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之雲台 作者:無心楓 (連載中)

第三卷第二十九章武無第二,兵法無敵

--- 都知道三國的歷史中湧現了不知其數的武將,而這眾多的人物中,當之無愧三國第一的自然是飛將軍呂布,不管其為人如何,作為一方諸侯又如何,可是僅憑手中方天戟,胯下赤兔馬,便起於并州,威震西涼,縱橫馳騁天下,披堅執銳,虎牢關下對著關東十八路諸侯,英姿迸,濮陽城中殺的曹操落荒而逃,若以武功論,呂布卻是無敵於天下。

    對於這一點,即便是最不屑呂佈為人的張飛卻也不得不服氣。 張飛自然知道自己的本事,可是當他處於暴怒中,或者酒意正酣時,其手上的功夫卻是能揮到極致時,卻也從來沒有想到自己能夠打敗過呂布。

    張飛和關羽兩個人自一開始便是不打不相識,不過兩個人卻是從來就沒有殺意盡顯的時候,即便如此,關羽卻也在許昌時,於曹操的宴席上向眾人道出了他對張飛暗服的一點,“我家三弟,張翼德與百萬軍中取上將級如探囊取物!”其言下之意自是表明他較之張飛單論武功時雖然相差無幾,卻也是略遜一線。

    再說趙雲,這一世的趙雲看來卻是沒有再在長坂坡上七進七出的英雄時刻了,那長坂坡上的趙子龍雖然英勇非凡,可是在鄧瀚的心裡,卻是​​覺得那是一種無奈之舉,一種勢弱無助時,奮起掙命的悍勇,儘管那時的趙子龍或許依然面容平淡,內心平靜,可是孤膽英雄總是再無敵,不過也是一匹夫之力而! 幸而如今有了鄧瀚,身為穿越客的他,若是在經營到如今的局面之後,再讓趙雲經歷如長坂坡上的那樣的廝殺,他豈不該那塊豆腐撞死!

    老話說,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週魏,槍神張繡和文顏,雖勇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第三十章見微知著,令名非幸至,鬥氣

--- 校場上,​​鄧瀚最後還是沒有上場,畢竟他卻是明白自家的本事,若只是論個人修為,或許他還有資格上場,可是若是說道沙場征戰的功夫,這幾位已​​是一時之雄,誰人可以抵擋,奉行獻醜不如藏拙的鄧瀚自然是忍看孫尚香滿臉的不滿意,自顧自的和張飛,馬,趙云三人談天說地,一旁的馬雲祿卻是滿懷的心思都在趙雲和馬的身上,見三個人都是一副心滿意足,心神愉悅,她卻也是高興的。

不管隨後鄧瀚回府後的遭遇,也不說那天事了後鄧瀚如何安撫的的盧馬,遠來的馬卻是要回去了。從槐裡那邊卻是沒有傳來什麼壞消息,一切如常,不過身為長子的馬卻是有些不放心,畢竟出來的時日卻也不短了,早些回去,縱使有事生時,父子之間卻也可以好好的商量。

在與劉備道別之後,馬卻是從劉備那裡再次確認了荊州終究要北上討賊的決心,而劉備卻也讓馬給馬騰帶去了他的問候,囑咐馬騰在眼下要做的當是保存實力,以待天下之變,若是馬騰處有何困難,劉備卻也會義不容辭相助,馬自是欣然應命。

在送別馬氏兄妹的時候,張飛和馬這兩個武癡卻是相逢一笑,一壇老酒便是催行令。而另一旁馬雲祿和趙雲,雖然情意纏綿,可是馬雲祿畢竟不是凡俗人等,卻也只是情思兩心存,原本以馬雲祿的爽快,便不想跟著馬回去北地了,可是像趙雲這般人,樣樣都好,有時候卻又有些呆板,畢竟馬雲祿要是想留下,於情理上尚不合適,不過,趙雲的呆板卻也是為了不願委屈了馬雲祿。

“你先安心回去吧,下次相見之日,就該我領著大軍北上之時了! ”憑趙雲的智慧也是能夠料到,以荊州眼下這般的展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第三十一章天下才情別有份,襄陽公子紙貴

