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漢皇系統 作者:君仙 (連載中)

九十、太子辦公室

  「皇甫,你說咱們現在要去哪裡呀?」朱雋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

  「我們不是要去東宮嗎?哦,對了,東邊難道就是指的東宮?看來咱們今天還來對了。」

  說話之間,二人已經來到了東宮之外,大門口守著八名威武的東宮侍衛,身著紅色甲冑,腰懸佩刀,手持長槍,個個精神飽滿,神情嚴肅,充滿了肅殺之氣。

  二位將軍都是帶兵已久之人,但是此時當他們來到東宮之外,看到這一群東宮衛士的時候,都不由得震驚了,互相對望了一眼,目光中驚訝不已。

  「老朱,你發現沒有,這些東宮侍衛的氣勢個個非同尋常呀?」

  「廢話,要是這都發現不了,咱們這將軍不都白做了嗎?他們雖然只是東宮侍衛,但是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勢,卻如同百戰之士一般。而且,他們紀律嚴明,彼此團結,氣勢如虹,我敢肯定,就僅這八名東宮侍衛在此,咱們軍中的那些軍士,恐怕就是三十人也攻不進去。」

  「沒錯,看來太子殿下果然非同尋常呀,這東宮之中必定有一名極其擅長訓練軍隊的將佐之才,有此人輔助太子,則我大漢朝將會有希望重新崛起了呀。」

  「來人止步,東宮重地,閒人迴避。」

  就在二位將軍一邊閒聊著一邊走近東宮門口之時,一名侍衛大步過來,神色嚴肅地對他們喝道,二人大手一擺,頓時做為統領過數萬大軍的統帥的氣勢發出,讓東宮門口的八名侍衛紛紛動容。

  不過,走過來的那名東宮侍衛並沒有退縮,而是比之前恭敬了一些問道:「此乃東宮,不知道二位大人有何要事?」

  「麻煩小兄弟通傳一聲,就說皇甫嵩、朱雋前來拜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九十一、暗中較量

  「多謝太子殿下,今天我們前來拜訪殿下,還有重要的事情需在殿下的幫助。」朱雋直接說出了來意,然後和皇甫嵩將今天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原來是這件事情,其實劉辯已經有所耳聞了,昨天在御書房陪著父皇處理政務的時候,就聽到張讓在父皇的旁邊說什麼洛陽城中有些流言,似乎是對二位將軍不利的。不過當時父皇有些乏了,就沒有聽他說下去,沒想到他們竟然還不死心呀。」

  「正是,如今這幫閹人越來越過份了,希望太子殿下能夠稟明聖上,早日剷除這些奸黨,否則將會禍害朝廷,危及大漢天下呀。如果太子能夠下定決心,我們二人願意為太子的馬前卒,領兵入宮,誅殺這幫閹人。」

  皇甫嵩氣憤地說道,但是也向太子劉辯表明了他們願意全力以赴支持太子的意思,也就是說以後他們願意成為太子的人,暗中幫助太子。

  「二位將軍不知呀,如今父皇比較相信他們,我的話恐怕起不了大的作用,所以咱們還需要等待時機,此時行動的話,恐怕不但不能除去他們,反而還會動亂朝綱,驚動天下呀。何況現在蹇碩掌握了禁軍,數千禁軍長期有人駐守在深宮之中,有的時候就是我也會受到他們的阻擋的。不過好在母后在皇宮中還是可以隨意行動的,所以二位將軍的事情我必定能夠帶到父皇的面前,相信父皇能夠明辨是非的。」

  「如此就多謝太子了,只是如今我們擔心的是,那些閹人會指使我們以前的一些手下,特別是那些被我們重罰過的手下,讓他們出來出首我們,誣陷我們,則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此事不得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九十二、二個謠言

  這天上午,劉辯早早地就到了御書房了,由於靈帝還沒有到來,所以他就在御書房旁邊看起書來,沒過多久,突然外面傳來了一陣腳步聲,仔細一聽似乎是二個人急急地朝著御書房走來了。

