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悉達多太子——第一章( 人間的佛陀——釋迦牟尼佛的故事 )

悉達多太子——第一章( 人間的佛陀——釋迦牟尼佛的故事 )

悉達多太子——第一章 ( 人間的佛陀——釋迦牟尼佛的故事 )

前言

關於釋迦牟尼佛的生卒年代,
南北傳佛教界共有七十多種傳說,前後相差數百年。
晚近各國學者用有限的史料考證,結果也有七、八種說法。
然而,不論考證結果為何,都指出:佛陀是一位實際上的歷史人物,縱然近三千年以來,
無數佛教徒把他奉為至聖、導師和楷模,甚至看作超人、神明,以表達對這位覺者的虔敬信仰。

然而,信仰佛教的人必須先瞭解,佛陀不是人格的神,更不是所謂創造宇宙及主宰宇宙的上帝,
或所謂上帝的「道成肉身」。佛陀是一個人,他生於人間,長於人間,亦成佛於人間。
他一生追求真理,於大徹大悟之後在人間宣說他所覺悟的正法,利益教化眾生。

佛陀,是出生於一個貴族皇宮的家庭,但是為了尋找他所謂的「真理」,
他不惜一切的拋開所有,這對於常人而言已經很難做的到了,能擁有榮華富貴...誰不想要!?
能繼承該國的一國之君...誰不想當!?可是他卻都拋開了,而選擇了「苦行」,並在其中求得「真理」。


悉達多太子的誕生 ( 美麗又富傳奇的誕生 )

佛陀以前的俗名為「悉達多」,根據近世學者的考證結果,
已認定佛陀降生於西元前五百六十年左右,距今大約兩千五百年,位於中印度北端,喜馬拉雅山南麓,
名為釋迦族的部族國家,都城設於迦毘羅衛城( Kapilavatthu ),迦毘羅衛城,以今日地理位置來說,
是在泥泊爾境內的泰來地區。位於北緯二十度三十七分,東經八十三度八分之處。
由此處遠眺,可以遙遙望到喜馬拉雅山白色的山峰。喜馬拉雅是梵語,意譯為雪山。
雪山積雪融化,匯集成許多條河流,其中一條羅婆提河,南流入印度的第一大川—恆河,
迦毘羅衛城,即位於恆河北方,羅泊提河西岸的土地上。

太子姓喬達摩(Gautama)(又譯為瞿曇),名希達多(Siddhartha),
中國佛經中譯為「一切義成」,即「達成目的的人」,就是具備了一切德行的意思。
其父親為國王淨飯王( Suddhodana ),他的父親另有三位兄弟,叫做白飯( Suklodana )、
斛飯( Dronodana )、以及甘露飯( Amrtodana )。兄弟四人均用飯( dana 原義為乳粥)來命名,
是很有趣的事。原因是當時的印度,以牛乳煮成粥,是非常美味的食物。釋迦族的國王,最初是由民選產生的,
到了佛陀降生之際,國王的傳承,已變成以世襲為主了。佛陀是淨飯王的長子,固有繼承王位的資格。

太子的母親摩耶夫人,尊稱為摩訶摩耶( Mahamaya 偉大的摩耶);是拘利國的公主,為人十分賢慧。
她四十五歲的時候,懷了太子,快到生產的時候,就請求國王許可,回到她自己的家鄉天臂城去生產,
這是當時印度的風俗。淨飯王高興地答應了 ,並且命令隨侍的隊伍準備,又派人清理夫人所要經過的道路。
當夫人到了迦毘羅城和天臂城接界的地方(距離國都約五英里 )處,有一個叫做藍毗尼園的花園,
在這裡每年到了夏季,兩城的人民都會歡喜來到這裏的娑羅樹下游覽休息,此時樹枝上也開滿了美麗的花朵,
有各種的鳥兒唱著悅耳的歌聲;採蜜的蜂群也嗡嗡不息地飛來飛去。

當摩耶夫人到了藍毘尼園時,因為時間將近中午,天氣很熱,夫人想在樹蔭下休息一會,就命令隨侍的隊伍停下來。
沒有多久,正當夫人走來走去欣賞風景的時候,在充滿各種鳥兒和蜂群的娑羅樹(無憂樹)下,生下了太子。

據古籍說,佛陀一生下來後就站在大地上眼觀四方,向北方行七步,左手指著天,右手指著大地,
開口便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開宗明義既指出了佛陀為何而誕生於人間的原因與目的。

而在悉達多太子初生僅僅一週之後,摩耶夫人便去世了。
因此,佛陀是在其母親的胞姐,即姨母與父王的愛護之下,無憂無慮地在王宮中長大成人。
他四處奔跑跳躍如羚羊,笑聲彷彿一種金屬細片在風中的碰撞,把頭埋俯在母親的懷中滿足地睡去。
他那位姨母,是和摩耶夫人同時嫁給淨飯王的,名為摩訶波闍波提( Mahaprahapti 大愛道),
後來則成為佛陀尼僧教團中最初之入團者。

