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明揚三國 作者:海漂 (連載中)

明揚三國 作者:海漂 (連載中)

明揚三國 正文 第一章 重生

    東漢延熹八年是個多事之秋。水旱蝗災頻頻光顧神州大地,再加上一場來勢凶猛的瘟疫,死人往往死到一村滅絕,無人埋尸的境地。

    這一年的四月天,揚州秦淮河一連降了半個月的大雨,使得淮河之水泛濫成災,瘟疫四起,瘟死的人順水漂流,樹上、河灘到處有洪水沖來的腐尸,吃紅了眼的野狗,都受不了腐肉的臭味,專揀還有一口氣的活人下口。

    一個霹雷電閃大雨滂沱之夜,駭人的雷聲混在恐怖的雨聲中撕扯著天地,把淮右大地投入渾渾沌沌的境地。漆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的暴風雨中,鬼火一樣的風雨燈一閃一閃,時隱時現。

    淮河東北三十里有一村,名為石崗村,村里住著十幾戶的人家。村東頭有一戶姓朱的人家,名叫朱老實,因為他為人異常老實忠厚,他的大名反而沒有多少人知道。

    今夜,朱老實的婆娘陳氏正在房內分娩,這是他第三個孩子,之上他婆娘已經給他生了一男一女了,現在朱老實帶著兩個孩子圍在灶台旁燒著熱水,而隔壁鄰居吳氏在房間內為陳氏接生,窮苦人家一般都請不起產婆的,都是街坊鄰居之間的女人互相接生,因而造成死亡率十分之高。

    “隆隆”

    “啊”

    屋外的雷聲和陳氏的慘叫之聲嚇得兩個孩子往朱老實的身上靠了靠,朱老實撥了撥灶台內的火苗,撫摸著自己的孩兒安慰到︰“沒事的,你們的母親都生了兩個了,有經驗,現在叫的越大聲,孩子生得才會越順利。”

    兩個小孩不懂,听到父親的話,倒也安靜下來,其實這歪理是朱老實憑自己的見識和道听途說總結起來的,倒也十分符合窮苦人家生孩子的情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正文 第二章 草頭百姓上

    八年過去了,朱三這名赤帝子降世的靈童雖然比其他一些同齡的孩童來的聰慧,且力氣也大些,但還算是正常人範圍,並未有傳說中口吐神火,五日長成大人之類神異現象,慢慢的村民們就不再特別關注這個出生時天顯火光的孩童。

    朱三這個名字是朱老實給他取的,窮人家沒有什麼學識,取名字大多數跟家中排行有關。

    這八年來朱三也漸漸了解到了自己轉世的時代。

    東漢末年,歷史上混亂年代,就以他自己家中情況來說,自從他出生那年的大暴雨過後,長江淮河邊上,許多田地里面的莊稼被破壞,導致當年莊稼收成猝降。

    而接下來的八年,老天爺想是對人類看不順眼,天災越來越頻繁,田地的收成自然越來越少,如果單單天災還不算什麼,咬緊牙關,還可挺過去,只是朝廷開始一輪又一輪的加稅,許多百姓微薄收成都被朝廷給強行征收了過去,導致許多人因此被餓死。

    由于大量的百姓被餓死,尸體未及時處理,開始引發瘟疫,朱三的二姐也就是看著他出生的二丫和隔年出生的四娃一起都病死在兩年前一場特大瘟疫之中。

    前世的朱三,不過是八十後,又非學醫,僅是當過兵的平民百姓,看著接踵而來的天災**,根本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著二姐與四弟接連離去。

    古時候,人們沒有什麼可消遣事物,鄉野百姓白日農作完,回家之後唯一消磨時間的方法就是爬在婆娘上面做運動,朱老實應該算少的了,因為家里只有兩個房間,一大家子都在同一房間睡覺,朱老實只是偶爾孩子不在家的時候才尋妻子陳氏私下解決**。就算如此,在沒有避孕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正文 第三章 草頭百姓下

