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之雲台 作者:無心楓 (連載中)

三國之雲台 第二卷 第十章 鄧艾

    上庸城中,一處小小的庭院之中。

    “我兒,最近你老是往外跑,沒有人欺辱與你吧?”一位不過二十許年紀的婦人,問著剛回來卻跑的滿頭是汗的小小子。

    “嗯,還好了,母親,我這幾天其實一直都是在雲漢貨棧那邊呢!”這小子說話語速稍慢,而且咬字吐氣的聲音有些怪。

    “咦,怎麼我兒說話,好像不磕巴了呢?”

    “是麼,母親,呵呵,這是那個少東家教我的,說是讓我在嘴里含著一小塊石子,壓著勁兒說話,慢慢的就能糾正過來,說話磕巴的毛病!”這孩子自然是鄧艾,言畢,卻是在嘴里吐出一塊小石子放在手上,顯給母親看。

    “既然如此,我兒還是好好的听那位鄧公子的話吧!”既然有人對自己的孩子好,當母親的自不會無故的退卻了他人的好意。

    “呵呵,好的,母親,不過,這位公子,可不想以前我們那里的那些有錢人呢?”

    “怎麼?”

    “我現在每天去見他,總是發現他在玩泥巴呢,那麼大的人,還那麼有錢,還玩泥巴,而且,不僅一個人玩,還叫了不少人幫著他一起玩,有時候也叫我玩!”

    “是麼,有錢人總是有些奇怪的毛病的,不過只要他高興就好,那位公子對咱們太好了,雖然我們都是粘著一個姓,可是我兒,卻不可惹人煩啊!”

    “我怎麼會呢。就說這玩泥巴,我見他一個人玩的時候,也想著玩,可我總是忍著呢,只有他叫我的時候,我才去的!”鄧艾卻是分辨道,“呵呵,母親,您不知道,那公子玩泥巴的時候,才好玩呢,捏什麼總是不成,呵呵,真是好笑!”

    “那有什麼好笑的,人家可是有學問的人,不會玩泥巴,那又能耽誤什麼事!”鄧謝氏說著話,卻是臉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雲台 第二卷 第十一章 三顧

    第十一章三顧

    夏日炎炎,天空中卻是沒有一絲雲,藍藍的天卻像是沒有什麼精神,只是任由太陽慢慢的在自己的身上挪著。

    自新野通往襄陽的路上卻是有一行人,當中卻是有一個人居于馬上,雖然容貌甚偉,可是臉上稍有愁色,而邊上卻是跟隨者一魁梧大漢,不過這人,不僅自己長得黑大,連騎得馬也是烏黑透亮一俊驥,這自然是劉備和張飛兄弟二人,一行人正走在去往隆中的路上,這是劉備第三次前往了,之前兩次卻是都沒見到諸葛亮的當面。

    劉備自是求賢若渴,自他起兵以來,也自知一個好漢三個幫,要想成事不僅需要有想關羽張飛之類的豪勇之士,卻也少不了能為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謀臣,往日里他自是羨慕袁紹,只因袁紹手下有如田豐、沮授,卻也身為二人嘆息,而後得與陳登相善,卻又深嘆不能與之共事;在許都時,每每與曹操飲宴卻是羨慕嫉妒恨交織于心,“我的荀

    試與天下爭鋒,以二弟關羽,三弟張飛,趙雲等,天下間能應之著了了,而爭天下,卻是需文武兼資,不可偏廢,若無徐庶或許,之前的北略只能是一次笑話吧!

    自那日得知了這位號為臥龍的賢士居于隆中時,他本來想立刻前來拜訪的,可是,“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得天下!”這卻是讓他猶疑。何解,人固有才,甚或大才,這臥龍有如此大才,,劉備到新野,也非一日,怎麼會到如今方才聞之大名?

    與徐庶相交,劉備自是了解了他這位軍師,胸中自有錦繡天下,能得徐庶之助,劉備已是深感多年以來未有之暢快,若能得比徐庶尚才高十倍之人相助,又該如何?

