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佛門弟子:七眾

佛門弟子:七眾

佛門弟子:七眾
    佛教是有嚴密組織與紀律的宗教團體。此團體可分為在家與出家兩大部分,他們依照所受戒律寬嚴不同和男女區別,被分成七種類型,稱為七眾:優婆塞、優婆夷,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其中,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和出家的比丘、比丘尼稱為四眾。現將佛門七眾弟子介紹如下:
    優婆塞 意譯為信士,也稱居士,指在家學佛的男性佛教徒。要成為優婆塞的基本條件是受持「三皈」,就是皈依佛、歸依法、皈依僧。皈依是投靠的意思,即以自己的身心性命投靠於佛法僧,依佛法僧的教導行持?受持三皈,要經過一定的儀式,即請一位法師依照《三皈儀軌》為自己說明「三皈」的意義,自己表示從此以後,將一生投歸於佛的道德品質,投歸於趣向涅槃的方法,投歸於佛所教導的大菩薩、大阿羅漢等。與受三飯的同時或若干時以後,可以進而從師受五戒,成為五戒優婆塞。隨著自己修學的進步,可以進而從師受菩薩戒,成為菩薩戒優婆塞。
    優婆夷 意譯為信女,也稱女居士,指在家學佛的女性佛教徒。要成為優婆夷、五戒優婆夷及菩薩戒優婆夷,其基本條件和方法步驟與在家學佛的男性佛教徒相同。
    沙彌 意譯為「勤策」,是接受大比丘僧勤加策勵的意思,又譯為「求寂」,是求取涅槃之道與圓寂之果溝意思。指已出家但尚未受比丘具足戒的男性佛教徒。
    在佛陀初期的僧團中是沒有沙彌的,佛陀的親生子羅睺羅隨佛出家後,開始有了沙彌。沙彌進入僧團,是為佛教的人才增添新生力量的後起之計,所以沙彌以兒童為主。
    沙彌共分三個等位:七歲至十三歲,能為僧團的曬食場做驅逐鳥雀、烏鴉等工作,稱為驅烏沙彌;十四歲至十九歲,年齡適中,能順應沙彌行法而作,稱為應法沙彌;二十歲至七十歲,因故不能成為比丘的沙彌,稱為名字沙彌。沙彌還分兩種類別:剃髮染衣未受沙彌十戒的,稱為形同沙彌;剃髮染衣已受沙彌十戒的,稱為法同沙彌。
    沙彌尼 意譯為「勤策女」,是接受比丘尼勤加策勵的意思;又譯為「求寂女」,是求取涅槃之道與圓寂之果的意思。指己出家但尚未受比丘尼具足戒的女性佛教徒。
    式叉摩尼 意譯為「正學女」,指出家後年滿十八歲未受過比丘尼具足戒、原先結過婚的沙彌尼。式叉摩尼是沙彌尼與比丘尼之間的必經過程。在受比丘尼具足戒之前,並不知道這位沙彌尼是否有孕。為了防止比丘尼生下孩子,招致俗人的譏謗,佛陀便為女子出家增加了式叉摩尼的階段。
    式叉摩尼階段為期兩年,一則促使其習慣出家生活,二則觀察其是否懷孕。若已懷孕,這兩年使用於生育,兩年之後,幼兒離開,此女就可受比丘尼戒了。
    比丘 意譯為「乞士」,上從如來乞求佛法而養育法身的慧命,下向俗人乞求衣食以存活色身的生命。另外尚有「怖魔」、「破惡」、「淨命」、「淨持戒」等意思。比丘的同音異譯,還有「比邱」、「煏當」、「必當」等數種。佛陀的七眾弟子,是以比丘為上首,淨飯王派去陪伴太子修行的五個侍從,就是最早得度的五比丘。
    在各部律中,有很多種比丘,《四分律》有八種比丘:1.名字比丘,2.相似比丘,3,自稱比丘,4、善來比丘,5.乞求比丘,6.助割截衣比丘,7。破結使比丘,8,受大戒的四羯磨、如法成就得處所比丘。其中,4、7、8三種屬於加法比丘。現在所說的如法比丘,是指出家後受過具足戒的男性佛教徒。
    比立尼 意譯為「乞士女」,在同音異譯方面,也另有「比邱尼」、「煏芻尼」、「必芻尼」等數種。佛陀的七眾弟子中,比丘尼僅在比丘之次,是佛教徒中兩支主力之一。佛陀的姨母大愛道,是最早也是最有名的比丘尼。現在所說的比丘尼,是指出家後受過具足戒的女性佛教徒。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