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之戰神劉封 作者:謝王堂燕 (連載中)

三國之戰神劉封 正文 第二百章 劉備憤怒了


襄陽初定,襄陽與江陵之間,尚有萬余曹軍。劉封勸說服蒯良出仕當天,便已命人做書一封,蓋了曹仁印信,前往當陽一帶招降這些曹軍。

與此同時,劉封又派人火速回江陵,命龐統鎮守江陵,陳到、沙摩柯等率過江之軍北向,輔以武力雙管齊下逼降這股曹軍。

一天之後,曹仁被俘,襄陽城陷的消息傳到了當陽,立時引起喧然大*,本就人心惶惶的萬余曹軍,立時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緊接著,劉封的勸降之信相繼送到,曹軍諸將之中,對於降或不降,形成了不同的意見,雙方爭執不下。

此時的形勢是,襄陽失陷,全軍的家眷盡為劉封所得,士卒軍心潰散只是時間的問題。

當陽一地,向東為漢水,但此刻已為吳人水師所斷,南北襄陽和江陵,則盡為劉封所據,西面則是群山峻嶺,儘管可由山路崎嶇而行,撤往房陵郡,但山路難行,這萬余大軍在無糧草供給的情況下,能否活著逃往房陵還是一個未知數。

諸將爭執兩日而得不到統一,南面荊州軍已經開始向北威逼,形勢緊急之下,滿寵便以奮威將軍的名義,強行決定率領眾軍走臨沮小路,由當陽撤往房陵。

號令一下,主降派一片譁然,曹仁部將牛金帶著一干將校怒氣騰騰的前往滿寵大帳質問。

一入大帳,牛金便怒喝道:“滿伯甯你為何不顧征南將軍死活,執意要率軍北撤?”

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牛金,滿寵早有準備,面帶無奈之色,歎息道:“曹將軍乃國之棟樑,他的被俘,我一樣非常的心痛。但我等乃國之軍人,非是個人的私兵,豈能因一將被擒,就跟著全軍投降呢?”

滿寵乃文人出身,素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戰神劉封 正文 第二百零一章 面子重要還是裡子重要



此刻,整個大帳已亂成一團,到處是斷布木屑,案幾、文書統統被劈了個粉碎。

而劉備,則披頭散髮,以劍支撐著身體,低垂著頭,如同一樽會喘息的雕像一般呆坐在那裡。

他氣喘如牛,臉色蒼白,雙頰滾動著熱淚,整個人是無比的失魂落魄,仿佛經歷了一場大病一般。

一代梟雄,何曾有過這般不堪的時候。

諸葛亮輕歎一聲,輕聲道:“主公,人死不能複生,還望主公以大業為重,節哀順便才是。”

在一通揮劍亂舞之後,劉備心中的悲憤之情仿佛得以發洩,整個人也沒先前那般狂戾了,但是,那般刻骨銘記的痛楚,豈能就這般煙銷雲散。

“是我養虎為患,是我對不起雲長,都是我的錯。”劉備顫聲自責著,語氣中有幾分哽咽。

他想起了自己當初要收劉封為養子時,關羽曾經一力的反對,而自己卻執意不聽的舊事。

如果自己聽了關羽的勸,還會有今日的悲局嗎?

“主公無需自責,凡事自有定數,豈能事事都在預料之中,或許,這就是雲長的命數。”

諸葛亮拿所謂的命數來安慰劉備,雖然他自己都不信,但對於劉備來說,或許能減輕他心中的那份自責。

劉備同樣不是一個信命的人,如果他信命,當年徐州失敗之後,早就應該回家安心種田去了。

不過,在聽了諸葛亮的勸說後,劉備的心情似乎平靜了一些,他收劍歸鞘,稍稍的整理了一下散亂的頭髮,神情漸漸的恢復了一些。

拭乾淨了眼角的淚水後,劉備沉聲道:“軍師,雲長之仇,不可不報,我打算撤雒城之圍,親自率軍東歸,為雲長復仇血恨,你以為如何?”

聽得此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戰神劉封 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 急轉直下的形勢



劉封很清楚,到目前為止,他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至關重要的原因,便是他打了一個漂亮的時間差。

如果不是劉備在蜀,曹操和孫權在東南糾纏不休,再加上關羽的輕敵,曹仁的貪功,如果擺開陣勢正面對抗,無論是哪一方劉封都沒有必勝的把握。即使是勝了,也必定是慘勝。

而現在,荊州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驚變,情報雖然尚未送到,但劉封猜想,曹操此刻怕已正在從東南撤兵,千里迢迢的趕往荊州的路上。至於孫權,眼見他這妹夫獨吞荊州,眼紅是必定的,無論是大動作還是小動作,只要曹操一撤兵,肯定是接踵而至。