--- 鄧瀚自是知道這篇洛神賦乃是曹植後期的作品,相比於此時先前曹植所著的銅雀台賦,這篇不僅文采上不輸,而且增加了人生歷練的他,後來的作品更是多了幾分成熟,其文思也更見功底。

故而當週不疑看到眼前這篇鄧瀚一氣呵成寫出來的洛神賦時,卻是沒有說一句話,只因他整個人還沉浸在那“翩若驚鴻,婉若遊龍。”之中。

鄧瀚寫出來這篇文賦,自是沒有什麼負擔,作為穿越大軍中的一員,這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當是,每個人的做人原則。

想著先前孫尚香是來叫他們吃飯的,已經耽誤了一會的鄧瀚自是連忙起身,鄧艾自是不用他叫,跟著鄧瀚的步子便離了書房,不過週不疑卻是沒有移動腳步。

“鄧艾,去叫一下不疑,別讓那小子看瘋了,咱們不好交待啊!”鄧瀚卻是有些擔心週不疑,洛神賦的辭藻之華美,構思之巧妙,實非常人能夠想到,讓周不疑這般當面看到它的誕生,實在是給了小周同學莫大的刺激。

在遠處等著兩個小傢夥一起的鄧瀚,卻是猛然間聽到書房內週不疑的驚叫聲,“此賦當為千古名篇啊!”

“你鬼叫個什麼勁兒,要不是少爺吩咐,我可是沒這好心叫你去吃飯呢!”鄧艾卻是被方才週不疑的舉動嚇了一跳,“你要是再不去,等會可沒有吃的了!”既然叫過了,至於週不疑是不是去,鄧艾卻是不想再管了。

見鄧艾出來時還有些埋怨的樣子,鄧瀚卻是搖了搖頭,這兩傢夥總是這般不對付,讓人有些愁呢!

吃飯的時候,孫尚香自然是埋怨鄧瀚幾個人來的好晚,還奇怪怎麼不見了周不疑,鄧瀚卻說是有點事情耽擱了一下,當他說道周不疑時,此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第三十二章名動朝堂和江湖,天子徵辟

--- 鄧瀚雖然不知道劉備已經為他的那篇文賦召開了一個規模不小的文會,可是他卻是能夠想到若是那篇文章流轉天下的話,會造成多大的風波。

    看著今天身邊僅有鄧艾跟著,稍微一思量,鄧瀚卻是知道周不疑想來已經將洛神賦代他交給了劉備。

    想想曹植的銅雀台賦面世之時,天下間的文人墨客為之趨之若鶩的場景,如今這篇更是要在各方面都略高一籌的洛神賦想來引起的轟動更大。

    想想孔老夫子也曾有云,“食色性也,”亞聖也說道,“知好色則慕少艾,”現下鄧瀚的洛神賦卻是將這種對美人的嚮往描繪的出神入化,可以說是,秀色可餐處,便見洛神賦。

    襄陽城中的公子紙貴,卻也禁斷不了荊州各地以及其他州郡對這篇洛神賦的傳抄,轉眼間,這篇被荊襄文士們紛紛推崇備至的文賦,以一種不可思議的度傳遍了中原,江東,西北和西川,甚至還在迴轉槐里的馬兄妹還沒到家時,這篇鄧瀚後作的文賦依然在長安附近流傳開了,這一方面是由於雲漢貨棧或明或暗的傳播,另一方面也是由於這篇文賦確實出眾的緣故。

    此時天下間人文薈萃之地,卻是有兩處,除了荊州,另外一處便是潁川之地。 西蜀之地畢竟偏遠,卻是向來少與中原接觸,雖然自從劉焉入蜀之後,治理的西川也算得太平盛世,不過川地畢竟閉塞,成不了領袖天下的匯文之地。

    對於鄧瀚的這篇文章,即便是與荊州不對付的潁川眾文士卻也是不得不服。 曹操,曹植這對父子雖然不算正統的潁川人,可是畢竟手下有著潁川的眾多文士為官,潁川之地也在自己的轄下,原本作為此時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第三十三章 一紙詔書到,眾說紛紜

