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今日農曆正月初七人日 - 人的生日

本帖已經被作者加入個人空間

今日農曆正月初七人日 - 人的生日




農曆正月初七。有關專家介紹說,正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習俗中的「人日」,即「人類的生日」,這在中國至少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  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中國民間稱初七這天為「人日」「人勝節」或「七元日」。據民間傳說,女媧造人時,前六天分別造出了雞、狗、羊、豬、牛和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漢民族認為,正月初七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古人認為正月初七以晴為好,寓意人壽年豐,天下大同。漢時東方朔的《占書》中就有「初七人日,從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見星辰,人民安,君臣和會」的說法。可見「人日」的說法至少在漢朝時就已流傳了。

    在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貼於屏風或窗戶,也戴在頭髮上,因此,「人日」也稱「人勝節」。

    這一天,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有「撈魚生(類似吃生魚片)」的習俗,寓意越撈越高、步步高陞。此外,一些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麵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





新加坡, 馬來西亞人日的"撈魚生"
引用:
典故
據晉朝董勳《答問禮俗說》記載:「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根據西漢時期東方朔的《占書》記載,農曆新年的首八天為不同畜牧作物的生日,依次序為「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

故此,每年正月初一為雞的生日,初二為狗的生日,初三為豬的生日,初四為羊的生日,初五為牛的生日,初六為馬的生日,初七為人的生日,最後初八為谷的生日。


傳說
傳說女媧創造蒼生,順序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並於第七天造出人來,故此初七為人的生日。


節日食品
中國人通常會於農曆新年享用象微吉祥的食物,而人日當天會吃的有七菜羹或七菜粥、及第粥、麵線、盒子菜等。並會於庭院攤煎餅「熏天」。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則會以「七彩魚生」代替七菜羹。


目前,這項華人節日只有馬來西亞、新加坡之華裔同胞較為重視,每年農曆新年正月初七時,新馬華人都會大肆慶祝,在這天家家戶戶都會以「撈魚生」為主要當天的活動,一群人圍在一起哄襄盛舉,討個好綵頭。至於中國大陸已經很少華人慶祝這樣的節日活動。在大陸此節日雖無專門的慶祝活動,但此日作為一系列農曆「過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慶祝活動的一部分仍然以深刻的烙印與頑強的文化傳承存在於民間。比如在「人日子」洗頭,可以做針線活(其他日子則不允許)等,然而年年過年輩輩如此,如今國人卻已漸忘此日的意義與淵源。 台灣的華人從來都沒有慶祝這樣的華人節日。


習俗
據說漢代已有人日習俗,至魏晉後更開始被重視。古人會於人日當天戴上「人勝」(一種頭飾),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後,皇帝會賜彩縷、人勝及登高大宴群臣。若人日天氣晴朗,則主當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人日當天亦有放花炮、煙花等習俗,故人日亦是火的生日。

由於新春不同的日子為不同動物的生日,故亦有習俗,禁止宰殺當天生日的動物;人日當天亦不會對囚犯用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TOP

原來有人生日啊

第一次聽過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鼠愛小米 於 2009-2-3 22:31 發表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原來有人生日啊

第一次聽過呢!
在新加坡時, 每年的"人日" 老闆會邀員工共撈 "魚生", 風生水起, 步步高升

或是一家人一起上餐館共度 "人日", 慶祝 生而為人, 屬於"自己"的生日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