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明揚三國 作者:海漂 (連載中)

明揚三國‧ 第九十一章 黃雀尾隨

    孫堅氣得差點兒斷了氣︰“好個你周慎,竟然臨陣怯場,不知車騎將軍後軍就在後方不遠處,只要能撐個些許時候,援軍來到,定可將這批羌逆一鼓而殲,立不世之功!

    這一分神大腿和小腹各中一刀,險些跌落馬下,他正在心里暗罵︰“不能再打下去,人數相差甚遠,要不是他們分兵去追周慎,可能敗的更快!”

    他與周慎各領騎兵一萬五,合則三萬,西羌聯軍有五萬多人,相差兩萬,不是很多,倒可一戰,不管是勝是敗,至少可拖住對方半日,那是後方步卒上來,這里人困馬乏,到是真能圍殲。

    “德謀、公覆,走,快撤,沖出去!”

    無奈之下,五人連忙棄了對手,往周慎逃去的方向突圍。

    他倒是縱橫往來,剛剛撕開裂口,打了羌族措手不及,現在又輕易的撕開出口,突圍而走。

    北宮玉見好友慘死,大怒的想要追擊,韓遂連忙喊道︰“北宮兄,窮寇莫追,恐漢軍主力就在後頭,我等快速打理戰場,先離開這里。”

    人都死了,氣惱也無用,北宮玉听後便冷靜下來,這一伏擊,韓遂、馬騰、邊章他們都沒什麼損失,只有自己與李文侯部受孫堅攻擊,損失不少,連李文侯都戰死了,不多收些戰利品,怎對得起自己。

    “對,立即打掃戰場,注意收集弩箭、糧食和肉干,還有金銀細軟,記得別給我落下了!”

    一伙軍隊,這麼收拾戰場倒也利索,不一會就把值錢有用的都收刮好了,尸體卻被丟棄一邊。

    隨後大軍再次開拔,一溜煙的功夫就跑出百里多遠。

    西羌兩軍退走之後,後腳一支五百騎的隊伍,嘀噠而來,明明晃晃的長槍,在血色中格外耀眼。

    為首是一名少將軍,不過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第九十二章 韓遂末路 上

    朱魁騎兵一直就這麼兩百里外,遠遠吊在對方後頭,也不著急進攻,他想看看韓遂到底意欲何為?

    竟是不逃回金城老巢。

    這麼一前一後,奔行了兩天,韓遂竟也沒發現。

    第三天的時候,大軍進入的陳倉縣內。

    發現這一情況後,朱魁兩忙抽來地圖一看,這韓遂是要劫掠陳倉糧倉,好讓他退回隴西深處,羌陽、榆中敗退後,他們這次叛亂是完了,要思退路了。

    漢軍收回金城已是必然,此乃大漢西涼要塞,絕不允許羌人佔領,以北宮玉他們肯定是守不住金城,韓遂怎敢一起。

    只是隴西郡太過荒蕪,平日就糧草不濟,這次叛亂,帶走大量羌人青壯,又誤了春耕,要想養軍待將來有機會復起,自然要掠奪大量糧草回去,否則但是饑荒,就夠韓遂焦頭爛額的了。

    得到傳喚,王周甘廖四人立馬就到,朱魁也不廢話,直接持起將令說道︰“我已得知韓遂意圖,他這是要攻打陳倉,後劫糧而走。”

    “陳倉乃我漢軍屯糧要地,切不可失,若失,我雍涼二州的士卒都會陷入少糧局面,大為不利。”

    雖然都說涼州騎兵不善攻城,然卻非絕對,張溫為了圍剿羌陽,調走了不少各縣的步卒,現下陳倉不過守兵八千余人,按理說憑城池之利,守個十天半月,很正常。

    只是朱魁不願冒這個險,若有意外,一戰攻城,就被拿下,豈不冤枉。

    “今夜,準備夜襲羌寨,連日來,韓遂根本未曾發現我軍的存在,而我軍對對方哨騎偵查的規律模式已經了如指掌,知己知彼,此戰必勝。”

