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兩伊之戰雙方比較可笑的戰術

兩伊之戰雙方比較可笑的戰術

1、空中突襲:世界戰爭史上,經典的空中突襲戰例很多,如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空襲埃及空軍,基本上摧毀了埃及的空軍,完全獲得制空權。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也采用了這種戰術,但卻未取得理想的效果。薩達姆把伊拉克空軍司令喊過來,問他是怎麽一回事。空軍司令說,這是因為米格飛機投放的炸彈質量太差,只有六分之一爆炸,所以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其實這完全是托詞。真正問題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出動的飛機少,只有80架,是飛機總數的四分之一,沒有形成強大的力量;二是攻擊機場時,飛行應付了事,把炸彈扔下就走,對停機坪上的伊朗空軍飛機卻視而不見;三是沒有對目標進行反復攻擊,只是進行一次攻擊,攻擊沒有取得什麽戰術效果。
   2、人海戰術:伊朗制定了一個“齋月行動”計劃,目標是直取伊拉克的南部城市巴士拉。在進攻中,伊朗的革命衛隊高喊著真主安拉的名字,一次一次地充向伊拉克人的陣地,結果又一次一次被打回來,像割麥子一樣被倒。這場12萬人對10萬人攻防大戰,整整持續了18天,伊朗傷亡達3萬人,革命衛隊有1萬2千人死亡,伊拉克傷亡6千至8千人。戰後在清掃戰場時,發現在死去的伊朗士兵的身上,都掛著一把塑料制成的小鑰匙,據說是用它打開天堂之門的,可笑。這次行動是伊朗在伊拉克境內的首次戰役,但卻先錯了主攻方向,正面是伊拉克的防域重點,是一塊硬骨頭。在進攻受挫後,伊朗軍隊仍不改變戰術,還是逐次增加兵力,沿著老路發動進攻,可見將領的思想僵化。
   3、襲船戰:就是雙方襲擊對方的油船,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樣。伊拉克主要使用戰鬥機發射導彈和火箭襲擊對方和船支,其中法國的飛魚AM-39用得最多,這種導彈在英阿之戰中成名,但是兩伊之戰並沒有打沈多少油輪。因為這種導彈主要攻擊軍艦的,並不適用於大型的油輪。軍艦的鋼板薄,而油輪的鋼板厚,不容易穿透;伊朗使用岸對艦導彈,型號為“蠶”式,但這種導彈價格太貴,存貨有限,後期主要使用水雷。在襲船中,兩伊誰也沒有撈到太大的油水,兩敗俱傷。
   4、襲城戰:雙方使用飛機和導彈襲擊對方的城市。前期是雙方利用飛機轟炸對方的城市,不管是軍事目標和民用目標,一律轟炸。後期升級為導彈戰。升格為導彈水平後,仍然是不分青紅皂白的“面”殺傷,雖然發射時,所瞄準的都是對方的總統府、國防部之類的重要軍事、政治目標,但由於導彈的誤差較大,往往是指東打西、指南打北,多數導彈都落到了城市的居民區,造成一片恐慌,居住在城市裏的人們紛紛撤離,數以百萬的城市居民流離失所,許多城市變為空城。
   從兩伊戰爭中可以看出,雙方領導人的決策能力、將領的指揮能力、士兵的素質都不高,不能隨機應變,思想僵化,有時完全是憑著一股宗教沖動,而不是理性的看待問題,使這場戰爭變成了全面消耗戰,最後兩敗俱傷,握手言和,沒有一個勝利者,同時也致使兩國經濟全面倒退。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