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明揚三國 作者:海漂 (連載中)

第五十五章 南逃 下

  可憐并州八健將曹性,因為時間急迫的關係,周倉連處理也不處理,便帶著手下先行離開,混在雒陽城中的有五百弟兄,白日董卓出城,許多最新城中消息尚未得報,便被鄭寶通知而趕來伏擊救援。

  善後一事,只能讓鄭源父子處理,後兩父子暗恨曹性無禮,草草的丟到亂葬崗了事。

  從鄭家商舖出來,不過幾步就到了王氏商行,外表看去空置有段時間了,這夥人一直都躲在其中。

  每日入夜後,都有士兵回報當日打探回來的情報。

  但今夜不同了,剛剛離開商舖據點的時候,有派手下,通知所有暗樁推出來,收攏五百弟兄,等待突圍。

  呂布明顯提早的出手,打亂了戲志才的謀劃,人謀三分,天意七分,本來戲志才與朱魁算來,斷後之人肯定是守不住雒陽後,才放火燒城。

  其實,朱魁記憶裡對十八路諸侯諸侯討董也不過是知道個大概,比如詳細董卓留誰斷後,又如何佈置詳情,這是史書沒有記載的。

  王氏商行裡,周倉並沒有等多久,所有派出的暗探一一歸來,聽那周倉問道:「諸位弟兄,回來可順利?」

  「一切順利,一路上那些涼州兵痞根本不管路上行人,一鍋瘋的都沖那有錢人家去強搶去了,哪裡顧得上我等這些流民路人。」一名江夏兵答道。

  「是的,將軍,城裡已經開始混亂了。」另一面同聲答道。

  這時,一名盯守北門的士兵說道:「將軍,屬下在北門遠遠見到大批步騎出塵而去,像是去了北邙山,旗幟上書寫一呂字,應該是呂布的兵馬。」

  「什麼呂布竟也離城了,那城裡可還有其他兵馬?」周倉雙眼睜大,直視幾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十六章 關東諸侯離心

  呂布領兵出了雒陽後,來到北邙山,很快就遇到負責挖掘陵墓的五千士兵,此刻,大批士兵都還在墓園底下,坑坑挖挖,做最後的挖掘,大概還要一天時間就可挖掘完畢。

  留守的盜墓將領自然認得這名董卓跟前新義子呂布,出示了下董卓口令,算是正式接管了這五千步卒。

  出於謹慎,呂布未先查看已經挖掘上來的財寶,而是將麾下士兵按北邙山地形,紮寨佈陣,大小各寨十來處,廣佈探字,要完全控制北邙山頭。

  北邙山一屯兵處,也就是先前挖掘出來的陪葬品的存放營寨,呂布將手中的方天畫戟在帳篷口地上一柱,入土三分,在盜墓將領引領下,入帳一看,一箱箱堆成小山的木箱,還是灑在地上用布包著的金銅玉器數不勝數,這是呂布出生以來第一次見到最多的財富,雙眼發直,但很快就回過身來。

  心中明白,董卓為何如此重視此地財寶,光光這剩下這帳篷裡面的財寶,足夠拉起一支兩萬人的隊伍,奉養兩年。

  這歷代漢帝的陪葬品可真豐厚,難怪董卓會說出那句死人之財,不可奪生人未來,加上先前挖掘運走那些,足有養軍十萬之資。

  呂布巡視完後,把自家主帳就搭在該營,親自看守,忙活了一天,也有些累了,吩咐好一些行軍嚴守探查後,不得打擾後,就躺在榻上,也不褪去鎧甲,瞇了起來。

  雒陽形勢危急,關東諸侯軍隨時會兵臨雒陽,他又要斷後,又要運財寶,能睡的日子也就這一兩天了,接下來很可能要連續幾天都得合眼,自然要把握時光。

  園陵廣闊而少有人煙,粗壯大樹遮蔽連綿山脈,樹多林密群鳥繁,候鳥聲絡繹不絕,沒有兵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十七章 重商  

