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之雲台 作者:無心楓 (連載中)

第二卷第四十一章北南

--- 蔡瑁等人在鄧瀚和趙雲兩個人的驚嚇中,倉皇的一路北逃,即便是到了宛城,他卻也沒有就此停下自己的腳步,到了許都,他只不過是在安置了蔡夫人和劉琮後,自己又親身去往鄴城,只為了拜見一下曹操。

    此時的曹操卻是已經收到了夏侯惇此次出兵的報告,雖然他之前對於夏侯惇南下征伐劉備並沒有明令的讚成,也沒有明確的反對,只是讓夏侯敦見機行事,不過他卻是調遣了劉曄前去宛城,還吩咐讓宛城及南陽附近的糧草不再北運,卻也有著希望夏侯惇能夠成事的意味。

    不過此時的曹操,看到南面傳來的消息,雖是有些惱火夏侯惇等人竟如此輕而無備的行事,但是他更加憂心的是情報中所說的至今尚不為人知的劉備軍中使用的異物。 對於這件東西,他們也只能看到的是,此物可出如雷響般的聲音,卻又有著不小的威力能致人傷殘。

    沉思中的曹操隨手將手中的情報遞給身旁的郭嘉。 先前身體不好的郭嘉,經過這段時間的修養,卻是有了些起色。 歷史上的他可是就於公元2o7年曹操北征烏桓之役中故去,而今,或有不同。

    “如今,荊襄之地勢必落於劉備之手,昔日的劉備流落四方,縱是有英雄氣概,卻無用武之地,劉表這一死,蔡瑁這一鬧,卻是讓荊州白白的給了劉備,這下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了啊!”曹操卻是感慨道。

    體味著曹操言語中,那份感慨,作為被曹操呼為最懂他心思之人的郭嘉,卻是明了,同為英雄,自然相惜,卻又不得相容,昔年的放手讓劉備出了許都,或許也是曹操在這種有些矛盾的心思下所行的矛盾事吧。

    “奉孝,我有意回許都,以你之見,如何?”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第四十二章 自知

--- 上一代的荊州牧劉表死了,雖然或許他有些不甘心,但臨死的時候他還是自我安慰的不錯,放下了一些。

隨後接位的幼小的劉琮走了,隨著蔡瑁一起北逃了,不管是他繼承荊州牧的官位還是這次的無奈的北逃,卻都不是他的意志,儘管他不笨,也很聰明,可是此時的他不過是,也只能是個傀儡般,被大人們指來擺去。

而今這荊州牧該由誰來做呢?

劉琦,先州牧的大公子,既是嫡又是長,若是沒有蔡瑁的胡作非為,倒行逆施,他此時想必已經在襄陽城中穩坐了。

然而,一切的事情確實沒有從頭來過的可能。而劉琦卻也是一心的推辭,這不是他的做作,說句不好聽的,他沒有要做作的那份膽氣和實力,這當然也不是他害怕成為上位者的那份麻煩,先前劉表在世的時候,他也曾從那些書畫文氣中擺脫出來,做了幾年的政事,在他看來,那些事情,也沒有多麼的紛繁複雜,上位者只要稍微的說幾句話,手下自有無數的主意,去實施行動。

可是,對於如今的荊州,他的眼光卻還是有的,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人貴在自知,有多大的本事吃多少飯。當過少年得意的貴公子,也曾流連于煙花脂粉間,見識了官場中形形色色的各種表演,經歷了父親死後的艱險,體會了倉皇無助時的辛酸,而後又跟著劉備歷練了那場猶如身處夢中迷幻般的戰事,讓劉琦的心變的淡然。

這份淡然讓他已經處事不驚,榮辱不憂,名利不掛心。即使自從入住襄陽後,之前那些對他逢迎或者應和的荊州的文武官員,對他視而不見,他也一笑了之。

此時的他正如院中還在迎著寒風依然悄然開啟的秋菊,儘管深秋也即將過去,可是它對著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第四十三章 拆招