劉封唯一不擔心的,反而是“受害者”劉備,沒辦法,誰讓他正在攻取的益州的半道上,就算想還奪荊州,只怕也有心無力。

三方之間,現在劉封最擔心的就是曹操。

原因很簡單,如果曹仁不插上這麼一道,那麼劉封的崛起,對曹操來說並無實質性的威脅,曹操理應樂得坐山觀虎鬥。

但是如今曹仁被擒,襄陽已破,曹操在荊州方面的佈局突然被打亂,南陽,乃至許洛方面受到了劉封兵鋒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曹操豈能再置若罔聞。

大軍壓境,恐怕只是時間的問題。

劉封初得襄陽,此地與江陵不同,傾向曹操方面的世家大族甚多,儘管他有意請出蒯良,但要做到人心歸附還需要時間。那麼,倘若曹操大軍殺至,如果只單純依靠襄陽和樊城,依託漢水來作戰,勢必不利。

依託漢水作戰,自要仰仗水軍之利,但現下漢水為吳人所據,劉封就算有水師,但在漢水中的行動必然也要受吳人所制,這顯然是不太穩妥的。

新野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戰神劉封 正文 第二百零三章 群雄動向


龐統這一席話,把劉巴頂得啞口無言。

對於龐統這番話,劉封深有感觸,他說得一點都沒錯。

對於弱小的劉封而言,曹操是強者,孫權是強者,劉備是強者,甚至劉璋、張魯之輩,實力也遠高於己。

劉封也很想在不得罪眾諸侯的情況下,順順利利的發展自己的實力,但事實上,劉封可以嗎?

絕不可能

憋在長沙那個地方,除了奪取荊州之外,他別無選擇。而荊州又是四戰之地,只要他對荊州動手,就不可避免的要觸犯各路強者的利益。

方今天下,北方已被曹操所據,江南半壁也被孫權所吞,強者們都在馬不停蹄的吞併著僅存的弱者,整個天下眼看著就要被強者們瓜分殆盡,而今這個時代,已經不似十幾年前,諸侯混戰那時,讓劉封有充足的時間來擴張。

作為各路諸侯中最弱小的一方,劉封沒有時間再慢吞吞的發展,他必須利用這天賜的良機,盡可能的讓自己的實力有一個質的飛躍,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哪怕是面臨著如今的不利局面也再所不惜。

“士元說得很對,不趁此時機取襄陽,將來再取,必是艱難百倍,對於當初的這個決定,我從來不感到後悔。”

劉封表情平淡,語氣沉靜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儘管他這麼說會讓劉巴感到難堪,但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時期,劉封必須牢牢樹立自己領導者的權威,他不容許有任何人置疑自己的決策能力。

此言一出,劉巴頓時臉色微微一變,神色中有幾分尷尬不悅,但劉封話已如此,他自然不敢再對此事有所微詞。

“既是如此,那我們現在便該靜下心來,好好的想些對策,到底該如何應對這兩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戰神劉封 正文 第二百零四章 百變孫仲謀



“劉孫聯盟?哼。”

孫權現在一聽到這四個字就反胃,心想那姓劉的果真沒一個好東西,劉備那廝忽悠著自己把南郡借給了他,結果自己在淮南跟曹操死拼的時候,向他苦叫了半天救援,連個回音也只有,只顧著擴充地盤。

那小劉就更不用說了,自己把妹妹都送給了他,一手把他從劉備的“魔掌”下拉了出來,這小子倒好,招呼都不打一聲,就把這荊州一口給吞了。

“好一個孫劉聯盟,子敬,你倒是說說看,我從這孫劉聯盟中,到底都得到了些什麼好處?”孫權冷言冷語的問道,口氣中充滿了諷刺與不滿。

魯肅知道孫權有氣,儘管如此,仍道:“如今我東吳雖然愈加強盛,但尚未達到可以和曹操兩線爭鋒的地步,孫劉在荊州的聯盟,至少保證曹操不敢在荊州用兵,這才讓主公能集中精力經營淮南。主公,這不正是你先前將南郡借給劉玄德的原因嗎?”

魯肅一席話,又把皮球踢還給了孫權。

孫權頓覺有些尷尬,要知道當初可是他自己為了壓制周瑜,一門心思的要把南郡借給劉備,魯肅其實只是摸准了他的心思,做了一次順水推舟而已。

這時,一旁的呂蒙卻笑道:“魯都督,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當時的形勢,兩家聯盟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但眼下劉封生變,荊州亂成這般地步,主公臨機決斷,改變舊有的策略,那也是合情合理之舉。”

在魯肅眼中,呂蒙雖然有些才華,但終歸只是一不懂讀書的武夫而已,說到底不過是自己的下屬,而今竟然敢當著吳侯的面,公然駁斥自己。

忽然之間,魯肅想明白了,孫權開戰之心之所以這般強烈,趕情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戰神劉封 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 籌碼用盡


