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晁氏水滸 作者: 藏劍翁(連載中)

晁氏水滸 作者: 藏劍翁(連載中)

第一卷官逼民反 第一章 晁蓋有子
               
     二月剛過,天地間已是綠意盎然。

    北宋的初春,卻是比千年後要暖和一些。

    東溪村農夫們剛剛過了幾天農閒的日子,這時節便又都回到田間勞作,幾個調皮小孩在村中竄來竄起,年齡大些的都趴在村頭一座莊園牆頭上往裡張望著。

    不同村中的安靜,這處莊中卻是人聲鼎沸,不時傳出一陣陣喝彩聲,只是語氣總透著些古怪。

    說來這也怪不得眾莊客。自家莊主托塔天王晁蓋威震京東,少莊主晁勇雖不習拳棒,但神力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若是平日,神力驚人的少莊主斷不是他們敢招惹的,這些天十數個受傷的莊客便是明證。難得今天少莊主願意耗盡氣力再比試,眾人自然都想捏捏這個軟柿子。等過幾年少莊主名動四方的時候,大夥也可以拍著胸脯說當年灑家是打敗過他的。

    可惜被晁三搶了先手。

    看著晁勇往昔威風不在,勉力支撐的樣子,眾莊客雖然不敢明目張膽的給晁三喝彩。但晁勇偶爾使出一招神來之式,莊客喝彩的語氣難免怪了點。一個個巴望晁三輸後,他們再去打敗晁勇,以後好誇耀一番。

    拳棒卻是晁勇最近才下的功夫,一番比試下來,自是連連吃虧。雖打熬得一身鋼筋鐵骨,但時間長了也有些扛不住。又吃了一棒之後,不由大怒,暴喝一聲,奮起全力一棒向莊客晁三頭上劈去。

    還在偷笑的眾莊客聽得木棒帶起的「呼呼」風聲,頓時臉色大變,看著場中躲閃不及的晁三,不由紛紛驚呼起來。

    晁三看到晁勇這一棒的聲勢,也不由大駭,無奈前面為了顯示自己的威武,一直和力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官逼民反 第二章 災星宋江
               
     晁家作為東溪村大戶,地理位置自然是極好的,莊前不遠便是那隔開東西兩村的溪水。

    沒有長江、黃河的奔騰氣勢,也沒有他們的嘈雜水聲,只是一條無名的小溪,靜靜的流淌著,也正是這些無名小溪匯成了長江、黃河。

    晁勇走到溪邊,也不怕衣服粘土,躺了下來,閉目養神。

    「少莊主好。」

    一個身穿破布背心的莊戶走過,小心的彎腰問候道。

    「嗯。」

    晁勇睜眼看了一下,隨口回應了一聲,暗道:這悠閒自在,是需要托生在一個好人家的。

    比如這晁蓋家,祖上做過行商,頗攢了幾分家財後,便在東溪村買田置宅。和大多數地主家一樣,每遇天災人禍,村民們賣田賣身度日之時,晁家的土地便多幾分。到了晁蓋這一代,東溪村的土地已都姓了晁,家中錢糧更是堆積如山。

    晁勇也暗自慶幸生在晁蓋家,要是不幸生在貧苦人家,那就只好和身後頂著太陽走過的佃戶一般,每日泥裡來,土裡去,刨些食物餬口,哪還顧得什麼民族興亡。見到自己這樣的地主家人,還得小心的彎腰伺候,以免飛來橫禍。

    「嗒嗒嗒」

    晁勇正枕著胳膊閉目養神間,聽得地下傳來一陣沉悶急促的馬蹄聲,頓時不無興奮的望向村口。

    北宋立國時,燕云十六州便被遼國攻佔,之後西夏又分裂,北宋便沒了牧馬場所,曾經縱橫天下的大唐鐵騎也無以為繼,北宋馬軍可謂少之又少,與少數民族對敵時,更多的是用強弓硬弩去削弱鐵騎的衝擊力,因此對外戰爭一直是輸多贏少。

