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都市言情] 官道無疆 作者:瑞根(連載中)

第六十節 奇招


狠狠的擂了陸為民一拳,走進來的高大青年上下打量了陸為民一圈,這才樂呵呵的道︰“我還以為你真要三五年之後才來北京呢,沒想到咱們分手才兩個月就見面了,呵呵,咋就變黑了不少呢?”

“天生勞碌命,哪兒敢和你比啊?”陸為民也笑著看著眼前這個身材高大的青年,這就是他同寢室四年的室友,也是最要好的大學同學之一,曹朗。

曹朗性格相當爽直,寬面大耳,有著典型的北方人的豪爽和四川人的熱情,大學四年里兩個人幾乎是形影不離,尤其是在經歷了一次溺水之後,兩人關系更為密切,比起親兄弟也差不多。

在畢業分離時,兩人也是唏噓感慨,曹朗甚至問陸為民願意不願意到北京,如果真的想到北京,他可以幫陸為民想辦法,當時陸為民也沒太在意,一位曹朗不過是一時感情流露才這麼說,所以也就沒當一回事。

“少給我說這些,誰也比誰好不了多少。”曹朗這才轉過目光來看到了站在陸為民身後的女孩子,眼楮一亮,“好小子,把女朋友都帶來了?這麼快就準備結婚了?”

甦燕青臉一紅,眉頭一蹙,陸為民趕緊解釋,“曹朗,別瞎說,這是我同事,甦燕青,燕青,這是我大學同學曹朗。”

曹朗這才恍然大悟,他也覺得眼前這個女孩子雖然明麗嫵媚,但是卻和陸為民照片上的女友明顯不是一個人,他還真以為陸為民這麼快就換了女朋友了,“不好意思,大民是我最要好的同學,我是曹朗,你好!”

“你好,我是甦燕青。”甦燕青也落落大方的和對方握了手,三人也才坐下。

這里是陸為民他們住處不遠的一處咖啡廳,甦燕青對于這一帶十分熟悉,應該是他們讀書時代經常來的地方。

“上一次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一節 沖擊波


“咦,老尚,快來看!南潭上中央電視台了,南潭綠色生態獼猴桃,是咱們這南潭麼?”

妻子一驚一乍的聲音讓尚權智更覺得有些心煩,坐在書房里的他並沒有挺清楚妻子在說些什麼,而是在思考工作上的事情。

全地區五千畝獼猴桃進入掛果期,預計產量將達到一百萬公斤,可是在此之前蔣國輝和地區農業局根本就沒有做任何前期工作,一直到半個月前才急忙慌慌的跑來匯報說三年前省里在淮山、南潭和阜頭三縣試點種植的獼猴桃今年掛果成熟了,這才引起地區的重視。

其實這事兒也不能全怪老蔣,之前雖然也有人說起過試點種植獼猴桃的事情,但是大家都沒有在意,覺得農戶種植獼猴桃那也是自種自賣,和政府有多大關系?

現在都政策都放開了,農民種植什麼賣什麼那都是他們的自由,國家連糧食現在都不想收購,價格壓得奇低,下邊還經常以白條來拖欠收糧款項,弄得民怨沸騰,也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心中的一大心病。

這幾年連年豐收下來,農民家中依然是糧食過剩,搞多種經營和副業一時間也難以消化掉存糧,現在改種其他經濟作物也是一件好事。

誰曾想到這獼猴桃產量會這麼高,而且在地區一下子種植了將近五千畝?

三年前他還沒有下來擔任專員,對這個情況也不清楚,而蔣國輝也只是大略知道這件事情,三年前那位農業部掛職下來的副專員現在早就回農業部去了,連農業局這幫家伙也沒有在意這件事情,一直到南潭縣來匯報這件事情時,蔣國輝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有些著忙了。

五千畝獼猴桃,保守估計也要有一百萬公斤產量,而且最糟糕的是像黎陽這邊似乎根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二節 勇挑重擔


正琢磨著,書房內的電話響了起來,尚權智走進書房,拿起電話,“哪位,我是尚權智。”

“老尚啊,我是張裕和啊,看了中央電視台奧運花絮里的新聞沒有?呵呵,沒想到你們南潭還真能捷足先登啊,中國獼猴桃之鄉,這個口彩討得好啊,還向幾個國家的體育代表團贈送了我們昌江南潭的綠色生態獼猴桃,剛才海華書記打電話問我南潭綠色生態獼猴桃的事情,我也是糊里糊涂,只好向海華書記作檢討說我也不太清楚,你們黎陽怎麼不聲不響就放了一個衛星呢?”