    至水鏡先生處,劉備自是得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雲台 第二卷 第十二章 隨君去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水鏡先生的話,自是讓鄧瀚震動不已,不想先生竟是如此高看與他。說實話,鄧瀚雖有前世的閱歷,可是來到這個時代,卻是不敢小看時人的智慧,與徐庶,諸葛亮相比,鄧瀚除了記憶中已經漸漸模糊的過往之外,他卻是沒有任何有別于平常人的地方,幸好,他自是有自知之明,即便已經在水鏡先生門下修習經年,卻也不過多的參與劉備軍的具體軍務,這也是他謹慎的地方。

    不過今日得先生一語,卻是讓鄧瀚心內涌起一股意氣。人生不過百年,卻也不會是一帆風順,加之鄧瀚此時也不過是少年,自應有一股銳利之氣,而平日里他卻是一副老神安在,卻不應是這般年紀的人所該有的。

    水鏡先生,自是了解鄧瀚,他這個關門弟子,身上卻總是有些讓他看不透的東西,不過這些卻不影響對鄧瀚的觀感,“此子自是有大能,卻時而有妄自菲薄之感!”

    “子浩,知否,為師當年為你取字‘子浩’之深意乎?”鄧瀚此時的心境情形,水鏡先生卻是可以估測得到的。

    “請師父賜教!”

    “素聞君子有浩然之氣,這浩然之氣,卻是充塞于天地之間,浩浩湯湯,既是君子氣,也是天地之正氣,為君子,自當有當仁不讓的氣概!”

    “在這一點上,子浩卻是與你諸葛師兄還有差距啊!”水鏡先生自是出言無差。

    少年人自當有少年之朝氣。鄧瀚卻是自省著,這幾年來,他自是做了些事情,設立了雲漢貨棧,為劉備軍多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十三章風起

--- 在劉備麾下眾人的眼中,劉備卻是天下間少有的人主明君,是個能夠在此亂世值得跟隨的英雄,也是能夠蕩平亂世,安天下之人,是豫州牧,是中山靖王之後,且被當今天子堂而皇之按族譜序齒,稱之為皇叔的人。

而在敵視劉備的那些人的眼中,劉備不過是個織席販履,無能為之人,且雖早就揚名,卻依然不識時務,多年東奔西顧,投靠誰,誰就倒楣的這麼一個喪門星。而且為人也多是假仁假義,慣會收買人心的。其實不論這些人如何說辭,他們都是看劉備不起,見之時,或許都會稱劉備一句大耳賊罷了。

不過對於時下的夏侯惇,對於劉備,卻是憤恨不已。曹操自是北征,先是在官渡打得袁紹倉惶北顧,少頃,在倉亭之戰,卻是讓這位昔日的好友鬱鬱而終,曹操自是得冀州大部,而後,曹操卻是再接再厲於建安十一年正月剿滅並州高幹,並委任梁習治並州,當下,曹操卻是駐蹕於鄴城,待冀州民心稍服,卻是要繼續北進,以便徹底的剿滅袁氏。

而在曹操北征的過程中,卻是將豫州及南向的防禦守土之責盡是交給了他夏侯惇。夏侯惇者,自是曹操的宗親之人。自隨曹操起兵以來,卻是屢立大功,加之夏侯惇不僅精通軍旅征伐之事,於政事上也有相當的造詣,平日裡曹操對他的期許頗高,而夏侯惇自也當仁不讓,身為曹操帳下,一等上將,於天下間,卻也甚少能如其眼的人物。

身為武將,自當衝鋒陷陣,披堅執銳為主公攻城略地,耀武揚威,然而曹操委夏侯惇守土之責,雖不爽,卻也只能接受。 原本的夏侯惇,覺得有了官渡之戰的大勝,天下間自當沒有人敢輕易捋曹軍的虎威,想時下,荊州劉表只不過是一座談客,江東孫權,雖有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十四章添柴

--- 與曹操下達的命令一起到達宛城的,自然是被派來襄助夏侯惇的劉曄和二次迴轉的滿寵。 對於曹操的命令,夏侯惇等人卻是有些不解。

“這丞相大人的命令,是要讓我等攻打劉備呢,還是固守。若是固守,卻是派了劉曄和滿寵襄助,還免了北運的糧草;若是進攻,卻也沒有明說,而且,雖然不想承認,如今的劉備已經不是以前的劉備了​​,有了徐庶為其謀劃,卻再也不是只憑劉關張三人勇力的時候了,若是一旦進攻,這仗打得大了,會不會影響丞相的大局?”

