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趙匡胤陳橋兵變 佯稱民意所趨 一場高明政治騙術

趙匡胤陳橋兵變 佯稱民意所趨 一場高明政治騙術

大陸河南「陳橋」小鎮,因為一千多年前的「陳橋兵變」而聞名,這場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軍事政變,趙匡胤黃袍加身,成為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表面看來是順應民意,實際是計劃已久、苦心經營的一場政變。

走進河南陳橋,感受到的是樸實平和,如果不是牆壁上這幅圖畫提醒,很多人可能忘了陳橋的重要地位。

時間回到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北方捎來緊急戰報,年僅7歲的後周皇帝慌亂派趙匡胤應戰,沒想北伐途中,趙匡胤在陳橋驛站上演軍事政變。

河南封丘博物館副研究員李天錫指出,「苗訓(趙匡胤部屬)他懂天文,他就跟別人說天上有兩個太陽,上下在磨盪,就預示著改朝換代,這樣在軍隊一傳十、十傳百傳開了,(第二天)到了黎明時候,部將領著士兵們把趙扶到椅子上,坐下以後把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

部屬簇擁下,趙匡胤半推半就答應,幾天後軍隊回到河南開封,7歲小皇帝退位,趙匡胤順利當上皇帝,政變平和落幕,但奇怪的是,就在趙匡胤稱王後,北邊戰事也無疾而終。

李天錫表示,「我覺得邊報是假的,如果有敵人來打,都要有敵人來侵犯,黃袍加身以後,國內平平安安,沒人來侵犯,不就說明他是假的嗎?」

事實上,趙匡胤出征前,把全家人偷偷藏到寺廟中,加上發動政變的部屬,全是趙匡胤的自己人,表面上順應民意的黃袍加身戲碼,歷史學家一口咬定,背後操盤手就是趙匡胤本人。

一千多年過去,現在看到的陳橋驛站遺址,大多是後人整修而成,唯一不變的就數這棵繫馬槐。

李天錫指出,「當初趙匡胤把馬繫在槐樹下,樹圍我們量過是5米4、高有4米,根據樹的情況有一千多年歷史。」

趙匡胤終結五代十國亂象,當上宋太祖完成統一大業,但或許也擔心軍事政變再度發生,趙匡胤積極推動文官治國,帶領宋朝文明高度發展,在中國歷史上,陳橋軍變固然記下一筆,功與過卻很難平斷。

TOP

也不能太過責怪他了

試想

那個朝代更替之時莫不是以流血作為過程

宋太祖兵不刃血的結束舊朝代

不是很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