--- 當劉琦于襄陽接任了荊州牧的消息傳到江陵時,身為江陵太守的蒯越卻是當機立斷選擇了服從襄陽的指令,作為昔日劉表手下的第一高參的他,自然是能夠瞭解到,襄陽城中這一切變化的內在原因,不管此次劉備與劉琦兩人到底是如何商議,或者妥協的,蒯越于此時也對劉備,或是忍讓,或是真心擁劉琦為荊州之,感到一些的敬意。

蒯越並且為了體現自己的誠意,還向襄陽稟報說,願交出江陵太守的職位,回襄陽城歸鄉養老。

襄陽方面自然也是知道江陵這裡乃是真心的歸順,歸順了以劉琦為,由劉備輔助的新的荊州牧府的體系,對於這位能夠先倡議的江陵太守,自然是撫慰有加,除了讓蒯越繼續留任江陵太守,讓他繼續為荊州百姓謀福之外,而在襄陽城中,劉琦和劉備等也是對蒯氏家族多有照顧。

而除了江陵之外,遠處于大江以南的四個郡的態度卻是有些搖擺不定,對於這樣的局面,襄陽城中的諸位卻是很平淡的。

不過此時正于長沙附近攸縣駐紮的劉磐卻是對襄陽的召喚,給予了積極的回應,劉磐卻沒有到襄陽城報到,身為將領,他卻是要堅守他的職責,不僅他要為荊州應付江東的侵擾,還想著為了襄陽,在江南留下一個支點。

當然對於這些政事軍事上的事情,劉琦卻是就如他之前所說的那般,作為一個全部心思都不在這方面,而且于這方面也沒有野心的文士,劉琦和劉備這一對叔侄的相處,卻是越的親昵,兩者的關係,雖不是親叔侄,融洽默契處卻不差于親叔侄。

而今,劉備于官面上的職位,是為左將軍,豫州牧,大漢皇叔,不過在荊州卻是沒有擔任什麼職務,不過荊州的大權卻已然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四十四章情怯

--- 之所以劉備先期派遣鄧瀚,6遜還有甘寧三人南下江陵,卻是充分考慮了他們的情形。 鄧瀚自送徐母到江陵安置後,已然是多年未曾再見過父母,雖然作為荊州治中的鄧羲也曾多次的往來與襄陽和江陵兩地,不過父子兩人也多是通過信件聯絡,卻是緣吝一面。

    故而在蒯越給劉備回函的時候,鄧羲卻也在其中提議,看能否讓鄧瀚此次也能回到江陵。 儘管經過了新野那一場戰事後,此時鄧瀚的名聲已經和趙雲,隨著那奇蹟般的戰果傳遍了大江南北,不過在所有父母的眼中,孩子終究是孩子,考慮到此次長沙的事宜,畢竟作為荊州內部的事情,劉備等卻也不想妄動刀兵,而云漢貨棧此時的滲透能力,以及在荊襄各地的影響力,讓鄧瀚南下卻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6遜在攻打襄陽城時的表現,自然也是讓劉備看在眼​​裡,記在心裡,6績,6遜先後投靠於他,也使得他對這從江東遷居到江陵的東吳世家稍有了些了解,考慮到要與江東必不可少的瓜葛,6遜南下,卻也是必選之人。

    南方多水,而南人多善舟楫,相較於關張趙等人,甘寧自然在統領水軍這一點上更為合適,而這三人又曾把臂同游江南風物,讓他三人先期下江陵,卻是最恰當的選擇。

    當然,對於江南四郡,劉備自然是非常的渴望,然而畢竟他們還只是剛剛zhan有了襄陽,江陵,諸事纏身的他卻也派不出比這三個人更合適的了。

    關羽自然還要鎮守上庸,上庸城,這座原本的山野小城,如今在關羽的治理下,根據鄧瀚先前的一些佈局和設計,此時已經算得上劉備軍重要的後勤基地,這裡雖然人數和錢糧的出產尚比不得襄陽和江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第四十五章 家事

