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入二諦

入二諦

入二諦

  造論者: 阿底峽尊者

  中譯者: 釋如石



        諸佛說正法,如實依二諦:障世間俗諦、如是勝義諦。

        許世俗二種:顛倒與正確。初二謂水月、宗派邪分別。

        未究而滿意、生與滅諸法,具有作用者,許為正世俗。

        勝義諦唯一,餘許有二種。法性無所成,雲何有二三?

        教言合釋故,以無生滅顯,勝義無異故,無法無法性。

        於彼空性中,絲亳無有異。無分別而悟,名言謂見空。

        甚深經中說:彼不見即見。無見與能見。無始終皆寂。

        脫離有與無,無分別離緣,無住與住處,無來去離喻。

        離言無可觀,無變異無為,瑜伽師悟彼,斷惑所知障。

        現量與彼量,佛徒納彼二,短視愚人說:以二量悟空。

        則外道聲聞,皆悟法性矣!何況唯識宗!中觀宗無異!

        故一切宗派,以量量同故。眾思辯異故,量所量法性,

        豈非亦成多。無需現比量,為退外道諍,故諸智者說。

        碩學清辨說:教中亦明言:分別無分別,二識不能悟。

        依何悟空性?如來所授記,且見法性諦,龍樹徒月稱,

        依彼所傳訣,將悟法性諦。經說眾法蘊,有八萬四千,

        皆入此法性,悟空得解脫,餘修皆為此。若捨正世俗,

        修習於空性,則因果善惡,他世將誑彼。依少分聽聞,

        不解真諦義,亦不修福德,淪為卑劣人,若誤解空性,

        劣慧者將墮。



        阿闍黎耶月稱云:諸世俗諦是方便,勝義諦從方便生,

        不知此二差別者,因誤解故行惡趣。不依靠名言,不能悟勝義。

        無正世俗梯,智者將不能,拾級而上達,真理大廈頂。

        此世俗所顯,理觀無所得,不得即勝義,本住之法性。

        因緣所生故,世俗顯現成,若不能成立,水月由誰生?

        故眾因緣生,一切現象成。若諸緣斷絕,世俗亦不生。

        如是見不愚,且行極清淨,則不入歧途,上行至兜率。



   所知類多壽苦短,壽量尚且不能知,故如鵝取水中乳,但取清淨己所欲。

   吾乃短視一愚者,無力抉擇二諦義,然依諸上師所說,立此龍樹二諦理。

   金洲王請所作此,倘若時下有人信,亦應善究而接納;非唯因信及恭敬。

   咕嚕怕拉金洲王,遣比丘提婆麻地,應彼造此入二諦,當今智者應探究。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