    說完,朱魁也不在詢問他人意見,身為主帥自當有果敢決斷一面,喚道︰“王承、廖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第九十三章 韓遂末路 下

    邊章想了想,就出主意道︰“韓大哥,既然雲梯不行,咱們就從地下進去。”

    見韓遂在听,邊章用心說道︰“從軍營距離城牆百里處開始挖起,我軍有兵三萬人,輪流挖掘,百里多長的地道,只要二至三日,就可功成,到時破地而出,定可殺城里漢軍觸不及防。”

    “章弟之策甚好,然卻還有一不妥之處。”韓遂一口就反駁道,這一簡單想法,他怎會沒考慮過。

    “請韓大哥指教?”

    “我軍並無工匠,一路上我們掠奪過糧草,掠奪過錦衣、金銀、玉器等數不勝數,就是沒捉到過一名工匠。”韓遂頓了頓繼續道︰“章弟啊,這地底下可不比路面上,黑漆隆冬的,伸手不見五指,沒有工匠的指引,你這麼挖下去,通往是城中還是城外,或者直接就撞人家城牆底下去了。”

    “所以說,這挖地道,不成!”

    邊章听听也覺有理,只是他雖少讀詩書,也看過武略,可惜天分不高,不得其中分毫,想不出奇計,只得問道︰“韓大哥之見,可有主意了?”

    “主意卻真有一個,章弟給我參詳一番!”

    “今番這大軍大搖大擺的兵臨城下,卻不圍城,又放縱那城中漢軍派出請援使者,是有緣由的。我早有算計,離這最近的張溫,一去一來得到消息後,趕到起碼要三日時間,但這些城里的漢軍定然不清楚。兩日後,我們比漢軍援兵早上一日,佯裝援兵已道,卻不進城,而是連夜突襲我軍。”

    “這夜色下,真假難辨,在這軍營中把兒郎們分成兩部,佯裝廝殺,那時戰火沖天,遣一千騎兵沖到城下,謊稱援軍將領,詐開城門。”

    “只要這城門一開,一千騎兵直插而入,那些守將定不堪抵擋,此計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第九十四章 破允吾

    戰事結束後,朱魁命令士卒打掃了一下戰場,就地扎起營帳,並沒有準備進駐陳倉縣的意思。

    帥帳內,朱魁坐在案前,手持毛筆在白紙上書寫著,他造出了廉價新紙,自然隨身都有攜帶,不再用竹簡和錦布,他正在寫此戰簡略過程,和一些戰後統計數據。

    不一會,陳倉縣兵統領李副官,在親兵通報下,走了進來。

    “末將參見威虜將軍!”

    李副官跪地行了一禮,卻不見上面回話,抬頭微微一敲,這名年僅二十一歲的少年將軍,劍筆如飛,直嘆好個文武全才,昨夜那戰他參與,他感覺是他一生的榮幸,那一萬騎兵之中,有一些騎士他就認識,原本就是鄰郡的郡兵,西涼叛亂,這些青壯的郡兵一一征調到皇甫嵩手上,後來到了張溫手中。

    起初李副官以為這郡兵先後被皇甫嵩等大漢名將訓練一番後,這才變的如此驍勇善戰,可曾不久前,那幾名相識告訴他,並非他們個人變強了,而是領軍將軍,智勇無雙,打破韓遂,乃因將軍早已尾隨多日,算計多時的結果。

    “你便是陳倉縣都尉的副官?”

