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明揚三國 作者:海漂 (連載中)

第一冊 第三十三章 趙半城


    “三哥,這就是你說的秣陵縣第二大的酒樓,真的好大,好繁華呀!”

    王承看著眼前的三層高木泥結構的酒樓,不由驚叫道。

    “飄向樓”樓如其名,客人在老遠處便聞到了延綿千米的酒香菜香,看了看樓前的三個大字,朱魁笑了笑說道︰沒有見過吧,的確挺震撼的,我們或許接下來的日子就會住這里。”

    震撼那是當然的了,飄香樓雖比不上現代酒樓的高大華麗,但勝在風雅別致,古意盎然,純木建構的三層樓房,這在後世也難得一見的。

    “三哥你說什麼,我們會住這里?這是怎麼一回事?”王承摸著後腦勺疑惑的問道。

    “走吧,等會就你知道了。”朱魁並未做解釋,直接拉著王承進入酒樓。

    只見樓內庭中放置數張條案,倒也跪坐著不少客人。朱魁一眼望去就找到了管事掌櫃在櫃台邊上捧著一算盤低頭盤算著,越過對著自己打招呼的店伙計,直接來掌櫃面前,拱著手,老里老氣出聲道︰“見過掌櫃的,在下奉一貴人之命,求見趙大東家,望掌櫃的代為引見。”

    頭微微一抬,掌櫃發現剛才出聲的人竟然是個十余歲的少年,面色頗為不愉,方才他剛剛對賬到了重要的地方,突然被人打斷,回頭又要重頭開始算起。

    “去去,你一個小孩子家見什麼大東家,還不給我快些出去,別影響我做生意。”

    “阿展,你怎麼做事的,怎麼讓兩個小娃隨隨便便跑到櫃台這邊,還不快些將他們帶出去。”

    伙計阿展嘀咕了下︰“我剛剛正想攔下的,誰知道這兩個小鬼了速度那麼快,一下子就竄了過去。”這些話他可並不敢說出口,畢竟真是他的疏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冊 第三十四章 說書上

    朱魁一听,他還真不知道春秋百家里面有一家叫小說家,這麼多年,經史典籍中不會記載這些,兩世記憶,也不清楚到底小說評書到底在哪個年代出現。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漢代肯定是沒有,但這些對他來講都不重要,眼下要緊的是取信與趙半城,順著他的話應承下來。

    “大東家果然博聞,小子或許可以算的上是小說家吧。至于師承,吾師不過一隱士,怕是說出來,大東家也不曾听聞。”

    “隱士?”趙半城心中暗思,這些小說家雖是不入流的文士,但也有不凡的地方,就眼前少年來看,必定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賢人。

    不過,趙半城不糾纏于此,呵呵一笑繼續講道︰“還不知小郎君名諱?年歲幾何?今日前來為我獻策,所求為何?”

    趙半城確定說書計策是出自眼前這個稚子小童之後,態度頓時溫和起來,稱呼起小郎君起來。

    要知郎君在古代是一種男子的尊稱,一個富有半城大商人對一個十一歲少年這已經算是很重視了。皆因趙半城是個生意人,他名下酒樓最大的就是這里的飄香樓,但不代表在其他郡縣就沒有,只是規模不入流罷了。

    這說書計劃對他來說助益極大,若操作得當,酒樓的盈利當可翻上三番,這還是保守估計。

    “回大東家,小子喚作朱魁,十一歲,此乃吾弟王承,乃是秣陵縣外石子崗人士,今特來獻上一策,乃是為討口飯吃。”朱魁拱拱手,自我介紹著,順勢進一步攀著關系說道。

    “其實在幾年前,小子為渡口那靈曲酒肆送魚的時候,時常听那掌櫃贊美大東家,多麼睿智,有善心乃是秣陵縣里最有眼光的。”

    “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冊 第三十五章 說書下

    借住下來後,朱魁可謂松了口氣,其實他一路上一直都很緊張,只因兩世為人,假裝鎮定罷了。他前前後後思慮再三後,在決定去見趙半城,前番對其人品等都做過一番考量,他算過此行再不濟就是被打將出酒樓,或者是被趙半城軟禁,逼其著書,但趙半城顯然明白若如此做對方對方定然不會盡心盡力,所幸的是一切到朝理想的方向進行,接下來就看他如何引起趙半城的重視。

    第二日,在趙半城全權委托下朱魁開始了在飄香樓全面實行說書方案,第一步自然是大堂的重新裝修,為此飄香樓還停業八天,伙計和廚子們暗地里都個個感謝朱魁給他們帶來的八天有薪假期,在古代什麼工程都是靠人力施為,在四十來個工匠沒日沒夜的趕工下,八日內總算是達到了朱魁的目的,一個回字型的大堂,中間方台凸起,上面放著一方桌,而圓形酒桌則沿著方台回字擺放,二樓都做成包廂,本來朱魁還想構建三層,可惜工匠異口同聲都說三層木樓太過危險,以現時代的技藝實在無法建造穩固的三層木樓,或許只有皇宮里的御用工匠會有辦法。