  自十八路諸侯連夜從虎牢關離開,浦一離關口,趁著夜色朱魁偏離行軍路線,朝新鄭行去,一面接應周倉,一面也想等最新董卓動向。

  周倉的侍衛家丁隊伍,由於護送二十一戶雒陽富商家眷財產,行軍速度比一般百姓步行還要略慢一些,不過行至登封一帶,運氣甚好,中途相遇了從虎牢而來的朱魁。

  馬背上,朱魁與戲志才並排行軍,同時交頭相談著,關於雒陽各路諸侯們聽到自己和下屬軍馬離去的消息,會如此看待?袁紹、袁術兩兄弟肯定破口大罵,甚至再給自己攬罪名。

  但這些不是重點,二人一致認為攻破帝都後,各路諸侯必然會退兵,其中很重要,也很隱晦的緣由,不過權利二字,東漢兩百年的帝都失守,劉氏聲威降到最低點,討董戰爭中,名義上聯軍勝了。

  勝利容易令人利令智昏,兵權在握,縱橫天下的快感,一旦擁有,那種感覺就揮之不去,毒癮一般,任何的風吹草動,各種理由,各種對自己權利的擔憂,如何甘心為袁紹或者他人驅使,攻進長安又能得到多少利益。

  更多就如韓馥一般,聽到渤海袁紹留守兵馬有所調動,腦中離開便是急急忙忙退兵的念頭,而不是漢室國祚。

  兩人交談到此處,朱魁有些不以然,自己好像也是如此,荀子說的對,人性本私。

  不一會,前方有小校策馬來報:「主公,前面有一兵丁家眷組成的隊伍,領頭乃是周倉將軍。」

  一旁戲志才聽後,轉首笑而解釋道:「定然是周倉按吩咐從雒陽逃出前往新鄭途中,正巧遇上,那些家眷應該是當初與我詳談的二十一家商人,最後果然還是準備南下江夏。」

  「當初安排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十八章 弩陣 上

  弘農與雒陽之間有一山,名喚三崤山,此山乃是當年老聃著寫《道德經》之地,山勢高峻,是秦嶺山脈東段的支脈,隔黃河與河東的首陽山相望。

  下了崤山,再過不久便是函谷關,

  從北邙山出來,呂布領兵急行,避開了鎮守弘農亦是斷後徐榮,接著躲到了崤山中,一路上他也奇怪,竟然沒見關東聯軍一人,疑惑是否自己多疑,情報出錯了。

  但如此也好,不用交戰,能保全自接受手下兵馬,還可對董卓交託任務,就在山裡藏上幾天,就押陪葬品入關。

  崤山山腳,一營盤中,一個髯鬚大漢手挽強弓,掏出四根利箭搭在弦上,手一鬆,刷刷四聲響過,利箭正中前方二百步外的四個草人,此人正是朱魁念叨的張遼,因呂布為董卓押送陪葬品,相吵一番,被呂布派到山腳駐守。

  心中煩悶的張遼以射箭聊以消遣,這時,營外探馬慌慌張張跑來,大聲報道:「將軍,山外來了大批兵馬,看情況是關東聯軍。」說完大力喘息著,顯然跑急了。

  「慌什麼?跑幾步路就喘成這樣,去給我提頭盔和大刀來,我們去看看!」張遼對那探馬翻了下白眼,又吩咐了聲道:「派個人,去山上通知溫侯!」

  崤山上山勢險峻,而一下山又是一大片的平原,關東聯軍,其實只有朱魁一人,兩萬兵馬成陣擺開,步卒在中,兩翼以騎兵護衛。

  早前雒陽外郊,朱魁再分兩千兵卒與周倉統領,繼續護送二十一商戶去新鄭等他,自己這轉向朝函谷關趕去,一面探察呂布的蹤跡,天意使然,大軍接近崤山一帶,就得到蹤跡,就在山腳擺下陣型,派兵通知呂布。

  「主公,呂布雖藏於山林中,但他麾下兵馬都騎兵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十九章 弩陣 下  