    突然一道淡淡有力的聲音叫醒了他,心中微驚自己失神了,定楮一看,原來朱魁已經停下筆來,看著他。

    “正是末將。”

    “听說昨夜你殺敵爭先,很好,朝廷是不會虧待你的。”

    面對這突然來的贊語,李副官有些不知所措,回到︰“為國盡忠,我等軍人的本分。”

    “來,上前來,這里有份戰報,我交給你,你此次立有功勞,我已經注重寫明,羌亂定後,應該夠你外升都尉了。”

    “多謝將軍提拔。”

    李副官恭敬的上前接過那份公文紙,繼續听著吩咐︰“這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第九十五章 臨武威

    攻克金城郡所允吾縣,前後耗時不過一個時辰,北宮玉突然被殺,城中羌兵皆未反應過來。

    朱魁一方立馬脫下羌衣,露出漢軍兵服,呼喝幾聲,就控制了一切。

    死傷無一人,與投降接手無二。

    只是一萬降俘,府衙大牢是裝不下,只好找了一個在城中一空地臨時牢房,圈禁起來。

    城中已無漢軍官員,完全軍事管理,分出兩千人,由廖化統領,暫時負責城中治安、降囚等一切。

    走了馬騰,對朱魁來說,使計劃不夠完美,決定接著發兵武威。

    休整了兩日後,大軍出了城池,一路緩行五十里後,突然停下。

    “邊將軍,閻先生,我們就在這里分道揚鑣吧,希望二位能夠遵守諾言,從此奉公守法,做一方善民,如若不然,下次再讓本將軍踫上,不再寬恕。”朱魁抱拳說道。

    “不敢!不敢!多謝將軍不殺之恩,我二人一定信守諾言,帶家人牧馬西域,從此再也不踏足中土。”邊章連連保證說道。

    “如此甚好!就此告辭,希望將來本將有機會能夠遠征西域,再見二位。”

    “出發!”

    看著遠處的漢軍兵馬,邊章可謂滿腹惆悵,他與韓遂見涼州羌民備受朝廷壓迫,遂起兵反抗,清君側,誅宦官,一片忠心之舉,在兵寇三輔,臨長安,權勢大漲,眾人之心一下子謀私起來,說到底還是人性二字,任誰都逃不了。

    “大漢有威虜將軍這般少年帥將,若其忠心耿耿相護,將有扭轉乾坤之力啊!”閻行目光望,略有深意的說著。

    邊章听後點了點頭表示同意,說道︰“我們也走吧,彥明。”

    陳倉縣,一切都如朱魁所料,那陳倉都尉見朱魁怠慢自己,心有不滿,連夜寫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第九十六章 平馬西進

    十日後,張溫剛剛率領步卒趕到了金城允吾縣,接管縣中一應大小事務,嘉獎了廖化。

    萬許羌兵都貶為羌奴,發配為勞役,為西涼戰火的摧殘做貢獻。

    而後又有消息傳回,董卓在隴西邊境征剿種羌老巢過萬,可惜犯了“窮寇勿追”的兵家大忌,在追趕過程中,遭到各種羌部落反撲,兵敗河中。

    巔峰時期的謀略沉著老練,在險境之下,仍不驚慌,他命令士兵在河中築一高堤壩,以此作掩護,然後伺機悄悄撤退,再一次全身而退,帶著萬余羌人的頭顱,他覺得可以回去跟張溫交差了。

    見此,張溫心中越不是滋味,他雖然指揮漢軍拿下羌陽,首敗韓遂的西羌聯軍,後來輕軍突進,損失大量騎兵,而後在無戰果,一個首級都沒拿到。

    原本兩個他最不喜歡的人,不听他將令,卻立了功,叫董卓打先零羌,卻拿較弱的種羌人頭來充數,另一個卻自行出兵,斬韓遂、詐金城立了大功,功勞比他好大。

    “來人,點兵升帳!”

    他準備派孫堅去武威,希望能趕在朱魁前,拿下馬騰,同時步卒四散,要盡快平定西涼各零散縣城。

    姑臧城里,馬騰馬超父子倆,正在為如何退敵,爭持著。

    朱魁剛到的第一天,就遣一小校來帶城樓下喊話,吾等乃是威虜將軍帳下,現先為平羌大軍先鋒,韓遂、北宮玉都已覆滅,金城、隴西、漢陽都已平定,車騎將軍步騎馬上就到,快快投降。

    這一類過場話,馬騰父子自然不信,小校回營會,漢軍就沒有了動靜。

    馬超當時就要出城迎擊,卻被他父親攔下,說道︰“拒馬林立,劫營不易!”應是給勸下了。馬騰的主意是據城而守,對方全是騎兵兵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第九十七章 賈詡