  劉辯心中一動,這絕不是靈帝的腳步聲,因為靈帝每次來的時候都是緩步而來的,而且前後左右有著大批的太監禁軍相隨,不可能像這樣著急的。

  於是,劉辯悄悄地站了起來,來到了一個書架的後面,通過堆放的書籍間的縫隙,觀察著走向御書房的人,看看究竟是什麼人想做什麼。

  不一會兒,進來了一老一小二個太監,其中的老太監就是趙忠,小太監是跟在他身邊侍候他的,也可以說是他的心腹人,二人的神色有些慌張。

  「趙大人,剛剛寧安宮傳來消息,說是聖上還在與皇后娘娘一起用膳,應該還要過一會兒再會過來,不用這樣著急的吧?」小太監低聲問道。

  「別說那麼多了,快將所有的奏摺翻看一遍,凡是裡面提到我們的都拿出來,然後將這幾本參皇甫嵩和朱雋他們的奏摺放進去,動作快一點,別等聖上來了。」

  趙忠尖銳的聲音響了起來,隨後二人連忙將靈帝的御案上的奏摺一本又一本的翻看了起來,一邊翻看一邊將其中的一些取了出來,最後取出了二十多本。

  小太監似乎早有準備,從身上取出一個袋子將所有取出來的奏摺裝了進去,然後藏到了身上,而趙忠則連忙將另外幾本奏摺放到了御案上面的奏摺之上。

  「快走,聖上就要過來了。」

  這時,遠處響起了腳步聲,趙忠帶著小太監連忙飛快地從側門離開了,劉辯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九十三、問罪

  「關於你們二人的,是什麼謠言?想必你們自己也知道吧?」靈帝皺著眉頭,目光轉到了張讓和趙忠二人身上。

  「聖上息怒,那是有人中傷小臣等人的,小臣天天在聖上的身邊,如果有什麼事情聖上自然早就知曉了,還請聖上明察。」

  二人慌忙跪了下去,今天他們本來是要找機會誣陷皇甫嵩和朱雋二人的,所以才會偷偷地放入一些參奏二人的奏摺,但是奇怪的是靈帝看了之後似乎並沒有什麼反應,而現在出乎他們意料的是,一向沉默寡言的太子劉辯竟然有向聖上彈駭他們的意思。

  「你們既然不說,那太子你告訴朕吧,外面還有些什麼謠言?」靈帝看了二人一眼,然後再次向太子劉辯問道。

  「洛陽城內傳得沸沸揚揚,說是張大人、趙大人等幾位中常侍大人,經常向百官勒索財物,百官多有所懼,所以不得不以財物獻與各位中常侍大人。而聽說不久前幾位大人曾經向皇甫將軍、朱將軍勒索財物,說是他們在圍剿黃巾的時候繳獲了許多財物,讓他們拿些出來分給幾位大人。不過,皇甫將軍和朱將軍都是直性子,而且他們並沒有從黃巾那裡得到什麼財物,所以拿不出來也不願意向幾位大人屈服。兒臣當時聽到這二個謠言時就有些奇怪,但是卻不知道其中到底有著怎樣的聯繫,也許是兒臣年幼無知吧,也或許這本就是空穴來風的事情。」

  聽了太子劉辯的話,張讓和趙忠頓時面如土色,他們當然聽得出來太子劉辯這是在針對他們,話語之中揭露了許多他們做過的事情,所以嚇得冷汗直冒。

  「既然都是一些街頭巷尾的無知百姓茶餘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九十四、探獄

送走了驃騎將軍朱雋府上的人後,荀彧與陳宮來到了劉辯的書房,三人開始商議起了對策,劉辯皺著眉頭望著二人:“二位先生,你們說說看這事該怎麼處理,我們東宮既不能直接出面,但是也不能不管呀。”

“殿下,廷尉衙門之中下轄有許多屬官,雖然說廷的職權是最大的,但是其他的屬官也並不是沒有權力,我們首先可以看看廷尉的屬官中,有沒有能夠幫得上忙的,至少可以讓他幫忙打探一些情況,還有就是在獄中關註一下朱將軍,不至於給他們暗中殺害了就行了。”陳宮首先建議道。

“那你們是否熟悉廷尉衙門的情況呢?”劉辯自己對於朝廷的大臣,最熟悉的就是三公九卿了,至於三公九卿的屬官,他是不可能全部都清楚的。

“廷尉的屬官主要有主管官員廷尉,其次依次是廷尉丞、廷尉左監、廷尉右監、廷尉左平、廷尉右平、廷尉正等幾人。據屬下所知,廷尉丞的職權是僅次於廷尉的,在廷尉衙門中擁有很大的權威,而如今的廷尉丞是司馬坤,為蔡大學士的得意門生,跟太子殿下可謂是同門師兄弟,所以如果託他關注此案的話,必定能夠阻止十常侍暗中加害朱將軍。”

“既然有此關係,那自然是用上才是。不過僅僅這樣還不足以解救朱將軍呀,我們還得想想其他辦法,要讓朱將軍免去牢獄之災才行。”

“殿下,這件事情可以找找大將軍了,二位將軍雖然說位列三公,但是按照規定他們也是屬於大將軍統率的範圍,所以如果大將軍肯出面,表明朱將軍曾經向他匯報過此事,那麼十常侍的藉口就沒有作用了。”