  黃忠遠遠看著慢慢接近的呂布騎兵,心中暗暗計算著距離步數,他天生神射手,對步距尤為敏感與準確,只見轉瞬間,并州騎兵已經接近九百步,計算了下發射延遲的時間,當即大聲高呼:「連弩車,射!」

  一輛輛連弩車在三人一隊的士兵,巧妙的配合下開始拉弦裝箭,箭矢成制式,乃朱魁令匠人流水線製造,十支筷子粗,近丈長,用包裹著鐵皮的堅木打造,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裝上箭矢後的連弩車,巨大的弩臂彎曲,十支巨箭如同骨刺一般,配合龍形弩首,像一隻隻嘶吼著的巨龍,露出了噬人的利齒。

  噌!噌!噌!蓄滿力的弩機弓弦聲響成一片。

  咻咻!在弓弦的推動下,一百輛連弩車,每輛十支巨箭,也就是一千支,千步外,亦可肉眼可見,如同銀色標槍一般飛了出了八百步外。

  老遠,呂布策馬奔馳,雙目兇狠,雖然見到對方陣型迅速變幻,但想只見騎兵衝勢馬上就要衝入步卒群中,心中冷笑:「土雞瓦狗!」

  不想耳邊聽到箭只發射的聲音,那聲音不密,卻異常震耳,他也是個神射手,這種比平常弓弦顫抖聲響十倍以上,心中微驚,突然肉眼便見一支支巨箭,如同長槍般迎頭強勁射下,驚道:「這是什麼武器,竟射出八百步之遠?」

  更令他雙目欲裂情景出現了,那巨箭射勁十足,每一箭射中,便是連人帶馬一通到底,馬匹士兵瞬間倒地,一動不動了,連慘叫聲都發不出。

  每輪一千隻箭,或有一半命中率,在騎兵前鋒接近三百步後,已經射出三輪,足有一千五百并州騎兵被當場射死,外加被這射死騎兵屍體給綁倒的後方騎士也是難以計算,足有近三千戰力在連弩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章 呂布與貂蟬

  三崤山戰敗,呂布收拾殘軍,細數下,發現逃出的兵馬不過四千餘人,心中悲呼,從今以後,在董卓諸部兵馬中再無強力話語權了,多少前程霸業,轉瞬成空,只能徹底依附董卓做一先鋒戰將。

  昨日呂布勒令調頭撤退,一時間戰馬大亂,不成陣勢,被甘寧率領的騎兵咬在身後一陣猛追,要不是并州騎兵戰馬優良,突圍後漸漸甩開了後邊的甘寧,餘騎能逃出千多人,乃是萬幸。

  呂布不敢直接趕往函谷關,朱魁既然能尋到直接藏兵於三崤山中,與山下決戰,定然早有廣佈兵馬,三崤山往函谷關的官道上怕也有伏兵,心下不能不謹慎為上,繞道弘農方向,那裡有徐榮駐兵一萬西涼精騎,為最後一道攔截防線,直到所有東都雒陽出來的錢糧兵馬統統退入關中後,方可撤回。

  清晨,呂布決定反道而行,雖然決定去榮陽匯合徐榮,但絲毫不放鬆警惕,前後十數騎四散偵探,嚴防朱魁追來,連夜的奔馳,馬匹早已疲憊,見周圍親衛們那一臉的疲色,呂布心想既然已經脫離追兵範圍,隨即下令道:「大軍緩行,在馬背上吃些乾糧,爭取今日落日前可以到達榮陽。」

  軍令一下,騎兵們一夜緊繃的神經,頓時鬆了下來,能夠呂布逃出來的都是精銳并州騎兵,輕輕一夾馬腹,馬速徐徐慢了下來,慢步行走著,騎兵們從馬鞍旁搜出乾糧,開始時徐徐吃了起來,同時提起戰馬脖頸上的水壺大口大口吃喝,一些愛馬的騎士,單手拉住韁繩,彎下腰用水壺中水往馬嘴中倒去。