--- 鄧瀚一文傳遍天下,即便是普通的老百姓,身為襄陽人,都感到與有榮焉。不過鄧瀚本人卻並沒有多少的喜悅,一是他知道人怕出名豬怕壯,另一個擔心卻是許都那邊很快傳來的消息。

舉薦為孝廉,公車征還朝。若是在太平年景,這可是對一個讀書人莫大的榮耀,有了這般名聲便可入朝為官,成為人上人。可是現在畢竟是末世漢庭,天下不平,故而這封天子詔書對於鄧瀚來說,是福是禍,尚未可知。

一篇洛神賦,成就了他的文壇新貴的名聲,天下無人不知,卻也引來的這份尷尬的天子詔。往日裡有些官僚作風,拖遝辦事的朝廷,這次似乎也有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鄧瀚這邊受到消息後的旬日內,許都派來宣召的使者便來到了襄陽城外。

這使者看相貌卻也不是個宦官,只見他看著身邊曹操派遣的護衛在城門前都是一副逡巡不前的樣子,卻是心下有些鄙夷,不過面上卻是不顯,“護軍莫怕,請前去傳話,就說朝廷特使來此宣召,請荊州官員接應,我等都代表著天子威儀,想來劉琦和劉備都是漢室宗親,當不會做些悖逆之事,且放寬心,前去叫門吧!”

護衛們卻是臉色稍緩,于中卻也走出個像是領的人物,搭話道,“謝過祖大人提點,有天子詔和祖大人的擔保,還有什麼好怕的,前面的,還不快去替大人開路!”被喚作祖大人的乃是新近的天子侍讀祖弼,為人卻也中正。那些護衛見祖弼這般說,加上頭目的指使,卻也不得不去行此事,所幸事情正如祖弼所料,一番紛擾之後,襄陽城中卻是走出來了一身羽扇綸巾的諸葛亮接待這位朝廷特使。

一路將來使迎往館驛處,諸葛亮卻是見這位特使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打馬莫問前程路,爭春

--- 有道是馬作的盧飛快,鄧瀚的馬正是的盧馬,縱是天氣涼寒,的盧的度依舊。離了襄陽城,越過漢水不久,即是新野城,原先鄧瀚辛苦過的新野城在那一把大火中已經成就了一片白地,經過了這些時候,眼下,卻又恢復了幾分人氣,不過明顯的能從城中百姓的口音中聽出,很多人都是從青州,豫州等地遷來的,城中自然也是伏有雲漢的暗樁,不過鄧瀚此行卻是用不著他們的幫忙。

此時新野的守將卻是陳矯,原先的李典若是在時,想必不會給鄧瀚什麼好臉色的,即使他是天子要征辟的人,即便他身邊跟著的乃是天子的欽使。對於鄧瀚和祖弼一行人,陳矯卻也算是熱情的款待了,想必是先前曹操已經和手下們打了招呼。不過即便這樣鄧瀚卻也沒有想在新野這裡待多久,畢竟還是日後據有新野時待在自己的城池中才會感到暢快的。

過了新野,他們卻也沒有在路上多耽擱,畢竟先前的大雪,正在融化中,道路變得越來越泥濘,在這樣的路上走著,人的心情想必不會太舒服,甚至有時候遇上泥濘的地方,祖弼所乘坐的馬車還會陷住,勞動一眾護衛推車,可是鄧瀚卻是沒有這些問題,的盧馬不愧是天下名馬,即便在這種路上馳騁也是馬蹄輕盈,馬身上竟是不沾染絲毫的爛泥。

其實自從的盧跟了鄧瀚之後的這些年來,鄧瀚卻是多乘舟船,江南地方騎馬的時候卻是很少,如今這次北上,不僅使得鄧瀚和的盧的感情更深,也讓的盧馬好好的大展了驥才,一人一馬卻也變得人馬合一。祖弼見天氣寒冷時,還想將鄧瀚請到馬車上一起,可是鄧瀚自是不願放棄這種暢快賓士的享受,天氣的冷意,在他這些年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第三十五章隱者學士與小子,英雄屑小自現

