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台北] [台北] 九份周邊景點

[台北] 九份周邊景點

九份昔日素有「小上海」、「小香港」之美稱,而九份地名的由來,是因此地原有九戶人家居住,物資補給從仔寮上岸時都要分成九份,故演變成地名。然而數年前名導演侯孝賢所執導的電影「悲情城市」在威尼斯影展中造成轟動之後,這個沒落的山城也開始蛻變了。
想吃九份著名的特產嗎?到九份老街-基山街準沒錯。基山街又名「暗街仔」,街的兩旁的店均有二、三十年歷史,有草仔粿、芋圓及九份傳統的鄉土小吃。您到九份來逛逛時,可別忘了一嚐道地的特產,每樣都超好吃的哦!

昇平戲院

成立於1914年,當時只是木造戲台,1934年遷建現址,一樓是石造,二樓是木造,直到1951年才改建為鋼筋混泥土的模樣。分樓上、樓下兩種座席,樓上呈馬蹄形,樓下由後向前傾,全院可容納上千個座位。昇平戲院為台灣最早的戲院,戲院演過歌仔戲、新戲、布袋戲及電影等,.礦山沒落後娛樂事業受衝擊,於1986停止營業。由於其四周房屋建於昭和早期,頗具特色,為藝術工作者如電影、繪畫及攝影最常取景的地方。

九份文史工作室

攝影家羅濟昆先生因為愛上了九份,自民國76年迄今,透過鏡頭長期拍攝觀察九份人事地物之變化,並從事文史資料、探金工具及生活文物之搜集整理,只要有關「九份」都盡量搜集,包括研究報告、書籍、報章雜誌、電影海報、電視及電台節目之錄音帶。羅濟昆因為看到人們一昧尋找廣告媒體和電影拍攝場景,走馬看花、吃吃喝喝,而忽略了九份文化內涵之美,遂於是在民國81年底成立了九份文史工作室。

泥人吳

台灣的藝術家很多,玩泥巴做鬼臉的人倒是很稀罕,泥人吳是少數的異類。許多人常探訪這間充滿鬼頭鬼臉的「鬼」地方,又愛又怕地進屋欣賞這些鬼臉。「泥人吳」即為吳志強,年輕時曾在西門町當過廚師,手藝還不錯,並在因緣際會之下接觸陶藝,拜師學藝經指點後,先由民俗的神像、人物及動物著手。資質不錯的泥人吳,憑著巧手成績斐然,想與眾不同的泥人吳於是開始接觸形象與一般事物不同的鬼臉。

九份茶坊

原由台陽礦業所所長翁山英所建的古宅院,然而破落積塵的古厝在經過整修後,竟出人意表的秀麗風姿,懷舊的氣氛與藝術的浪漫結合成純然悠閒的天地,而身為九份第一家茶藝館,九份茶坊在結合人文藝術與茶香的努力經營下,也為這個原已繁華過盡的山城,注入了另一股有別於百年前流金歲月的新生命。鏤雕木窗櫺、磚牆石壁、阿媽的舊眠床……,九份茶坊的一切在畫家洪志勝先生的藝術眼光下,全都有了最佳落腳處。

九份藝術館

對於推廣藝術文化不遺餘力的洪志勝先生,為了延續九份生命力,於1998年3月創設了九份藝術館,此處不僅提供了觀光遊客與當地居民欣賞畫作的藝文空間,更具意義的則是它得以讓九份意象以有形的畫作呈現於世人眼前,人們在戶外看的是真實自然的山水天地,而走進九份藝術館,則看到了畫家們透過自己的心靈之窗所窺見不同時期的九份風貌,甚至是台灣任何一處值得留下紀錄的角落。展覽場介於九份茶坊和陶工坊之間,可從九份茶坊進入。

陶工坊

由陶土堆築而成的藝術世界-「陶工坊」,除了可欣賞靜態的作品展示,更難能可貴的是,這裡還可參觀陶藝家製作陶藝品的創作過程。「陶工坊」是年輕的陶藝工作者洪志雄先生掌管經營,除了個人陶藝創作外,更窯燒出實用性的陶器、飯碗、杯子、盤子......等。其中茶碗杯三百元是最受歡迎的創作商品哦!

天空之城

以日式洋樓的復古風情矗立於輕便路上,清水紅磚與洗石子所營造的3 0年代懷舊感與外牆上鑲嵌著的陶製星象圖像,更是讓人有股想一頭栽入舊時回憶與想像的衝動。畫家洪志勝先生站在輕便路上的一棟舊厝前,霧包圍著這棟舊房子,令洪志勝先生聯想起日本知名漫畫家宮崎駿的名作之一「天空之城」,便在這種靈感下創出目前的天空之城。泡茶和咖啡是天空之城的主角,如果想輕食一番,這裡的椰香咖哩簡餐及拿鐵咖啡挺不錯的哦!是經理吳惠敏對我的衷心推薦。

交通指南

開車:自八堵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循2丁省道至瑞芳,再右轉102縣道,可抵九份。
福和客運:再台北市八德路,中崙車站搭 台北-九份,早上6點至下午5點,每小時一班車。

[ 本帖最後由 philxyz0316 於 2006-11-6 16:40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