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心得] 當傳統遇上智能 手表未來何去何從

當傳統遇上智能 手表未來何去何從

當傳統遇上智能 手表未來何去何從

張國仁:說到體驗,從我的角度,我們先簡單說一下智能手表發展的簡單歷程,可能更好一點,因為可能大家目前看到Apple Watch比較火,這個東西怎么火起來,大家對背景不是太了解。其實智能手表的火主要是從2013、2014年到現在,主要是這兩到三年。我們一直在關注 智能硬件這一塊,智能手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代表,也見證了這個過程,我簡單從這幾個作為代表介紹一下其實最開始第一個作為爆款出現的產品,應該是在國外眾籌的Pebble,關注科技領域應該知道。我今天沒戴這款手表,但是也有國內代表的產品就 是土庫曼的手表,代表出現了之后,智能手表的概念在業界開始興起。緊接著深圳國內的廠商嗅覺很靈敏,推出一批新的代表,這些代表也有一些做的相對比較認真 的,比如是深圳一個叫GEAK watch的產品,這是果殼電子做的,共同的特點是使用手機的屏幕,但是使用的是安卓的系統,用安卓適配手表,再續航等很多方面都有體驗不太好的地方。這 個階段過去之后就出現了一些新的代表,是手環跟手表整合在一塊兒感覺的產品,手環上加上時間顯示的概念。之后出現了相對更加成熟的產品,比如曉光這邊拿的 Moto 360,相比安卓產品不同的是,有了一個更適合手腕上適配的產品,同時圓形的液晶顯示屏發展得以實現這一步之后,大家發現及時是Android wear這樣的產品,用戶體驗仍不是特別好,廠商想到另外一個思路,讓智能和傳統手表相結合,可以稱之為類傳統手表的智能產品,或者叫輕智能產品,就出現 了比較多的代表。一個是法國的withings實際上是在傳統的手表基礎之上加入了智能模塊張國仁:國內也有比較優秀的團隊,之前在做類似于前面說的安卓的手表,現在也做一些類似的產品,也是使用石英表芯,配上智能的模塊這一波之后,應該就是一個更完整的解決方案,就是apple watch出現,讓應用和外形,還有系統的體驗,有一個完整的專門適配腕表設備的平臺。大概的過程是這樣的郭曉光:我要得瑟一下Apple Watch。其實從開始了解我們印象中的智能手表,應該是那些山寨產品。但那個產品如果從現在看,使用體驗很濫,可以說特別特別濫,完全沒法用的感覺,因為硬生生把手機變小了。之后就像國仁老 師說的,代表三個時代的不同產品,一直到現在的apple watch,現在智能手表進入了大眾的視線,不是發燒友,也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會對傳統手表造成什么樣的改變于澤:剛才我們聽了智能手表的專家看法。其實在錄影之前,二位應該是時尚界的代表,對智能手表也愛不釋手,談一下你們對智能手表簡單使用的體驗陳曉:智能手表我玩了半天,感覺跟傳統手表的外觀很不一樣,我能得到一種新鮮感。另一方面,它需要一個說明書給我,我一樣一樣地玩。但是玩了之后,我會不會用,對我來說可 能我很多功能不會用到。另外,我會覺得有點麻煩

尚驊帥:在說智能手表和傳統手表的使用體驗之前,我想說一下把它歸在一類,就是手表的體驗上。很多人在說我們沒有戴表的習慣,但是還想戴表怎么辦。但是一旦你戴表之后,戴

表的過程就會讓你特別難忘。之前大家都習慣看手機讀取時間。但是當你習慣上手表之后,你會覺得拿出來手機看時間,是非常麻煩的一個過程,會直接抬個手腕,就可以看到這個時間,這

另外,剛才是經過一輪的適戴,無論是傳統手表還是智能手表,最新仿名牌沛納海Panerai手錶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它們有各自的趣味性和操作性。我覺得這是讓我感受特別深的陳曉:另外我會覺得傳統手表能給我帶來一種精仿帝駝Tudor手錶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很好的情感體驗。比如說傳統手表已經有這么多年,甚至好幾百年,先不往前說,我只是說過年回家我會看我的父親、外公、爺爺,就算

老人家不出門,手上還會戴表。這時我回到家,兩個手腕擺在一起,覺得我們都是戴表的人,有親切感尚驊帥:特別同意,現在畢竟智能手表是一種科技發展的象征,但是對機械,傳統手表來說,它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和積淀,是有一種情感價值在于澤:本來想請二位來的本意是覺得傳統手表的發展前景會比較好,但是沒想到兩位對智能手表也是非常青睞。說一個沉重的話題,傳統手表已經有近百年的時間,但是智能手表的推出肯定會對傳統手表帶來一定的影響和改變,你們怎么看?你們如何看待智能手表?

