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武俠仙俠] 【我為紂王之傲嘯封神】 作者:點精靈(全書完)

第一百三十章 影帝袁洪

於天子的嚴囑,所以屍房外設立重兵把守,未得允許不得入內,所以沒有人看到這恐怖的一幕。刺客輕輕躍下台來,同時形貌發生了急驟的變化,變成一個身材矮瘦,相貌機靈的男子。男子來到不遠的另一座木台前,將那面板一翻,露出其中的暗格,暗格中,赫然是另一具屍體,無論相貌、衣著,都和這男子所變化的刺客一模一樣,致命傷也在頸部。

男子將那屍體搬出,然後輕輕地放在原來擺放刺客的木台上,隨後將身一轉,變成一隻蠅蟲,無聲無息地飛了出去。

蠅蟲離開刑部屍房後,一路遠飛,來到皇宮的最高建築摘星樓。

摘星樓頂,天子正在為艷妃「配置解藥」,嚴禁任何人上樓打擾。

蠅蟲飛到頂層,輕飄飄地落了下來,復化作人形。

機靈男子朝張紫星下跪行禮:「陛下,大功告成,特來覆命。」

張紫星露出欣喜之色,讚道:「好!好袁洪!好猴兒!快快平身!」

袁洪被他讚得不好意思,站了起來。張紫星親自搬來椅子,讓他坐下,讓袁洪好一陣受寵若驚。

說到袁洪今天的表現,張紫星確實是相當滿意。若是評選「封神奧斯卡」,就算不能評個最佳男豬腳,至少也能獲得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袁洪所扮演的刺客,不論是在眼神,表情以至動作、行為方面,都演得入木三分,那毫無懼色的弒君,那慷慨赴死的壯烈。尤其是對姬昌「隱晦而蘊含著強烈感情」的眼神,更是整場戲的亮點,彷彿達到了那種「表現後現代主義跟對這個社會地強烈控訴」的傳說境界。

與袁洪相比,先前空中母辛顯聖的一幕倒顯得過於最求特效,忽略了「演技」這個真正的神髓,而微子啟先前策劃的那一幕母辛附身。張紫星只能給予「技術性太差,且毫無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一章 姬昌飛廉俱在算計中

對著如此不利的情況,饒是姬昌心計深沉,也不由束不知道是哪路該死的諸侯,想要謀害天子,竟然栽贓到了自己的身上。

怪就怪袁洪演技太好了,現在雖然沒物證,但人證卻比比皆是,如在昨日在場的楊任一流,當場出來質問姬昌,弄得姬昌無計可施,只得賭咒發誓證明自己與姜環毫無關係。

這時,一些平日與姬昌有來往的大臣站了出來,指出姬昌平日素來仁義,有聖人之譽,絕對不會行此大逆之事,況且姬昌隻身來到朝歌,並未攜帶兵馬,如有叛逆之實,豈非自投羅網?肯定是有人陷害無疑。最關鍵的是,在場的眾人只是看到姜環臨死時的表現才判斷出主謀可能是姬昌,等若一面之詞,並沒有確鑿的物證,並不足以確定西伯侯的罪名。

雙方各持其理,直爭得面紅耳赤。天子考慮良久,決定不赦姬昌還國,暫使其居於羑里,一日不查出刺客端由,一日不得釋放,但軟禁期間,任何人不得加害。

這道旨意一出,爭吵雙方都沒有再吱聲了,天子此舉並非放過這個嫌疑最大的姬昌,但也不是要加害於他,這種方法再是「公平」不過了。

姬昌也覺得天子對自己算是寬大處理了,當下感激謝恩,只有一個人看得心頭發寒,手心儘是冷汗,那人就是費仲。

胖子低著頭,根本不敢看天子一眼,腦中又浮現那天深夜的情景。

就在祭壇刺殺事件的前一天夜晚,費仲被天子秘密急召入宮。

天子召他來後,開門見山地問道:你手下可有一人叫姜環?