    第二步則是說書先生,朱魁向趙半城建議聘用一位上了年紀的老書生來講書,因為或他或那些年輕的書生都會因為年齡的關系,破壞了說書時的氣氛,這是無法解釋的心理作用。

    只是這說書先生這種新型職業雖然不至于讓人說成有辱斯文,那些有些學問的老書生或是不明所以,或是不屑為之。最後趙半城叫來了他家里打理家丁的張管事過來湊數,這張管事跟吳掌櫃一般都跟了趙半城許多年了,早年也隨趙半城學文斷字,是心腹。

    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冊 第三十六章 趙二小姐

    朱魁早知道那趙半城還有個二女兒,只是這些時日來從未蒙面,不想這一來就是一個丫鬟一副穎指氣使的場面。

    “這封神演義的講稿乃是機密,只能有我、大東家和張管事知曉,二小姐想看,就請每日去大堂听張管事說吧。在下是不能交給小秋姑娘的,請回吧。”

    其實根據前世的記憶混合修改後,已經完成全部,一直由他親自保管,張管事定時來領取,也只有趙半城已經看過,那二小姐想提早看,並無不可,只是如此無禮,他朱魁偏不賣她面子。

    “你,你說白也只是有用些的下人,竟敢如此無禮。”

    朱魁不給,小秋漲紅著臉說著,本想上前搶過他身側的竹簡,卻見朱魁目露怒色,她一個**余歲姑娘,頓時害怕的停下,眼有淚花。

    “阿展送客,我正寫在緊要關頭,你們打擾了我,寫不出故事來,大東家處可是你們兩擔待。”

    朱魁抬出趙半城,這一家之主的名字,鎮住了小秋,說白她也只是個丫鬟而已,若因此得罪這個在老爺面前當紅的伙計,她小姐能保住她,一番責罰是免不了的。

    “好好,小郎君,我這就帶她離開。”應了聲那阿展急急拉著她退了出去。

    “阿承,你看什麼呢?”朱魁見王承雙眼盯著門口的方向。

    “三哥,那小娘很漂亮。”

    朱魁看著他那愣愣的樣子,笑罵道︰“別忘你先祖的榮耀,學業為重,將來三哥定為你找個如妲己一般美貌的女子與你為妻。”

    “那我可不不要,那是狐狸精變得。”王承縮了縮舌頭,嘀咕完繼續埋頭背書。

    屋外,小秋邊走邊對阿展說道︰“我定回去告訴小姐這小子無禮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冊 第三十七章 周倉

    剛踏入後院,這時,空中忽然傳來了一陣悠揚的琴聲,在空寂的月夜中儼如天籟之聲,不知不覺,兩兄弟被琴音吸引住了,琴聲如訴如泣,似乎在講述一個女子纏綿婉轉的心曲,琴聲時而如春泉叮咚,仿佛讓人看到了一個少女在哭泣自己命運,一入侯門深似海;琴聲時而低婉憂傷,少女仿佛影單孤寂地在水邊徘徊,看著水中的倒影曾經的歡樂一下蕩漾開來;最後琴聲變得決然起來,少女決意犧牲自己,保全家人,淒淒涼涼之音回蕩在空氣之中。

    “好!真是天籟之音!”朱魁脫口而出,這是他入東漢以來听到的最淒美的琴聲,命運的無奈,這是用心彈出的琴聲,此人定是琴中高手。

    他那房門外空地,北牆枯枝藤蔓,一名穿著榴花染舞裙的年輕小娘,身姿妙曼,端坐那里雙手按住身前的古琴,一名侍女站在後面遮面輕笑,卻是在笑朱魁沉迷琴音。

    侍女自然就是小秋,彈琴的小娘乃是專門在此等候的二小姐趙英兒。

    “小郎君妙贊了。”玉唇輕啟,趙英兒說道。

    剎那的沉迷,朱魁很快就回過神來,看了眼那小秋,微微欠身說︰“想必是二小姐大駕光臨,方才失禮打斷琴音,請勿見怪。只是不知此曲何名。”

    “【妲己別】”

    “哦。”原來是抒發甦妲己的前半生,朱魁心中想到,面帶笑容,約有得色,顯然因自己編出的故事有人作曲,心中得意。

    “小姐精通音律,感嘆妲己一生,方作出此曲,與你並無關系。”

    丫鬟小秋就是見不慣朱魁一副什麼都看穿的姿態,強調一切都是自家小姐的本事,與你沒啥關聯。

    “小秋,別亂說話。”