夏侯惇等人也只能暗自的揣摩曹操的命令,不過卻是都看著才來的劉曄和滿寵二人。 各自打過招呼,分別落座後,位於上的夏侯惇自是先開口。

“子揚先生,卻是辛苦了,自官渡之戰後,先生卻是一直修養於許都,某家卻是少有拜會,不想如今,丞相大人卻是委派先生來此地相助,這下子卻是要多多仰仗先生之謀了!”夏侯惇卻是對劉曄溫言道。

劉曄卻是立起身子,作揖道:“將軍客氣了,既是同朝為官,又同處這要沖之地,不才自當盡心謀劃,以報丞相!”

“呵呵,子揚自是大才!想必一路上對丞相之命和當下宛城的局面有所估計,可否先說說?”

“曄在來宛城的途中,也與滿寵將軍多有探討,卻都不敢遽下定論,只因是對新野劉備處知之不多,竊聞劉備佔領了上庸,其情勢如何,不知將軍是否已哨探清楚?”

夏侯惇卻是抬眼看向李典,李典繼道:“自去年以來,新野劉備處卻是變化甚大,據哨探回報,到如今新野城也有近萬精兵,卻又甲具齊備,糧草甚足。加之劉備假仁假義,慣會收買人心,新野及其附近區域,我軍卻是滲透不易,其具體情況不甚明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十五章迴轉

--- 到襄陽執行任務,對於鄧瀚來說,卻是回家一般,甚是方便。 在襄陽,鄧瀚自然是坐地戶,加上有云漢貨棧的存在,鄧瀚還應該算得上是地頭蛇。

    迴轉襄陽的鄧瀚卻是沒有直接去找大公子劉琦,雖然鄧瀚之前與他有一點交情,還不遠千里去江夏出了趟遠差。 可是時過境遷,到如今那點交情還能剩下多少,確實不得而知,當此時,鄧瀚若是貿然拜訪,或許不會有什麼好的進展。

    鄧瀚卻是先到雲漢貨棧襄陽店。 店裡的生意一如既往的火爆,掌櫃的鄧嚴現如今在襄陽這邊也算的一號人物,出來迎接鄧瀚時也是穿戴整齊,儼如一富家翁。 不過見是鄧瀚時,卻也沒有絲毫的不恭。 而聞之鄧瀚至此的李康,也是風風火火的趕到了店內。

    “東家,不是在上庸城內正忙於政事,怎麼會有暇回襄陽呢?”卻是鄧嚴問道。

    鄧瀚設立的依托貨棧採集消息的結構,也只是由楊洋在貨棧的基礎上另外組建的,與處理商業上事務的掌櫃的卻是並行不悖,但這二者之間卻是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 鄧嚴如此問,自然也是正常的。

    “是啊,東家,在上庸城還待得習慣,上次送水鏡先生去上庸,行程匆匆,也沒有見到東家,甚為可惜!”李康也問道。

    “呵呵,我這不是剛從上庸到此麼,其實也沒什麼大事,不過主公卻是讓我去拜訪一下劉琦公子!”鄧瀚自然對著兩個下屬也只能說到此為止。

    “哦!原來東家卻是領有劉將軍的命令來此!”李康直言道。

    “是啊,雖然與劉大公子還算相識,不過如今的情勢如何,卻是還需謹慎從事!”鄧瀚道。

    “東家過慮了,雖然這幾年來,您是忙於政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十六章坐論

--- 趁著劉琦對鄧瀚的熱乎勁兒,兩個人在那劉平的招呼下便進到了公子府內,而鄧嚴掌櫃的看上去和那劉平卻甚是相熟,與劉平兩個人卻是在安排了鄧瀚和劉琦後,隨著劉平一起在外面伺候著。

