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明揚三國 作者:海漂 (連載中)

第八十四章 三路之策 上

  徐庶六那店小二給他講述江夏的現狀,足足耗費了半個多的時辰,期間自然引起了他人的頻頻關注,事畢後,徐庶多付了一倍的食宿錢給那客棧的掌櫃,他這才眉開顏笑起來,方才小二哥駐足不動,他可是頂替對方,跑了好幾趟端茶遞水的活。

  臨出客棧錢,徐庶同樣支付了一吊五株錢給那店小二,算問話的資費。

  「小二哥,你天生機靈,卻苦於不識字,不然必不是如今現狀,不過如然此刻醒悟,還為時不晚,只要肯下一番苦功學文習字,將來的成就必定非凡,今我就去那禮賢館應榜,若得對方收納,我回在回來找你的,這段時間裡,你好好想想,是否願意跟我離去,做那書從。」徐庶將腰間的細劍別好,抱拳告辭道。

  那店小二哪裡會不肯,連忙恭恭敬敬的謝禮道:「多謝先生,多謝先生,小的呂蒙在此恭祝先生在招賢榜上應榜頭籌,得到太守大人的賞識,呂蒙會在此處靜候先生的佳音。」

  說實在,剛剛徐庶就有觀察過呂蒙的細節,見他不過十餘歲的年紀,雙眼靈動之色,是他這些年遊歷天下中,很是罕見的,再見他在談吐中,發現他竟能幾下許多旁聽朱魁說過的名言,更能主動的回答上他徐庶的疑問,心中就有了發掘瑰玉的念頭,當然瑰玉是否能綻放光芒,還需看對方今後是否能抓住時機。

  出了客棧後,徐庶顯示先是去了城外,去瞧了瞧那英靈墓園,好好的觀摩一番,果然一塊三丈大的巨碑聳立在墓園門口,上書:「英靈園」朱魁親題的字樣,旁注著英靈碑的由來,和裡面所安葬的英靈,所述與店小二說的大同小異。

  而裡面一座座墳頭,有序的排序的,每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八十五章 三路之策 中

  偏廳需要從大堂左側的走廊穿過,沿著走廊大概需要慢走走個百餘步的腳程。

  徐庶一邊跟著那護衛身後走著,不過他的目光一直都沒從大堂處移開,他很想知道裡面的人在談些什麼,這個念頭讓他有些自嘲,自己想出仕後,連帶著好奇心也增加了不少。

  忽然,他的目光與那大堂門口左側的一名護衛相對起來,那名護衛穿著鎧甲,明顯與其餘者不同,像是這些護衛的統領。不料,對方的雙眼同樣的犀利,立馬發覺徐庶的窺視,那名護衛統領本以為應該是一名來登記的士子,這些日子他也已司空見慣了,不過徐庶的面孔隱約的讓他覺的有熟悉感,下一秒他的雙眼霎時更亮了起來,回頭對手下衛兵交代了兩句,竟然直直朝徐庶這邊追走過來。

  「啪啦!啪啦」的甲衣晃動的聲音,原來這名護衛統領穿戴的是真真的鐵羽鎧甲,而其餘的護衛們則是硬紙鎧甲,外貌雖然,但走動之間,卻又很容易的一眼瞧出,腳步很快,幾個晃動之間,就已經追上了徐庶二人,喊道:「等等!」

  給徐庶領路的護衛聞聲,停下來腳步,很自然的回頭一看,見的來人,裡面端直了身子,回道:「啊!見過虎二統領!」這名護衛不知自己的長官追上何事,以為是關於身邊這先生的,連忙解釋道:「統領,這是前來應榜的遊學士子,屬下正欲帶去登記。」

  說著指著徐庶,略為解釋一番。

  「嗯!我知道了,你先下去,我與這位先生說話。」虎二統領點頭表示知道後,就勒退那名護衛,後者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徐庶,領命會大門口繼續站崗去了,心中卻帶著一絲絲的疑惑,不過很快就拋開了,畢竟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八十五章 三路之策 下