    石崗村除去那王叔公外,沒一個是識字的,老叔公的學識起與家傳,結于游學,回到石崗村成家後,並沒有授徒教習,一直保持那份超然性,加上略懂皮毛的醫術,治療傷風感冒的,一直受全村上下的敬仰。

    朱三自小被他斷言赤帝子轉世,自然成為了他唯一的弟子,村里唯一的識字少年,加上這兩年朱三接手家中漁船後,一步步改善了家中生活,故而小小年紀在村里依舊頗有名聲。

    許多家中有女兒的鄰里們,平日與朱老實夫婦拉家長時,紛紛表示等朱三滿十二三歲後,就嫁女兒給他。

    勞作果然比任何健身運動都更加能夠鍛煉身體,不過八歲的朱三黝黑的胸肌已經開始慢慢顯現。

    張小妹想起前些天,自家爹爹與朱三他爹聊天時,提到有意在等四年,自家十五歲及笄後,就嫁給朱三,這是兩家老人私下協定。

    女大三,抱金磚,這是鄉里間流傳的俚語,本來只是當朱三做弟弟的張小妹,听到這個消息,小小芳心,突然不知覺動了起來,臉隨即不知覺紅了起來,暗思︰“不曉得他知道了沒有?”

    朱三的謝禮聲,一下驚的她回神過來,驚慌的拍拍胸口,搖手到︰“這沒什麼,五妹跟我親妹妹似地,三郎不必客氣。”

    郎本是漢朝候補官名,只是兩漢四百年,郎之名,也漸漸傳入民間,成了平民百姓之間正式談話時一種尊稱。

    張小妹的臉色和語氣有些不同往日,朱三注意到了,只是兩世為人的腦袋也沒猜不透幕後的緣由,遂就不理,順手從木桿上,取下一件干淨布衫,自顧穿起來。

    出船打漁可以光著臂膀,回到家里,自然要穿戴整齊,這是王叔公教他的漢時禮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正文 第四章 王叔公

    王叔公的家是石崗村最大的,與村民樹枝混泥土砌成牆壁不同,而是純衫木架構,屋頂片片瓷瓦,可見祖上定也風光過,至少是個士族。只是其上幾代具體如何,王叔公沒說,朱三並不知曉清楚,如今已經沒落與平民百姓無二。

    大大的院落,有廳堂,有後院,五間屋子,後堂還有專門存放書簡的書房,可惜一個打理的下人都沒有,家里只有王叔公與孫子兩人同住,王家一直一脈單傳,叔公的兒子與媳婦沒活過五十就病死,而孫子、孫媳婦在幾年前瘟疫中染上了,那蹩腳的醫術,並沒救回他們。

    王叔公年輕時候,冠禮舉行不久,就出門游歷,輾轉幾年歸家,發現父母已然離世,無親無故之下,又再次出門游學,再尋抱負,只是成事在天,過了而立之年後,吃虧遇阻的他,乃心灰意冷的回到了老家。

    這才娶了妻子,過起了平淡的日子,可惜其一生注定寡親緣,接連的白發人送黑發人,只有他堅強的長壽下來。

    還好家里憑著祖上留下的十多畝良田,分租給村民,包括朱老實一家幫忙種地打糧,祖孫倆度日倒是沒啥問題。

    大門沒鎖,朱三到時,天已漸漸漆黑,直接跨門而入,就見迎面大堂里,閃爍著亮光,卻是中央撬開一方形土坑,生著火堆照明,油燈可是昂貴消耗品,世道不好,平常人家使用不起。

    “叔祖,三兒來了。”朱三邊喊著,邊朝火光走去,于輩分而言,朱老實喊叔公,他自然稱呼叔祖。

    朱三出生之時,王叔公就已八十歲,又硬挺挺再活了八年,頭上,顎下的發絲,白的幾欲脫落,面上皺紋橫生,額發童顏這詞是形容不上的。

    祖上是士族,王叔公一直保持禮儀之道,哪怕八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正文 第五章 渡口上

