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晁氏水滸 作者: 藏劍翁(連載中)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四十章 淫婦毒計
               
     鄆城縣西巷

    「哎。」

    兩人一番雲雨,閻婆惜正感受著高潮的餘韻,聽到張文遠突然嘆氣,不由嬌聲道:「三郎如何嘆氣,莫不是嫌婆惜哪裡沒伺候好?」

    這張文遠是宋江同房押司,生的眉清目秀,唇紅齒白,又愛去那煙花之地流連,學的一生風流本事,慣會擺弄女人。

    閻婆惜當初一家流落鄆城縣,老父病死,幸得宋江慷慨解囊,才給亡父辦了後事。

    之後母女二人又無法過活,便託人說項,做了宋江的外室。雖然沒有媒妁之言,但因為宋江明媒正娶的妻室都在宋家莊,因此也沒有人來為難她,過著大婦一般的生活。

    只是這閻婆惜從小學唱,行走的便是各家風月場所,見慣了各種風流人物,對黑矮的宋江卻是有些看不上。

    看到人物風流的張文遠後,便勾搭成奸,沒幾日,便被張文遠諸般風流迷得神魂顛倒。

    張文遠撫摸著閻婆惜綢緞一般的肌膚,嘆道:「婆惜嬌俏可人,只是怕我們過不了幾天這樣的日子了。」

    閻婆惜頓時大驚失色,一把抱住張文遠,道:「婆惜哪裡做的不好,三郎但說不妨,婆惜改了便是。」

    張文遠摟著閻婆惜,道:「婆惜很好,我也想與婆惜長相廝守。只是新任知縣到任後,怕梁山兵馬再來攻打縣城,聽說宋江是地方豪傑,又有威望。便讓他招兵買馬,防備梁山兵馬再來攻打,並許他縣尉之職。聽說這幾日,已經上報濟州,一旦濟州下了批文,宋江便是這鄆城縣縣尉。到時,我怎敢再來找你。」

    閻婆惜這才想起宋江似乎很長日子沒來了,沒想到那黑廝居然巴結上了新知縣,不過他便是成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四十一章 宋江入彀
               
     夕陽西下,前不久剛剛被梁山洗劫的鄆城縣已經恢復了七分往昔的熱鬧,全因梁山兵馬只劫掠了縣中十數家為富不仁的大戶,對普通百姓秋毫無犯,因此不到一月,鄆城縣便重新煥發了生機。

    宋江意氣風發的走出縣衙,看著頭上的藍天,彷彿和往日都不一樣了,美了許多。雖然忙碌了一天,但宋江仍覺精力充沛。

    宋太宗時,宋國財政窘迫,因此制定了進納賣官的制度,通過向朝廷進納錢財、糧食可以得到官位。起初只是虛銜,並不出售實職差遣,但是到了當朝蔡京出相後,制度便被破壞,實職差遣也開始明碼標價出售。民間百姓都知道:三千索,直秘閣,五百貫,擢通判。

    幾年前他便通過進納當了押司,原本以為可以通過努力,成為有品級的官員。但在衙門廝混了幾年才知道押司卻是屬於官吏中的吏,沒有特別的情況,一日為吏,終身為吏。

    熬了幾年,宋江也有些灰心喪氣了,知道仕途無望,便一心撲到了江湖上,大把的金銀撒出去,也換回了不小的名聲。

    原本宋江以為仕途已經無望,哪想到自己那好兄弟晁蓋落草為寇,劫掠鄆城縣,居然給自己帶來了新的希望。

    縣尉可不同押司,只要朝廷文書下來,自己便是有品級的官員了。只要抓住機會,平步青雲,光宗耀祖都不再是夢了,當今太師蔡京便是從錢塘縣尉做起的。

    若是自己那好兄弟晁蓋能送自己一些盜匪首級領功,用不得幾時,恐怕自己就要再升一級了。

    但若是晁蓋不識趣,為了自家前途,少不得反目成仇了。

    「押司,多日不見,我那女兒卻是有些想念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四十二章 張網以待
               