  徐庶進了大堂後,靠在角落的一側,他聽了聽,原來朱魁出的題目是關於「人之初,性本善,或人之初,性本惡。」這個關於赤子善惡的問題。

  孔子創立儒學一脈,禮儀道德傳教,他弟子有七十二人,卻沒一個可以繼承孔子的衣缽,將儒學發揚光大,為儒家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儒家一脈中,自孔子後,只有三人,荀子、孟子、朱子。

  其餘子貢、顏回、宰予、冉雍等等弟子,只能說算是儒家優秀弟子,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孔子領了這些人入門,他們卻沒自個領悟出些聖賢出來,什麼宗聖、述聖、復聖,都不過是一時之名,貢獻不大,反而半路拜師儒家的荀子、四代再傳的弟子孟軻,後世弟子朱熹反倒領悟出自己的聖賢道理,三子之名,幾千年後,被人知悉的幾率遠遠在其餘之上。

  不過三子之中,朱子的被人訛病最多,可以說他名不副實,但耐不住,人家對儒門,貢獻很大,他將孔子的禮教之法發揚光大,他建立《四書》系統,將儒學直接成為了宋、明、清三朝幾百年的官方學說,可以說每人都必須學。

  荀子,第一個欲將法家納入儒家學說之人,他有弟子韓非、李斯,成功讓嬴政統一的六國,而董仲舒的天權神授,也取自於荀子所發揚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才能讓漢武帝接受了他的《天人三策》,否則什麼道德,什麼三綱五常,如何能得武帝青睞。可惜董仲舒的思想摻雜了太多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後人稱作明儒暗法,更有後人稱他,壞了春秋百家,讓儒家獨大,使中國再也不能百家爭鳴,文化一步步落後,成中國歷史上思想界的罪人。

  故而說,朱熹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八十六章 三路之策 續一

  不顧各種不滿吵鬧的聲音。

  「哈哈哈!」朱魁大笑的揚手,他重新端正坐直了身子,豪情的笑道:「諸位先生,和血如此,我觀這人剛場中插言,可見是個有膽識之人,他必有一番高論,且讓他一說又有何妨,若說的不好,再論懲處。」

  「這位先生請吧!」

  朱魁的話就是令旨,他開了個決定了,其他人自然一個個不敢說個不字,這十人不過都是尋常的士子儒生,為的不過是討好朱魁而來,其目的就是為了官和發財,斥責徐庶,也都是主觀意識上,以為這人打擾的了朱魁的雅興和面子,猜其必然會發怒,故欲順著性子說話而已。現在既然朱魁絲毫不在意,他們更不會逆了自家主公的意思。

  「多謝揚子侯!」徐庶稽首說謝,他知道朱魁怕是認出了自己,這才不計較擅闖之事,微微的對對方投了個善意的微笑,而後整了整思路就道.

  「在下竊以為,人之初,性赤子,無善惡.」

  話一出,其餘十士子紛紛低頭細想,但很快這些就面露不屑之色,原來他們幾人回憶了下,發現這句話,不出任何經典,那就不是聖賢之言,既不是聖賢之言,那就是草民狂言了,他們為士子,自由高人一等的心態,對草莽之人,除了不屑,還是不屑,不過他們抬頭見朱魁臉色不變,也就學乖了,不發言,就讓徐庶唱獨角戲,不附和也不反對,場上一下子只剩下徐庶在那呱呱的說著.