    朱三口中的渡口,位于秣陵縣城外十來里遠,秣陵縣乃長江流域一大縣,商業往來頻密,故而來來往往船只不計其數。

    北方走馬關隘,南方撐船渡口,便是說江河上渡口港灣與關隘城防一般,在軍事上都有重要地位。

    秣陵縣外的渡口有兩個碼頭,下灣的乃朝廷水師駐軍之用,上灣則是民用,二人有堆岩礁分隔開來,使民船商船難以混入其範圍,大大杜絕細作的進入。

    朱三使船進入碼頭,他漁船上的帆桿與周遭相比,較為顯眼。要知只有蒙沖、樓船的大型戰艦才裝備布帆。

    沿江村落販魚的漁夫們皆聚集此地,歇息在碼頭一旁,都是常客,自然熟識朱三,小小年紀,十分能干,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紛紛打著招呼。

    “三娃兒,來了。”

    “三娃兒。”

    “三娃子,今個怎麼你一個人來送魚,家里大人呢?”

    朱老實是大人,十六歲的朱大也算大人了。

    朱三綁好船只,用竹擔撩起兩只水箱,直直提了起來,毫不吃力,晃悠悠的走在石子路上,清晨的陽光照在他黝黑的臂膀,古銅古銅的。

    嘿嘿一笑,對周遭回道︰“王大叔,我大哥要成親了,家里大人帶著他去下聘禮,待日子定下,就去邀請你們,一定要來啊,好熱鬧熱鬧。”

    听到此話,那名被朱三點出名的漁夫,一愣,顯然沒想到這節,有些燦燦的說著︰“若有時間就來。”

    語氣有些言不由衷,原來參加鄉里之間參加婚禮是要禮金的,這禮金可以是錢財,更多卻是米糧食物,那名王大叔生性小氣,一听要送禮,自然慫了。

    這番心思,朱三也懂,也不說破,加快了些腳步,疾步如飛。

    碼頭市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正文 第六章 渡口下

    五銖錢,有東西兩漢之分,一始于武帝,一始于光武,以銅鑄成。“銖”是一種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就是說每枚銅錢有五銖重。一貫錢,為一千枚五銖錢,要十三、四斤重。

    往日里兩水箱的魚,為三貫錢,今日賣了一只七星刀魚,那掌櫃原本定為四貫錢,為了讓朱三幫忙應付那四個地痞,多付了兩貫,共九貫銅錢。

    朱三並沒有在酒肆里呆很久,在那四個地痞走後,又弄了些吃的,微微填了填肚子,便將帶來的麻袋,把九串銅錢裝進去,背在身後,跟掌櫃的告辭一聲,上街而去。

    渡口里的街道店鋪並不是很多,朱三往來經常,早已走透,而附近只有一家醫堂,兼之藥鋪生意,由于無競爭對手,價格十分昂貴。

    其實自靈帝登基以來,朝堂里那是動蕩不休,往日朱三從茶攤、酒肆里多有听聞。天子十二歲,以幼齡登位,再一次延續了東漢歷代帝王的傳統,外戚專權,竇氏一族把持朝政,緊接著幼帝密謀奪權,終于在十常侍等宦官支持下,五年前盡誅竇氏一族。

    宿命循環般,宦官掌權,第二次黨錮又起,無數賢能忠義遭到驅逐。如此權利斗爭,反反復復,致使朝廷政令朝令夕改。

    靈帝財迷心性,買官賣官從暗地操作,改為明文榜示,天下諸侯見之,跟風四起,惡習潮流禍使物價飆漲,通貨膨脹,苦的依舊是天下百姓。

    去醫堂,朱三自然是替那王叔公抓藥,為止咳養生之用。三十貼藥包,可供一月服用,方子是早前瞧病醫師所開,這方子得之不易,皆因那懂得醫術皮毛的老叔公,老人家倔病一起,嗤之以鼻,揚言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自己能開方調理,何需他人施救。