     天剛濛濛亮,宋江便從自己先前的安樂窩走了出來,一面把門帶上,一面罵道:「這賊賤人,好生無禮。」

    原來昨夜閻婆惜母女一頓好勸,讓宋江吃了好幾角酒,直喝的宋江頭暈眼花。

    閻婆一頓奉承,宋江都以為自己已經成了達官顯貴,原本還想趁著酒意,再和閻婆惜歡好一番,便當逛窯子解悶了。

    沒想到一上床,那閻婆惜便變了個人似的,全不似先前那般主動偎依陪話,宋江也拉不下臉面開口求歡,兩人只好分頭睡了。

    好不容易熬到天明,宋江起床穿衣,閻婆惜也不來伺候,宋江憋屈的自己打水洗漱罷,便氣哼哼的拂袖而走。

    走沒多遠,正碰上賣湯藥的王公推著車子趕早市。

    那老漢看見是宋江來,慌忙停下車子,彎彎腰,問候道:「押司今日出來得早。」

    宋江有苦自知,只能點頭道:「夜來酒醉,早晨起來有些頭暈,出來走走。」

    王公趕忙道:「押司必然是酒醉喝傷了,喝一碗老漢的醒酒二陳湯吧。」

    說著從車上拿下一個板凳放在地上,拿袖子擦了擦,才敢請宋江坐下。

    宋江坐下,接過一碗濃濃的醒酒湯,一口飲罷,才感覺氣憤消了些。

    王公在一旁緊盯著宋江茶碗,看他喝完,趕忙道:「押司,可還要吃一碗?」

    宋江起身,道:「一碗便夠了,多少錢我算還你。」

    王公已經習慣了各種官吏白吃喝,這些官吏不向他們敲詐便是好的,吃喝一些實在平常。

    突然聽到宋江要給錢,趕忙道:「一碗湯值甚,押司只管去便罷。」

    宋江卻是自恃自己馬上便要成了縣尉了,好歹是入了品級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四十三章 義氣朱仝
               
     宋江要升為縣尉的消息早已傳遍全縣,守衛城門的土兵看到宋江過來,忙打招呼道:「宋押司,出城啊。」

    宋江卻沒因為人們突然的恭敬,便擺架子,親切的拍拍土兵肩膀,笑道:「當值啊,出城有點公事,朱都頭還沒到嗎?」

    土兵卻是因為宋江的小舉動,有些激動了,受寵若驚的道:「朱都頭讓我帶話給押司,說城門口擁擠,他在城外一里處等你。剛出去片刻,押司緊走兩步應該就趕上了。」

    宋江點頭笑道:「那我便先出城了,改日有空了請你吃酒。」

    土兵幾時和縣尉一起吃過酒,雖然還是空頭支票,但已經激動的滿臉通紅,點頭哈腰的道:「怎敢讓押司破費,還是小的做東。若是得城門關了以後才能回來,小的便在這裡等著給你開門。」

    為防賊寇襲擾,城門都是定時開啟關閉,一旦關閉,不到次日開啟時間,是絕不能輕易開啟的。尤其梁山賊寇洗劫了鄆城縣後,新任知縣便把城門關閉的時辰也提早了一個時辰,以防止梁山賊寇再次偷襲。

    宋江以前雖然也人緣頗廣,但還沒人為了他違制開關城門。

    宋江也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即將成為縣尉,眾人可以因為他要當縣尉轉變態度,他卻是不能得意忘形。