    國內可以騎乘的良馬就更少了,地方衙門公差都沒幾匹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官逼民反 第三章 鄆城括田
               
     夏啟立國,廢禪讓,世襲為君。

    華夏開始了父死子繼的傳承方式,歷朝統治者為了名正言順,又和老天結了親戚,給自己整出了個威風八面的稱呼——真龍天子。天子的後人自然便是龍子龍孫,這樣父死子繼便順當多了。

    為了維護朝廷的權威,有幾朝甚至制定了「民告官,徙三千里」的律法,以震懾「刁民」。

    百姓經歷無數血的教訓之後,不得不承認一個無情的現實。自己不過是一群被朝廷圈養的羔羊而已,官員則是朝廷選拔的牧人,所以有些官名直接點便叫牧。牧人只要不大肆掃蕩羊群,動搖朝廷根基,偶爾剪剪羊毛、殺隻羊,朝廷一般都會睜隻眼閉隻眼的。

    民不與官斗,也漸漸成了百姓大多數時候的選擇。

    晁蓋雖然悍勇,但不到絕境,也不敢與朝廷爭鬥。一家之主都接受了這個現實,下人們自然更不敢生事。加上晁家家底殷實,沒了土地也可再置其他產業,莊上奴仆倒不用擔心會被遣散,因此晁家莊內倒是波瀾不驚。

    東溪村土地都是晁家的,村中百姓都是佃戶,土地主人變化對他們影響倒是不大,因此村中倒也太平。

    附近有些土地分散的村子,因為括田卻是幾乎日日械鬥,誰也不願交出得來不易的地契,各村保正最後只能請縣衙派捕快來鎮壓護田農民。

    晁勇雖然有心讓梁山大業提前,但晁蓋在家裡素來說一不二,現在還沒到他當家作主的時候,也只能等時機了。

    反倒是村中百姓感念晁蓋這些年的恩惠,替晁家遭此無妄之災憤憤不平之餘,也為自己擔憂不已,只能祈禱朝廷括了田地後,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官逼民反 第四章 敲骨吸髓
               
     晁蓋帶著晁勇和幾個相識的鄉紳打了招呼,站不多時,便見知縣陪著一面白無須的公公走了出來。

    眾鄉紳見知縣陪著括田所公使出來,紛紛作揖拜見。

    那公公卻只是瞥了一眼廳中眾人,也不答話,便大搖大擺在主位落座。

    晁勇不由好奇的打量起大堂上坐著的太監,後世雖然電視上見過不少「太監」,但這貨真價實的太監卻還是第一次見,自然要好好打量一番。

    面白無鬚,少了男人的陽剛,多了些女人陰柔,也沒有後代泰國人妖的嫵媚,只能說是不男不女,讓人看得有些瘆人。

    晁勇打了個冷戰,收回注意力。

    知縣僂著腰親自給那公公上了一杯茶,這才和眾人說道:「括田一事,日前本縣已著人通知,想必地契你們也都帶來了。王師爺你去收齊。」

    眾鄉紳雖然不捨,但公田所凶名在外,迫於其淫威,還是都把地契帶來了。

    幾位平日對知縣多有孝敬的鄉紳,原本還有些想法,但和知縣暗示了幾次,見他完全不理睬,只是小心伺候著那公公,也不敢造次,只好把地契如數交出。

    「大人,地契收齊了。」

    不片刻,師爺便把地契收齊交給知縣。

    眾鄉紳看著知縣再把地契交給那閹人,便知那些土地再也與自己無關了。

    數代積累,一朝化為烏有,幾個上了年紀的鄉紳彷彿瞬間被抽走了脊樑骨似的,搖搖欲墜。

    晁勇看著眾人反應,也不由嘆息,看來這花錢買平安是古往今來都免不了的啊。

    那公公接過地契,這才放下架子,抬眼看了看眾人,細聲道:「看來黃知縣果然是教化有功,你等百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官逼民反 第五章 阮氏三雄(上)
               