--- 潁川書院的插曲並沒有給鄧瀚造成什麼影響,不過他那篇貌似隨口而作的梅雪爭春,卻讓眾人眼前一亮,院主庾乘自是明了,鄧瀚所作詩句的含義,雖有自貶之意,不過是有些尊敬主人的意思,兩方所學不過是各有短長,但是所謂院中的佼佼學士們似乎也僅僅是迷戀著鄧瀚的文詞造句之法,至於詩中的含義知曉著寥寥,不過這其中卻有一人於鄧瀚詩文所作當日便默記於心,迴轉了許昌,其人名叫荀惲。

    翌日按照行程,鄧瀚一行人卻該早日啟程,臨行時,鄧瀚卻是沒有想到潁川學院的院主庾乘居然前來相送,兩人的相識不過從昨日開始,而交情也不過時點頭之交而已,鄧瀚於此卻也有些奇怪,不過既然老人家一大把年紀了,還來送他,正所謂長者賜不敢辭,鄧瀚自然恭然而受。

    “老院主如此,小子何敢可當,實在是折殺小子了!”鄧瀚自是下馬施禮道。

    “鄧瀚你卻是客氣了,老夫此來卻也不僅僅是送行於你,昨日書院中,俗事紛擾卻是未能深談,不過一篇爭春卻也可見鄧瀚之才!”

    “昔年老夫與水鏡先生德操公卻也曾把臂同遊兩都,不過如今物是人非,兩都頹廢,我等卻也是垂垂老矣!今有幸一見故人之高弟,倒也可解了幾分舊日之情,想當初你師傅欲赴荊州,我未曾相送,今日之事也算聊以自慰吧!”庾乘這般說道,年輕時與故人滿腔熱**將一身文武藝,授予帝王家的他們如今已經沒有機會了,黨錮之禍不僅消耗了大漢朝的運數,卻也打散了他們的報國之心,平生之志,唯有留待後人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此去許都,老夫無一物相贈,想必朝廷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第三十六章 遠來是客,卻是惡客當門

--- 遠處許都城牆在望,鄧瀚卻是漸漸了收了收馬韁,許都城原本只是豫州治下的一座小縣,雖然曹操當初為了把持天子方便從洛陽迎駕來此,自也從新修建了城牆,不過看著那城牆,在鄧瀚的腦海中卻是和襄陽城做了個比較,僅從外觀上,雄偉處卻也是不遑多讓。

鄧瀚自是還沒有去過洛陽和長安兩地,對於東西兩漢的這兩座古都,鄧瀚的印象也僅僅是後世中的影像一些書籍中的描述。

許都城外此時自也是一片莽莽,除了驛道之外盡是大雪覆蓋,從那很是規整的塊塊阡陌中,鄧瀚自是看出了,那些都是曹操下令屯田,讓其治下軍民開荒播種的結果。

“鄧公子,丞相府派人相迎了!”護衛領卻是看著從城門下走過來的一行人,對著有些神思不屬的鄧瀚言道,鄧瀚自是點頭回應著。

“敢問車架上可是前往荊州宣召而返的祖弼祖大人!”當先而立一人卻是身著大氅,腰佩珠玉,面上神色也是溫潤如玉,與腰間的飾物倒是相得益彰,君子如玉!

“正是在下,敢問先生是?”祖弼卻也以禮相待,問道。

“區區乃是丞相府主薄楊修,得知今日祖大人當返回許都回交皇命,特稟報丞相後,來此相迎!”來人說話很是得體,語氣中卻也很是帶著一份暖意,卻見他目光一轉,對著鄧瀚卻是道,“這位想必就是鄧瀚鄧子浩了吧,聞閣下之洛神賦,從此形容天下女子之美妍卻是無人能出閣下之右了!原本在下還想著該是何等樣人方能寫的出,如此絕妙好辭,如今一見之下,當時聞名已是有幸,見面更勝聞名啊!”