--- 鄧瀚父子,一路行來,于路上卻並沒有說什麼話。伴隨著馬車前頭馬蹄踩踏在地板上的嘚嘚甚,鄧瀚卻是能夠感到父親鄧羲的目光一直是停留在自己的身上的。

面帶微笑的鄧羲安穩的看著自己的兒子,不想一別經年,當年那個幼小卻帶著幾分堅強的身影,如今卻也算的上是聞名大江上下,相比他這個作為荊州治中的父親,兩人的聲名卻是不可以道裡計。

不過對於這一切,鄧羲卻只是感到欣慰。自從那年鄧瀚神智恢復以來,鄧羲就覺得自己的兒子定然不是一般人,後又在鄧瀚半是調皮的姿態下,拜得水鏡先生為師,鄧羲就更加的決定自己的兒子遠非池中物。

至於後來鄧瀚在從學間隙開設雲漢貨棧的動議,之所以能夠讓鄧羲那般輕易的答應,這份對兒子莫名的期待和信任卻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不過,隨後一系列的變故和情勢的展,更是證實了鄧羲對自己的兒子那份期待是如此的現實,卻又如此的如夢幻般的美麗,而這一切又讓他對自己能有這樣的兒子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感謝上蒼,使我鄧羲,得此佳兒,人生至此,夫複何求!”

荊州的水師大營與鄧府縱是有一段不小的距離,卻總有走完的那一刻。

當父子二人攜手下的馬車,鄧府門前卻是早就佇立著一位激動不已,熱淚盈眶的婦人,那自然是鄧瀚的母親。

相對於父子二人相見時,那種男人之間的一切盡在不言中的默契,而此時的母子相見,則是兩眼汪汪,喜極而泣的場面。

看著此時兒子已經高過自己的身長,鄧夫人卻仍舊執拗的探手去撫mo鄧瀚的頭。鄧瀚自是配合地矮下身子,讓母親得償所願。看著母子兩個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四十六章江南

--- 凜冽的西北風,在經過了大江的溫潤後,到長沙時,已經讓人感受不到它那刺骨的寒意,雖然偶爾風大時,還能給這江南之地吹過來些些的雪花,不過除了讓這裡的文人雅士們增加些情趣,讓這裡的百姓們見些稀奇之外,並沒有更多的影響了。

不過,在這長沙城中,此時的心境卻很是涼,不是涼爽,而是有些透心涼。 這個人就是長沙的太守大人韓玄。 韓玄是河內郡人,其人也算有才有德,且對於朝廷也是忠心,故而被朝廷徵辟為長沙太守,其任職之初,長沙境內卻不太平,自孫堅離了長沙太守位,先前孫堅平定了的區星等匪患卻又在境內四處作亂,是的長沙郡一時之間民憤四起,卻又對這一股賊寇無能為力。 自韓玄到任後,自是清查匪患源頭,安撫流民,先從根源上減少匪患,後又讓境內的各級官府聯合百姓連甲互保,斷其糧草,繼而組織郡國兵修整戰備,以暴治惡,經過了不長的時間卻是讓長沙郡又恢復了安定。

然後韓玄於內政治清明,於下自是展民生,一時之間,倒使得長沙郡大治,而韓玄也被郡內的百姓甚為擁護。

然而,近來的韓玄卻是有些憂愁,自劉表去世,荊州的形勢變化,自然是讓這位精於內政的太守,看不清楚。

先是江夏郡的黃祖兵敗於夏口,被孫權逼得無路可走的他卻是徑直率領著他的殘兵敗將退到了長沙境內的巴邱。

雖然之前韓玄與黃祖這種明處被稱為名士,背地裡卻是粗鄙武夫的人一直不對盤,可是那種情勢下,依著同屬荊州的份上,再加上黃祖手上的那萬餘名士兵,韓玄卻也不得不同意。

然而事情並非到此結束,襄陽城內變幻莫測的形勢,先是蔡瑁扶持劉琮繼位,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四十七章恍惚