    看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冊 第三十八章 伏擊上

    又一年的夏天,那炎炎的夏日,曬得長江面上,熱氣裊裊而上,順著江風,刮進了縣城之中。

    炎炎夏日,炙熱非常,路旁的林葉都被曬得蔫耷了下來。

    昨日,那趙英兒為朱魁介紹了個宅子,順利盤下後,朱魁如約奉上了一冊他修訂過的《化蝶》那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愛情故事自然最能引起少女的注意,而才子佳人的故事更是大家小姐的最能感同身受的。

    “魁哥哥,為什麼女子不能上學堂,那祝英台要扮男裝偷偷摸摸的。”趙英兒甫一看完,生出第一個疑問,也是和她很相像的疑問。

    從小趙半城只是請先生回來教文學字,看的都是《女訓》之類的書籍,她本想求父親送她去廬江周家族中學堂,與那些遠的不能再遠親家子弟一起上學,卻被趙半城訓斥駁回。

    那趙半城也知道自家女兒,常年在家,待字閨中,會失去少女的靈性,因而從很小的時候就,親自教授做生意之道,一方面由于一直沒兒子,就想培養個傳人,將來找個上門女婿,另一方面,也希望女兒生活有個目標,有個寄托。

    朱魁撓撓頭,這問題還真難回答,自母性社會演變成男性社會後,再到周禮的確立,男權社會一直延續後世兩千多年,依舊在女權之上。想了想只能含糊回答道︰“應該是孔夫子希望女子無才便是德吧。”

    這話東漢時期還沒有,是後世理學家赴會上去的,但孔子應該也是個大男子主義,朱魁想著,不然後世弟子領會不出這句話。

    “你亂講,《論語》我讀過,里面沒講這個意思。”趙英兒楸了她一眼,好奇的拿起一本朱魁碼好字的竹簡,翻了翻,臉上全是渴望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冊 第三十九章 伏擊下

    走到近前,卻看到驢車旁只有驢尸,連根人毛都沒有,不由愕然,“人呢?”

    就在這時,只听一聲大喝,驢車後車板突然爆裂開來,一臉殺氣的朱魁從板車後邊跳了出來,手持龍鱗匕夾帶雷霆之聲直向瘦弱漢子他們刺去。瘦弱漢子看到不妙,不想著十余歲少年,竟然如此凶猛,連忙往後退去,然他身邊一個賊人反應不及,頓時被鋒利的匕刃劃過脖子,瞬間沒了性命,手中的砍刀啪鐺的掉到地上。

    “阿承接刀!”朱魁一個側踢,將地上的砍刀朝板車前踢去,頓時,另一個細小的人影跳了出來,一把接住砍刀,再一跳,來到朱魁身邊,說道︰“三哥,我來助你!”

    朱魁點了點頭,這半年的學武,他突然發現,王承很有學武的天份,是真正的武學異稟,學刀槍棍棒,入門的很快,而且他比朱魁更加的天生神力,加上練習過那內呼吸法,七歲就可比十三四歲的少年。

    朱魁看著自己二人狼狽的模樣,剛才翻車的時候,如果不是他見機得快躲到車板底下,恐怕就跟那毛驢一樣成了刺蝟,已經斃命了。

    看著眼前的一堆賊人,這些人不是土匪,不是為錢而來,是專門攔路殺人而來,不然不會二話不說,就下狠手,心頭暴怒,對身邊的王承說道︰“阿承,別留手,這是你人生中的第一課,是恢復武成威名的第一步,將這些人全部殺了。”

    說完,朱魁身先士卒,把手中的龍鱗匕狂舞起來,不再做什麼保留。霎那間,如同虎入羊群一般,龍鱗匕宛若流星追月之勢往賊人來回的跳躍,瞬間,就有三個賊人被刺中在地,其中一人更是下陰中招,血淌不止,很快就沒了性命。

    瘦弱漢子看著著不妙的情景,心中大驚,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章 趙達來訪上

    看著尸體、車板淹沒在火海之中,火苗沖天,好在日行中天,夏日炎炎,路上的行人並不很多,一時間並沒有人注意到這邊。

    好一會,火勢慢慢減弱下降,朱魁見所有的一切都已被焚燒的面目全非,就對王承說道︰“阿承,我們不回家,先回城吧!”

    王承跟著朱魁順著原路,雙腳走著,一邊問著︰“三哥,我們為什麼不會石崗村了?你知道那些是什麼人嗎?要殺我們?”

