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其它小說] (轉貼)玉蟾記

(轉貼)玉蟾記

第一回
恬淡人讀史問天

  〔先聲滿庭芳〕調
  詞曰:
  世途坦坦,人事悠悠。史載天心休咎。問天天不語,讀史史無愁。閑情最好歸恬淡,幾度春風幾度游。任勾留,腰纏十萬,騎鶴上揚州。
  老漢非士非農,半村半郭,乃維揚一個賣花的便是。家住傍花村裏,秋來種菊生涯,竹籬三徑客,茅屋一壺茶,因此得交文人學士,滿壁題詩。雖不能博古通今,卻也粗粗懂得幾句文義。那些看花的說:「你種菊,也是個雅人,何不吟詩和我們呢?」我說:「不嫌鄙俗,就效顰了。」
  詩曰:
  老圃偏饒晚節香,曾攜鴉嘴種花黃。
  清晨採菊新城賣,午後聽書到教場。
  信口而成,不歸詩律。見笑,見笑!眾人說這詩不減《揚州竹枝詞》,貼在壁上傳觀卻也有趣。還要請教聽的甚麼書。我說連日在教場聽得一部新書,叫做《十二緣玉蟾記》,結構玲瓏,波瀾起伏,真似碧海中蜃氣晨樓,濃蒸旭日,又如絳河內鵲毛夜渡,淡抹微雲。
  這書是通元子編成,恬淡人發刻傳出來的。那通元子本來是個仙家,這恬淡人不知何許人也,初號荷鋤子,後數十年來又以恬淡人為號。其人拙於謀生,家無長物。惟吟詠自娛而已。
  愛讀忠孝書,喜談節義事。與世無所忤,究亦不肯脂韋隨俗,每讀史偶有所得,輒筆之於書,不拾前人牙慧,務出己見以為論斷。自漢以下皆有史評。於漢惠帝因見「人彘」得疾而崩,斷曰:「呂后殺之。」於唐秦王玄武之變,骨肉相殘,斷曰:「高祖啟之。」於宋太宗燭影搖紅,千古疑案,斷曰:「必無此事。」於明建文帝「無使殺叔」溫語慰燕,斷曰:「徒有此言。」至於歷代忠奸,仇怨相尋,或忠臣彈勘太放,奸黨畏罪而陷害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回
通元子安排果報

  〔先聲擬清平〕調
  詞曰:
  玉環宮裏彩雲開,笑倩三郎扶醉回。金殿傳呼傾斗酒,黑蠻書召謫仙來。
  沉香亭畔麝囊開,百媚君王一笑回。新譜《霓裳》歌未了,宮牆鐵笛李來。
  昨家御宴為誰開,不記早朝何日回。笑語深宮春旖旎,洗兒錢賜祿山來。
  丟卻唐朝故事,且說明嘉靖皇帝在位十八年以前,民歌醉飽,國慶靈長,真一派太平景象也。二十年以後,壟任嚴嵩通行賄賂;趙文華倚勢作威,肆行無忌,其子趙懌思仗父橫行,毫無忌憚。天既與以狡猾,陪堂護從惡少又只些才子佳人、英雄任俠、神仙鬼怪,釀成大戲一場,鬧得趙家煙消火滅。若不說明奪門果報,後人何由得知。今日無事,就把《十二緣評話》編次一番。
  詞曰:
  群山萬壑樹千叢,青牛文梓,白鹿貞松。五雲飛上碧霄宮,忽逢青鳥使,西下峨眉峰。蕭蕭蘆荻冷江楓,莫認做赤壁重游蘇長公。鶴夢空,羽衣橫過大江東。
  俺即通元子也。
  贊曰:
  羽扇綸巾似武侯,衣圖八卦繡雲樓。
  輕揮兩袖風生腋,仙骨珊珊道者流。
  貧道是屺橋黃石公,自從收了張子房為徒,結一茅庵,住在峨眉山下,改號通元子修真,又加二千餘年閱歷。漢五六朝洎乎唐宋元明,其間不平之事,果報無不顯然,獨有宋建炎年間秦檜以「莫須有」三字誣害岳少保,明景泰年間徐石等「此舉無名」四字誣害于少保,這兩件事情,教人不服。後來西湖邊上,岳王墓前,生鐵鑄成秦檜夫妻跪像,遺臭萬年,人心稍快。怎奈奪門一案殘殺忠良,全無報應。一月之前,有巡天御史太白李長庚過俺山頭,就請他奏聞玉帝。前日他奉玉帝旨來說:「徐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回
通元子安排果報