太子出生後,在南方大山中,有一位名望極高的阿私陀仙人,
到王宮求見淨飯王,聲稱要為太子占相,淨飯王命人抱出太子,請阿私陀仙人觀看,
阿私陀觀察良久,最後歎息著說:[ 大王啊! 照太子的相貌看來,在人間找不出第二個。
將來長大,他若在家,一定為轉輪聖王,必是一統天下的賢明君主; 他若出家,必能成就一切智慧,利益天人。
但據我觀察,太子將來必定出家學道,轉大法輪,只可惜我老了,恐怕將來看不到這種情形了。] 說罷歎息著告辭而去。
他的父親因恐懼太子長大後會選擇出家這條路走,因此便下令不使悉達多接觸到任何悲傷的事物,
使他在王宮的高牆保護下,看不到人世間的諸多煩惱苦楚,使他可以一直無憂愁、無煩惱的生活下去。


當時的社會背景

在約三千年前的古印度社會,因為職業的分化和種族尊卑的觀念,形成了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關係。
然同是征服者,卻又有貴族與平民的劃分;被征服者,則成為遭受歧視和壓迫的奴隸。
身份上的嚴格區分,加上職業世襲,形成種姓(四姓)制度。

所謂種姓制度:一是婆羅門,是以司祭作世襲的僧侶;二是剎帝利,是掌理軍國之事的王侯武士;
三是吠舍,是從事農工商業的庶民階級;四是首陀羅,是被征服的土人,從事低下職業的賤民。

除了社會分為四個階級,人的一生也被分為四個時期,作為修行、服務、退休、歸隱的理想生活,
然而此種生活是上三姓—特別是婆羅門姓的生活歷程。另外,首陀羅賤民身份,被稱為「一生族」,
禁止進入宗教生活;其他三姓則是「再生族」,即指依宗教生活可獲得新生命的高等氏族。

首陀羅卑賤不堪的地位,在婆羅門眼中將他們視為是初到人間來受生,是最下賤的人。
在婆羅門《摩奴法典》裏第八章第二百七十節及二百七十二節就有這樣的記載:
「初生的人就是首陀羅,假若他們以罵詈的語言侮辱再生的人,那就要斷他們的舌頭;
假若他們舉再生人的名或姓出來侮辱,那就要用燒紅的鐵鍼插進他的口中;
假若婆羅門的指示他不接受,那王者就可以命令用熱油灌入他的耳裏或口中。」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首陀羅地位的低落和生活的悲慘! 這以上就是印度當時的社會狀態。
農工商以及當地的土人,在婆羅門和剎帝利的支配壓制之下,生活的艱苦與心靈的壓力是不難想像的。

在當時印度的主要信仰是「婆羅門教」,可宗教不但沒為混亂、貧窮、飢餓所苦的印度帶來新希望,
反而是以極不合理、不公平的階級制度來強行劃分貴賤,並奴役底層的眾多老百姓(吠舍與首陀羅)。
年輕的悉達多太子,他親眼目睹到因階級差別所帶來的社會不安,從高高在上、坐享民脂民膏的婆羅門階層,
到生命賤如螻蟻的首陀羅階層,原因竟只因為血統貴賤有別,貴族生來便是貴族、奴隸則只能是一輩子的奴隸!
與此同時,君主更大力倡導君權神授說,以便讓人民能心甘情願的接受壓榨。

當悉達多太子,看見當時印度四階級的不平等待遇,而感到十分的不滿意。
他常想著:「首陀羅為什麼一生下來就得做奴隸?難道他們都不是人嗎?
有甚麼辦法,能使他們過著自由平等的生活?」

太子出生在這樣一個階級懸殊的社會裏,自己雖是剎帝利的王族,但他用慈悲平等的真理,
毅然的向階級森嚴的社會宣戰。悉達多太子之所以出家修行成佛,一方面是解答生死苦惱的問題,
另一方面也為了救濟當時印度社會被壓迫的人民。當他在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時,
發出了「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的平等主張,新生的佛陀開始四處講道說法,
對象不分男女、老幼、貧富或者貴賤,他完全都是一視同仁、不存絲毫的差別之心。

而在往後的四十五年歲月當中,佛陀不斷的四處奔波為廣大群眾講道說法,
其足跡更是踏遍了恆河兩岸,最終以八十歲高齡示現涅槃~~雖然佛陀的肉體泯滅了,
可他留下的思想及其慈悲平等的主義,卻仍然深深影響著數以億計的信徒,並為眾生開啟內心深處的一盞明燈……


當時的社會宗教現象與學說 (  邪說充斥、思想混亂的時代 )