    縣尉可是主管治安的,正是這些土兵的頂頭上司。

    當下笑道:「我也不知何事,只是方才朱都頭一個士兵去請我。若是城門關了,我們在城外歇一宿便是。好了,走了。」

    土兵忙道:「押司好走。」

    「看到沒有,宋押司馬上都要升成縣尉了,還是這樣平易近人。」

    宋江留下土兵和百姓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四十四章 北宋中秋
               
     梁山收到宋江被捉的消息,晁蓋剛剛點起兵馬,便又收到宋江逃脫的消息,當下罷兵回營,山寨探馬四出,打探宋江消息。

    晁勇對宋江卻是不上心,但是對朱仝卻是真心喜歡。

    水滸中朱仝先後釋放晁蓋、宋江,之後又義釋雷橫,為此被刺配滄州。到了滄州又被知府看重,留在衙門聽用,最後被李逵摔死小衙內,這才被逼上梁山。

    沒想到現在因為宋江,早早便被刺配了。

    晁勇雖想請朱仝上梁山,卻知道以梁山如今形勢和朱仝見識,現在落草可能性不大,只能等日後有機會了。

    很快,梁山整軍之後已是一月,梁山正軍的第一次選拔也轟轟烈烈的結束了,結果卻是不盡如人意,初選只選拔出了四千多正軍。

    但是山寨頭領眾多,光是負責作戰的正將便有五員,按編制每人要帶一千兵馬,其餘頭領雖然各有職司,不是都要上戰場,但也或多或少的要求撥一些親兵。

    因此選拔一結束,眾頭領便開始為誰先滿編爭搶上了。

    為了不讓眾頭領產生嫌隙,晁蓋只好把山寨二百馬軍都集合起來,當做獨立一軍,讓董平帶領,其餘四千步軍則讓林沖、劉唐、扈三娘、欒廷玉四人帶領。

    晁勇有了親兵後,則把練武的時間都挪到練兵上去了,平時的操練地點也都在後山,並不與眾頭領一起操練,只是不時請其他頭領去傳授些本領。

    阮小七幫他教過水性,董平教過馬術,扈三娘教過飛索等等,只要有一技之長的頭領便沒落下。

    對晁勇這種奇怪的練兵方法,眾頭領卻都是不看好。

    自古以來,軍中便分許多兵種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四十五章 樊樓花酒(上)
               
     次日,晁勇便帶著阮小七和時遷扮作海商下了梁山。

    扈三娘本來也想同去,卻被晁勇拒絕了。

    扈三娘本就美貌,又因為常年練武,英姿颯爽。而現在朝綱敗壞,東京最多的便是高衙內之流,帶著扈三娘去東京,想不惹事都難。

    時遷則是晁勇原本就計劃帶的人,只有阮小七是無法一再拒絕。

    上次去東京救林沖娘子時,阮小七便要同去,晁勇怕他性急惹出事來,以林沖娘子為由推託了,這次卻是不好再次拒絕。

    阮小七心直口快,晁勇怕到了東京被人看破,因此一再叮囑他。

    「小七,記得我叫張勇,你叫張小七,時遷叫張遷,切莫叫錯了,也不可說起梁山,免得被人看破。」

    阮小七也是興致勃勃,對晁勇的叮囑也沒有不耐煩,笑道:「勇哥兒放心,我也知道東京不比濟州。只要帶我去吃新酒,這些都依的你。小七這一路便裝作啞巴,去東京吃上幾十碗新酒便好。」

    一路無話,終於趕在八月十四傍晚,三人到的東京。

    一進城門,便彷彿進了酒城一般,或濃郁、或清香、或芬芳,各種酒香摻雜在空氣中,深吸一口氣,彷彿都要醉倒一般。

    阮小七吸了口氣,興奮的滿臉通紅,道:「這一遭是來著了,勇哥兒,我們先去吃幾碗,再找歇息的地方吧。」

    晁勇看天色尚早,便也笑道:「好吧,咱們便先去樊樓。」

    阮小七和時遷聽說去樊樓,頓時腳步又快了幾分。

    東京大小商家無數,只正店便有七十二家,其中樊樓便是七十二正店之首,可以說名揚全國。

    樊樓也叫白樓、礬樓,坐鎮樊樓的便是李師師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四十六章 樊樓花酒(下)
               