  〔先聲擬清平〕調
  詞曰:
  玉環宮裏彩雲開,笑倩三郎扶醉回。金殿傳呼傾斗酒,黑蠻書召謫仙來。
  沉香亭畔麝囊開,百媚君王一笑回。新譜《霓裳》歌未了,宮牆鐵笛李來。
  昨家御宴為誰開,不記早朝何日回。笑語深宮春旖旎,洗兒錢賜祿山來。
  丟卻唐朝故事,且說明嘉靖皇帝在位十八年以前,民歌醉飽,國慶靈長,真一派太平景象也。二十年以後,壟任嚴嵩通行賄賂;趙文華倚勢作威,肆行無忌,其子趙懌思仗父橫行,毫無忌憚。天既與以狡猾,陪堂護從惡少又只些才子佳人、英雄任俠、神仙鬼怪,釀成大戲一場,鬧得趙家煙消火滅。若不說明奪門果報,後人何由得知。今日無事,就把《十二緣評話》編次一番。
  詞曰:
  群山萬壑樹千叢,青牛文梓,白鹿貞松。五雲飛上碧霄宮,忽逢青鳥使,西下峨眉峰。蕭蕭蘆荻冷江楓,莫認做赤壁重游蘇長公。鶴夢空,羽衣橫過大江東。
  俺即通元子也。
  贊曰:
  羽扇綸巾似武侯,衣圖八卦繡雲樓。
  輕揮兩袖風生腋,仙骨珊珊道者流。
  貧道是屺橋黃石公,自從收了張子房為徒,結一茅庵,住在峨眉山下,改號通元子修真,又加二千餘年閱歷。漢五六朝洎乎唐宋元明,其間不平之事,果報無不顯然,獨有宋建炎年間秦檜以「莫須有」三字誣害岳少保,明景泰年間徐石等「此舉無名」四字誣害于少保,這兩件事情,教人不服。後來西湖邊上,岳王墓前,生鐵鑄成秦檜夫妻跪像,遺臭萬年,人心稍快。怎奈奪門一案殘殺忠良,全無報應。一月之前,有巡天御史太白李長庚過俺山頭,就請他奏聞玉帝。前日他奉玉帝旨來說:「徐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回
冥判官發放回陽

  〔先聲普賢歌〕調
  詞曰:
  海底冤沉實可嗟,天心巧消盡仇家。案斷題紅葉,春回發碧芽,一樹香團十二花。
  四夜叉惡狠狠押著王振、石彪二人,四鬼卒響嗆嗆牽著徐有貞等十二人,二仙童持幡引出少保于謙、御史王文。但見冷霧濛濛,陰風瑟瑟,那廂判官來也。贊曰:
  插帽紅榴火欲燒,戟髯倒豎蝟攢毛。
  靴寬帶緩皂袍飄,蒲劍鋒芒闢鬼妖。
  「俺乃玉皇大帝殿前掌案判官是也。前日通元子批下眾鬼魂配定姻緣十二,命俺遣放回陽。鬼卒們,可曾提來麼?」鬼卒說:「伺候多時。」判官升堂發落。
  詞曰:
  冤冤冤,冤殺這于少保。恨恨恨,恨殺那景泰、天順兩朝君無道,君無道,據國獨何心。奪門亦是盜標,虎牌提出原被告。幢幡雙引兵部老,後隨著披枷帶鎖的群奸一齊到。
  判官怒呼道:「王振,你這廝釀成土木之變,惡貫滿盈,罰你托生為趙文華之子,應該梟首示眾,眾犬分尸。」判官又呼道:「石彪,你係石亨之子,仗父作威,實屬可惡!罰你托生為胡宗憲之子,應該尸裂、火焚。」
  判官說御史王文:「你是忠臣,即托生為忠臣曹邦輔之子,與張昆同榜中武榜眼,後封英勇公,名叫曹昆。」答「是」。判官說:「那位是少保?」于大人答:「不敢,下官在此。」
  判官說:「上帝有旨,保護回陽,巧合良緣,消弭宿怨。忠臣仍作忠臣,後托生在總督尚書張經家為子,名喚張昆,中文武狀元。後封東浙王。請坐一邊,聽俺點名。」
  判官叫:「蕭維貞。」答:「有。」判官說:「你為甚麼迎合徐有貞之意,誣于少保謀逆之名?就是奸黨罪魁。罰你托生陳家為女,名喚素娥,身遭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回
趙與胡兩家鬼祟