費仲聞言心中一緊,打了個寒戰。這姜環本是東伯侯姜桓楚的家將,生就武勇,因觸怒姜桓楚而被驅逐出東魯,在五年前被費仲收留,作為死士豢養,這件事極其隱秘。還在費仲當年遭貶之前,連他的妻妾近侍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二章 訪三聖路遇菡芝

為應龍安置好療傷的地方後,張紫星回宮又下了三道給遊魂關竇榮,命他密切留意東魯及東邊諸侯的動靜,同時加強戒備,不可懈怠,第二道是給東齊月姬的,囑咐她在接收姜桓楚領地的時,一定不能放鬆對東魯的防備,凡事要多與鄒商議,還交代了她一些注意事項,最後一道給崇侯虎,讓他提早籌備,做好出兵準備,屆時只要鄂煥一反,立刻執白黃鋮,行討伐之權。

為穩住崇侯虎,張紫星在北地的改革措施上,給予了他極大的寬限與優惠,甚至還有類似後世某偉人著名的「一國兩制」的措施,特許在他的領地內,施行另一種制度,百年不變。這個最煩心的新政問題一解決,崇侯虎徹底沒有後顧之憂,只道天子對自己極其「眷顧」,當下大喜領命。

眼下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了劇毒的妲己。妲己雖然中毒昏迷,但她畢竟身懷秘術,劇毒一時被壓制住,暫時沒有發作。到底是救她,還是任她這樣慢慢死去,讓女媧自作自受?再怎麼說,彩雲童子也是女媧派來的,要是讓女媧的最大棋子就這樣死在她自己的計謀下,張紫星這方面倒是夠解氣,但女媧絕不會就此罷休,一旦她下定決心來徹查此事,不僅那裝神弄鬼的母辛「大神」瞞不過她,很有可能那個國師的身份就面臨著曝光的危險,而且妲己一死,必然有新的「棋子」出現,要想再將這個棋子牢牢把握,就不是這麼容易的事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妲己也是一顆他反過來迷惑和挑撥女媧的好棋子,因此,從眼下來說,妲己必須活著,在他的掌控之內好好地活著。

彩雲童子給地靈符本來可袪毒防毒,但可能是那天蛇姬施術將毒性完全誘發的緣故。那靈符竟然不能完全除卻毒素,張紫星費了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三章 道途有先後,國師分左右

紫星這才深刻地體會到孔宣當年所言的真意:若是人份,哪怕是仙人,對他也有幾分顧忌,如果僅是這個「逍遙子」的散人身份,那麼所面臨的考驗和凶險絕對是前所未有的。

道之所在,千萬人吾往矣!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若不「謀」,何來「成」?

只求奮力一搏,縱使無法逆轉命運,甚至是失敗身死,亦是無悔。

張紫星定下心神,肅容答道:「原來是通天聖人門下菡芝仙道友,久仰大名!我乃逍遙子,此乃吾妹清嵐,我兄妹本是海外散修,默默無名。年前我因機緣所致,與大商太師聞仲相識,一見如故,被舉薦入朝,獲了個國師的虛名。如今朝歌遭遇毒禍,非凡俗可解,故而我奉天子旨意,前來此尋訪高人,解救厄難。」

菡芝仙一聽聞仲的名頭,喜道:「既是聞道友的知交,便不是外人,聞道友為人豪邁,交遊廣闊,門中無數道友與之交厚,與我亦交情不薄。可惜聞道友身為太師,近年忙於朝政,無暇相聚,甚是遺憾。」

張紫星趁勢加了一句:「聞道友乃性情中人,雖朝事繁忙,卻從不曾忘記那些道友,常在貧道面前提起諸位,否則我怎會聞得仙子大名?」

菡芝仙點了點頭,對他的話深信不疑,只有女魃知道這位皇兄完全是在「忽悠」菡芝仙,嘴上不說,心中卻暗暗好笑,

張紫星利用聞仲的關係與菡芝仙攀上交情後,趁機向她詢問那火雲洞的下落,菡芝仙卻也不知,這裡原非她的居所,自是陌生得很。她本在金鰲島上修行。只因門下童子來此采尋煉製法寶的材料時,被剛才那巴蛇所吞,故而遠道而來,尋這妖蛇報仇雪恨。