    只是事關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正文 第七章 遇名人上

    一路小跑,見在人群中再也看不見少女三人後,朱三終于停下腳步︰“希望三人能夠吉人天相吧!”揮去腦中這些不必要的煩惱,走啊走,轉到了市集的另一邊。

    心思著︰“五妹老吵著要我買禮物送她,今兒個多了兩貫錢,就遂她意好了。”想起剛剛那少女,一身精致的霓裳,好生俠女氣派,好看極了,不若也叫阿娘做一套好了。

    走到綢緞莊,看著紅紅綠綠的布匹,朱三招來掌櫃,把那霓裳的布料情況給說一下,問問有沒有。

    這年代可沒後世那般,一家家時裝店,一件件現成的衣服擺著那里,任你挑選,還可以試穿。而此時,只有裁縫店與綢緞莊,並且是分分開來的行業,人們自行買了布匹,再找人去訂做,加之漢服的款式並不多,來來往往就那幾種,裁縫的水平高低,比拼的是針線活,誰更齊,更細膩。

    母親陳氏的針線活就不錯,倒省了裁縫。

    綢緞莊的掌櫃听了是做女子霓裳裙,便推薦了絲綢,是今年春蠶剛吐的絲編織而成,朱三選了匹紫色的,又花去六百文。

    在渡口里,不知不覺已經逗留了三個多時辰了,午時已過,頭頂的烈日乃是最濃的時分,雖說世道艱難,渡口的街上上依舊有大量形形色色的商販,他們兜售時間不得已雙倍延長,賣力的叫喊,只為可以多一分的收入,多一分生存的希望。

    順路著,朱三經過一兜售發釵的攤子,見到那各式各樣的銀釵,想起那張家小妹,那純樸、恬靜與害羞的臉頰,往日對自己妹妹多有照顧,心思一動,隨手挑了一個,當做謝禮。

    回到碼頭後,朱三先是把裝錢的麻袋、布匹、藥材,搬上漁船放好。感覺有些口干舌燥,跳下船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正文 第八章 遇名人中

    秣陵縣城外的渡口,那段長江流域,分布這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沙洲,若不熟悉水域,和一定操船技術,那激流洶涌的江水,遠非內河可比,撞灘翻船,頻繁可見。

    此刻,兩艘漁船一前一後,追逐著,前邊漁船上裝著高高的木桿,而後邊漁船人影來回換動,且速度快與前者,越追越快,越追越近。

    衛叔手中那懷抱著的少女,瞧見追殺自己的四個賊子,快速駕船沖來,小臉上充滿了懼怕之色,急急的哀求,只是如此境地之下,她依然緊緊抱著那木盒人參不放。

    “小哥哥,快點劃,他們快追上來了。”

    迎面傳來的叫罵聲,威脅聲,那衛叔眉頭一皺,心底突然有些擔憂,眼前的少年不過八歲,會不會被那些賊子的惡言恐嚇嚇到,為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安全,交出自己兩人。

    “小郎君,休听賊子胡言,他們生性殘忍無信,既然依舊得罪了他們,那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過你的,但只要我們脫困,到時老夫自然會召集人手,將他們碎尸萬段。”

    衛叔恨恨的說著,顯然四個地痞深深觸動這名資深游俠的底線,同時也在跟朱三保證,送他們離開,一切後患,他會帶人回來解決。

    衛叔的擔心,朱三深以為然,此刻他既已攪入這趟爛事,容不得他再搖擺不定,否則兩邊都不討好。

    只是令他料想不到的是,四個地痞駕船的技術不賴,加上更是失算四人因為都是練家子的緣故,氣脈悠長,人家四人輪換使勁的搖櫓,他就一人堅持,後勁不足,不久後等自己累了,遲早被追上。

    情況雖然危機,朱三卻依舊臨危不驚,笑著對那小少女道:“小妹妹,既然稱我一聲小哥哥,我這個當兄長的那是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正文 第九章 遇名人下