“哦,小子自是不敢妄自菲薄,洛神賦一出,天下間自是該無辭以狀美人矣!”一路上表現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第三十七章郎有情妾無意,言談相試

---對於鄧瀚的來臨,以楊修等人的角度來看,卻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不說其人,單說那篇略勝了銅雀台賦一籌的洛神賦,當看到那篇賦文時,楊修正和一眾欣賞曹植文采的友朋們縱論詩詞,恣意揮灑著自己的文思妙筆。向來都認為天下間若論文采有曹植在,已是沒有了敵手的一干人,卻是被洛神賦給震撼了一把。

儘管曹植也很是自傲,可是卻也在洛神賦時,心悅誠服了一把,從沒有見過曹植這種態度的楊修等人,原本也想著等鄧瀚北來卻也可以以文會友,把酒談天,沒曾想,他遇到的鄧瀚卻是這般脾性。可歎,這人生事果然不如意者,十之**啊!

離了驛館,楊修想想今日丞相府中也是無事,作為堂堂丞相府的主簿被安排來照顧這麼一個言語刻薄,牙尖嘴利的毛頭小子足以見得丞相對其人也很是重視,不言其他,他好歹也算的丞相府中可以得聞一些機密事的人物,有關鄧瀚的一些個事情,他卻也是有所耳聞的,其人往日的做派究竟如何,在暗間往來傳遞的消息中,卻是無法分辨的,不過觀一個人的性格秉性在其行文間卻是可以略得一二,想到這裡的楊修卻是有些懷疑鄧瀚今日的表現。

回到太尉府,恰好遇見了外處方歸的父親楊彪。楊修自是施禮,卻見楊彪開口道,“聽說你今日被派去迎接荊州來的那個文壇奇才了,其人若何啊? ”

楊修自是知道,平日裡父親對於這些文事多是不聞不問,對他在丞相府中的執事卻也大多不理不睬,不想今日卻是主動開口問詢。

雖然有些詫異為人方正的父親的動問,他卻也沒有隱瞞,老老實實的將今日的所見所聞全都說了出來,即便是鄧瀚言語中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第三十八章心緒不寧,且換浮生半日閒

--- 曹丕眼下身為曹操的嫡子身份貴重處,在許都已經算得上是一兩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了,沒有得到天子和曹操的接見,不過看曹丕能夠親身來看望鄧瀚,卻也給足了鄧瀚的面子。 至於曹丕曾將提到的要讓鄧瀚為之指點學問的事情,鄧瀚卻也將之當做一句親近之語罷了。 曹操已經掌管了大半個中國,曹丕身為他的兒子,這教導之事,怎麼會讓他一個從仇寇之地來的,心性不屬,底細不清的人教授呢,不過鄧瀚對於曹沖卻是有種莫名的喜愛,或許是他從曹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又或者是前世自小學時便學過的那篇曹沖稱像給了他那種可愛的感覺,儘管後來他卻也是知道了,所謂的稱像這類事情,並不是曹沖的創,可是這潛意識中的好感還是帶到了這一世的鄧瀚身上,那日最後,幾個人連帶著楊修,卻是約好了有空時再聚。

    自從進入許都後,一直絡繹不絕的拜客卻是從那天曹丕和曹沖兩兄弟見過之後,便是絕少有人登門了,或許在那些人的眼中,此時的他們再去拜見鄧瀚已經是身份不夠了吧。

    對於這樣的局面,鄧瀚卻也欣然接受,本來他就沒有想著在許都這裡久住,自然對於能不能接觸到什麼朋友他卻也不在乎。 不過人來人往,七嘴八舌卻也讓他覺得太過紛擾,實在不便,這一冷清下來,鄧瀚倒是能夠趁著機會,好好的讀些書。

    自從拜入了劉備的麾下,整日里費盡心思的為荊州而忙碌,雖然這番辛苦並沒有白費,荊州的局面也漸漸的打開了,不過卻是沒有了在水鏡莊時的那種安閒和自在,這世上的事情,總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得失之間的滋味,卻是每人各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