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玄幻奇幻] 三國之群英技 作者:蛤蟆戰士 (連載中)

第四十章 封官拜將

    初本元年,公元190年三月底,中原發生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

    董卓決定遷都長安。

    原來虎牢關下,董卓軍因洄洛倉糧草被燒後,軍心渙散,兵無戰心,連戰連敗。後听從李儒建議,與呂布帶領親衛部曲,星夜退回洛陽,決定遷都長安。太尉黃琬,司空荀爽力勸董卓被罷為庶民。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等被斬首。自此滿朝百官無人敢進言,眼睜睜看著董卓逼脅獻帝,遷都長安。

    而後李儒又獻一毒計,讓董卓派兵五千,遍行捉拿洛陽富戶,共數千家,插旗頭上,大書“反臣逆黨”盡斬于城外;又殺袁紹其宗黨,抄其家貲,得資財巨萬。不單單如此,董卓部將李倔、郭汜又盡驅洛陽之民數百萬口,前赴長安。每百姓一隊,間軍一隊,互相拖押;死于溝壑者,不計其數。又縱軍士yi女,奪其糧食;哭啼哀嚎聲,響徹百里。如有行動遲緩者,背後三千軍催督,執白刃,無情落下,殺人盈野,血染洛陽。

    董卓臨行時,又讓士兵在諸門放火,焚燒居民房屋,又放火燒宗廟宮府。皇室南北兩宮化身一片火海;聞名于世的長樂宮廷,盡為焦土。隨後又差呂布挖掘先帝及後妃陵寢,盡取珠寶玉器寶物。軍士更是乘勢掘官民墳冢,收刮無數財寶。董卓單單用來裝載珠寶書畫等值錢物品就有數千車,隨後劫了天子並後妃等,望長安而去。

    自此,天下震驚,民心浮動,大漢國地分疆離裂,各自為政,諸侯割據之勢終成。

    無數義士潸然淚下,義憤填膺者,比比皆是。朝野更是罵聲一片,民聲鼎沸。

    助軍右校尉馮芳,受命于董卓,領五百禁衛,一路分擔押送物資。此時他對何晨的預判早驚為天人,牆頭草性格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一章 出擊出擊

    何晨一一封將,在場中人,官職或多或少各有提升,皆大歡喜,忠誠度更是直線上飆。就連決定跟隨何晨的陳琳,初來乍到,也被封個主薄,用來管理州牧府上大小事情。

    完畢後,何晨臉色一正,眾將知道馬上進入重要主題,個個昂首挺立,剛才喜氣一掃而空,滿寨肅殺之氣蔓延。何晨有些痛心,緩緩沉出聲道︰“如今董卓無道,盡干喪盡天良之事,不但威逼獻帝遷都長安,抄殺洛陽巨富數千家,而且還掘了皇陵墳冢,此乃是要斷我大漢龍脈,毀大漢根基,如果暴行與叛逆謀反又有何差別?如今十七路諸侯齊頭並進,不用三日便可抵達洛陽會師京都。引箭上弦,蓄勢待發,準備畢其功于一役,如若能殺死董卓,救出聖上,大漢復興可期。”

    眾將听的心里沉甸甸的,自高祖劉邦開闢漢朝數百年,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勵精圖治,富國強兵,可謂盛極一時周蠻荒之國,皆聞天威不遠萬里而來朝拜,何等威風,何等榮耀。更有西漢名將甘延壽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如此霸氣張狂的話,更是彰顯大漢國威強盛無比。只是到了如今,朝庭內外交困,先陳蕃、劉茂、竇武等黨錮之禍,讓漢室元氣大傷;接著有十常侍把持朝政,霍亂朝綱,弄的海內鼎沸,黃巾暴動,大漢有如狂風暴雨中危廈,搖搖欲墜;而董卓之亂,更是壓死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如今大漢已名存實亡,將不可避免走向分崩離裂,群雄割據時代。

    何晨忽然提高聲音,怒聲喝道︰“能否力換狂瀾,救國于危難之際,正在當下,諸位將軍是否做好浴血奮戰,奮勇殺賊的準備?”

    “準備好了。”眾將無不情緒高漲,語氣激昂道。

    “聲音如此之小,你們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二章 老子要當梟雄

    “報……”

    “報州牧,前方發現大批敵軍調動痕跡。”遠方斥侯快速飛馳而來,翻身下馬道。

    “哪路敵軍番號?數量大約多少?”何晨目光閃動,語氣平穩道。

    “領軍乃敵將郭汜,約有數萬人馬。其中未發現大量馬蹄印,車 轆痕跡也極輕。”

    郭汜?何晨沉吟。董卓驅百萬洛陽民群,隨行珠寶軍資數千車,加上兵將近二十萬,有如搬家螞蟻,連綿不絕,首尾相接長達數百里。董卓與李儒為防有變,領五萬關中精銳,先行逼押獻帝退回長安,令呂布領五萬人馬斷後滎陽,以阻擊諸侯追兵。其中牛輔是董卓女婿心腹愛將,便統數萬大軍,主押千余資車財寶;樊稠、李肅為中將,各領精兵數千護隨左右兩側,郭汜、李倔為都將,士卒近萬押解百姓;而李蒙則是監督百官,一同上路。至于李催,如今落在最後面,應該是牛輔收到消息後,專門防止自己這一路追兵而來的。

    “何曼可有動靜?”

    “回州牧,何將軍避開與李催主力作戰,卻與對方小股部隊撕殺數場,皆勝。只是李催部兵多將廣,何將軍不敢有所異動,只能在後面緊緊咬住尾隨,靜等州牧軍令。”

    這個何曼果然會用兵,是個值的重用人材。

    “再探。”何晨大手一揮,沉聲道。

    “諾。”那斥侯從新收馬,一溜煙而去。

    何晨回首謂左右諸將道︰“此行能否建功,完全在于是否能沖散李催大軍。只是我軍士卒多為新募,訓練時日甚短,恰恰李催自隨董卓起兵來,南征西討,驍勇善戰,其部下將士,更是精銳無比。我軍若想敗敵,眾將可有何良策?”

    身後文聘朗聲道︰“西涼鐵騎聞名于世,斥侯既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