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煙與菸

煙與菸

辭典記載:『菸,草名,葉可以製煙.』由於菸之生煙,芳香而可吸,久為人之所
嗜,特以香煙稱之,所以有別於其他類型之煙.且烟與煙相通,故抽烟即是吸煙.
  抽煙必須點火,點火而後吸煙.就像是生火煮飯,同屬人類的生活習慣.故人們
只說吃飯,不說吃米;只說吸煙,不說吸菸,其誰能吸那無火之菸?
  人類因有所嗜好而多采多姿,猶美食因烹調而各式各樣,而抽煙則是人類最古
老的嗜好.常言道:『飯後一支煙,快活似神仙.』宛如道家之焚香修道,那縷縷青煙,
可以益神醒腦,排除雜念,助長思考,引發靈感.尤其是對某些勞心或勞力的群眾,
抽煙更有助於消除疲勞,紓解鬱悶,調適心情,提高效率.
  由於吸煙者眾,本少而利多,因有公賣的香煙.或國產,或進口,各種品牌,無不
厚利多銷.售價越來越高,課稅愈來愈重,卻還要欲加之罪,把香煙醜化成不香不
煙的新菸害,恰似山雨欲來風滿樓,以便對「新菸害」的被害人,最高罰款一萬元.
  先是用大型看板製造聲勢:「新的菸害防制法實施囉!」宛若好戲登場,鑼鼓
喧天.再是四處張貼那形形色色的禁菸海報,把公賣的香煙,渲染成禍延全民,殃
及妻兒的「新菸害」.並用「二手菸會傷害家人健康」,「二手菸會傷害你我健康」,
以及「禁止迫誘孕婦吸菸」等種種煽惑性的說詞,來挑起親人間的厭惡和民間的
對立.然後得意洋洋,把公賣菸害的罪名,移接到受害顧客的頭上.無形之中,一
句江湖俚語般的「二手菸」,便成為「菸害防制新時代」裡的搖錢樹和聚寶盆了.
有道是:「滔滔不絕言菸害,為何菸害能公賣,賺了公賣再罰款,得了便宜反賣乖.」
  烟景原是美景,素為文人咏吟.像是:『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以及『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等詩句.那裊裊炊煙,象徵著人類生生不息;那淡
淡煙香,更讓人感到飄飄欲仙.足見香煙自古以來伴隨人類,一如炊煙之常在人間.
『春三二月,煙飛草長.』是一首歌頌江南景色的歌詞.說明了自然的飛煙,滋養
了草木的成長.就如同人類呼吸時所吐出來的廢氣,恰好是植物的營養.
  由來寺廟依山傍水,遠離塵囂,那花木扶疏,茂林修竹,點綴著濛濛煙雨,育孕出
新鮮空氣,令人心曠神怡.就像晚唐詩人杜牧的『江南春』詩句中所描述的那樣: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然時至今日,情況丕變,各型雜煙,紛至沓來.諸如:那神壇的烏煙,工廠的黑煙,
機車的白煙,廚房的油煙以及那些不明煙霧…等,無一而不遠超過那久為人類嗜
吸的香煙.但為了以菸庇煙,便把一項草本植物的菸草,演變成為新菸害,並絕口
不提半個煙字.好讓那些不可吸之煙,逍遙於菸害之外,徘徊於肺腑之間.於是乎,
煙飛於天,害歸於菸,而烟景也就不再是昔日的美景了.但見那:
「煙囪廢氣勢如虹,烏烟擴散疾如風,台民兩千三百萬,多少毒煙沁肺中.」
                    作者:鄧天錫
  (李白嗜酒我嗜煙,靈感都從香煙來,常伴香煙寫數學,好比斗酒詩百篇.)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