  呂布行軍不遠的前方,榮陽方向的官道上,一輛馬車在十名騎士護衛下,快速奔馳在官道上,揚起塵塵煙土,一名名騎士臉上形色匆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一章 令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榮陽城下,伏屍如山,護城河血流一片,血腥之氣百里可聞,城樓上一名名涼州士兵拄著長槍,硬挺的身子,巡邏不停,絲毫不見輕鬆。

  中間城樓上,守將徐榮一身甲衣,沾染著層層血跡,巡視著士兵修復防事,緊皺著眉頭,自己這一萬騎兵是董卓留下另一支斷後的棄子,函谷關外一個重要的釘子。

  這是董卓的後手,生怕戰事會出乎他的意料,關東聯軍趁自己撤軍之機,勢如破竹,一路追殺,咬的太緊,榮陽城是距離函谷關最近的軍事要縣,關東聯軍若不拿下,絕不敢全力攻打關口,如此好讓董卓有足夠的時間退入關中,重新佈置關中邊境關卡兵力,才有十足把握將關東聯軍完全鎖在關外。

  「曹操知兵善陣,為報主公知遇之恩,徐榮唯有以死相報,無論如何也會再守四天。」徐榮自我低語著,定了定神,問向身邊年輕的侍衛:「城中糧草還剩幾日。」

  「回將軍,相國大人帶走了城中大部糧草,剩餘部分還可堅持大軍一月之用。」年長的侍衛悶聲回答,顯然心情有些憂鬱。

  「還有五日麼?傳令下去大軍再堅守四日,第五天換馬突圍!」徐榮算了算,下令道。

  「偌,將軍」侍衛雙手一拱,應聲退下。

  騎兵要想打游擊,能夠攜帶的糧草不過一兩天,再無城池補充,就要殺馬充飢了,董卓交給徐榮的任務是駐守榮陽十日,今天才是第六天,當然這些徐榮麾下的士卒們是不清楚的,棄子之說傳開軍中,定然引起嘩變,因此侍衛奉徐榮將令告之眾人,再守三天,就棄城突圍,一時間士兵們情緒緩緩回升,安心上城作戰。

  西涼兵,一直都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二章 八駿劉表 上

  那日,韓馥、劉岱收到風聲,言那袁紹的渤海郡兵馬有頻繁調動的跡象,各路諸侯大吵一架,紛紛要立刻回兵老巢。

  那時,曹操站了出來,力挺袁紹,聲稱袁紹身為諸軍盟主,天下青年才俊的楷模,怎會做出如此卑鄙之事,更是名言袁紹若真趁會盟之名,實行侵佔他郡之事,他曹操定然與各路諸侯聯手將其斬殺,讓其出不了雒陽。

  為了維持盟約持續,曹操連連擔保下,各路韓馥、劉岱終是暫時按下撤兵的心思,隨後便是曹操借兵,欲打一場勝戰,重新讓諸侯締結,記起銳意,西進長安,可惜兵敗而歸,曹操一片報國苦心化為烏有。

  本就就頻臨破裂的聯盟,轟然解體,在曹操驀然羞愧獨回陳留的第二天,各路諸侯早就提早即日已經整理好各自兵馬撤回老巢去了。

  孫堅這一行人馬引軍南回,他為長沙郡太守,屬於南荊州,自然要過漢水,經襄陽。

  所謂去時,雖有董卓廢立天子,少帝江夏復辟,但劉漢的帝威依然旺榮,孫堅奉旨討董,一路州郡太守不管支不支持,都順利的通行,不過順著討董十八路諸侯聯盟的解散,人心變了,歸程開始不確定性了。

  這日,漢水河畔,孫堅一路的行軍,順利的經過了南陽郡,來到了襄陽郡外地界。

  諸侯會盟時他有兵卒兩萬,兩月下來,戰死折損的,借給曹操戰敗的,活著跟他能回長沙的也不到萬人,還好,還好,算不掙,也不虧。

  只是可惜了,由於朱魁這只蝴蝶的關係,沒有得到正史上原本屬於他的傳國玉璽。

  可惜宿命好像總是注定。

  孫堅組織的手下,尋找渡江的船隻,忽然便見自家兒子孫策急馳而來,神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三章 八駿劉表 下