「那天子智勇雙全,威震四海,我亦聞其大名,不想朝歌竟然遭此大厄,實是令人唏噓。」菡芝仙想了想,說道:「兩位道友可隨我往金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四章 火雲洞三聖問道(上)

中一位雙角的聖人開口道:「原來是大商天子親臨,方纔我算出有貴客自朝歌而來,不想竟然是你這位陛下!」

張紫星聽他語氣,猜到他就是三皇之首伏羲,也就是女媧的兄長,想到女媧對自己的怨念,不由心中打鼓,趕緊說道:「三位皆是聖德帝主,萬古流芳,子辛何德何能,哪敢在三位聖人面前稱『陛下』二字?」

伏羲微微一笑,卻不言語,左邊圍虎豹之皮的神農說道:「陛下此言過謙了,陛下立三書、釋苦奴、降甘霖……四海皆服,萬民稱頌,此功德無量也,人界有帝如此,我三人也甚感欣慰。」

張紫星一聽便知道,那降雨之術瞞得過普通民眾,但絕瞞不過這種具有大神通的實力者,當下並不辯解,恭聲道:「地皇聖人陛下種五穀、嘗百草、立醫道,乃不世之功,子辛微薄之名與之一比,簡直如螢火之較日月。子辛其實對三位聖人仰慕無比,嘗竊以三位聖人為范,立志為天下萬民造福。可惜宗室內禍,有越王啟勾結呂岳弟子朱天麟,不知用何道術,將一郡生民儘是臥床不起,呻吟不絕,晝夜無寧,連我宮中妃子俱遭了毒手,命在旦夕。子辛今特懇金容,大發慈悲,救援無辜生靈,實乃再造洪恩,德如淵海!」

伏羲略一思忖,對左邊神農道:「想吾輩為君,和八卦,定禮樂,並無禍亂。如今天機未明,殺劫還未至,卻已令如此多的生靈塗炭,大違人道。御弟不可辭勞。轉濟周功。「

「皇兄此言有理。」神農點了點頭,又問張紫星:「陛下深通藥理,曾著《百草經》一書,為天下醫者之典,為何對此毒束手無策?」

張紫星搖頭歎道:「若是普通疫病倒也罷了,怎趕驚擾三位聖皇?偏生這瘟毒尤為厲害,並尋常醫術所能解,我試過多次無法奏效,故而特來求三位陛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雲洞三聖問道(下)

紫星見三皇不語,咬牙又道:「請恕子辛執迷,子辛道,也不懂什麼大勢,子辛只想守護好自己需要守護的東西,為此……哪怕是與天道不合,也在所不惜。」

伏羲忽然笑了:「好一個執迷!我三人也正是有此執迷,故而至今不曾悟得混元大道。」

張紫星吃驚地看著他,只聽伏羲又說道:「我那位聖人妹子多曾開解於我,可惜我卻明知其理而始終無法悟透,千萬年來,始終無法突進,兩位御弟亦是如此。



張紫星又看了看神農和黃帝,只見他們的臉上也露出和藹之色,不由脫口問道:「三位聖皇……可曾後悔此念?」

三皇齊齊大笑:「正是無悔,所以不悟!」

張紫星一震,心中湧起一股由衷的敬意,站起身來,朝三皇真心誠意地施了一禮。

伏羲示意他坐下,說道:「我知你與女媧之間互有怨憤,其實當年她也曾與你一般『執迷』,那時人族羸弱,靈智蒙昧,為眾族之末,每日慘遭屠戮吞食。我於她本是妖族,可置身事外,她卻大起憐憫之心,不惜耗費元氣,助人族開啟靈智,授以自保妙法;後不周山塌陷,天地紊亂,禍害四起,人族塗炭,她又采五色之石,填補蒼天,令天地歸位,創下無邊功德,並妙悟混元真諦。」

張紫星雖然早已知道一些女媧的傳說,但聽伏羲親口說出來時,心中難免升起一股異樣的感覺,不管怎麼說,女媧這些功德,確實值得尊敬。

伏羲說著。長歎了一聲:「然自她成聖後,妙悟大道,凡事以天道為先,當年『執迷』已漸漸不見。你所言天下萬民生死禍福於那天道大勢之中,只不過是小節而已,故而她雖對你略有怨懟,也有所而為,但終究還是為了這場天道之中的殺劫。」

張紫星聽伏羲的口氣,竟然是知道女媧的一些小動作,而且似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六章 得龍馬,傳內經

紫星曾聽孔宣提過,河圖洛書是天地初開時誕生的靈聖人所獲,超腦的資料中也有「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以畫八卦,謂之河圖」的傳說,想不到伏羲這麼輕易就將自己最珍貴的法寶河圖送給了他!