  〔先聲香柳娘〕雙調
  詞曰:
  赫赫趙文華,居然通政家。如何堂上王振,魂來帶鎖枷。
  奸黨胡宗憲,亡靈夜半見,祖父嘆嗟石彪,竟把胡彪變。
  判官發放王振托生為趙文華之子,發放石彪托生為胡宗憲之子。為何怒言「速去,速去!」?只因他們兩人轉世仍為戾氣所鍾,是以有此不平之語,使他們比十二緣中諸人早出世五載,到那倚勢凌轢之時,閱歷有年,更無忌憚,正欲縱其惡,而殛之誅也。
  且說趙文華之妻孫氏、胡宗憲之妻褚氏俱已十月懷胎,臨蓐在即。這一日,趙文華坐在廳上無事,奸相嚴嵩差人送本章來,令他票判。又有大學士李本的擬本送來,請他代擬。所票判的、擬的無非欺罔皇上,羅織正人。
  廳上有許多官員伺侯,只聽二門外鐵索叮噹之聲,眾人抬頭一看,見有四個夜叉,牽著一個厲鬼,披枷帶鎖而來。內有一個夜叉右手執大錘一柄,左手執虎頭牌一面,上寫「奸閹王振之魂。」趙文華知是不祥之兆,大聲叱之,說:「王振,敢來作祟!」那夜叉就舉起大錘作擊文華之狀。文華連舌頭都嚇短了,跌在地。眾人見那四個夜叉押著王振,走到屏門後去。一會兒,文華蘇醒過來說:「嚇殺我也!」話言未了,後面走出一眾丫環,說:「恭喜大人,夫人生了公子。」
  文華嘆口氣說:「初生有此怪事,覆吾宗者必此子也。若是不舉,我年已四十纔有一兒,怎能捨得?只好留住,到後來再看何如?」
  可笑趙文華貪婪酷虐,作惡多端,今親見王振投胎,但知覆宗,不知悔過。世間大愚不靈之人,往往類此。
  再說胡宗憲之妻褚氏亦在腳下分娩,收生婆早已接在家中。胡宗憲就在書房宿歇。時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回
趙文華納妹東樓

  〔先聲重翻新水令〕調
  詞曰:
  文華百計媚東樓,讀《易》能佔《歸妹》卦,且學鐘馗親送嫁。賠了夫人,笑他計出東吧下。嚴嵩有個兒子名世蕃,號東樓,才情敏捷,料事如神,嚴嵩惟東樓之言是聽。嵩每奏事無不稱嘉靖皇帝之旨者,皆東樓代為揣測,所以父子都得聖上歡心。
  趙文華既媚事嚴嵩,又思逢迎東樓之意。說:「東樓生性驕淫,平日幸姬愛妾已有數十百人,所居之室眾美人侍立兩旁,謂之『肉屏風』。或嗽痰欲吐,就有一美人迎上來張口接住,謂之『肉痰盂』。所御室女皆用白綾一幅,拂拭新紅。每年收拾床下,那新紅點污的白綾不計其數。若要投他所好,莫過進獻美人。我有胞妹,名喚窅娘,十分妖嬈。如果列在他姬妾之中,必然稱意。只是要個人為之先容纔好。有了,就煩胡宗憲去說合。」叫趙雄:「你去請胡老爺來。」答:「是。」少頃,趙雄回來稟:「胡老爺到了。」文華說:「請內堂相見。」
  胡宗憲走到花廳說:「銀臺大人有何委辦?」文華說:「我得心病多時,未知君可能醫?家有窅娘胞妹,欲送東樓為姬。」胡宗憲說:「我有一個妙方,醫到心病最良。今日開明對症,請君切記莫忘。」胡宗憲為何說這幾句話?因知窅娘年已二十,那些淫蕩事情無所不曉,文華平日本與通奸,欲借此詼諧嘲笑他一番,說:「醫生開方了。令妹用過川芎(芎字作兄字解),足下又要當歸(歸字作龜字解)。嚴府由來熟地(地字作路字解),不比他處人參(參字作生字解)。東樓況是鱉甲(鱉甲解作蹩腳),相好更得阿膠(膠字解作交情之交)。大棗只須一枚(大棗解作大早,枚字解作媒字),寶箸必入燕窩。窅娘不覺鉤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回
于少保奉旨回陽