西元前六世紀, 佛陀出世前後, 印度的國際情勢, 是十六大國、無數小國林立, 互相征伐兼併,
有如中國的戰國時代( 西元前六世紀,也正是中國東周的戰國時代。)兵連禍結, 生靈塗炭, 社會充滿動湯不安。
而四姓制度的森嚴, 政治地位的不平等, 經濟分配的不平均, 首陀羅種姓的賤民, 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

再加上婆羅門的墮落與社會環境的改變,導致社會上興起了反婆羅門的風氣,
也因此出現了許多自由思想家——即所謂[ 沙門集團 ], 這包括著後代所稱的[ 六師外道 ]——
各有大批弟子及信徒的六個集團;「六十二見]——六十二種不同的理論見解;
「 三百六十三論師 ]——三百多位思想界的辯論家等等。

自由思想家的出現,也有其時代背景。恒河流域的社會,不同於五河時代。
恒河流域的土著民族,在比例土要比五河地區更多,相對的雅利安人比例就降低了。
雖然規定上種姓之間不許通婚,但事實上種姓混合卻愈來愈普遍。雅利安人為了鞏固其對地方上的統治,
允許土著部族的領袖,通過祭祀儀式,可以升格排入剎帝利種姓——這有如三百多年前滿清入關,以少數統治多數,
漢人——特別是有功的將領可以通過皇帝特許而 「入旗」。原本是滿漢不許通婚,到後來禁令鬆弛,也就成為具文了。

雅利安人自五河地區向東南拓殖,這時定居在恒河中游,在此建立了許多國家,這在當時有十六大國之說,
還有許多城邦式的小國不在其中。恒河流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民的生產方式除了由畜牧改變為農業外,
手工業及商業亦日趨發達,這樣就出現了許多以工商業為主的城市。工商業者以經濟力為後盾,有否定傳統的傾向。
加以上述的因素,雅利安人是少數民族,其影響力已不如五河時代。再則由於婆羅門的作為不僅使人失望,
且亦使人反感。於是社會上出現了些以自由立場思索、修行,以求解答宗教及哲學上問題的修道者。
這種修道者日益增多,他們托缽行乞,棲止山林,社會上稱這種托缽行乞的修道者曰[ 沙門 」Sramana。
後來二十九歲出家修道的佛陀——釋迦牟尼,當時就是眾多沙門中的一個。


最能代表古印度當時宗教思想的六大派別:《 六師外道 》

佛陀出世的前後,這種托缽乞食,棲止山林的修道者為數極多,其中名氣最大,弟子眾多的,要以[ 六師外道 ]為代表。
外道Tirthaka,梵音底體迦,譯曰外道,亦作外教、外學,指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是佛教稱其他教派的名詞。
最早,這一名稱並不含有貶抑的意義。Tirthaka  的原意,係謂 [  神聖而應受尊敬的隱遁者  ] ,
意思是苦行者、正說者。佛教自稱內道,經典稱為內典,佛教以外的經典稱外典。
到了後世,在這個名詞上附加上了異見、邪說等意義,就成為一個含有侮蔑意義的貶稱了。
不過,如果我們探討外道的理論,有許多教派的確是充滿了邪說謬見。

悉達多太子的學習之路


在兩千五百多前的印度,既沒有書寫的工具,又沒有課本,悉達多太子所受的是什麼樣的教育呢?
依《過去現在因果經》所載,太子從八歲開始,淨飯王知道,必須讓太子學習一切將來治理國家的種種知識和技藝了。
所以就召集了釋迦族中眾多大臣的兒子共五百童子,和太子一齊入學堂學習,以便將來可以輔助太子治理國政。
並召集了宮中最好的老師,一位名叫拔陀羅尼的婆羅門,來教授太子文治方面的知識《四吠陀》,
以及實用的學問「五明之學」。其學習的範圍包含了:世間種種工巧、學問、理論,文字、
文法、算數、制作文章、辯論方法等等。

《四吠陀》是婆羅門教的經典。所謂吠陀,是智識的意思,意指以宗教為智識內容的聖典。
印度古代的傳說,這是古時聖者,受神的啟示誦出的讚誦,皆是神聖的睿智,故稱吠陀。
至於何謂「五明之學」呢?所謂明,是闡明之意,開闡其理而證明之,曰「明」。
五明即是:一、語文學的聲明。二、工藝學的工巧明。三、醫藥學的醫方明。
四、論理學的因明。五、宗教學的內明。

當太子十二歲時又請來羼提提婆,來教授太子種種軍事武術方面怎樣用兵和各種戰術的知識了。
淨飯王更召集了國內五百名釋種弟子,與太子一起在武師指導下練習武藝。學習駕御和指揮四兵,
分別是象兵、馬兵、車兵和步兵;又學習使用各種兵器,如刀、劍、矛、戟,進攻防守。
太子天資聰穎,於文學武技,舉一反三,悉皆通達。

第二章待續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