     次日五更,晁勇起來洗漱罷,便去與父母一起用早飯,其間少不得娘親何氏淳淳叮囑。

    在何氏不斷叮囑下,一頓早飯,足足吃了半個時辰。

    晁蓋也叮囑了幾句,見自家夫人彷彿有說不完的話,插嘴道:「晁三已經在外面候著了,夫人便放他去吧。」

    晁勇也趁機道:「娘親放心吧,孩兒只在附近走走,快則兩月,慢則三月,必然回來。」

    「好,好。」

    何氏見晁蓋已經有些不耐煩,這才結束了叮囑,從丫鬟手裡拿來兩錠大銀塞給晁勇,又轉頭對門外道:「晁三,你進來。」

    晁三在門外聽到夫人叫,趕忙背著包裹進來,躬身向主人家問好。

    何氏見晁三收拾的十分利落,滿意的點點頭,道:「晁三,少爺從小不曾離家,出門在外,免不得風餐露宿,你要伺候的少爺周全。凡事先想著少爺,回來我少不了你的賞賜。若是少爺有甚差池,你須逃不過責罰。」

    晁三趕忙回道:「是,夫人。」

    晁蓋卻是灑落性子,見不得這等兒女情長場面,揮手道:「好了,夫人,讓他們去吧,勇兒也長大成人了,出去見見世面也好。」

    晁勇見一家之主發話,便也起身告別道:「爹爹,娘親保重,孩兒這便走了。」

    何氏看了眼即將出行的兒子,頓時眼圈一紅,兩行淚水順頰而下。

    晁勇見狀,也知道不是頭,再勸慰了一聲,便出得院子,兩人各提了一根哨棒,便出莊而去。

    闖蕩的路線,晁勇早已想好,第一站便是梁山泊邊的石碣村,一來可以去拜會拜會阮氏三雄,二來也可看看那八百里水泊。

    古代自然風景宜人,空氣也清新,走在路上也十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官逼民反 第六章 阮氏三雄(中)
               
     不過片刻,便來到那水閣酒店前。

    閣前荷花紅照水,閣後綠柳成蔭,水閣上,三倆文人雅士唱和。

    晁勇對這古代詩詞雖也喜歡,但卻沒太多研究,況且阮氏三雄都是直爽漢子,酒到酣處,說不來就冒出什麼大不敬的話來,人多口雜的地方恐怕會惹出什麼事端來。做為穿越人士,這點小錯誤是不應該犯的。

    晁勇指著一座從岸邊延伸到湖中的水亭,道:「那邊涼亭不錯,四面臨水,又清靜,正適合我們暢談。」

    阮小二也是個爽直的人,雖然那邊水亭價格要高些,但還是毫不猶豫的道:「好,都依勇哥兒。」

    阮小二把船撐到那荷花蕩中,纜了船。

    三人上到水亭,阮小二道:「勇哥兒是貴客,請勇哥兒上坐。」

    晁勇忙拱手道:「二哥年長,還是二哥上坐。」

    兩人互相謙讓一番,還是晁三見晁勇似乎並不願意坐主位,解圍道:「我家少莊主遠來是客,不如二哥坐主位,我家少莊主坐客席。」

    阮小二見晁勇執意不願意上坐,也只好如此。

    三人坐定,早有眼尖的酒保過來問候。

    「有什麼新鮮水果、蜜餞,各上四盤,再把最拿手的菜上四樣,另外再切四斤上好的羊肉來。即墨老酒先來四斤。」

    這水閣酒樓便位於石碣湖上,石碣村的阮氏三雄小二自然認得,不過往日多半是來賣些湖中打撈的魚蝦,偶爾做回客官,也只是在酒樓大堂。

    小二原本以為是衣著鮮亮的晁勇請客,才巴巴的跑來伺候,看情形是阮小二做東,為難道:「二哥,這一頓下來,恐怕不下三貫錢。」

    阮小二平時也沒這般點過菜,原本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官逼民反 第七章 阮氏三雄(下
               