    屋內,鄧瀚與劉琦相對而坐,自然先是先敘談別後之情。 對於劉琦其人,鄧瀚自認還是有些了解的,不過世易時移,任何人都是會隨著外界的變化而作出適應環境的改變。 這是正理,想來劉琦也不會例外。

    “大公子這些年不知如意否?”鄧瀚自是先行問道,看著此時劉琦,神色間卻有幾分意滿。

    “子浩於我,相交經年。想當初,卻是還多虧借助了子浩之力,才讓琦能在家父面前稍有立足之地,如今之局面,琦還是生受了子浩的好處! ”

    “公子自是客氣,想使君大人為公子之父,自是關愛有加,當年或是使君對公子的愛護,才不讓公子出來理政!”

    “俗話說,知子莫若父,雖然不想承認,可是自我得入荊州的內政事務之後,卻是時有有心無力,然卻不能不繼續,常覺得是被趕著鴨子上架,若是沒有父親的關照和底下的眾位大人的鼎力相助,我早就已經錯漏百出!”

    “到如今,我卻是看出我的本性,自可文章風1iu,玩弄權謀,位立於朝堂之事卻是難為我了!”

    “常言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聞得公子此言,卻是稱得上是賢明之人!”鄧瀚也只能如此說。

    “我入朝堂,卻非為其他,只是看不得父親歷經辛苦,才創下的這荊襄九郡,但有不測,據為他人所有!”

    “公子卻是開玩笑,使君大人自是英雄,而荊州帳下諸公皆為一時之人傑,如此主明臣賢,總有外辱加身,何懼也!”

    “子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十七章行蹤



--- 自重生一來,鄧瀚在襄陽城待的時間卻是甚少,之前除了常年在水鏡莊跟著師父學習,就是跟著師父去各處遊蕩,及至後來,鄧羲夫婦搬遷到江陵,而鄧瀚自己也開辦了雲漢貨棧,雖然他幾次在襄陽幫著這裡的分店處理事情,然而那時間卻也是有數的。

以至於現在對於鄧瀚來說,對於襄陽的印像似乎還比不上新野甚至剛剛得手沒有多久的上庸。

沒有什麼近鄉情更怯的想法,從公子府出來的鄧瀚在襄陽的大街上漫步而行,身邊跟著陪同的鄧嚴。

襄陽城不能說不繁華,大街上自然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種種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不過,在鄧瀚的感覺中,這一切似乎沒有什麼蓬勃之氣,就像是猶如此時劉表這位州牧大人的身體一樣,已是垂垂老矣,敗象漸顯。

既然進了襄陽城,卻是不需要再麻煩的出城回雲漢貨棧,城內的鄧府卻也可以入住,這些年雖然鄧羲夫婦甚少回襄陽,可是老管家鄧德卻是有些放心不下他的少爺,在與鄧羲夫婦商談後,便領著幾個知根知底的下人又折返到襄陽城居住,也算是守家。

陪著鄧瀚到達鄧府,鄧嚴卻是要告辭了,畢竟如今雲漢的事務卻是繁忙的很,他自是還要去處理些事情的,鄧嚴與鄧德自然也是相熟的,卻也不客氣,見過鄧管家之後,便告辭離開了。

看著老管家頭上已經隱現的白絲,鄧瀚一時之間卻是感歎時光之流逝,回到昔日曾住過的臥室,卻是擺設依舊,隱約間似乎還能聞到那記憶中熟悉的豆腐味兒。

夜涼如水,涼風也有幸,伴得這滿園的人們,一個安心的夜。

隔天,天尚未大亮,李康卻是已經來到了鄧府的大門外,下人們自然是將李康領進院內,鄧瀚得下人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十八章動靜

