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多元能力?教改錯了嗎?

[轉貼]多元能力?教改錯了嗎?

多元能力?

當教育局發展出學測時,長官、家長及社會大眾看到的就是成績,大家比較的就是排名。

培養做事情、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要嗎?因為無法學測,所以不重要?

國、數、英很重要,這是主流社會的觀點。於是教改重回以前測驗卷滿天飛的時代。這學期書商不送測驗卷,老師只好自己印,大家重複練習,深怕分數比人家差。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學測結果公佈(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花了許多精力和人力,做出了一份份厚厚的報告。結果是什麼?以數學科為例報告厚達54頁,不知道有幾位老師能有精力去看它。聽說學校老師要忙著做補救計畫交給上級看,真正對學生的幫助是什麼?

教改要學生多元發展他的智能,結果教育局要大家做「學測」,誠如前面文章(http://blog.ilc.edu.tw/blog/blog/76/post/166/10105)提過的,對於特殊生這樣做是不公平的。可是報告中卻看不到把這些特殊學生分隔出來,報告中只提平均值,上級長官只知道某些學校的平均分數差或是「不及格」的人數有幾個,完全忽略了特殊學生的需求。

城鄉差距一直是既存的事實,這個我們不用做這項測驗就知道。學測分佈也是可以預期的,所以這次的施測到底意義何在?

摘錄:數學學測報告第九、十頁部分內容,如下:


本次國小數學領域學測試為針對縣內國小四年級全體學生所進行的普測,施測有效樣本共6424位學生,全縣平均答對率為67.82,標準差18.92,其中滿分學生有57位,未答對任何試題的有10位。由圖M-2可知本次學測學生表現的分佈呈現負偏態,大部分學生的答題表現在分佈圖上呈現往右偏的趨勢。另外,為了更進一步瞭解國小四年級學生在數學領域的表現情況,將整份試卷答對試題數低於(含)12題定義為有待加強;答對題數介於13題到22題之間定義為表現不錯;將答對題數在23(含)以上的定義為表現優良,透過進一步分析後發現,全縣在國小四年級數學領域有待加強的學生共有785位(佔全部受試學生的12.22%);表現不錯的學生共有3823位(佔全部受試學生的59.51%);表現優良的學生共有1816位(佔全部受試學生的28.27%)。

學生的表現在城鄉學校上有差距存在,尤以偏遠地區落差較大。在學生成績表現的變異上而言,部分鄉鎮市由於成績的分佈較廣泛,因此造成標準差的數值較大。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