--- 劉備的戰令自然是很快的便傳到了江陵,長沙,原本就很擔心長沙城平靜生活被打破的韓玄自是為之嘆息不止,不過既然投靠了劉備這一方,對於戰和這種大事自然就不是他能做得了主得了。

    不過在鄧瀚,6遜等到達長沙,與甘寧商議後,卻也不願在自己的地盤上作戰,畢竟戰火一起,自然會牽連到地方,戰後重建卻也是需要花費不小的精力和物力的。 最後幾個人卻是決定,總是不能禦敵於境外,卻也​​不能放江東軍入境。 不過,對於他們手頭上的兵力配置,究竟要如何而行事,他們既要根據對面的江東軍因勢而定,還要聽從襄陽城的安排。

    此時的江東孫權已然是水路大軍盡起,水軍自是有周瑜領兵,而路上卻是兵分兩路,一路由孫權自引大軍三萬從江夏向黃祖所在的巴邱殺來,而另一路則是由太史慈領兵兩萬經廬陵往攸縣方向而行,卻是一副水6並進,南北夾擊的態勢。

    江東軍來勢倒也洶洶,對於江東軍三路而來的局面,劉備自也是針鋒相對。

    不過相對於孫權,佔據了江東六郡多年,還繼承了父兄餘蔭的他自然算得上是個富二代,而劉備卻是個小本經營的,即便是如今有了荊襄以及長沙的投靠,他已然也是小本經營,所以即便他很堅決的下了戰鬥的命令,可是更多的有點輸人不輸陣的氣勢在裡面。

    縱觀劉備自起兵,一路走來,其實他一直都是勢弱的一方,可是人可以窮,但是志氣可不能輸人,故而他敢以五百義勇去剿滅黃巾,僅帶領三千士卒就去援救被黃巾圍困的北海,再而率領五千人馬去勸阻欲謀奪徐州的曹操。

    不過之前的事情,都是為他人者多,如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第四十八章 傷寒

--- 好多人都說三國人口的銳減,都源于軍閥混戰,各地群雄相互爭鬥不休,為了實現各自的野望,紛紛消耗著大漢民族的精血,以至於最後原本將北方草原上游牧民族打得屁滾尿流的中原王朝,卻在司馬氏一統之後不久,便被五胡亂華。

然而除了這明顯的原因之外,作為**之外的天災卻也是這迅銳減人口的重要緣由。相較于水澇,旱災,飛蝗過境這類,遭受其害的人們實在忍受不住的時候,還可以去逃難,而若是遇上了瘟疫之類的,卻只會造成更多的傳染罷了。

而在這江南之地,卻是傷寒多之地。

看著眼前這躺倒在榻上,滿臉病容的青年,根據之前鄧瀚與張機片刻的談話,原本並不識杏林之術的他,卻也可以從這人所表現的症狀中,判斷出,他是患了傷寒。

劉備領著趙雲和陳到,星夜馳往長沙,而到得長沙後,卻也只是稍作停留,慰勉了一番韓玄之後,他卻是又奔向了巴邱,要與駐守在那裡的黃祖合兵一處,以擋孫權大軍。鄧瀚自然是相隨在側。

而在他們行軍的路上,卻是遇上了這個倒在途中的青年。劉備看著這人相貌堂堂,卻是仁心作,不願此人就此命喪荒野,無奈此地已遠離了長沙,片刻之間,卻也找尋不到合適的地方安置於他,只好先隨軍帶著他,待到了巴邱再作打算了。

誰想,到得巴邱時,軍醫自也是將這人的病狀看作是普通的風寒之征,對其漫灌了腰下去,卻依然是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好在此人的身體看上去不錯,竟然還有一口氣吊著。

鄧瀚卻也是無意間到得那人的帳中,看出了這人所患的病症,卻是當即稟告于劉備,對於這樣的局面,劉備卻是未曾預料的,誰會想到,于路上救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第四十九章 愁苦