“而且,將軍在外領軍打仗,哪裡避免得了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九十五、威逼崔烈

  「你過來帶路,你們可以去告訴崔烈,就說本王來探獄來了,他如果有意見就叫他過來。」劉辯指了另一個獄卒帶路,然後對其他的獄卒喝道。

  「是是是,殿下請。」

  那名獄卒不得不硬著頭皮帶著劉辯等人進去了,典韋留下了四名東宮侍衛守在大門外面,其他東宮侍衛都跟著他保護著太子劉辯進入了大牢之中。

  廷尉衙門的大牢之中,關押的都是一些違反了法紀的朝廷官員,劉辯進去之後,發現大牢之中非常昏暗,兩邊的牆壁上面掛著風燈,燈光閃爍搖曳,顯得陰森森的。

  大牢中不時傳來一聲聲清脆的鐵繚聲,卻是囚犯手腳上面的繚銬發出的聲響,隔得很遠就能夠聽到那聲聲幽響,彷彿嘆息一般。

  牢中非常地潮濕,空氣也很污濁,而且還有冷風從地底吹來,更是增添了一種陰暗的氛圍,加上一些犯人的呻吟之聲,讓人感覺彷彿來到了地底墓中一般沉悶。

  劉辯一邊走一邊觀察兩旁的牢房,發現裡面關押的犯人還不少,幾乎每個房間裡面都有一些倒臥在地上草堆中的身影,蓬頭洉面的如鬼一般。

  同時,他還看到了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間審訊室,周圍的牆壁上面掛滿了各種各樣的刑具,有的刑具上面還有著紅色的血跡,不知道有多少犯人曾經被這些刑具折磨過。

  「殿下,前面就是二位將軍所在的房間了。」

  直到走到了牢房的盡頭,才到了皇甫嵩和朱雋二位將軍的牢房,不過他們的待遇比起其他人要好得多,一是身上沒有手銬腳繚,二是他們都是單人一間,互相對著,裡面不但有石床,還有被縟桌子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九十六、結果

  劉辯立即笑著,隨後帶著東宮衛士,押著那名獄吏走了,而那名獄吏不斷地回頭朝著崔烈叫著:「大人,救救我呀。大人,我是冤枉的。」

  離開了廷尉衙門大牢後,劉辯讓人將那名獄吏暫時先帶回東宮去了,而後他卻轉道去了大將軍何進的府上,此時還得大將軍何進出馬,才能夠保住二位將軍不會有所閃失。

  「參見太子殿下。」

  剛剛到達何府大門口,就見到袁紹、袁術兄弟,還有曹操等一些武將從大將軍府上出來,看到了劉辯下車,眾將立即上前參拜。

  「原來是各位將軍,大家不用多禮,去忙你們的吧。」

  劉辯知道,一些將領是羽林軍中的屬官,每天都要到大將軍府上來點卯的,但是袁紹、曹操二人卻是禁軍校尉,竟然也經常跑到大將軍府上來,果然是如歷史書中所說的一樣,他們暗中早已經投向了大將軍何進了。

  「太子殿下怎麼有空過來看望老夫呀?」大將軍何進在太子劉辯面前非常無禮,仗著自己是太子的舅舅,見了劉辯並沒有起身,穩坐在大廳的主位上面笑著問道。

  「舅舅一向忙於軍務,本王也不好來打攪,今天是從外面路過,想起一事才來打攪舅舅的。」

  劉辯絲毫沒有計較,他知道何進並無智謀,而且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所以雖然他野心不小,但是卻最終不會有太大的威脅的,就最近而言他可是自己最大的助力,沒有他的相助自己是不可能順利登上帝位的。

  「不知道是何事呀?」

  「今日聽聞洛陽城中議論紛紛,說是車騎將軍皇甫嵩、驃騎將軍朱雋都已經被廷尉衙門帶去問罪了,不知道舅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九十七、二將軍離京

  九月十八日,聖帝在朝堂上宣佈,免皇甫嵩車騎將軍頭銜,改任右將軍,兼虎牢關守備,即日起赴虎牢關上任;免驃騎將軍朱雋頭銜,改任左將軍,兼函谷關守備,即日趕赴函谷關上任。

  皇甫嵩和朱雋都知道,聖上雖然在此事上並沒有偏聽十常侍,但是對他們二人的印象也不像從前了,所以皆謝主隆恩,回去收拾家小到二處上任去了。

  不過,在離開洛陽之前,他們同時到了東宮去面見太子劉辯,他們也知道,這一次他們能夠有驚無險地擺脫這件事情,沒有被十常侍算計,其中太子劉辯的幫助是最多的,所以離開洛陽之前他們前去辭別。