尚驊帥:現在有了這個智能手表,對于傳統手表這個行業來說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讓更多人關注到手表這個行業,對手表整體的行業來說,這是一個有積極的作用。另外,您剛才也說了,對于智能手表,它從設計上來說,還是比較偏向于機械手表,沒有打破一定的界限或常規,從設計上,還有一些功能上。因為功能上我也看到有些智能手表,也用的是傳統的機械手表所

具有的功能,比如剛才提到的計時的功能,都是從傳統手表發展過來的。沒有打破一定的限制,這是讓我覺得有一些失望的地方陳曉:但是也有得意的地方,智能手表的發表還是依托在這么多年傳統手表的設計和理念上面于澤:國仁和曉光在智能手表沒有出現的時候,你們之前也是戴著傳統手表是嗎?

張國仁:有兩個方面可以講。一個方面,可能咱們剛才在聊傳統手表跟智能手表的時候,稍微有一點誤區,可能是把比較高端的傳統手表當成傳統手表的代表,其實不是。我們前段時

間做過這樣一個數據的調研,發現其實全年一年手表的出貨量超過10億,30%是電子表,占大比例。這些電子表在不斷智能化,智能化可能不會一下子到Apple Watch這么快,第一步加上藍牙已經是一個過程,發展方向是不可逆,一定會朝這個方向走,只是一個比例的問題郭曉光:其實在戴這些智能手表之前,我最常戴的是這塊表,是卡西歐的一塊表,最大的優點,就像抬手就能看時間,而且很準,根本不用擔心電池的問題,每天放在光線或者陽光下就玩了。但是之后戴的這塊表,它的問題是電池很差,一白天,晚上回家必須充電。但是它也有好處,功能很多,至少跟安卓手機配對的時候,能夠用它干更多的事。而最近Apple Watch給我的體驗是更平滑的,就像iphone對安卓手機一樣,雖然都叫手機,但是給你的體驗,iPhone和其它手機不一樣,Apple Watch是跟它的類比。智能手表給我的期待是比較高的,對我的影響比較大。因為我本身比較關注科技行業或者是科技這些產品,而我原來這塊手表本身也不貴。所以,要取代它太容易了。如果這是一塊比如說幾萬甚至十萬以上的手表,那這個東西我覺得取代它可能就不那么容易。因為對我來說,那些貴的才叫手表,叫watch,而那些便宜的東西,他們叫裝飾,只是一個裝飾而已郭曉光:對喜歡玩這些數碼產品的人來說,功能永遠不嫌多,就像硬盤一樣,永遠不嫌多,有多少功能你都不會覺得多。只不過是折騰的過程會比較曲折。你最開始,比如這種安卓手表,其實就是一個掌上通知欄,有微信來的時候在這上面閃一下,只是一個簡介,我需要掏出安卓跟它配對,看微信是什么情況張國仁:我理解尚驊帥對曉光的問題,要這么多功能有什么用。可以回到尚驊帥最開始提的問題,當你適應手表看時間之后,會非常習慣。這個東西手機是替代不了的。回到智能手表,其實也有一個時間的點,這個時間的點就是這個智能手表本身有一種應用的場景,是你不能替代的,比如說當用手表進行支付,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的時候,會覺得它確實是需要這方面的,應用場景大眾接受到一定程度,也就變成不可替代的產品于澤:曉光說的這個功能可能大家覺得平時用不到,但是當你真正用這個功能,發現還是確實非常好用。這個過程其實挺長的,我從來沒見過蘋果公司對一款產品這么重視過,因為是一個全新的東西,不同于Iphone,也不同于iPad,不同的地方太多了,你想的東西在這塊手表上展示是不一樣的。比如上面有微博的功能,但是微博在這上面看是一個簡窗,沒有一點是你刷微博的東西。還有是百度新聞或A Lange & Sohne朗格手錶價格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者網易新聞,看起來是一樣的。類似的場景,在手表上和手機上不一樣,這是給我最大的感觸。Apple Watch它改變一點點,但是體驗能夠改變3分,有這個優勢。 dtrasass@@@@@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