    衛叔與也少女離開後,朱三低頭看著手中的匕首,輕輕從匕鞘拔出,銀光劃過,這才一看,其形為中脊,二邊有刃,張開手一看,柄有龍紋,末端刻有龍鱗二字。

    “龍鱗匕?看樣子有些名氣,可惜不認識,正好做那殺魚刀。”

    嘿嘿一笑,收回匕鞘,想起這淑淑兒這個名字,這應該也是小名,多是長輩對晚輩稱呼之用,恍然著自己竟然忘記問對方真名了,搞了半天,只知道一個簡稱衛叔和一個小名,真是失禮之極。

    雖救過對方,也只不過算萍水相逢,最後自己收了人家周歲時,父親的禮物,這麼的貴重,小女孩也舍的給自己,總感覺怪異不已。

    突然間,發覺自己若不是穿越來該多好,正正經經八歲小男孩,配上這六歲小女孩的情誼,那該是多完美的青梅竹馬。

    可惜這腦中畢竟是成年人的靈魂,朱三再怎麼盡力解釋掩飾,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或許將來某一天他會成為真真正正的漢末少年。

    這次事件只好當成小孩子的幼稚趣事,可憐那上好兵器只能淪落殺魚刀的下場。

    駕著漁船,出了牛渚口,回到長江面上,卻沒注意到,牛渚口另一條之流進去,就可看見艘艘高大的樓船串聯一起,形成一座巨大的水寨。

    此刻,朱三端坐在風帆下,靜靜的看著江面,沉思著這次無意間插手救了淑淑兒與衛叔的事情。

    由于自己乃是渡口上常客,往來多次,許許多多人都認識自己,方才追船中,那地痞很明確喊出自己身份,早上自己在靈曲酒肆給他們切生魚片之事,回頭四人肯定也能回想起來。

    輕的講,他們會去靈曲酒肆搗亂告狀,導致生意無法進行,那掌櫃迫不得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明揚三國 正文 第十章 首殺

    面對耳尖地痞的瘋狂,朱三靜靜將腰間龍鱗匕緩緩抽出,倒提在手中,靠在胸前,屈膝,晃動著雙手,雙腳輕抖著奇特的步伐。

    這..這是什麼起手式,眾人見所未見,頓時引起大家的注意,其中認識朱三的鄉鄰們,以為是不是一時受到驚嚇,導致手腳麻痹抽筋,真是可憐的娃兒。

    這是一種技擊之術,收刀而起的孫堅一眼瞧出,與他那三家將悄悄的退在一起,較有意思的看著場中這一大一小兩人的決斗。

    說實話,此刻的朱三已經引起他的注意,不說這種從後世帶來的李小龍起手式,單以八歲幼齡敢直面與地痞相抗,這份膽識,他那個年紀也不過如此。

    這一幕唬住了周遭,自然讓叫囂中的耳尖地痞,氣勢頓了頓,緊了緊手中的砍刀,皺了皺眉,心里強裝著不屑︰“他娘的,不就一小王八兒,不知哪里看來莊稼漢把式,想唬住老子,怕他作甚!”

    偷偷瞄了瞄身後,見那孫堅退在一旁旁觀,沒插手的意思,那慌亂的心略微定了下來,孫堅的凶猛才是他最為膽寒的,此刻已別無選擇,多殺一個,也就多一個陪葬,誰也不能理解他那絕望的心情,大吼一聲︰“給老子去死。”

    一式簡單的豎劈,卻帶著他絕望中爆發的全部勁力。

    “鏘。。。”兵器相交,劃過的聲音。

    朱三斜持著龍鱗匕下意識的格擋,匕刃緊貼著刀背,一擋、一拖、一拉,三種用勁方式一氣呵成,好一招泄力格擋,身體趁勢輕移著,錯開躲過。

    手中匕首上下來回翻動,猶若雜耍一般,讓人眼花繚亂。

    剛剛那一擊格擋,讓朱三的手臂頓感發麻,匕首來回紛飛,其實是為了疏通臂上血管流通。年紀的差距,便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