伏羲又是一揮手,河圖竟然漸漸隱入張紫星的手中:「你既來火雲洞,即是緣法,你與這河圖有緣,故而相贈,將來若是緣盡,你強求亦是枉然。」

張紫星想到黃帝與乾坤鼎之事,心中恍然,但無論如何,伏羲能「借」河圖給他,已經是相當的情分。而且有伏羲這層關係,估計女媧也會相應收斂不少。

伏羲又道:「你此次返回,可先去漢江,那裡還有一物等著你,往你好自為之。解毒之事,無須聲張,就言你一己之力即可。此地即將封洞,不見外人,若有機緣,再作理會。」

三位聖皇的氣度與胸懷讓張紫星十分佩服,無論是在封神世界或是在史實中,這三皇都是值得敬重的人物,他誠心地深施一禮,然後告辭離去。

女魃見他出來,連忙上前相詢,張紫星將事情經過大略地說了一遍,並讓女魃留下等待三皇改造噬魄完畢,女魃聽得可以見到義父,也十分欣喜。

張紫星按照伏羲所說的,先駕風往漢江而去。

在漢江邊走了好幾圈,都沒看到什麼等他「那物」,就在他猶豫是否要離開時,江中忽然發生了異變。

原本平靜的水面開始不安地起伏,彷彿有什麼東西在下面攪動一般,漸漸形成一個漩渦,張紫星連忙凝神應對。只見那漩渦中陡然飛出一條龍來。這條龍形態十分威武,身上的鱗片赫然是橘紅色的,如同金屬一般,在這黃昏的晚霞中顯得格外奪目。

那龍一眼就看到了張紫星,仰天嘶叫了一聲,朝他面前衝來,張紫星雖有伏羲的交代,卻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七章 孔宣收徒

農的丹藥甚是靈驗,那瘟毒果然藥到病除,張紫星按咐,並沒有對外大肆聲張火雲洞之事,而是冒領了這個拯救萬民的功勞。說到這個,他倒是老行當了。

朝歌上下對此自然是深信不疑,上至官員大臣,下至平民農奴,無不感懷天子的救命之恩,前段時間還沒冷卻下來的感恩符熱潮又開始沸騰起來,來自金色星雲那巨大的信仰之力讓張紫星暗爽了好一陣。

另一方面,他與妲己的雙修同樣十分順利,妲己根基深厚,悟性過人,又有豐富的修煉經驗,張紫星按照黃帝所授的秘術,果然獲得了與黃飛燕等女雙修時完全不同的力量,正是那妖靈之氣。雖然暫時只有一小部分,但只要通過時間的積累,必然會達到可觀的數量。

這種妖靈之氣與平和淡然的人靈之氣截然不同,顯得銳利激進,兩者格格不入,好在有黃帝的指點在先,他將妖靈之氣散於手少陽脈,將人靈之氣散入足太陰脈,果然互不相擾,而且力量還有遞增之勢。

其實妲己所得的好處也不少,感覺不僅元氣充沛,而且那天妖秘術修煉更加順暢,不由欣喜,恨不得天子整日都呆在壽仙宮。

大概半個月後,女魃終於從火雲洞歸來,將全新的噬魄交給了他。原本的金矛,已經被三位聖皇施展神通合力改造成了一把金色的長劍,而那凶戾、暴躁的感覺也換成鋒銳之氣,若非張紫星在心中與噬魄有一定的心靈感應,還認不出這把金劍就是先前那柄著名的蚩尤凶器。

女魃告訴張紫星,雖然噬魄的外形和氣勢得以改變,使用起來也不會抽空全身力量,但它本身所蘊的天魔之力並沒有消除,所以黃帝臨行前一再囑咐。

要謹慎使用,若遇特殊情況,噬魄極有可能還會恢復原狀。張紫星本想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八章 帷幄

