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之袁家我做主 作者:臊眉耷目(連載中)

第二十章 圍攻許都


    悄悄的在許田外圍的山林間駐扎了一晚,袁尚所率領的大軍繼續開拔向著許都前進。

    不消旬日之間,兵馬已是開赴至許都外城,遙遙的望著許都,袁尚的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身為大漢的臨時都城,許都確實有著它的不平凡與獨特之處。

    矗立在袁尚目光中的都城高聳入雲,城池高大足有四、五丈,重石累壓,牆壁嚴厚,氣勢非凡。

    下方壕溝寬深,內中積水澤潤,極為嚴整。

    離許都城門尚有數裡之遙,仰首細細看去,卻也能發現城牆上一桿火紅的大旗在風中搖擺,旗上繡著的乃是一個黑色紅邊的金邊大字。

    「漢!」

    「公子,怎麼辦?強行攻城嗎?」張頜打馬上前問袁尚道。

    袁尚搖了搖頭,笑著道:「不用這麼著急,左右咱們就是來嚇唬的,犯不上跟他們硬拼!」

    高覽聞言道:「那依公子之見,又該如何?」

    袁尚聞言低頭思慮片刻,隨即抬起頭道:「這樣,五千鐵騎,咱們派出一千在北面的樹林間來回奔走,弄他個塵土飛揚,讓敵軍誤以為咱們有大隊人馬接應,剩下的四千兵卒分三路圍城,各自在東、西、南三門搖旗吶喊,以壯聲勢,唯獨留下北門一路放空。」

    高覽一時沒反應過來,奇怪道:「圍三缺一,乃是為何?」

    張頜卻是心領神會:「留下北門,讓曹軍的信使沖出來給曹操報信。」

    袁尚聞言笑道:「張將軍真是聰明伶俐,好了,勞煩二位將軍立刻分頭行事,准備圍毆.....不是,是圍攻許都!」

    「諾!」

    ***********************

    許都,尚書令府。

    當今天下,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一章 放哨騎


    「這小子,為何與袁紹年輕時長得那般相像!」

    荀彧早年曾在袁紹帳下當過幕僚,對袁紹的音容樣貌自然是無比的清楚,此刻再看城下這個率兵圍城的小崽子,相貌與袁紹年輕時的風采可謂是大相庭徑。

    荀彧驚詫之余,心中亦是不由開始惴惴不安,一個不妙的念頭開始盤桓在了他的腦海之中。

    這個年輕的後生,他該不會是袁紹之子吧?

    倒不是他荀彧怕了袁紹乳臭未干的兒子,只是他對袁紹的了解頗深,不比一般常人可比。

    荀彧早年給袁紹干活的時候就知道,袁紹此人一向是出了名的護犢子,年長之後更是尤甚從前,這位河北霸主平日看似驕縱,可對膝下子女卻真的是寶貝之急,單看他治理河北四州的方式,就可瞧出一二弊端。

    河北四州,袁紹留下了自己最喜愛的三子袁尚在身邊與自己同鎮冀州,另外青州,幽州,並州三州全部交給兩子一甥掌管。

    袁譚守青州,袁熙守幽州,高干守並州,整個河北的統治權都籠罩在袁氏家族之下。

    在荀彧看來,這是根本的取亂之道!但從中卻也能看出袁紹對於家族的重視程度和信任程度要遠遠的高於其他各路諸侯。

    如果這小子是袁紹之子的話,依照袁紹那護犢子到極致的性格,就是為他兒子的安全,此戰斷然不會給少了兵馬。

    如此,只怕許都危矣!

    捋清楚了腦袋當中的思路,荀彧的臉色隨即一正,沖著城下的袁尚叫道:「軍中來將,可否報上姓名?」

    袁尚聞言微微一笑,好家伙,正好問到點子上了!

    「好說!我乃當今大將軍,冀州牧袁將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二章 圍城阻信使


    中國有一句俗語,叫做:小河溝裡翻大船。

    而現在這句話則正正好好的體現在了荀彧的身上。

    論機智,論經驗,論眼光,荀彧高了袁尚這小兒娃不知是幾個檔次,可偏偏事遇湊巧,今天他就讓這小兒娃給玩了。

    一是袁尚輕騎偷襲許都,令荀彧防不勝防,二是他自料對袁紹了解頗深,一時間犯了先入為主的低級錯誤,三是事態緊急,不曾細想,四則是袁紹本人荀彧還未放在眼裡,他又豈會想得到袁紹的兒子會有這般的膽識?