  聽到對方船隻上孫堅的怒吼,蔡瑁、黃祖身邊的劉表面色驚慌,不由退後一步,不敢對言,不過身邊的蔡瑁和黃祖眼色極快,當即發現,左右一夾,威脅的眼神一逼,示意道:「放心,有我二人在,孫堅上不得船的。」

  劉表無奈了下,只得往船頭走去。有些警惕地迎上去,客氣地作揖道:「文臺兄別來無恙?」

  孫堅一愣,劉表的有禮,讓他不得不回一揖,臉色稍好就問:「景升兄此行何為?」

  其實孫堅與劉表不過匆匆數面之緣,在雒陽時,根本沒正式的打過招呼,更別說認識,今日才是孫堅第一次近距離的認識劉表,也是從船頭蔡瑁、黃祖一起三個人一副做主的樣子,才認定中間這個是劉表的。

  兩人雙雙一揖完,劉表笑道:「特來送文臺一份薄禮!」

  「文臺請看?」

  順著這個劉表的所指,立馬有荊襄的士兵,忙碌起來,嘿咻聲,將中間甲板上的布帳掀開,露出了一籮筐一籮筐的粟米,更有壇罈美酒,烤豬,迎合著陽光下,金燦燦的,好不耀人。

  身為武將,優秀的統帥,孫堅自然對糧草無比的看重,不過他還算鎮定,畢竟他已經順利的取回自己在三津渡暗存的備糧,雖然不多,但足夠回長沙所用,不過看著劉表的舉動,他心中有些遺憾,動動眉頭,便道:「敢問……景升兄這些糧草是為何意?」

  劉表很是勉強一笑,可惜孫堅卻沒注意出來,那真誠表情中演戲的成分,只聽到。

  「表這個荊州牧實乃董賊所封,故毫無臉面前去虎牢關與天下諸侯會盟,共討董卓,心中很是悔恨,深感對不起天子,對不起我劉氏祖宗,更對不起這天下的黎民,表無言見天下人矣,今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四章 霸王之擇  

  孫堅渡襄江,不想被劉表哄騙,於三津渡伏擊,中箭身亡,幸得家將程普的英勇忠心,這才奪回孫堅的屍身,跟隨的親兵都是水戰悍卒,加之荊襄將領的惜身,終讓孫家軍幾十人人勇悍突圍下,尋得一縫隙,給逃回北岸上去。

  此番孫堅北上出征董卓,兵員人數幾經強征終達兩萬人,後汜水關、雒陽等幾番戰鬥後,折損過三分一,只餘萬餘兵馬跟著孫堅返回長沙。

  所幸的是孫堅渡江會見劉表之時,早有定計,對於兒子孫策和部下家將的話還是一定程度聽在耳中,故而做了些許防備,也留下後手,本是萬全之策,可惜難敵天數,終於遇上了注定的劫數-黃祖,一箭穿胸而死。

  天命如此,雖然孫策和程普他們料到劉表或有壞心,但對於父親的武勇,主公的威名,更是有信心,怎會料到小小一隻箭簇,會這麼巧正中胸膛,這麼倒霉,以前他身上也同時插過四五隻箭只都沒事情,咋就這此,如此的狗血一下將孫堅戳死,連留遺言的時間都不給人家。

  兩陣之間,臨場做戰,劉表不如孫堅,但好歹也是曾經北軍五校之長,安排伏擊這等小事自然手到擒來,很是全面,此刻,轉眼將江對面無數戰船浮起,鋪天蓋地之勢壓向對岸。

  而後,劉表窮追猛打,孫策左右兩部一同殺出,其人更是一馬當先,好個霸王橫掃,硬是將劉表的勝勢和高昂的士氣給殺敗退回江面上重整。

  正史上,孫策少年英勇,更勝其父,後江東之後,更享有小霸王之名,三千袁術借兵,可橫掃江東六郡,實乃歷史上名列前茅的優秀統帥,今不過一十四歲,但在少年老成的東漢,面相上卻已經初露崢嶸。

  而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