     晁勇早已推算過時日,林衝去年冬天已經上了梁山,也和青面獸楊志火拚過,想來楊志現在也已經到了北京大名府。那大名府留守梁中書去年送給岳父蔡京的生辰綱,卻是走到開德府時便被劫了,今年開德府更是有農民起義,河東則是大寇田虎四處劫掠,生辰綱只能繞道京東東路,正經過濟州,晁蓋、阮氏三雄現在都沒了生活來源,想來到時必然會劫取生辰綱。

    晁勇見阮小七無精打采的樣子,笑道:「七哥且忍耐,我料定不出三個月,必有轉機,之後你我當再不用受那作公的欺壓。」

    阮小七聞言,頓時又來了勁頭,盯著晁勇道:「勇哥兒此言何意?」

    晁永笑道:「天機不可洩露,三個月後你等便知道了。只是現在三位哥哥還要多忍耐忍耐才是。」

    阮小二聞言,想了想,若有所悟的道:「晁天王若願帶挈我兄弟,只要讓人傳話來,我三個若不捨得性命相幫時,殘酒為誓,教我們都遭橫事,惡病臨身,死於非命。」

    「好,到時少不得三位哥哥出力。七哥,我們比比拳腳如何?」

    晁勇見三人滿口答應,心中之事了卻,便也想一試三雄身手。

    「好,晁天王當年一雙鐵拳打遍京東,難逢敵手。虎父無犬子,小七也正想試試勇哥兒手段。」

    阮小二也有心看看晁勇武藝,與阮小五把桌子抬到一邊,騰出地兒來。

    二人走到亭中,拱手作禮,二人略轉了兩圈,小七便耐不住性子,搶攻起來。晁勇也只是憑著招式周旋,不幾合,晁勇便被阮小七一腳踢在胸膛,好在晁勇下盤功夫紮實,退了兩步便立住身子,沒掉進水裡。

    晁勇見狀,也知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官逼民反 第八章 初識林沖
               
     次日,卻是阮小二和阮小五尋來,才喚醒二人。

    早晨的湖泊卻是另一番美景,朝陽照在微波蕩漾的湖面上,顯得恬靜無比。

    昨夜在蘆葦叢中過夜的禽鳥,此時早已沒了蹤影,只剩下一人多高的蘆葦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

    二人起來,用湖水洗了把臉,眾人又去水亭吃了早飯,阮小二便要陪晁勇遊湖。

    阮小七卻道:「石碣湖便只是這般大小,勇哥兒昨日也看了大半。咱們不若在這裡整治些中午吃的酒肉,去梁山水泊遊玩一天,讓勇哥兒看看那小洞庭風光。」

    阮小二聞言,搖頭道:「若是以前,梁山咱們也去的,但現在林沖上了梁山,他卻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十分了得。若衝突起來,再不濟你我兄弟也可從水裡走脫,只怕到時苦了勇哥兒,我兄弟罪過便大了。」

    晁勇也想看看梁山水泊地理,而且對自己變態身體也有信心,昨日一番較量,雖然知道自己拳腳功夫還差得遠,但他仗著一身神力,感覺也不是全非對手,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不知若是生死搏鬥的話,阮小七多的是手段要他性命。

    「二哥,我聽得林教頭也是豪爽之輩。我等只是遊覽梁山,想來他不會難為我們。況且,小弟也識得些水性,便是那林沖是陸上猛虎,有三位哥哥這等水中蛟龍幫襯,大可從水中一起走脫。」