  見場面有些冷清,朱魁不由給對方加了點油,徐庶開頭的一句,讓他雙目喜意外露,但很快隱去,就說道:「先生,請試言之,何為赤子無善惡?」

  「是!」徐庶領命,清了清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八十七章 三路之策 續二

  徐庶微微一笑,指指朱魁,再指指自己,說道:「只要懷明自此以後修得再提恩公兒子,或喊我元直即可,這便是庶最想要的報答了。」

  朱魁一噎,始料未及,讓他不知如何回應,直直看著對方,只見徐庶的神情不是在說笑,甚至跟他拱手求答應,他終於長吁了一聲,道:「既如此,元直,可乎?」

  「善!徐庶拜見主公!」這次徐庶是成九十度彎腰拱拜,這讓朱魁更是措手不及,他腦中還在想著如何趁此機會,收復徐庶在身邊為自己效命,不想著才一相見,人家竟然是直接來投奔自己的,好驚喜,好驚喜。頓時爆出驚天笑聲。

  「哈哈哈哈!得元直,天祐我也,天祐我也啊!」朱魁仰天大笑乎,久久不絕,好半會,他才按下心中喜悅之情,對徐庶說道:「走吧,我要大擺喜宴,為元直接風洗塵。」

  拉著徐庶抬腿就走,路過門口時,見二虎迎了上來,嚷嚷著:「二虎,快令人準備,各種美食美酒上來,要宴請徐庶先生。」

  二虎剛剛已經在門外將一切都看在眼裡了,知道朱魁也已經認出了徐庶,故而在有準備,同樣樂呵呵的迎上:「主公,二虎早在之前就認出徐庶先生,已經提早一步讓下人們準備宴席了。」

  「好,走走走,二虎你立功了,都一起來。」

  一連數日,朱魁若如魚得水一般,逢人就誇徐庶,每日之間,大小宴會不斷,重視之情,兮兮相惜之情,溢於言表。當然少不得介紹給江夏一應文武,如同王承、甘寧、周泰、戲志才、陳宮、華歆等人。

  這讓徐庶而後每每見到戲志才、陳宮等人,大感尷尬,因為他從言行中,就已經看出朱魁麾下唯有此二人的才識不下與自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八十八章 風雲之秋 上

  荊州,八駿劉表風風火火的趁十八路諸侯聯盟解散之際,設計殺了孫堅,又趁朱魁違規之際,攻打江夏,可惜碰上難啃的骨頭,弄的自家損兵折將,大敗而回,些許從孫堅那掙來的優勢,又損失殆盡.

  不過,這些對於天下大事來說,亂世不過開啟的小水花,並不能引起天下諸侯多少側目.

  比如退回關中的董卓一方,在得到關東諸侯解散的消息後,終於消停了口,拍重兵關上函谷關和潼關,又派郭汜和李傕向西防守馬騰,總算穩定了關中的局勢.

  隨即李儒曾向董卓建言,關東聯軍聯合起來董卓大軍不是對手。如今退回關中之後,關東眾諸侯各懷鬼胎,肯定會互相殘殺,待其打得筋疲力盡,而自己經過休養生息之後,主公只需親提大軍,就可定鼎天下。

  李儒的建議明顯是高明的,歷史上曹操於官渡大敗袁紹之後由於沒有能力一次過吞併袁紹所統領的四州之地,故此行郭嘉所獻之策,休養生息,靜待袁紹的三個兒子自相殘殺,待其殺得筋疲力盡之後,曹操大軍一出,四州之地立陷。

  如今李儒給董卓的建議明顯與歷史上郭嘉給曹操的建議有異曲同工之妙,然這兩人所出之謀雖然相似,但結局卻是絕然不同。

  做成結局不同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李儒高估了董卓的自制力。董卓入雒陽之前,還是小心翼翼地謀劃,害怕會行差踏錯一步,就算入得雒陽,亦是如此。不停地拉攏士人,拉攏何進、何苗遺部,說降呂布等。但丁原一滅,沒有了對手的董卓就變得目中無人了,故此才有朱魁謀算十八路諸侯討董,如果董卓不殘暴,哪怕朱魁偷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九十章 風雲之秋 下

  韓馥是否有野心,這不好說,但獨立冀州的心思肯定有的,不然當初十八路諸侯會盟打下雒陽後,他聽到報告說渤海袁紹的異動,也不會嚷嚷著要回冀州,的確是怕袁紹奪了他的老巢.