孫權那一句“好生對待”,其實就是暗示他在這個微妙的時期,並不打算在荊州與曹操發生衝突。

魯肅見此狀,眉頭不禁微微而凝,從孫權對待曹仁的手段來看,他已經隱隱的感覺到,此次孫權是抱了極大的決心而來,想要改變孫權對劉封動武的心思,似乎將是件極為不易之事。

曹仁被送走,孫權將案幾上的木匣合上,抬頭盯著陳震,語氣冷淡道:“難得我那妹夫這般有心,給我送上了這麼兩個大驚喜,看起來他的所作所為,我還得好好感謝他了。”

這話明顯帶有反諷的味道。

陳震呵呵一笑,擺著手道:“吳侯與我家將軍都是自家人,何需言謝。不過我家劉將軍,倒是真的有件小事想請吳侯幫忙。”

“這倒是件稀奇事,我那妹夫斬關羽,擒曹仁,威震華夏,他這般能耐,我這個當大舅哥的不求他幫忙就罷了,怎的他還會反過來求我?”

孫權的諷刺意味愈加濃重,碧眼之中,埋怨之氣在迸射彌散。

陳震只能假作不知,歎道:“吳侯真是過獎了,我家劉將軍再有本事,也只能作吳侯的西面屏障而已。只是如今我家將軍擒了曹仁,惹怒了曹操,目下曹操十幾萬大軍已進抵新野,大有舉兵南下,鯨吞荊州之勢,這件事,怕是只有吳侯出手,方才能讓曹賊知難而退。”

“曹操要打也是打襄陽,我也是愛莫能助啊,要不這樣吧,你可回去轉告我那妹夫,他可盡起荊州北兵,全力北上襄陽抗擊曹賊,南郡方面,我自會派兵進駐,做他堅實的後盾。”

孫權開始耍起了無賴,這一番話分明有戲弄陳震的意思。

陳震頓覺尷尬,一時間不知如何回應。

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戰神劉封 正文 第二百零六章 賭一把



“夫人,你這是何意?”劉封一臉的驚色。

孫尚香默默道:“夫君你現在四面受敵,手中又無一支可用的水軍,江東的水軍若然殺來,如何又能對付得了。現在這種情況,唯有我去求二兄退兵一條路可走。”

孫尚香喜好武事,雖然平素對軍國之事不多過問,但眼下劉封所面臨的困境,她還是看得一清二楚的。

劉封知道,孫尚香一向要強,平素從不向人低頭。如今,她卻肯為了自己,主動的去向自己那冷酷的兄長低聲下氣的懇求,于她而言,這必然是一個極大的難難決定。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這個丈夫。

劉封心頭,感動之情油然而生,但接著卻又是一種深深的慚愧。

一個男人,若是淪落到讓自己的女人出馬,依靠懇求別人來生存的地步,還怎麼能算得上是男人,那簡直將是莫大的恥辱。

劉封搖頭一笑,輕撫著她雪白的臉龐,“夫人的心意我瞭解,只是我劉封乃堂堂七尺男兒,豈能讓自己的妻子去低聲下氣的求別人,傳揚出去,我劉封還有何顏面苟活于世。”

“可是……”孫尚香絕美的容顏上,流露著幾分焦慮,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關懷。

“沒有什麼可是的。”劉封打斷了她的話,“吳侯是什麼樣的人,你應該最清楚,在他眼中,只有利益,哪裡會有什麼親情。眼下他一心想奪荊州,別說是你這個庶妹,就算是太夫人親自去求他,他也絕對不會心軟。”

一語,無言。

孫尚香心頭微微一顫,背後湧上一絲寒意。

劉封說得沒錯,他的那位二兄孫權,根本就是一個無情冷血之人,自己在他眼中,本就只是一個可以換取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戰神劉封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再度出山


原本氣勢洶洶,一副不奪荊州,不滅劉封誓不甘休,盛氣淩人的孫權,態度何其冷淡的把劉封的使者陳震打發走,而今,在這樣一個微妙的時刻,卻反過來派了使者來見劉封。

在聽聞呂范到來的一瞬間,劉封就感到懸在頭頂的那一柄利劍終於撤了。

關鍵時刻,這個碧眼兒還是慫了。

公安城,鎮南將軍府正廳。

劉封身披銀甲,肅容跪坐,案幾之前擺放著的,正是那柄飲血無數的青釭寶劍。

匆匆的腳步聲傳入耳中,過不多時,那張熟悉的面孔,帶著笑臉進入了劉封的視野。

“呂范拜見劉將軍。”呂范徐步上前,深深一禮,言行舉止間,對劉封是極盡的恭敬。

“免禮吧,看座。”劉封只輕輕一抬手,態度很是冷淡。

如果先前孫權派使者來,劉封定然是熱情相迎,盛情款待。

但是現在,形勢卻不同了,呂范在這個時候到來,明顯是孫權中了自己的計策,害怕他會真的降曹,這是打算向自己讓步了。

主動權已經易手,劉封焉能不借題發揮。

下首入座,劉封連正眼也不看呂范一眼,只冷冷道:“吳侯不是已經打算跟我兵戎相見了麼,子衡你這個時候來見我又有何意。”