    阮小二對自己兄弟水性倒是也十分有自信,況且這梁山水泊也十分廣大,未必就能撞著那林沖,見晁勇執意要去,便也不再多說。

    石碣湖和梁山水泊卻是一水相通,從石碣湖出來便進了梁山水泊。

    梁山水泊卻是比石碣湖闊大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官逼民反 第九章 義不容辭
               
     「吱,吱」

    在幾個梁山嘍囉費力的拉扯下,關門緩緩打開。

    此時眾人上山已經足有一炷香時間,中間阮小七幾次喊著要下山,都被晁勇勸住,林沖面上也是越來越難看。

    從關裡走出的王倫見的幾人神色,更是暗自警惕,一面低聲吩咐杜遷、宋萬小心,一面笑臉迎道:「久仰阮氏三雄大名,今日且喜光臨草寨。」

    阮小二抱拳道:「王頭領大名,我兄弟也如雷貫耳。今日我兄弟卻是陪勇哥兒游水泊時,撞著林頭領,這才上山一敘。」

    阮小五和晁勇也抱拳,點頭致意。

    阮小七卻是冷哼一聲,扭頭不理王倫。

    「找死。」

    梁山上下沒想到阮小七在梁山尚且如此猖狂,幾個王倫心腹便要上前動手。

    「不得無禮。」

    王倫聽得幾人不是來入夥,又畏懼林沖武藝,便也不想挑起衝突,止住幾個要動手的手下,笑道:「幾位好漢來訪,小寨蓬蓽生輝,小可這便吩咐嘍囉整治酒菜,大家往聚義廳一敘,如何?」

    晁勇上山卻是為了和林沖結交,卻不想和遲早要站到對立面的王倫扯上什麼關係,免得到時不好下手,忙道:「山寨事多,我們便不打攪王頭領了,我等與林教頭吃些酒,便下山。」

    王倫此時才看出四人中為頭的彷彿是這十七八歲的少年,打量了晁勇一眼,點頭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便不擾你們了。」

    說完便帶著眾人向寨裡走去。

    王倫試探過後,後面便也再沒遇到阻攔,又過了兩座關隘,晁勇幾人方才到的大寨門口。

    只見這大寨四面高山,三關雄壯,團團圍定,端的是易守難攻。中間裡鏡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官逼民反 第十章 濟州馬市
               
     別了阮氏三雄,走了一段,晁勇才想起自己只是知道個大概方向,卻不知道如何走,只好問道:「此去東京,有多少里路?」

    晁三搖頭道:「我也只是對這京東地面熟悉,東京卻是沒去過,只是聽人說有千里左右。」

    若是步行千里,那來回怎麼也得二十日,卻是要誤了自己泰安州之事。

    「哪裡可以買的快馬?」

    「少莊主,慢說快馬,便是駑馬都不是時時能買到。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給遼狗,西夏又反了後,大宋便沒了養馬的地方。朝廷馬軍五人都未必有一馬。濟州馬市上平日也只是一些蠢驢笨騾,馬匹卻是很少的。只有遇到有馬販從北邊偷販過來時,才有馬賣,不過好馬也多被沿途北邊州府買走,咱們京東卻是罕見好馬。莊主那匹烏騅馬卻是費了好多功夫,走了十幾遭濟州才買到,少莊主要騎馬,不如我們回莊去取,省的白走一趟。」

    晁勇以前也知道宋朝少馬,沒想到連馬市都這樣蕭條,想了想,回到莊中,若是讓娘親知道要去東京虎口拔牙,怕是難以成行,只好道:「反正我們要向南,便去濟州碰碰運氣,便是買的兩匹駑馬也好。實在不行,便在沿途州府邊走邊買。」

    一路無話,次日晌午兩人便到的濟州城,這馬市卻在城外,遠遠便聽得馬嘶驢叫。

    晁三雖然走南闖北慣了,但畢竟少年人心性,聽得馬嘶聲,雀躍道:「少莊主好運道,聽這馬嘶聲,必然是北地好馬,而且數量還不少,這遭卻是來著了。」

    晁勇也是十分高興,若是能買的一匹好馬,東京之行便快捷多了,同時也可早些培養默契,日後上陣也有一個好幫手。

    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