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自我界線的故事

自我界線的故事

作者:(美)克勞德,(美)湯森德 著
蔡岱安 譯

有一對父母來找我,提出一個常聽到的要求,希望我能夠“修理一下”他們二十五歲的兒子。我問他們兒子現在人在哪里?他們回答我說:“噢!他不想來。”

“他不想來?”我問。

“是這樣的,他不認為他自己有什麼問題。”他們回答。

“哦!”我頓了一下,然後說:“可不可以請你們告訴我他的情形。”

他們告訴我:兒子的問題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歷史了,從他很小就開始了。在他們眼中,兒子從來沒有“乖過”,近幾年來,開始上網,無法好好待在學校念書,也不去找個工作做。

很明顯地,這對夫婦很愛他們的兒子,也很為他目前的生活狀態操心。他們想盡辦法希望兒子有所改變,過負責任的生活,卻枉然無效。兒子仍然上網,逃避責任,濫交一些問題朋友。

他們說:他們總是為兒子提供最好的,吃的、穿的、用的,只要兒子需要他們就盡力滿足。讓他金錢寬裕,這樣“他就不需要打工,可以多念點書,多交些朋友。”當兒子的功課門門不及格被留級、被退學了或者不再去上課了,他們很用心地再幫他找一所學校,心想“或許其他的學校對他比較好”。

等他們敍說一陣以後,我說:“我想,你們的兒子說的沒錯,他是沒有什麼問題。”

你能想像出他們當時凝結在半空中的表情是的那張快照。整整一分鐘,他們一臉疑惑地子看著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最後,父親終於開口說話:“我們沒有聽錯吧?你不覺得他有問題?”

“沒錯!”我說:“兒子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你們。因為不管他想要什麼,他幾乎都可以如願以償,沒有什麼好操心的。操心的是你們,反正,你們付錢,你們不滿,你們憂慮,你們計畫,你們會用一切精力和金錢去滿足他的欲望。兒子沒有問題是因為你們全幫他擔負起來了。那些問題本來應該是他的,現在看起來,那些問題都變成你們的了。你們要我幫忙給他一些問題嗎?”

他們以為我瘋了,但卻也慢慢地看見一絲亮光。“你說‘要給他一些問題’是什麼意思?”母親問。

“是這樣的,”我解釋說:“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們或許應該把一些界線跟他說清楚,這樣,他就必須為他自己的行為的結果負責,而不是由你們來替他擔負了。”

“你所謂的‘界線’是什麼意思呢?”那位父親問。

“這樣說好了,他種的地與你種的地是相鄰的。可是,每次你一打開你們家的自動澆水系統,你們家的水全都灑在他家的地裏。他看看自家地裏長得綠油油的莊稼,跟自己說:‘看來,我家的莊稼沒問題嘛!’他從來不用為他家的地澆水。你們兒子的生活就是這樣,他不必念書,不必自己打算,也不必找工作,照樣過得舒舒服服,錢多得花不完,還能享受特權。”

“可是,如果你們把你們家地界線劃分清楚,如果你們能夠修理好你們家的自動灑水系統,讓水只灑在自己家的莊稼地裏。如果他仍不自己動手澆水的話,他種的莊稼就會發黃枯萎,這意味著將來要挨餓,無法生存。過一段時間以後,他或許就不會喜歡那種生活了。”

“但他現在的情形呢?他不負責任而過的很快樂,你們負責任卻過得很淒慘。其實,只要你們跟他設立地界就好了,搭個籬笆,把他家的問題留在他家的地裏;反正,那個問題本來就是他的,不是你們的。”

“這樣停止幫助他,不是太殘忍了嗎?”媽媽問。

“你們這樣出手援助就幫了忙嗎?”我問。

他們的表情告訴我,他們已經開始慢慢瞭解了。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