    “現在還不知道,但我想一定是這半年里,我們惹了些人,別擔心,我心中已經有些人選,肯定會查出來的。”

    “而且既然有人要截殺我,也有信心除掉我,說明目標是我,不是我家人,我們這不急的回去,先想好應付的對手,方是上策。”

    朱魁毀尸滅跡後,心中對後續防備,抵擋不明人士的繼續刺殺自己,或者找自己家人的麻煩,已有了腹稿。

    “我們先去王英師父那里招募一些師兄弟幫忙做護衛,看護我們的宅子,明天再去備一輛馬車,馬車比驢車快,當天就把你朱叔他們都接進城來,縣城安全些。”

    “一切都先等揪出那幕後之人之後,不然不能放松警惕。”

    朱魁說著自己的計劃和打算,王承用刀背拍著自己的小肩膀,這一初戰,大漲這個少年郎的信心,好戰之心膨脹到了極點,作凶狠狀︰“三哥,查出是誰,阿承一定把他的頭砍下來,丟去喂狗。”

    朱魁已經從飄香樓里把行李什麼都搬到新家里去了,這一回城,自然先回自己的家,同時要想想用什麼說辭,去找趙半城預支半年的工錢,他為了買宅子已經把錢花去過半了,剩下還要買些家具什麼的。

    而去王英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冊 第四十一章 趙達來訪下

    兩人的對話,一旁的王承自然是插不上嘴,只是心中更加的佩服,自己的三哥看似平常都沒四處應酬,怎麼就突然認識這些有來頭的人,他見趙達就是個身懷不俗武藝的文士,那門外的僕從壯漢們,個個外功結實,肌肉盤結,都是三流的好手。

    朱魁這邊正想著,突然望見王承的目光,順著目光看向堂外,心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自己惹了不知名的仇家,正好這趙達帶來了些武藝不錯的好手,不妨先借來充足護衛,加上王英師父那里招募來的師兄弟,人數就充足,把阿爹阿娘他們都接到城里,這樣就安全多了。”

    想到這,隨即就把今日中午在縣城外官道上遇截殺的事情,一一給說了出來,絲毫不隱瞞。

    “趙大哥可否借你護衛一用,待我日後揪出那幕後黑手,就還你。”說完,朱魁靜靜看著趙達的決定。

    聞言的趙達,眉頭一動,並沒立即回答朱魁的話,而是從懷里摸出一龜殼,塞入六枚銅錢,搖啊搖,倒了出來,竟然就地卜算起來,手中來首折算著,好一會目中靈光一閃,有了結果。

    笑著說道︰“朱小兄弟,趙某剛剛算了一卦,是吉卦,意為此次截殺,乃是凶而不危,凶後就遇貴人。”

    對這些算命之說,朱魁只是“哦”了一聲,並沒多往心里去,更重自己實質的謀算。

    “多謝趙大哥吉言,但眼前事還需有個對策,這才可心安,所以,不知可願借你護衛一用。”

    “哈哈,朱小兄弟有需要,趙某自無不允之理,就讓他們跟隨你左右,讓你驅使,這其實是他們的福氣。”趙達大笑的同意道,方外之士尤為信命,做事都按他們的天意而走,既然認定朱魁是真龍,是明主,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冊 第四十二章 陸縴上

    北固山,鎮江三山名勝之一,遠眺北固,橫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勢險固,因此得名北固。

    東吳甘露元年,建甘露寺,而後三國演義中就有了“吳國太甘露寺招親劉備”的典故。北固山也因這故事而名揚千古。

    只是如今是三國未成之前,江東發展的力度遠遠不如東吳當權時期,北固山不過荒山一座,市井傳聞常有強匪出沒。

    溜馬澗,位于北固山後峰後測的峭壁上,兩面雲崖夾峙,中通一線小徑,地形非常險峻,這是從丹陽郡去吳郡的捷徑,而且可以直接策馬而過。

    不然要麼棄馬翻山,要麼調轉繞路。

    朱魁將家人接到縣城,又請了護衛,做好防備工作後,就應趙達之請,帶著王承一起,三個人騎馬穿過吳郡,再往會稽郡,而吳範的家在上虞縣。

    命師方士有錢,朱魁是早有見識,吳範也不例外,在經過戰亂不久候的會稽郡中,依然有一座不小的大府宅,而起吳範在會稽郡里特別有名,朱魁一路走過,見到兩旁的百姓都知道風水卜算師吳範。

    吳範依舊儒衫裝扮,腰間掛著羅盤,朱魁與他相互打諒了一番,互相交換了名字,抱拳行結交之禮,就完結了。

    在吳範家,不過住了一晚,就離開了,弄的他都不明白趙達叫他一起來拜訪,所為何事,不過寥寥寒暄了幾句,算正式認識一番,何苦費這麼大功夫。

    朱魁與王承被安排在上等客房,有下人伺候著,在另一邊的房間里,吳範與趙達私下交談著。

    “吳賢弟,你看如何,為兄信中可騙你否?”趙達微笑的問道。

    吳範點點頭,表示認同,他為人剛直,言語嚴肅,說道︰“小弟雖不同兄長那般可觀面相,可批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