尚權智又驚又喜,“張省長,我們黎陽獼猴桃主要集中在南邊幾個縣,南潭的氣候和土壤特別適宜種植獼猴桃,所以在三年前我們引種了一批優質獼猴桃,今年開始掛果,正好趕上了今年北京亞運會,縣里的同志覺得獼猴桃營養豐富,尤其是富含維生素C,對運動員運動之後補充營養有很大幫助,所以他們就希望向我國運動健兒贈送獼猴桃,表示我們黎陽老百姓對體育健兒們的支持,前些天縣里同志和我說起過這件事情,但也沒有具體說清楚,我也就沒太在意,沒想到……”

“呵呵,老尚,這也是好事兒,也不要責怪縣里的同志,海華書記剛才在電話里和我說,像南潭獼猴桃這樣的名優品牌水果,創出名聲不容易,一定要好生保護好,向亞運會代表隊贈送獼猴桃這件事情做得很好,也是打響我們昌江名優水果名氣的一個創舉,南潭縣的同志很有經濟頭腦,值得嘉獎啊。”

擱下副省長張裕和的電話,還沒有來得及思考,電話再度響起。

“尚專員,我是沈子烈啊,報告您一個好消息,我們南潭現代農業開發公司已經與北京這邊三個水果批發市場的大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三節 鵲起


陸為民一行人從北京乘火車返回昌江時,蕭勁風已經開始了他的廣州之行。

他是在陸為民告訴了他所有情況之後,立即就帶上自己和陸為民僅有的三千塊錢就乘火車趕往了廣州,在廣州,陸為民的同學黃紹成把了解掌握的情況向他作了一個大概介紹,也給了他介紹了幾個聯系人,一個具體和廣州這邊水果批發商們聯系就要全靠蕭勁風自己去跑了。

三天時間,蕭勁風幾乎就是馬不停蹄的在幾家批發市場里奔波,雖然有黃紹成的引薦,但是這樣人生地不熟,要想打響第一炮,贏得對方信任,其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在中央電視台的亞運花絮節目中出現了關于南潭獼猴桃的新聞之後,情況出現了一些變化,敏感的廣州商人立即意識到了這一點,同意接受一萬二千公斤南潭獼猴桃作為試水。

蕭勁風連夜乘車趕回昌江,在陸為民擔保和常春來的幫助下,聯系了兩輛五噸東風卡車,拉上了兩千箱一萬二千公斤獼猴桃前往廣州。

陸為民走進辦公室時注意到很多人的目光都有些異樣,其實他很不喜歡這樣的情形,但是卻又無可奈何。

這麼大一樁事情,瞞不了人,四十萬公斤獼猴桃的銷路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打開。

從九月中旬開始,獼猴桃開始進入采摘期,分選、裝箱,然後上車,縣運輸公司的貨車全部被用來承擔發貨運輸任務,北京、上海、南京、武漢、昌州成為最主要的銷售市場,掀起了一股獼猴桃熱,品南潭獼猴桃,享健康新生活,這句相當上口的廣告詞竟然也成為了一句風行一時的潮流語言。

“你小子,行啊!不聲不響就干出這麼大一件事情,連王縣長都對你交口稱贊,在我面前談起過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四節 影響力


“為民,你的電話。”和陸為民一個辦公室的鄒華是縣委副書記秦海基的秘書,要比陸為民大五六歲,和郭懷章是同一個學校黎陽師專畢業的,只不過他不是直接分配到縣里,而是從南潭縣教育局辦公室調過來的,秦海基在擔任縣委副書記之前是副縣長和教育局長,大概也是有這層淵源,鄒華才會從縣教育局調入縣委辦。

“謝謝鄒哥。”陸為民含笑點著頭,接過電話。

“大民,成了!”剛把電話擱在耳邊,就從听筒里傳來蕭勁風狂喜興奮的叫聲。

“哦?情況怎麼樣?”陸為民心中也是一陣狂喜,努力克制著自己的情緒。雖然堅信會成功,但是畢竟遠隔數千里,要從南潭運到廣州,這中間說不準還有什麼意外發生,比如堵車甚至車禍,抑或是那邊不受歡迎而毀約,好在一切不好的預想並沒有發生。

“我已經拿到了錢,四萬八千塊,扣除了運費和搬運費以及成本,我算了算至少可以賺到一萬一千塊!”蕭勁風在電話里的聲音因為激動而變得有些發顫,很顯然這樣巨大的刺激讓他有些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很好,注意安全。”陸為民吸了一口氣,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變得平靜自然一些,“你還打算在那邊呆多久?”