洪拜師之事後,張紫星將孔宣單獨留了下來。

張紫星沒有隱瞞,將孔宣離開後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孔宣聽得面色漸漸凝重。

「皇兄,眼下我在明處,敵在暗處,尤其還有聖人出手,更是無從防禦,」孔宣深通兵法,短短幾句話就道破了關鍵,「若一味地被動守禦,你的處境只會愈發不妙。」

張紫星眉頭緊鎖:「我也沒辦法,我身為天子,坐鎮朝歌,如今殺劫將至,自是眾矢之的,縱再有天災人禍、陰謀詭計,也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孔宣想了想,說道:「以愚弟看來,近來皇兄鋒芒還是過於顯露了。雖然皇兄在這些事情上也動用了不少心計,但從大局來看,終是失算。你越將那些事情解決得圓滿,那些謀劃者就越不甘心失敗,所以災厄接踵而至,使皇兄疲於應付。」

孔宣以局外人的身份,一語道醒了夢中人:誠然,這些事件,張紫星應付得都很不錯,還在挑撥離間方面下了不少工夫,略見成效,但作為一個凡人天子來說,這些事情解決得還是過於「完美」了。越是完美,就越後患無窮,比如說,天下大旱的事情被應龍那樣解決掉,昊天上帝必然不會善罷甘休,扶植宗室篡位的女媧計劃失敗後,定會再生事端,他這個天子就好比一個靶子,豎在固定的位置,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箭矢。

雖然他也有自己的算計,但被他算計的人並非死物,就此任由他擺佈,而且他沒有顧及到的敵人,同樣也在明處或暗處算計他。這好比一個互動的網絡遊戲世界,每個人都是主角;而不是單機遊戲,其餘人全是圍繞某個主角的NPC。你在算計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算計你,你在發展進步地時候,別人也會發生變化。怎樣才能在這種複雜的局面中獲得先機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三十九章 洪錦娶公主

岐,西伯侯府中。

姬昌的九十九個兒子全都齊集大殿,上首坐著姬昌的母親太姜與姬昌的元妃太姬。一旁的散宜生拿出姬發交給他的秘箋,恭敬地交於太姬。

太姬將信打開,先遞於太姜觀看,太姜略一瀏覽,面色驟變,太姬再看時,也是緊皺眉頭,示意散宜生將內容念誦出來。

信的大致內容是:這次朝歌極有可能發生驚天大事,如果姬昌平安無事倒還罷了,如果無法返回甚至是遭遇不幸,西岐絕不可輕舉妄動或起刀兵之禍。由長子伯邑考代行西伯侯之職,主大小事物,次子姬發輔之,文事內政為散宜生,兵事守備為南宮適,若遇不決大事,須請示太姬與太姜決斷。兄弟之間,必須團結友愛,上下一心,若有私鬥,嚴懲不貸。

聽完姬昌的信後,眾人神色各異,伯邑考得知父親不能回來甚至有生命危險,顯得十分焦急,姬發聽到兄長代行西伯侯之職時,表面沒什麼,目中卻飛快地掠過一絲不甘,其餘各子中,亦有一些人露出不服之色。太姬看在眼裡,面上的憂慮之色更濃了,

讓這些人幸災樂禍的是,伯邑考的「代西伯侯」的好日子在不久後就到了頭。正如姬昌信中所預料的那樣,朝歌發生了震驚天子啊的大事,越王啟借母辛忌辰勾結南伯侯謀逆,天子在平亂時忽遭神秘刺客殺傷,若非天祐,早已喪命。四大諸侯除北伯侯崇侯虎密報有功外,其餘三侯全都被捲入這次事件中。叛亂主謀之一南伯侯鄂崇禹被處以極刑,剁成肉泥;被迫從賊的東伯侯姜桓楚被削去領地;西伯侯姬昌則涉嫌刺殺事件,被天子囚於羑里,未查明真相之前,不得釋放。

原本姬昌被囚已經夠讓西岐頭痛了。而天子封太伯、仲雍為「平西侯」的消息更是如同當頭一棒。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