    陽光下,舉目望去是無邊無際的黃沙曠野,土被上只有稀稀松松的綠色植被,看來羌人與大漢之間幾十年的戰亂,嚴重的破壞了這美麗的西草原,土地不在肥沃,上百年慢慢就有形成沙漠的可能。

    看著水囊內只剩下不到一口的清水,朱魁不自覺地添了添干裂的嘴唇,草原的風可真夠烈,吹的他皮膚與嘴唇微微干裂,這次來西涼,最讓他痛恨的就是這里的氣候,對于他一個南方人來說,極其不適應的。

    “還要多久才到西海?”

    話說那夜在姑臧,從馬騰口中得知,由于涼州三明之一段大肆屠殺羌民,不過幾年多的時間,野羌人口已經下降很低了,現在部族最多當屬西海附近的先零羌,也就是北宮玉族人,若先零羌沒落,至少可保西涼十年的安泰。

    當然這些都要在已經歸化為漢的羌人不反叛的前提下。

    听後,朱魁當下就決定要再立一功勞,以馬騰為向導,兩人合兵一處,兩萬騎兵深入西海,要一舉蕩平先零羌。

    而馬騰也可以此功勞來將功抵罪。

    算算下來,孤軍深入已經有半個月了,糧草倒好,從西郡、張掖郡經過這些境內的時候,遇上了不少零散的羌族小部落,強搶了大量牛羊食物,問題還是在水源,補充比較困難。

    跨著刀,馬騰看著遠處似乎永遠沒有盡頭的道路,由于風沙的緣故,視線有些模糊。說道“西海我曾去過幾次,應該沒做錯路,跑過這片荒地就可見到草原,也就快到了。”

    “那就在加把勁,盡快跑過這片荒原吧,爭取盡快進入草原,能尋到水源過夜。”

    說完,兩萬騎兵揚起了遮天的塵土,飛馳而行。

    很幸運,黃昏過後,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第九十八章 直搗西海

    賈詡乃是有大才之人,自然對四方消息都有留意,威虜將軍名,他自然知道,而起比馬騰他們知道多,平定南陽

    黃巾,獻造紙術得封金陵侯,江東名士張稱他精通儒法道三家治國之策。

    朱魁親自扶賈詡坐下,坐在自己一旁,同時親自從火架上撕下一塊燒肉,遞過賈詡。

    “先生想必還沒吃過東西,這荒郊野地的,也只能請先生與我等一同吃些燒食了。”

    “將軍厚愛了。”賈詡也不客氣,接過手來,雙手撕扯著熟食,慢條斯理的吃著。

    “不知先生何故出現在這草原之上?”

    早知賈詡乃武威姑臧大才,馬騰引他入城後,朱魁就曾粗做探訪,可惜毫無蹤跡,本準備等征討完先零羌後,再去姑臧里里外外好好打探一番。

    “逃難耳。”賈詡大概簡單解釋了一下。

    “毒士”什麼功夫最厲害?保命的功夫最厲害!早在戰亂起前,就從蛛絲馬跡之中看出不妥,算出戰火將會波及雍涼兩州所有城市,因此牽著馬躲到羌人老家,西海草原上去。

    賈詡敢一人一馬在草原生存,除了熟悉地形路途外,還有一點便是不怕遇上羌人賊匪,劫持之危。

    要說多年前,賈詡舉孝廉後,正值段剛登上太尉之職,涼州系在大漢朝野大放光明之時,他也一同入雒陽,為朝廷闢為郎官。

    只是在為郎官時,一眼看透段風光背後的危機,勸諫段無果後,賈詡便裝扮重病,辭退郎官之職,返家西涼,借以避開段之難。

    後來也證明賈詡目光之銳利,段的三公之位,不過兩年時間,就倒在了政治漩渦之中。

    自雒陽返家路上,不小心被羌人盜匪給擄獲,同行有數十人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第九十九章 勝歸

    哭喊引來的附近的漢騎,霎時拍馬疾馳而過。

    “呲!”