  〔先聲胡島練〕調
  詞曰:
  鴻入隊、鳳成對,鴟鴞幻作鴛鴦配。前身本是謫仙人,而今又插紅塵內。
  俺于謙奉旨回陽,托生張府。前世未曾雪恨,後來卻為張氏報仇,這也是劫數當然,不能勉強。
  詞曰:
  玉旨不敢違,忠魂轉世夢熊飛。飄緲仙雲臨繡閣,鏗鏘雅樂繞香閨。一腔熱血從何灑,都化做文經武緯。彩雲深處狀元歸。
  但見瑞靄凝眸,奇香噴鼻,兩個仙童持繡幡柄,兩個仙女執紅燈球,八個妙環吹打樂器,擁護于公,怎生打扮:
  毳冕垂旒,蟒袍玉帶。項帶銀圈金壓服,手執翡翠如意,環珮叮咚,委實好看。忠臣回陽,必然如此。
  又有四位仙姬,提爐焚香,引尋送生、催生、保生三位娘娘。三位娘娘皆是五色宮裝,迎風繚繞。
  詞曰:
  彩雲邊擁眾仙,霓裳舞奏鈞天。瑤島上明珠圓,藍田內寶玉堅。生貴子萬選錢。
  娘娘說:「來此已是。」按下雲頭,送入洞府。
  詞曰:
  萬朵祥雲繞九霄,異香靄靄仙樂飄飄,降下英豪。一日同生十二嬌,都包裹在文武狀元袍。
  那些眾女子應托生者,遣神送去,各處皆於三月初三日子時降生。更有曹昆亦是此日此時出世。曹昆所以同八字者,為下回大鬧西湖張本。然後纔演出大塊文章來呢。
  卻說兵部左侍郎張經,年近五旬,未曾生子,夫人梁氏去年代納崔姬,今已懷胎十月,尚未分娩。張爺望子甚切,常想道:「如天之福,生得一男,真張氏門中之幸也。」
  詞曰:
  吹面不寒楊柳風,春皇司令萬紫千紅。睨睆鶯聲調舍北,呢喃燕影過牆東。乾鵲當檐噪,喜氣融融。
  這一日,掌家婆稟老爺:「崔姨要分娩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回
張總督出征倭寇

  〔先聲謁金門〕調
  詞曰:
  好嬰孩,何曾把人牽礙。貔貅擁出波濤外,門楣有倚賴。
  張說:「妙,妙!昨日崔姨幸生一子,延我宗支。謝天謝地!已差蒼頭張洪去覓乳娘,怎麼還不見來?」洪回來稟說:「乳娘有了。」張說:「吩咐他小心服侍。」答:「是。」三日洗兒後,張說:「乳娘,抱來我看。前日我兒生時,異香滿室。今看頭角崢嶸,雙眸炯炯,將來必有好處。好孩子!」起名張昆。
  詞曰:
  老蚌產明珠,愛惜藐姑酷似,碧海中鐵網珊瑚。眉清目秀頭角類吾,畢竟是擎天柱大丈夫。
  張洪說:「添丁又進爵,喜事正重重。稟老爺,聖旨下。」但見四個校尉,頭戴金勒黃緞帽,身穿黃緞馬褂、寶藍緞繡蟒袍,腰佩海魚皮鞘刀。老太監王勛
  頭戴倭緞盤金盔,身穿大紅緞繡蟒袍,項掛藍寶石串珠,手捧黃絹冊命。
  宣旨說:「張經匍匐聽命。江浙之間海倭猖獗,賜卿兵符,加卿總督尚書銜,帶領五萬人馬,協同應天總督曹邦輔亦領五萬兵,前去剿滅。即日起行。欽此。」謝恩,張跪說:「萬歲,萬歲,萬萬歲!」起身,說:「老公公請坐。」王說:「君命在身,不敢久留。告辭了。」張說:「恕不遠送。」吩咐開門,放了三通大炮,點齊五萬人馬,破站前來。
  晨興夜宿,軍令嚴明。到了江南境界,張說:「來此是揚州瓜步,長江天塹,萬頃茫然。東望金、焦,南瞻鐵壅。好一派江景也。」備了八百只渡船,泊到潤州登岸,扎下行營。
  贊曰:
  五萬精兵來,軍門已洞開。
  炮聲喧鼓角,威武表雄才。
  當發兵符令箭,差中軍官前往應天,調總督曹邦輔大人到蘇州會議。前行迅速,中軍官說:「得令。」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八回
曹邦輔海上從征

