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保健]中老年人便秘 中醫把脈調整飲食可改善

[保健]中老年人便秘 中醫把脈調整飲食可改善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市十二日電)中老年人有不少人罹患便秘,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師邱瑞發表示,中老年人便秘多因氣血不足、陰虛或陽虛體弱所致,除可把脈對症下藥外,飲食上也可多吃蔬菜、豆類、穀類等纖維素含量高食物來調節與改善。


邱瑞發指出,中老年人新陳代謝速率下降,解毒功能也較低,應當及時排出腸內的糟粕及代謝產物,卻滯留在體內,再加上年長者體能較弱、活動量少,消化器官功能低、腸蠕動減慢,以及中氣虛弱、飲水量少,導致內臟的感覺減退,對排便反應的敏感性降低,就容易形成便秘。


他說,如果便秘問題持續,容易引起中老年人腹脹、腹痛、食慾不振、睡眠不安、情緒不穩定,甚至出現頭暈、頭痛、便血、肛裂、意識喪失等症狀,不可不慎。


邱瑞發表示,造成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包括生活壓力、情緒緊張、外出時環境不適應、藥物副作用等,中醫認為中老年人便秘多因氣血不足、陰虛或陽虛體弱所致,其中「氣虛型便秘」主要症狀為雖然大便不乾硬,卻無力排便,便後疲乏,甚至汗出短氣,可用補中益氣湯來改善。


至於「血虛型便秘」主要症狀為大便乾結難解,面色無華、唇甲色淡,可用潤腸丸來改善;而「陰虛型便秘」主要症狀為大便乾結如羊屎,手足心熱、咽乾口燥,可用增液湯加減;「陽虛型便秘」主要症狀為大便難排、腹中冷痛或腰酸痛,可用濟川煎加減、半硫丸加減來改善。


邱瑞發指出,便秘除了可由中醫師診察,針對個人體質開立適當處方治療外,還可輔以穴道、按摩治療,如合谷、孔最、內關、足三里穴,按摩時以肚臍為中心,在周圍三公分以外,以順時針方向,先將手掌搓熱,再用手掌慢慢按摩。


另外,飲食上也可多吃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蔬菜、豆類、穀類及新鮮多纖維水果,以及食油脂較多的種子類食物,如杏仁、胡桃仁、黑芝麻糊、柏子仁來改善和調節。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