“大民,情況太好了,幸好我辦了邊境證,我跑了一趟深圳,那是你那個同學的老家,那邊他人更熟悉,在那邊我又聯系上兩筆,加上廣州這邊他們看了貨不錯,而且銷路很好,他們同意再來一萬八千公斤,所以我打算馬上回來,加上深圳那邊,再來一回,一共五車三萬公斤。”處于極度興奮狀態的蕭勁風幾乎有點喘不過氣來的感覺,“他們連定金都交給了我。”

“那行,你就抓緊時間回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五節 發酵


九月幾乎就是在忙碌中跑過去,獼猴桃事件繼續發酵,在淮山也引發了一陣波瀾。

上百戶農戶在了解到南潭獼猴桃種植戶的獼猴桃銷售一空之後,而自己卻是損失不小,更是氣憤難平,紛紛揚言第二年的統提款他們要拒交,這也引起了黎陽地委和行署的高度重視。

對于這樣的苗頭一旦真正爆發開來,帶來政治風險無人敢小覷。

嘗到了甜頭也有了一些經驗的蕭勁風在一個星期跑完第二筆業務之後,最終又再度押了一萬二千公斤南下嶺南,不過他不再局限于廣州和深圳,珠海、東莞和佛山都成為了他最後一批交易的目的地。

“大民,這是五萬一千三百塊,是除開所有開銷之後盡賺的。”坐在陸為民寢室里的蕭勁風很有一種睥睨眾生的氣概,看得陸為民也有些好笑,“媽的,一個月賺五萬塊,相當于我在195廠二十年的收入,我這幾天一覺醒來都要數一數壓在枕頭下的票子,然後掐自己一把,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結果呢?”陸為民淡淡笑道。

“嘿嘿,當然不是做夢,只可惜這生意也只有這一回。”蕭勁風顯得有些意猶未盡。

“怎麼,還不滿足?一月變成萬元戶,還不滿足?”陸為民坐在床上,雙手抱頭靠在枕頭上,“機遇隨時都有,要看你能不能發現和把握。”

“大民,你是說還有其他門路?”蕭勁風一下子來了興趣,從藤椅上竄起來,坐到床邊,“我簡直太喜歡這樣的生活了,辛苦,但是刺激,有意義,現在就是請我回廠里去上班,我也不去了。”

“其他門路現在倒是沒有,不過我們還年輕,以後還有幾十年,難道就沒有機會了麼?”陸為民相當自信的坐起身來,“勁風,這是一個時刻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六節 調整


夏力行比他先來黎陽一年,只不過他是從省計委副主任下來,而夏力行則是從昆湖市委副書記直接升任黎陽地委書記,打破了一般是從市長、專員或者省直機關一把手調任地委書記的慣例,雖說昆湖是全省僅次于省會昌州的第二經濟大市,而黎陽地區是全省最貧困地區,但在當時還是引發了相當震動。

尚權智在計委工作時就和夏力行打過交道,感覺這個人作風沉穩,綿里藏針,卻沒有想到自己會和他搭檔,好在搭檔這三年里,兩人雖然有時候也有齟齬的時候,但是總體來說還算是過得去,不過此人在人事權上把持得很緊,連自己也很難插手到人事調整中去。

“辛禮元恐怕要動一動,否則無法向省里交待。”夏力行開門見山,手指在茶幾上輕輕敲打著,臉上也是深思的表情,“我們黎陽是全省最大的農業地區,農業人口也是全省最多,可以說以農業為本,在調整農業結構上說得多,做得少,這一次獼猴桃事件也反映出了我們各縣主要領導在工作上的差距,有好有壞,有值得表揚嘉獎大書特書的,也有需要嚴肅處理引以為戒的,形成了鮮明對比。據說海華書記和登江省長都提及了南潭利用亞運會契機打響生態獼猴桃這張牌的事例,給了很高的評價,但是也對同屬于我們黎陽地區的淮山出現這樣的事情很生氣,這樣兩相對比之下,想不嚴肅處理都不行啊。”

尚權智心里一松,笑了起來,“夏書記,照你這麼說,如果都做得差,那也就湊合過了?”

“呵呵,老尚,我可沒這麼說,但是這樣對比起來,太過明顯,如果地委沒有動作,實在也說不過去。”下了決心的夏力行頓了一頓,“我的意見是辛禮元不宜再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七節 蝴蝶振翅


和唐文忠見面談話時間很短,只有幾分鐘,然後沈子烈就到了夏力行辦公室。

“來坐,子烈。”夏力行膚色白皙,頭發梳理得異常整齊,不過不是常見的中分偏分,而是全向著一個方向梳理,一副黑框眼楮讓他的文人氣息更濃,和行署專員尚權智的板寸頭和剽悍有形的體型形成了鮮明對比,但是從未有人小覷過這位地委書記的力量和手腕。

就連素來和尚權智親近的沈子烈也經常听到尚權智給夏力行的很高評價,這對于看人眼光很高的尚權智來說很罕見。

“夏書記。”