  「二位將軍,其實讓你們分別是虎牢關和函谷關,都是本王的意思,是我向父皇進言,父皇才這樣安排你們的。」劉辯的話讓二人都是一驚,不過他們相信劉辯不會害他們,所以都點了點頭,知道太子肯定還有下文。

  「二位將軍知道本王為何讓你們去守這二雄關嗎?」劉辯卻是向他們問道。

  「此二處雄關乃是洛陽以及京畿重地的咽喉之地,太子安排我們去此二處,應該是希望我們能夠牢牢守住洛陽的咽喉,保證京畿重地的平安吧。」

  皇甫嵩和朱雋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對於各處的地理地形特別敏感,在劉辯的提醒下一想就明白了,立即有種恍然大悟之感。

  「不錯,二位將軍閒職在京中,難免會遭遇十常侍他們的忌恨,就算是這一次避過一劫,難保他們不會再次興起事端,讓二位將軍疲於應付。所以我想不如讓二位將軍繼續回去帶兵,同時為洛陽守住這二處咽喉要塞之處,這樣既然可能避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九十八、臨時任務再啟

  皇甫嵩和朱雋二位將軍離開京城,已經是幾天前的事情了。隨著他們的離開,十常侍的陰謀也破產了,他們開始將目標對準了其他的大臣,而一些阿諛奉承之輩更是暗中以金珠結交十常侍,通過十常侍而向靈帝買官來做。

  趙忠更是被靈帝委以車騎將軍的重任,張讓等十三名閹黨宦官均被封為列候,司空張溫做了太尉,廷尉崔烈因為之前的事情,感到這個廷尉不好做,所以乾脆花了五百萬錢買了一個司徒來做。

  而這段時間以來,天下各州郡再次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幽州境內漁陽人張舉、張純起兵造成,自稱天子和大將軍;長沙賊區星反叛,攻佔城池;益州馬相龍攻殺刺史郗儉,自稱天子,又攻佔巴郡,殺郡守趙部;汝南郡葛陂黃巾復起,攻沒郡縣;南單于反叛,與白波黃巾賊勾結,佔據了河東之地。

  事情終於再次發展到了十分緊急的地步,十常侍沒有能夠阻攔住朝臣的奏摺,數名大臣在朝堂之上上奏了此事,令靈帝大為震驚,不敢相信天下竟然有這麼多的地方都有人在反。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以前沒有聽到半點風聲,現在突然之間天下就有這麼多的人反朕了?」靈帝在朝堂上面咆哮道,臉色漲得通紅。

  「聖上,臣等為此事早就寫過了數十張奏摺替進宮中,難道聖上沒有看到嗎?」光祿勳劉弘大聲道,他也是皇室宗親,只不過隔得較為遠一些了。

  「是呀,聖上,臣等從一個月前就已經替上了奏摺,還以為聖上早就知道了這些事情,所以就沒有再向聖上匯報,直到現在事情緊急了,才不得不臨朝奏報。」司空丁宮也回答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九十九、困難重重

  「文若、公台,你們給想個辦法,這一次我無論如何必須隨禁軍一起出征汝南葛陂,此事關系到我東宮的發展大計,所以我必須走這一趟。」

  劉辯想了想,覺得真的有些頭疼,他不知道怎麼說服何皇后同意,而何皇后不同意的話漢靈帝是更不會同意的,至於滿朝文武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這件事情首先得何皇后與漢靈帝點頭了,有了他們的支持,劉辯才能夠順利地跟隨禁軍一起出征汝南葛陂,也才能夠不顧滿朝文武大臣的反對。

  「殿下要想隨禁軍出征汝南,這是為何呢?」荀彧不解地問。

  「是呀,難道殿下不怕禁軍在半路上對殿下不利嗎?畢竟現在滿朝文武都知道禁軍與殿下之間是有著矛盾的?要是他們在半路上對殿下不利,然後推到黃巾餘賊身上,恐怕聖上也無法責備他們的。」陳宮也有些難以理解。

  「我知道,這樣做非常冒險,但是我有冒險的理由,所以不得不這樣做。至於是什麼理由,暫時我還不能告訴二位先生,但是我這樣做是有著絕對的好處的,而且我會帶著東宮衛隊一起,禁軍是不敢向我動手的。」劉辯苦笑了起來,他是不可能將系統的任務有關的事情告訴任何人的。

  「殿下,難道這一行你是要去尋訪什麼人嗎?」荀彧知道這一段時間劉辯一直在派出人手,到天下各處去尋訪一些人物,只不過這些人物有些是有名望的,而有些卻是名不見經傳的,所以此時他突然問道。

  「殿下,是什麼樣的人物,難道派人去尋訪不行嗎?非得要殿下冒著危險親自去不可?」陳宮半初就是劉辯尋訪來的,自然對於劉辯想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