    最終結果,就是導致袁尚竟然以小小的虛張聲勢之計,擺了荀彧這位當世名家一道。

    這個,也許就是所謂天時吧。

    所以說,荀彧現在郁悶了。

    寫好了勿要讓曹操退兵的書信之後,荀彧隨即又准備了好幾匹哨騎,令他們分居與四門,自己則是登上城樓觀望,命他們尋機沖出敵陣,去送書信。

    問題是上了城門一看,荀彧的心登時涼了半截。

    數千鐵騎將城樓圍了個嚴嚴實實,不攻不撤,只是留守在原地,斥候往來奔馳,嚴密視察著許都城上每一處可疑的地方.........

    敵軍這是要將所有出入的情報封死在城內啊。

    觀看了許久之後,但聽一旁的侍從官猶豫的說道:「荀令君,袁軍守定四門,並派斥候往來縱橫,看來這書信不是那麼容易送出去的。」

    「送不出去也要送!」

    眼看著下方鐵騎雖精,卻沒有攻城器械,荀彧這心中已然明了袁軍並無攻城之意,只是要借自己的嘴召曹操回兵!

    這可恨的袁家小子.......

    「傳令四門,同時開城,由城中鐵騎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三章 鬼才


    兩日的時間過得很快,甚至可以用飛快來形容。

    這期間,許都城內曾無數次的組織人馬想要再一次的突圍,可惜全部沒有成功,張頜與高覽二將猶如一只狠利的鉗子,率領兵將死死的扼殺住了許都的咽喉,任憑許都城內突圍的人想耍什麼花樣,他們二人的目標卻是始終如一,雷打不動。

    殺盡一切想要突出重圍的人!

    許都的情況暫且按下不提,單說官渡大帳之內,曹操在接到了荀彧書信後的反應。

    官渡大戰已至連年,頻繁的操練,廝殺,計謀,危險已經貫徹曹操整個的生活,但此時此刻,以前那些所有的危機都恍如隔世浮雲,眼前的這件事卻是重重的抨擊者曹操胸口的心弦。

    帥帳之內雖無聲,但卻仿佛刀劍相擊,戰馬長嘶,一派肅殺與凝重。

    主位之上,曹操那張平凡卻深化內斂的老臉此刻有些難看,額頭也微微的冒出了一些汗珠,看著眼前荀彧送來的書信,曹操不由感覺一陣手腳冰涼。

    「主公......荀令君所來的書信,到底是所謂何意?」良久之後,但聽一個聲音帶著疑問緩緩送出,卻是於禁。

    曹操的眼皮子微微一挑,接著抬頭看了看左右兩旁的文物群臣,掂量了許久,終於聽他長舒口氣,張口言道:「諸位......今日這帥帳之內皆孤心腹,沒有外人,孤就敞開了說......荀令君發來急書,許都遭袁軍分兵偷襲,且兵馬人數不少,勢在危機,讓孤火速派兵回往救援!」

    這句話一經曹操說出,頓時猶如一顆石引起千層浪,頓時在整個曹營內炸開了鍋,眾將你瞅瞅我,我看看你,每一個人的眼中無一不閃爍著驚訝。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四章 分界碑上的笑臉


    正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袁尚是個聰明人,他偷襲許都的計策與計劃的實施也算頗為精巧,怎奈這天底下的聰明人實在太多,卻並不是只有他一個。

    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謀如范蠡,決策似陳平。

    中原英才無數,但以機智謀略而看,卻以曹操帳下祭酒郭嘉最為了得。

    僅僅是因為書信送來的過多,就看出了袁尚的真實意圖所在,還能揣測出袁尚撤退路線,鬼才郭嘉,確實是名不虛傳。

    這個人,實在是太可怕了。

    話分兩頭。

    日子過得飛快,轉眼之間兩日的時間已是飛一般的過去。

    兩日來,曹軍在荀彧的幾番布置下,幾次想要沖出重圍給曹操報信,無奈袁軍防守的極嚴,休說一個信使,連只蒼蠅也甭想飛出去。

    就這樣將將巴巴拖延了兩日,荀彧的心一天比一天涼,而袁尚的心則是一天比一天安定。

    直到第三日的早晨,袁尚方才派人將張頜與高覽召至身邊談論撤兵之策。

    連日來的守株待兔,熬的這兩員袁軍中的上將都沒有什麼精神頭,平日的神采奕奕完全消失,出現在他們臉上的神色,除了疲憊就是操勞,二人的眼眶子竅青,雙眸中布滿了血絲,真可謂是勞頓之極。

    真是下了苦心了,袁尚心中暗自感慨。

    想到這裡,袁尚大步上前,心疼的親自替二位將軍整了整盔甲和衣襟,接著長身一拜,恭敬的言道:「有勞二位將軍日日夜夜的辛苦殺敵,才能換來今日的成果,袁尚無可報答,只能在這裡替父親,替河北將士們多謝二位將軍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五章 東游記


    夏侯淵怒了!

