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財經]〈財訊〉「高鐵經濟」來臨

[財經]〈財訊〉「高鐵經濟」來臨

新交通工具往往能帶來社會經濟劃時代的轉變,興建過程風波不斷而終將通車的高鐵,也就要開始影響台灣人民的生活動線及財富。這個漸進的「空間革命」過程,不論通車後是否仍有大小狀況,長期必將對沿線地區乃至整個台灣發展帶來深遠效應。從工作、就學、置產、消費的選擇,到新舊產業區位聚散、公共資源配置……,地方及中央政府、企業及民眾如何搭上「高鐵新經濟時代」列車,已是當前重要課題。
春嬌和志明的雙薪小家庭生活,在高鐵通車後起了新變化:他們在竹北買了新家,就近的高鐵車站商圈可滿足日常吃喝購物需求,而志明開車十分鐘可到竹科上班,春嬌通勤四十分鐘可到台北的公司,如果照公司計畫將總部搬到桃園,以便節省成本、就近接待國外客戶,那她還可縮減一半通勤時間;三歲的女兒和退休的阿公阿媽一起住在嘉義的養老托育社區,兩夫婦每週末回家探親,全家常會到台中的庭園曙U用嚏B逛街消磨大半天;春嬌也趁機向爸媽抱怨志明每到台中開會,因交通只需十幾分鐘、又無喝酒不能開車的藉口,常被客戶留下來到「金錢陛V等酒店應酬……。

像這般南北長距離移動成為生活常態的現象,就是高鐵將台灣西半部「縮小」成民眾半日或一日生活圈範圍的效果。隨著人流的變化,高鐵也將衍生至少五大經濟效益:一、縮小交通時間成本、促成新商業機會(例如北高兩市業者面談洽商的方便性增高);二、創造車站周邊新商圈、新服務業;三、新住宅區、商業區的不動產效益;四、新產業專區的引進、帶動地方發展(政府在高鐵車站特定區擁有產業專用區逾百公頃,可供招商開發);五、車站更外圍延伸區域(如原有繁華市區)吸引高鐵人潮、增加商機。

對個人而言,進入高鐵時代後,洽公方式、居住地點的選擇、子女養育教育的規畫、休閒旅遊的安排等等,都值得考慮這個新交通因素。高鐵公司副總江金山就提出讓小孩和祖父母一起住在環境較清幽的中南部(如前述志明和春嬌的例子)是好主意;一位小孩考上清大的台北媽媽也告訴不動產業者,如果高鐵通車她就不必在新竹為孩子租屋了。

至於投資理財上的高鐵題材也可留意,例如新竹就出現一些土地投資散戶,正展開高鐵沿線大追逐的金錢遊戲,為高鐵不動產熱開鑼;而高鐵新商區吸引大型百貨量販、娛樂等業者的投資興趣,還有例如台塑集團計畫在嘉義鄰近太保站的新港打造醫療養生中心,這些著眼於高鐵效應的企業,未來能否創造佳績提升股價,值得投資人觀察長線佈局良機、分享高鐵商機的果實。

對企業而言,高鐵時代也影響設廠地點、人才招募、開拓新服務業等規畫。例如桃園青埔站距離國際機場僅十分鐘車程,如果目前「國際會展城」的定位能夠發展成央A企業就可考慮在桃園設總部,以飛機通行國際、以高鐵連接全台。交通大學運輸研究所教授馮正民指出,顧問、資訊等定著性較低的行業,較容易因高鐵效率而由台北都會區分散出去。

釵H人舉國際前例,懷疑台灣的高鐵是否會像日本那樣使經濟效益更往都會區集中,還是像歐陸般分散。馮正民評估,高鐵通車後會產生日夜反向人流,其實日本新幹線通車後也是如此,亦即洽公、洽商、消費等日間活動人口會向都會區尤其是台北集中,夜間居住人口則由大都會分散出去—台北縣市居民往桃園、新竹搬遷,另一方面台中都會區也會出現來自南北部的移居人口(考量相對房價及生活機能)。

人口隨著工作、居住、消費而移動,高鐵將如何串聯起這三種人流,從目前高鐵站區的招商情況來看,多數業者還在觀望。去年十月新光三越百貨集團與高鐵局簽約,取得高雄左營站旁一千多坪商業區的廿年開發經營權,是目前唯一確定的案例。至於高鐵公司及其他民間業者取得的商業區土地,開發計畫多還無聲無息。

不過,有人形容高鐵就像一尾活龍,丟到台灣這個大池裡,定會激起巨大生態改變。通車後,以各車站為圓心輻射出去的生活圈擴散效應,也會出現各區速度快慢、程度大小不等的變化,能夠掌握變化趨勢,就能賺到高鐵新財富。

文◎田習如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