滿寵小心翼翼的進入了襄陽城,然後先是尋找了一間客棧,住了不久,其人便開始了私下裡的四下尋找著可能勾搭的關聯。 滿寵卻是沒有直接去找到蔡瑁的名下。 蔡瑁雖然與曹操有舊,可是如今他在荊州也有著相當於國舅爺的地位,他這樣的冒然上去的話,卻是不妥之舉。

然而功名利祿畢竟好動人心,在這種狀況下的人自然能夠揮出很大的主觀能動性。

在雲漢貨棧盯梢人員的匯報下,鄧瀚自然是如同目見,看著滿寵在襄陽中走街穿巷,遊走於各位他之前有所預料的官員的府邸之上,身份不過是一個從北方來的商人。 還好讓他找到了之前曾代表荊州牧劉表進貢於許都的韓嵩的門下,老先生倒也將滿寵接入府內,不過轉眼卻是又折返回了客棧。 韓嵩自從許都回到襄陽,卻是讓劉表將官職一擼到底,雖然原因不足為外人道,只是讓人感到了劉表的度量稍顯不足。

見韓嵩不足以讓自己在短時間接觸到足夠撬動荊州局勢的地步,滿寵自然不會再在這裡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不過在韓嵩這裡,滿寵明顯的得到了一些有用的提點和保障,之所以讓鄧瀚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之後的滿寵卻是直接拜到了蔡瑁的府上。

接下來的時間內,鄧瀚所能得到的消息卻是有限,進入了蔡瑁府中,滿寵卻是幾乎不再出門,而到蔡瑁府上來往的人員卻也不多。 有鑑於此,鄧瀚一面讓手下們,緊盯著蔡府的動靜,連帶著對蔡瑁的行蹤也小心在意,另一面他卻是想探聽一下近日荊州朝堂上的風向如何。 這自然要靠劉琦了。

恰好,這日劉琦卻是派人來相請鄧瀚過府一敘。 鄧瀚自是欣然前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第十九章本心

--- 人心不足蛇吞象。

    蔡瑁的話讓陳曉自然是下不來台,平日里他在蔡府也是號人物的,幸好此時近前卻是沒有下人在場的。

    對於陳曉適才所言,若是在劉表身體康健的時候,蔡瑁或許沒有那份心思,就是有,頂多不過是想著貪些更多的權威,不然他也不會在他大姐入主劉表後府,且生下劉琮後,就一心的和蔡夫人密謀讓劉表立劉琮為荊州之主,在州府中也是對大公子劉琦攻訐阻擾。

    然而眼下的劉表卻是老朽了,雖然看上去還有幾分精氣,可是有蔡夫人居其中,自然蔡瑁對於劉表的身體情況卻是清楚得很,只怕劉表是沒幾年好活了。

    這樣一來,荊州的前途如何,而蔡氏一族又能在將變未變的時候如何區處,方能在將來得到更多的好處呢? 劉表自為荊州之主,然而在劉備來投之後,劉表對劉備卻是寵信有加,但是蔡瑁與劉備雖非生死之仇,卻也少不了恩怨。

    於蔡瑁而言,劉備,劉琦都是他為劉琮爭得荊州的大敵,這敵人的敵人自然就是朋友,何況與劉備為敵的曹操不僅是當今的丞相,還少時與自己為親呢!

    於是,自那日滿寵投貼於蔡府,說明來意之後,蔡瑁的內心卻是禁不住動起了以前未曾有過的心思,若能舉荊州而依附於曹公,曹操豈敢不以大功酬謝!

    作為能夠與蔡瑁相處經年的陳曉,雖非什麼大才,但能局處於蔡府,執掌要事自然這察言觀色的本事也是有的,卻不料今日這一頓奉承,像是有些擺的不是地方!

    一旁的蔡和卻是比其二兄蔡中有些頭腦,平日里他的花銷卻也多有與陳曉相借,此時見此情景,雖然不敢違背兄長的意願,卻不能不開口說些什麼。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