  苦思無果後,於是韓馥立即找來荀堪、辛評兩位謀士問策。只聽見荀堪說道:「公孫瓚麾下幽州騎兵為主力,其戰力不亞於董卓的西涼鐵騎,又有天下最強精兵之一的白馬義從為其鋒刃,其戰鬥力主公於討董時亦見識過,以如今冀州兵馬的實力,實在難以抵敵啊。」

  荀堪所說正正說中了韓馥心中所想,聽得荀堪的分析之後,韓馥連忙問道:「友若有何策教我?」

  荀堪微笑著說道:「袁本初智勇過人,手下有名將顏良、文丑天下少敵。又有名士田豐、郭圖、許攸、逢紀等人為謀,主公可請其同治州事。想袁本初乃是四世三公袁家之後,必然會厚待主公,如此亦不懼公孫瓚矣。」

  荀堪說完之後,他旁邊的辛評亦都立即出言附和,並且隱約點到了韓馥自己乃是袁家門生,與袁家長子袁紹共治州事,一是知遇之恩,二又為冀州百姓著想。

  韓馥聽了辛評的話後,原來還是舉棋不定的心立即就下了決斷,著冀州別駕去渤海請袁紹入主冀州。

  這時長史耿武諫道:「袁紹乃是孤客窮軍,且要我冀州供其錢糧用度,如此仰我鼻息,就如同嬰兒在股掌之上,只要絕其乳哺,立可十七餓死。主公又何必與其共治州事?如此就如引虎入羊群一般無二也。」

  韓馥聽得,說道:「非是我韓馥不知先生之意,實是如今之事,無可奈何,前有公孫瓚窺視冀州,後也有袁本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九十一章 美人江山 一

  西京長安原比東都洛陽壯麗得多,城高三丈五尺,佔地九百七十三頃,而城內幾乎沒有百姓的民居,完全被未央宮、長樂宮、明光宮、北宮、桂宮五座巨大的宮殿充實,而城側尚有一座建章宮。整個京兆之地,還有甘泉宮、洪崖宮、望夷宮、承光宮、儲元宮等大小離宮達一百五十多座。

  可惜這麼大的一片建築群,現在已經變得殘破不堪。

  昔日綠林軍打破長安城、火焚未央宮,新朝皇帝王莽在漸臺喪命。更始帝劉玄縱情聲色不理政務,使得王匡、張昂等奸臣胡作非為,終於引來赤眉軍搶奪關中。赤眉統帥樊崇一把火燒了長安城,挖掘帝王墳墓攜寶西進,繼而又被獨霸雍涼之地的隗囂擊回。

  從此赤眉與綠林在三輔反覆交惡、纏鬥不休,把花團錦簇的關中之地禍害得民生凋敝一片淒涼,將所有的樓臺殿宇都毀成了朽木瓦礫,直到光武帝劉秀將他們全部消滅。但因為破壞巨大,百姓疾苦,劉秀無力再修復西京長安,便在河南洛陽紮下了帝王之根。

  可大漢在河南傳了十二帝之後,逆臣董卓匆忙廢立天子,搞得天怒人怨,激起天下十八路諸侯一同討伐,終究兵敗而逃入關中,致使朝廷省署完全倉促遷回長安。雖然天子大臣都來了,但西京宮殿大半仍舊荒涼不堪,小皇帝劉協只有落腳在草草翻修的未央宮中。

  相傳,未央宮是開國丞相蕭何營建的,高祖劉邦得勝而歸,見到未央宮巍峨華麗,不亞於秦之咸陽宮,當即大怒,喝問道:「天下兇兇,勞苦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宮室過度也?」蕭何豈是一般的聰明,馬上應對道:「非令壯麗無以量威,且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九十二章 美人紅顏 二