  〔先聲西江月〕調
  詞曰:
  不是獻寶龍王,卻是小丑跳梁。將軍奉命整戎行,海上旌旆飛揚。一派水色山光,宛築萬里城長。舳艫盤折走羊腸,直搗巢穴而亡。
  中軍官繼令說:「曹大人到。」張說:「請見。」中軍官說:「轅門打恭。」張說:「奉旨相招,共商軍務。」曹說:「隨帶三軍,聽候驅遣。卑將於三月上巳之期幸生一子,名喚曹昆。次日接到兵符,是以來遲。望大人恕罪。」張說:「吩咐三軍,就此起兵前往。」張元帥的軍容純是紅色,曹參謀的軍容純是白色,真個如荼如火,照耀長天。只聽得眾軍吶喊,好不威武驚人也。有古詩一首為證。
  歌曰:
  將軍飛出從天下,殺氣橫空山欲赭。
  黑漫漫處海門雲,此地乘船似乘馬。
  還如三箭薛征東,都是軍中水戰者。
  舵樓十萬擁貔貅,休言彼眾不我寡。
  這倭國在三韓東南大海中,凡百餘國。自漢武帝滅朝鮮,通於漢者三十許國,國皆稱王。其大國王居邪馬臺,去樂浪萬二千里,大約在會稽海東與珠崖儋耳近。其俗男子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別尊卑之次。女人披髮,衣如單被,貫頭而著之。以蹲踞為恭敬人。性嗜酒,多壽。壽百餘歲者甚眾。國多女子。大人皆有四、五妻。其餘亦不減二、三。至漢桓、靈間,倭國大亂,歷年無主。有一女子名卑彌呼,年長不嫁,能以妖術惑眾,遂自立為王。女王滅後歷國。迄於元,地在東海之東,與日本、琉球兩邦接壤,沃野數千百里,雄兵數十萬人。
  洪武初年,輸誠納款稱臣,世未有二心。只因嘉靖朝奸相嚴嵩當國,征求無厭,且以奴隸待之,倭王大怒,遂舉兵,以清君側為名,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九回
通元子初助破倭

  〔先聲雙句漿水令〕調
  詞曰:
  仙航載一帆風快,羽扇揮掃除蜂蠆。從今破了殺人戒,我軍臨、我軍臨,海上龍吟他兵敗,他兵敗,村邊犬吠。
  通元子說:「聞得倭國犯順,張元帥領兵抵敵。但倭營邪術勝人。此次會戰,張元帥定要損兵折將。貧道算明,必須破他妖法,方能取勝。無如趙文華奸賊忌賢害能,竟要將張、曹兩家屠戮。大劫天成,無從解救。只是趙文華那廝凶殘可恨。我且下山去走一遭。」
  且說張大人在中營與眾將說道:「前日雖勝倭營一陣,究竟未知他的虛實,何可造次進兵。古語云:『撼泰山易,撼岳家軍難。』言不輕動也。
  詩曰:
  大將行師審速遲,軍機豈是蠢夫知。
  無如督戰文書急,翻使英雄不自持。
  噯,趙文華,趙文華!你只知阿附嚴嵩,那裏知道軍務?
  羽書來催數次,兵若猝進,恐失機宜。若不進兵,彼必以養寇誣我。這便怎麼處?」
  中軍官稟說:「參謀曹大人進見。」曹說:「元帥,連日倭營罵陣甚急,都中督戰不休。卑將看來,宜與一戰,內以塞讒慝之口,外以脅敵人之心。」張說:「曹大人,勢處兩難,只好權宜從事。約定日期,與倭會戰便了。」
  那邊倭王說:「娘娘,華兵利害。今日出征須用法寶。孤家敵住張經,先鋒敵住曹邦輔。若不分勝負,娘娘上陣助戰,必然贏他。」正是:
  海上騰騰殺氣,陣中種種妖氛。
  贊曰:
  將軍雖猛虎,畢竟是凡夫。
  只為催兵急,妖謀得勝圖。
  倭營安排已定,放下五百號戰船,皆有水輪八個,行動如飛。每船桅檣十丈,三道蒲帆。船頂四圍雉堞,女牆洞中俱有西瓜滾水炮。水營中軍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