“呵呵,將軍真的是誤會了,吳侯可從來沒有將軍所說的那般想法,其實將軍是吳侯的妹夫,孫劉兩家同心一體,自家人怎能跟自家人動手,豈非叫仇者快,親者痛。”

一聽這話,劉封心中長松了一口氣,但在表面上,他卻依然板一張面孔,冷笑一聲道:“吳侯既然當我是自家人,沒有對付我的打算,那巴丘的數萬雄兵不知是打算做什麼?集體釣魚嗎?”

劉封的口氣中充滿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戰神劉封 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割地


“黃權?”

這個名字,劉封當然聽說過,只是此人的到來,卻讓劉封感到有些意外,但當劉封看到龐統那詭異的笑容時,立時恍然大悟。

“主公,這個黃權的到來,倒是和我推算的時間相差無幾,咱們就見見他吧。”

劉封點頭道:“好吧,去請這位黃先生請進來吧。”頓了一下,劉封又道:“不,還是我親自去迎接吧。”

當下,劉封離了正廳,直奔府門而去。

在邁出高門大檻的時候,瞳孔中倒映出的那個人物影像讓他不禁眼前一亮。

那是一個五官分明,相貌堂堂的中年男子,雖身穿儒衣,但渾身上下卻又散發著一種武人的雄武之氣,只是,眉宇間卻有幾分焦慮不安。

“不知公衡先生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望見諒。”劉封搶先一步,拱手笑著迎了上去。

黃權慌忙拱手還禮,不卑不亢道:“益州牧幕下廣漢令黃權,見過鎮南將軍。”

“先生裡邊請。”

劉封以高規格的禮數,將風塵僕僕,形容疲倦的黃權迎入了府中。

大廳之中,主賓坐定。

劉封笑道:“久仰先生大名,今日一見實是榮幸之至,先生既來,一定要多住幾日,我有諸多事還要向先生請教。”

劉封的親近掃去了黃權的不安,廳中的氣氛頓時變得融洽起來。

“權只不過是一無名之輩,將軍實在是過獎了。其實不瞞將軍,權此次前來,乃是奉了我家主公之命,特來向將軍求援。”

果然如此。

劉封和旁邊的龐統對視一眼,二人眼中皆閃過一絲會心的神色。

“先生的意思是……”劉封佯裝不解。

黃權歎道:“蜀中之事,想必將軍也早有耳聞。我家主公原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戰神劉封 正文 第二百零九章 先見之明

先挫敵銳氣

兵法之道,以弱勝強,正當如此。樂進與李典皆乃熟知兵法之將,這般道理又如何能不懂。

見得張遼如此慷慨,李典心中不由為之所動。

李典因為叔父李乾之死,對張遼這員降將本就抱有忌恨之心,平素之時二人不和之事,軍中上下也都知道。若是在平常,李典碰上合適的理由,都會給張遼使個絆子,以出一口惡氣。

但是現在,曹公將合肥重地的守備擔子放在自己的肩上,而且還命他與張遼一齊出戰,張遼明知與自己不和,還毫無遲疑,慷慨求戰,若是自己還念著個人恩怨,豈非誤了國家大事,辜負了曹公對自己的一片信任之心。

思及于此,李典慨然道:“好,那我就與文遠兄齊肩出戰,好好挫一挫吳人的銳氣。”

樂進其實對張遼也有不滿,他不滿的原因跟李典不一樣,前者為暗,後者為明。

原因很簡單,樂進可是自酸棗會盟,伐董時代就追隨曹操的元功宿將,而張遼,不過是降將而已,這麼多年來卻是風頭越來越盛,到如今官職竟與自己平起平坐。

樂進從不認為這是曹操賞罰不公,也不否認張遼的將才和功績,但作為元功宿將,難免總是有那麼一點自恃,正是這種自恃,使他對張遼暗中存有一種隔閡。

但是現在,一向明著跟張遼有隙的李典,竟然也能放下個人恩怨,以曹公之命,以國事為重,他樂進,又有什麼理由放不下。

眼見李典表態,樂進亦深吸一口氣,轉過身來,面對著那二人,鄭重道:“既是曹公有命,二位放心出戰便是,我樂進必竭盡全力,做好你們的後盾。”

張遼見他們皆能以大局為重,心中感動不已,雙臂展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