    從小到大,或者說是從曹操起兵到成就霸業,一直輔佐曹操稱霸的曹氏與夏侯氏何時收到過這樣的侮辱?就算是曹操當年在洛陽被人稱為宦官之後,所受到的侮辱也絕不比及今日之萬一。

    袁軍鼠輩,竟敢不將我等放在眼裡,作此骯髒下作之事,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太他娘的熊人了!

    想到這裡,但見夏侯淵狠狠的將手中戰槍從地上一拔,沖著身後的兵將們呼喝道:「率兵來時,郭先生曾有言,袁軍此番偷襲許都,欲要撤離,必走徐州!三軍聽令,全軍隨我往徐州方向進發,抓出這個在石碑上涂抹的下賤之輩,本將要將他剝皮拆骨,吃肉寢皮,碎屍萬段!」

    「且慢!夏侯將軍不可!」

    聽了夏侯淵發出軍令,夏侯淵麾下的副將呂賢急忙打馬出來發言阻攔。

    夏侯淵轉過頭去,一臉憤然的怒視呂賢,咬牙切齒道:「你有何話要講?」

    呂賢不管不顧,在馬上沖著夏侯淵施了一禮,急諫道:「夏侯將軍只記得郭先生來時曾說袁軍撤退要走徐州,難道卻忘了郭先生亦曾有言曰,只讓將軍您解許都之圍,卻是萬萬不可去追趕袁軍,徐州那面,自有大兵布下羅網等待著袁軍自投而入,此事乃得主公應允,夏侯將軍不可魯莽,若是這般隨意的追去,少不得是違了軍令,更是破了壞司空大人之計......」

    「住口!」呂賢的話沒有說完,夏侯淵已是忍耐不住,出口打斷呂賢的話頭:「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主公和郭先生若是看見這石碑,定然也是如此,汝是何人?安敢在此饒舌!」

    呂賢聞言苦笑:「將軍,您這是一時之氣,切不可持勇而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六章 不回河北


    「夏侯淵.......」袁尚聞言恍然而悟:「原來是他。」

    張頜見狀奇道:「三公子也知曉此人?」

    「只是略有所聞。」袁尚站起身來,跟幾位老農打了個招呼道別,隨後與張頜一同向官道方向走去:「只聽說他是曹操麾下的親族愛將,具體有些什麼本事,我倒是不太清楚,還望張將軍能為我指教一二?」

    「指教不敢。」張頜抬手捋了捋下巴上的胡子,細細思索道:「末將亦只是聽說而已,夏侯淵此人早年便隨曹操起兵,現居潁川太守之職,此人臨陣經驗極其豐富,性如烈火,秉性剛強,不過這些倒都並不是重點......」

    袁尚聞言奇道:「那重點是什麼?」

    張頜長聲嘆道:「重點是此人最擅長千裡奔襲戰法,行軍之速,天下間幾無人可以比擬,若是由他率軍尾隨我軍之後追趕,就算我軍皆是騎部,只怕也是極難甩脫.....」

    「千裡奔襲.......原來是這樣。」袁尚聞言低頭沉思,張頜的擔憂並非不是沒有道理,他們此刻的目的是要火速撤軍回河北,可夏侯淵的所擅長的卻正好是長途奔襲之法,此消彼長,正如五行相克一般,夏侯淵的戰法可謂是不偏不倚,正好克制己方目前的撤退意圖。

    這倒是個鬧心事。

    「張頜將軍,那若依你之見,對付夏侯淵這種擅長急襲的人,應該用什麼策略,才能封住他的優勢?」

    張頜似是早已經成竹在胸,聞言雙目頓時一睜,露出點點的精光,寒聲道:「屯駐兵馬,布陣與平原,與沖擊而來的夏侯淵正面對決,一決雌雄!」

    袁尚聞言恍然點頭:「原來如此,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是嗎?也算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七章 仁義之師


    夏侯淵沖著徐州方向狂追的時候,袁尚卻調頭換站,向南面的汝南方向進發。

    夏侯淵逞一時血氣之勇東向強追袁尚,結果讓袁尚猜測出了曹軍在徐州有埋伏的事情,這事如果讓曹操知道,故意得會被活活氣死。

    所以說,組織紀律很重要,上級的命令必須聽,無組織無紀律的同志不是好同志,對於夏侯淵這樣自由散漫的干部,必須嚴肅處理,否則早晚會吃大虧的。

    就這樣,夏侯淵火急火燎的往東面的徐州追趕,而袁尚則是屁顛屁顛的向著南面的豫州方向進發,兩軍的行軍方向由直線改成了的九十度直角,相交卻不想遇。

    豫州邊界的廣袤的平原上,一支五千人的孤軍策馬急速奔行。

    僅僅是三日的時間,袁尚的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由兗州東面的邊境轉入了豫州,行軍速度可謂極快。

