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日本確實沒想到 中國真的會進逼釣魚島

日本確實沒想到 中國真的會進逼釣魚島

【BBC】 -   2013-12-18  
  日本前高級官員和智囊認爲,中國在東海咄咄逼人的態勢出乎日本意料,其真實用意在于宣示控制權。美國及其亞太盟國認爲中國不負責任地企圖改變現狀,但中國方面則認爲自己正常的權益受到了擠壓。
  日本前副外相、日本綜合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所理事長田中均(Hitoshi Tanaka)接受BBC中文網采訪時說,中國在釣魚島(日稱尖閣列島)采取的一系列咄咄逼人的措施出乎日本的意料。他認爲中國的目的就是向國際社會宣示中國對有爭議領土擁有實際控制。
  田中均說,日本政府和日本公衆對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采取的行動,諸如中國艦船進入釣魚島海域巡航以及宣布建立東海防空識別區,都感到意外。中國單方面采取的行動背後是中國國家實力增強,因此試圖改變現狀。
  他認爲中國的做法對于地區和世界來說都不好。國際社會需要的是讓中國成爲地區和世界當中的一個具有建設性的國家。


  現在需要做的事情是要對中國這類單方面的行動要迅速作出反應,同時要確保避免在東海發生事故。同時還要尋找不同辦法,擴大日中之間的共同利益。
  租借和購島
  自去年9月日本決定將釣魚島國有化以來,中國采取了一系列行動,動搖了日本對釣魚島的有效控制。有分析認爲,中國以日本把釣魚島“國有化”爲由使中國艦船進入釣魚島海域巡航常態化,並相應增強了對日本的軍事壓力,打破了日本長期壟斷的對釣魚島的管轄權。
  田中均說,當初並非日本要利用釣魚島制造問題。田中均說,他在2002年擔任日本外務省是具體負責日本亞洲外交的主管。
  他說,當時日本政府決定從釣魚島私人島主那裏租借釣魚島,租期10年,目的不僅是要防止外國人員登島,也要防止包括日本右翼在內的團體登島制造事端。當時日本政府認爲這是建設性的做法。
  在2002年日本政府購買了釣魚島的10年租期,禁止各類人員登島魚島。但是去年租約到期,釣魚私人島主希望賣島的時候,日本東京都開始募捐准備購島。
  田中均認爲,日本政府認爲最好由政府收買釣魚島背後的目的也是爲了繼續維持限制登島的政策。但是中國卻認爲日本在采取單方面的行動改變現狀,實際上並非如此。
  “中國借機逼近”
  是日本政府用心良苦遭到中國的誤解嗎?田中均認爲中國可能是故意爲之,希望借機利用日本購島國有化,擴大自己的主權要求。這點不僅顯示在釣魚島問題上,在處理南海問題上也顯示出中國逼人的態勢。
  在日本官員中屬于知華派的田中均說,其他任何國家如果像中國那樣國力增強,恐怕都會像中國那樣做,都會更加咄咄逼人。這很正常,像美國作爲頭號大國,就比英國或其他國家更強勢。
  田中均表示,中國表現出強勢並不是問題,問題是大國同時還肩負著大國的責任。大國需要更富有建設性。
  他還認爲解決東海爭端的唯一出路在于日中兩國建立互信、擴大共同利益。
  合法國際空間
  釣魚島問題政治化影響到了美日同盟,中日關系以及中國同整個地區的關系。美國多次表示美日安保條約覆蓋釣魚島。田中均認爲美軍在釣魚島上失言會被看作美國在保衛日本問題上示弱,也會削弱美日安保條約以及美日聯盟的基礎。
  日本和美國都認爲中國是個要改變現狀的國家。不過中國更願意把自己說成是新型或新興大國。
  自2009年(第一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來中國一直試圖同美國建立所謂新型大國關系,希望讓美國承認包括台灣和其他領土與海洋權益在內的所謂中國的核心利益,但美國拒絕接受。
  田中均認爲如果美國接受了中國的核心利益,諸如台灣問題上的訴求,那就會在亞洲形成分裂,改變亞太戰略格局。
  但在中方智庫學者看來,中國合理的戰略空間得不到美國的承認。中國人民大學的國際問題學者時殷弘就認爲美國擠壓中國十分有限的戰略空間,更不承認中國作爲大國的戰略空間。最近美國國務卿克裏訪問越南時就提到要援助越南和其他東盟國家,加強他們在南海的防衛能力。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