“子烈,恐怕老唐和老姜都很你談了,你心里也應該有個底了,其他我不多說,南潭是我們黎陽人口排在前三位的人口大縣,也是黎陽的農業大縣,但是工業基礎薄弱,財政困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不快,這是我們黎陽地區各農業縣的老問題,這兩年南潭局面雖然有所改善,但是還遠遠不夠。”

夏力行也在斟酌著言辭。

眼前這位從省委宣傳部下來的掛職干部組織關系即將正式下來,他也知道這是尚權智在背後使勁兒,甚至他也知道尚權智與沈子烈岳父之前的老關系,他也能理解。

黎陽地區可能要拆分的事情也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根據他的消息,估計最遲明年底就得要敲定落實下來,這個全省最大的地區,十三個縣市,一千一百萬人口,連他這個地委書記都覺得現有格局的確不太適合,尚權智和他搭檔這三年關系還算處得不錯,所以他並不希望在後續這一段時間里和尚權智因為一些小事情弄得不愉快。

“今年南潭獼猴桃這項工作南潭做得很好,很有新意,連省里主要領導都表揚了南潭,我听老安和老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八節 “資社”論


陸為民辦公室換了,從三樓換到了二樓,和常務副縣長曹剛的秘書尹宏一個辦公室。

陸為民認真的看著一張前段時間的老報紙,10月5日的《人民日報》上的一篇文章,北大校長吳樹青的一篇專題論述計劃經濟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文章,這篇文章提出了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依然需要以計劃經濟為主導,但是要以市場調節相結合,很符合目前主流思想。

他是在注意到沈子烈也在認真閱讀這篇文章時才把這篇文章找來看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篇文章很有代表意義和典型性,代表了目前國內經濟界的一種觀點,那就是計劃經濟依然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但是已經有些不太適應目前經濟發展形勢,需要通過市場機制這種手段來調節和補充,這樣社會主義經濟才可以得以繼續發展。

要捕捉到自己服務的領導思想動態,你才能最好的幫領導當好參謀助手。

準確的說秘書算不上領導的參謀和助手,要論參謀助手,縣府辦主任副主任們,或者縣委縣府政策研究室的高參們才勉強算得上。

不過陸為民不作此想,既然走到了這個崗位上,也就意味著自己可以隨著服務對象地位升遷,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和影響。

南潭縣目前的情況和其他內陸省份貧困地區的農業縣沒有太大的差別,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缺乏工業基礎,鄉鎮企業發展孱弱,基礎設施落後,招商引資經驗半點也無,一片空白。

其實這也怨不到南潭,黎陽地區南部七縣,淮山、阜頭、豐州、雙峰這些縣,哪一個不是如此?改革開放十多年,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決了農民肚子問題,但是要想讓農民富裕起來,沒有工業就是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九節 觀點


“和姓社姓資無關?”沈子烈臉上露出耐人尋味的笑容,似乎在細細咀嚼陸為民的觀點,“為民,你的觀點很犀利啊,大家都說市場經濟只能是補充,你卻認為市場經濟才應當是主流,計劃經濟才是補充,你這是不是本末倒置啊?”

“縣長,這是我一家之言,不過我倒是覺得姓社姓資也好,本末倒置也好,這都是上邊來考慮的問題,對于我們下邊來說,首先考慮的應當是怎麼把經濟搞起來,怎樣讓老百姓腰包鼓脹起來,財政不再捉襟見肘,這才是最迫切的問題,至于其他,暫時都可以擱在一邊,等到一切塵埃落定時,我們再來細細琢磨也不遲。我有幾個大學同學在嶺南和江浙,他們那邊現在都是如此,閉口不言,埋頭做事。”

陸為民笑笑,沈子烈是宣傳部門出身的干部,對于高層政治風向的變化很敏感,隨時都在關注高層風向動向。

這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優點,可以隨時踩著高層節拍,及時調整工作重心,但是從某個方面來說也是缺陷,因為這樣很容易把過多心思放在揣摩和迎合上邊的想法觀點,而忽略了本地實際情況,所以陸為民要提醒一下沈子烈。

沈子烈瞥了一眼陸為民。

這個小伙子很有些見地,高層對姓社姓資以及經濟界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爭論態度上也是模糊不清,似乎大家都在等待著什麼,等待著一個一錘定音或者終結爭執的聲音出現,但是直到現在,都只能有一些含混的聲音出來,這也讓各方不得不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小心翼翼。

當然正如陸為民所說,在市縣這一級層面,對于這些爭論雖然也很關注,但是畢竟擱了幾層,更多的是觀望。

“閉口不言,埋頭做事?”沈子烈沉吟著品味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