    若是說夏侯淵率軍的速度是平均每日千裡奔襲,那袁尚的進軍速度估摸著也得日均八百多裡了。

    眼看已是進入了豫州境內,袁尚心中著實是松了一口氣。

    抬頭看了看天色,已是接近正午,再瞧瞧身後的士卒們都已是累的五迷三道,舟車勞頓苦不堪言,就連馬匹也都大顯乏力,難以為繼了。

    袁尚見狀隨即下令:「傳令三軍,駐馬歇息,搭鍋煮飯!咱們吃飽了,養足了士氣,精精神神的進豫州去。」

    「諾!」

    三軍將士聞言一個個頓時高興的不行,連日來的突擊奔跑確實是將他們累得不行,此刻得了袁尚的命令,士卒一個個急忙勒馬駐腳,翻身下來,任由馬吃青草,自己則是在草地上隨意的鋪個毯子,倒頭就睡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八章 南頓縣宰


    南墩縣的城郭之下一片漆黑,城樓頭上仿佛是寂靜無人一般的幽靜,唯有縣城內隱隱約約傳來的打更報時聲音,才能讓人覺得,這個縣城之中是有活人存在的。

    乘著漆黑的夜色,高覽率領一眾精銳兵將奔至城牆下,抬頭看了看不高的城牆,他的嘴角不知不覺間露出了一絲陰冷的笑意。

    城牆的高度很低,最多也就是不到一丈的小高度,而且還是用土磚堆砌而成。

    跟許都高聳入雲,龐大巍峨的城頭相比,簡直就有著天淵之別。

    區區一介縣城的土牆,焉能難得倒他們這些軍中猛士?這就是高覽不屑的原因。

    「上繩!!」

    雖然是短短的兩個字,但帶來的效果是明顯的。

    只見五十名袁軍的軍士將早已准備好的繩索向著城頭猛然拋去,一環接一環的套入城垛,然後使勁拽了拽繩子,側身繩索是否結實。

    「爬城!」高覽再一次的下了命令。

    兵勇們隨即一個個身手矯健的向著城牆上爬去。

    幾乎也就是一瞬間的功夫,高覽一眾已是攀爬到了城牆之上,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

    高覽剛剛登上城頭還沒喘口氣,卻見成梯之上,緩緩的走上來兩個打著哈欠的守城士卒。

    他們手中的矛戈都斜扛著,睡眼蒙送,一臉倦意,警惕性要多低有多低,很顯然就是在磨時間混日子的。

    可能這兩個守衛沒有想到,在這幽靜無戰事的南頓縣,居然會有人神不知鬼不覺的潛伏進來。

    剛一登上城頭,卻見本該是清淨無人的地方居然乍然多出好些人來,兩個守衛頓時嚇得一個激靈,大半的睡意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九章 真假劉關張

    從古至今,這世界上就不乏自作聰明的人,他們沒什麼大能耐,智商也不太高,可是有一個相通毛病,就是好顯擺。

    很顯然,這位南頓縣的鄧縣宰也是其中之一,不過他顯擺的方式有些特別,人家的顯擺都是害人害己,他呢,沒坑到自己,沒坑到袁軍,倒是將不相干的劉備軍給徹底的拉下水了。

    廳堂前的院內有這麼多縣衙官吏看著聽著,高覽如今又坐實了張飛這個身份,只怕這個黑鍋日後劉備軍是徹底的背定了。

    還沒等見面,就先給劉備扣了一頂屎盆子,袁尚這小子的為人當真是不怎麼地道。

    高覽進入縣衙沒有多久,袁尚和張頜也將整個南頓縣的四門、主要街道路口、縣中險要以及軍旅營盤全都佔領。

    由於南頓縣是個小縣,所以縣城中並沒有多少人馬,約莫只有不足千人之眾,而且大部分還都是在熟睡之中,遇上袁軍無千精銳便是一觸即敗。

    所以說,袁軍佔領整個縣城,就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簡單明了。

    見整個南墩縣已被控制,袁尚隨即將整頓縣城後事的瑣碎事務安排給麾下校尉們,自己則是率領著張頜並一部分精銳趕往縣衙接應高覽。

    進了縣衙之後,只見整個縣衙內的官吏全部被集中在正廳前的大院子內,而高覽本人則是大咧咧的坐在正廳上的主位之上,活像一個不學無術的縣太爺,而真正的南頓縣宰則是在一旁點頭哈腰的給高覽溜須,跟個師爺似的,情景頗為怪異。

    見袁尚與張頜進了縣衙正廳,高覽臉色頓時一喜,從主位上一下子蹦了起來,哈哈大笑道:「南頓城區區一介彈丸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