    耀眼地寒光掠過,童子地哭喊聲嘎然而止,幼弱地身軀軟綿綿地癱倒下來,貼著老人地身軀倒在血泊之中。

    可惜辜負了他爺爺用生命換來的逃生機會。

    “老子和你拼了!”

    一名身體結實的漢子用羌語大吼一聲,扛起一截木樁,將一名漢軍騎兵從馬背上狠狠地掃落,正欲補上一棍砸碎這名騎兵地腦袋,兩柄尖銳地長矛同時刺入他地後背,疾馳地戰馬驅動長矛猛得壯漢雄偉地身軀袍飛出去.血光崩濺中,壯漢地身體猛地打了轉,頹然倒地,有殷紅地血液從他地身下汨汨沁出,明亮犀利地眼神頃刻間黯淡下去。

    幾百年來,這樣地場景一直就在上演,漢殺羌,羌殺漢,民族的仇恨直到族滅方可消解。

    反抗慢慢的低了下來,驚惶失措的先零羌們開始爭相逃命、狼奔豕突。

    帳篷傾倒、各種家具器物掀翻在地,物資和財貨散落無算,本來用來燒烤早餐的火堆,成了火場的種子,戰場開始燃燒。

    整個部落已然一片狼藉,還好士卒們,還記得朱魁的軍令,沒有下馬拾撿。

    “嗷呀嗚里啦...”

    奇怪地呼喝聲響徹長空,這是羌語,一名羌服壯漢,將手中彎刀往前狠狠揮出,劈砍在馬蹄,馬失前蹄,連人帶馬沉重地叩倒在染血的草坪上,霎時騰起陣陣煙塵。

    這人應該是先零羌中的一名勇士,他手中的彎刀已經連連擊殺好幾個漢騎,他仰頭叫喊,是想聚集更多的族人在身邊,一同守望反抗,分散開來,根本沒凝聚戰力。

    “既然左右都是死,大伙何不索性和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第一百章 負荊請罪

    長安城中,听完信使的報告,張溫跪坐帥位久久沒有反應,仿佛听到了一個並不太好笑的笑話。先零羌沒落了?被朱魁、馬騰兩人合兵兩萬大敗之,斬首十余萬,俘虜三萬多婦孺,牛羊馬匹排成上千里。

    這、這……還是不是史記中記載冠軍侯單兵深入胡地,打敗匈奴,勒石燕然的小翻版麼?

    當然那段紀明屠戮種羌,各大羌族族群隨之覆滅,同樣是違背朝廷將令,最後早就涼州十余年的安泰。

    可惜最後征剿先零羌時候,卻被朝廷找回朝中,任太尉,結果三年而亡。他那平羌策中“建長久之策,唯當長子挾脅,白刃加頸耳,絕其本根。”最後一步沒有完成,未能完成保涼州數十年之安泰。

    這下先零羌族長北宮玉被朱魁殺了,老巢也被朱魁剿了,段的平羌策由朱魁之手,總算完全貫徹了。

    一旁的執金吾袁滂沉著臉哼道︰“黃口小兒,僥天之幸罷了。”

    張溫進軍羌陽,袁滂乃是留守長安之人,早前傳回軍情說朱魁不尊軍令,私自出兵,卻斬韓遂,誅北宮玉,氣的他將書案一刀兩段,後有得聞朱魁年少自傲,膽大妄為,兩萬兵馬就偷入西域,一看便是貪功冒進了,心中直喜這下死定了。

    不料現在。。。立了一份堪比黃巾之亂的大功。

    張溫看了他一眼,這話他卻不以為然,人可以僥幸,但絕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幸運。他已經後悔當初答應袁家之請,幫忙壓制朱魁,現在成了敵人。

    如何的繼續壓制,如何使用政治手段,綿里藏針,挖個陷阱讓他跳下,這是個絞盡腦汁的事情。

    看著張溫頭來那份後悔的眼神,袁滂尷尬的回笑著,說心里話,袁逢是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