕後是否對此次談判不會達成實質協議早有默契?還是美方有意借談判施壓北京讓步未果?
第四,群僚評估與獻策,特朗普如何決斷? 此次訪華代表團原本只有努欽及其財政部官員,後來貿易代表處及全國委員會和商務部也加入,才形成了曆史上最特殊的訪華代表團。畢竟大家都不是一個立場,很難擰成一股繩。
也就是說,7位幕僚回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彙報訪華談判成果,待特朗普做出決斷。其中難免會出現對此次北京談判的不同評估,涉及到對華貿易實務的話語權分配。誰的見解能夠說服特朗普,誰就會在下一階段中美貿易談判中占據主導權。此輪中美談判前,特朗普曾發布推特,表達了“很快”見到習近平的願望。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公布的通稿提到,劉鶴已經就美國禁止本國企業售賣零件給中興通訊向代表團提出交涉。美國代表團表示重視中國的交涉,並將向美國總統特朗普轉達中國的立場。有分析認爲,美方這一承諾對于中方而言,可以被視爲此次談判取得的積極進展。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