  好半會,貂蟬依然不答案,王允心底有些著急,目光一轉,又說道:「女兒難道要讓呂將軍,溫侯他一輩子都背著三姓家奴,賣國惡賊的罪名嗎?讓他堂堂天下第一勇士聲明蒙羞受辱?」

  「這般你如何對得起呂將軍,這連日來對你的愛戀?」

  王允這話果然有了效果,貂蟬抬起了秀首,那雙眼早就不由自主淚水如露,輕咬貝齒道:「義父待我恩重如山,女兒本不該有辭,但讓女兒使用了這美人計,女兒又如何去面對呂將軍?」

  王允皺眉,只見迎面兩行清淚順著那如玉的面龐流淌下來,那貂蟬楚楚可憐的模樣,知道此舉無疑送羊入虎口,於心開始不忍,本想作罷,可一想到董卓篡位在即,漢室搖搖欲墜,當下硬起心腸,就欲在言語上再次逼迫。

  不想,這時貂嬋抬起雙眼,也不擦淚花,只是輕聲道:「義父大義,女兒怎麼會不明,若溫侯真愛極女兒,讓其反了董卓,不過女兒一言之事,若溫侯愛富貴,勝過女兒,縱使連環美人計,溫侯亦不可能為了女兒再次弒父。」

  聽得貂蟬這話,本到嘴邊的話語,王允又收回了,這話有理啊,富貴美色,呂布心中到底孰輕孰重,若不打探清楚,貿然的使用美人計,怕是會一敗塗地。

  見得王允不語深思,貂蟬雙目亮光一動,屈膝跪下,側頭含淚道:「義父於女兒有一十六年養育之恩,女兒無以為報,然人皆有私心,自那一日女兒為溫侯所救,女兒的心便已寄於其身,難以自拔,若義父能成全女兒的心願,貂蟬定然盡全力讓溫侯離董卓而親義父,最不濟,他日義父動手除董時,也讓溫侯保持中立,或無法護衛在董卓之側,算報答義父這十六年來的養育之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九十三章 美人紅顏 三

  呂布很快就帶來了他的生辰八字,王允自然也不會做真去核對他與貂蟬間命數上合不合,如今董卓欲稱帝的心思越來越濃,除董一事自然越快越好,他王允自然希望貂蟬可以按預定的計劃,讓呂布疏離董卓,只要少了呂布這貼身的護衛,誅殺董卓的把握,至少多了三成。

  不過三日間,親事定下,呂布便騎著高頭大馬,在黃昏下,帶著貂蟬回到自己的府上,呂布成親,董卓乃是義父自然是以家長的身份為首座,二拜天地后,再拜董卓,由于貂蟬帶著珠簾,董卓一時間并沒窺探到這絕世的容顏。

  送入洞房后,剩下的便是酒宴賓客,如今董卓與王允算是成了親家,自然是同坐一席,二人對飲,酒至酣暢,王允看了看周遭吵雜的歡慶,見沒人注意這里,便對董卓道:“尚父盛德巍巍,就算伊、周之時也比不上呀。”見董卓喜形于色,王允壓低聲音道:“其實在下自幼擅觀天文,這幾日夜觀干象,知道漢家氣數已盡,尚父功德威震天下,若效當年堯舜禹讓位之事,可說正合天心人意。”

  董卓暗喜,心道自己早想稱帝,可還是擔心舊臣阻力太大。這個王允一直是百官之首,百官對自己不滿,這些自己都是清楚的,前些日子與李儒談及這事,不想他百般反對,說稱帝一事太過草率,時機未足,必受王允等一黨舊臣阻擾,這會王允老兒竟也如斯勸我稱帝,李儒當真越來越智遲了,來日告之這事,看他愧不愧。

  董卓畢竟是天下第一大諸侯,自然明白稱帝這事何其的重大,還是想要試探王允心意,假意道:“這有點過分了吧?”

  王允勸道:“自古有道伐無道,無德讓有德。尚父有道有德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