--- 人力有時而盡,天命卻是在冥冥之中悄然的運行著。

儘管孫權有著無比的抱負,也自認憑藉著自己的手段,能力以及手下們的君臣一體努力,能為江東創下輝煌的未來,可是眼前的這一道坎兒,卻是讓他束手無策。

不能說手下的將領醫師們不盡心,可是情勢至此,大傢伙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行軍至此,原本三路並進,到長沙城會師的願景已然是無法實現了。孫權自領的大軍中,傷寒已在不為人注意時,漸漸的蔓延,而當大家注意到時,已經是無法掌控了,周瑜所領水師因著和大軍接觸的少,倒也染病者不多,卻偏偏不知為何,身為都督的周瑜給病倒了。至於南路的太史慈大軍,原本很是順暢的進攻態勢在到了攸縣之後,卻也是受挫停滯了下來。

或許是歷史的巧合,原本歷史上的周瑜也是在巴邱駐守時,身染沉屙,不藥而亡,使得這位赤壁一戰後,名震天下,正欲為他的竟長江之極,二分天下,與北方的曹操隔江而治奮鬥不休的蓋世英才,出師未捷身先死。

現如今雖然比歷史上,周瑜犯病的時間早了些,卻也是生死各安天命。

患病者漸多,一時之間,不僅孫權這邊無法進兵,且也使得他不敢輕言退兵。江東原本人口戶數就不是很豐富,雖然這幾年,趁著北方戰亂,天災紛紛,使得大批的百姓們過江而定居,可是儘管如此,江東孫氏所居六郡的人口到現在還不如官渡之戰前,冀州一州的百姓戶數多。

一旦輕易回軍,不說劉備軍趁勢反撲,使這幾萬江東的勁旅埋骨于此,縱是全師而退,待回到江東之地,這滿營的傷病者,豈不是無數個隱患,瘟疫旦起,那會造成如何的局面,卻是無法預先估計的。

想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五十章互表

--- 雖然現在是在戰時,而且被張機漸漸安撫的傷寒還並沒有消逝在人們的記憶中,不過此時的巴邱城中,卻也有些歡喜的氣氛,寒冬漸去,自然春天也就不遠了。

就在這歡喜的氛圍中,時間悄無聲息的來到了建安十二年。 巴邱城中人口不少,還駐有大軍,劉備卻也吩咐手下們盡量的讓軍士不得擾民,於過年時,讓大家盡可能的將這個年過好,還讓軍需官好好的犒賞了一番那些大難不死的患病者。 而且就在過年後不久,從襄陽處卻也傳來了一個好消息,道是甘夫人喜得貴子,請劉備賜名。 初聞此言時,劉備卻是一怔,想他戎馬半生,東走西顧,卻是到如今方有了這點基業,更是年過不惑,近乎知天命之時,才有了這麼一點骨血,這對他來說,何止是高興,當真該是欣喜若狂方好。 較之與他的兩個兄弟,關羽自是早就有了關平,且如今關平亦可為他臂助,而三弟張飛此時早已是兒女雙全之人,雖然每每看著兩位弟弟的孩子,他自也高興,可是高興之餘,內心的遺憾豈可言表。

如今,他也是有了兒子了!

看著這位原本一副喜怒不形於色的主公,現在整天都是一臉的微笑,手下們自然也是高興,且也安心了許多,這也就是所謂的後繼有人了,自然作為劉備的手下,做事情卻也是心中有底了。

諸葛瑾抵達巴邱時,感受到的自然也是這種雙喜臨門的情景,此時的巴邱城似乎並不是處於戰事,對於之前所經歷那場疫病,似乎就沒有在這裡生過,對比與臨出時,己方大營中的氣氛,諸葛瑾卻是心內有些氣短。 不過,在得知劉備得子時,他卻是連忙讓手下快馬回報孫權,讓江東遣人來賀,而他則是又緊急的添夠了些禮物加在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