     小二一邊走,一邊介紹道:「三位公子,樊樓分為東、南、西、北、中五樓,西樓最大,不過西樓正對皇宮,在那上面可以看見皇宮裡面情形,因此西樓現在不准接客了。」

    說完又道:「師師姑娘便住在西樓,三位公子若是有上佳詩詞、曲譜,小的可以遞到師師姑娘那裡。若是能被師師姑娘看中,三位公子便可以去西樓小坐片刻,若是師師姑娘興致高,說不得會為三位公子彈奏一曲。如今師師姑娘一曲,可是千金難求。」

    阮小七聞言,脫口問道:「可是和那皇帝打的火熱那個?」

    小二忙道:「公子小聲些,雖然此事已是人盡皆知,我等也不可議論。」

    徽宗趙佶與李師師相識卻是在前兩年,隨著徽宗出宮逐漸頻繁,二人的事情也逐漸在東京傳開。

    但弄得人盡皆知還是今年,樊樓新建以後,西樓成了李師師一人獨居之地,徽宗便來的更頻繁了。

    御史曹輔便直接上奏說,「易服微行,宿於某娼之家,自陛下始」。痛斥徽宗玩安忽危,惹得徽宗一怒之下,把他貶到郴州編管。

    也正是由於這一奏一貶,讓全天下百姓都知道了當今聖上是一個風流天子。

    晁勇也是早有準備,從懷中掏出一張疊好的澄心堂紙,笑道:「我也多曾聽聞師師姑娘美名,前些日子偶得一闕詞,也不知入得佳人眼否,麻煩小二給送過去。」

    李師師豔名遠颺,仰慕者如過江之鯉,小二鴻雁傳書的活不知道幹了多少,對各種紙張也十分熟悉。

    一看晁勇拿出的居然是歙州製造的澄心堂紙,對晁勇的身價評估頓時又提高了許多。

    造紙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四十七章 初會師師
               
     三人正吃酒間,門外伺候的小二滿臉驚奇的進來道:「恭喜公子,師師姑娘傳下話來,請公子去西樓一敘。」

    他們每日都要替很多人給李師師送詞曲,但最後能入得李師師法眼的卻很少。

    因為李師師成名後交往的便都是當代大詞人,便是當今聖上也是大家,李師師耳濡目染,文化造詣自然也極高,而且所求詞曲最後都是要表演給當今聖上聽,自然是精益求精。

    晁勇對此卻是一點也不意外,因為他送去的卻是辛棄疾流傳後世的一首詞,辛棄疾在詞壇的地位可是堪與蘇軾相提並論,若是這都無法讓李師師動心,那他還真就只能和水滸中宋江一般,用重金賄賂老鴇去見這位風塵妃子了。

    「小七、張遷,你們去嗎?」

    有時遷和酒妓在那親熱,阮小七也覺今日的酒喝得不痛快,起身道:「去,我也想看看那李師師長得如何模樣。」

    時遷此時早已喝得半酣,把酒妓衣服都扯得七零八落,胸前大片的風光暴露在空氣中。早巴不得兩人離開,好更進一步,聞言馬上道:「我若想去,什麼地方去不得。你們去吧,我在這裡吃酒。」

    晁勇也知道以時遷飛簷走壁的功夫,恐怕除了皇宮,還真沒有什麼去不得的地方。

    離西樓還有十數步,便見兩個精幹漢子守著,一副閒人勿近的樣子,站在那裡,腰桿筆直,不像一般家丁護院。

    樓門口一位十五六歲清秀女侍看到小二領著人過來,這才迎上來。

    小二明顯有些畏懼那兩個漢子,離著兩人還有三四步,便停下腳步介紹道:「來的是師師姑娘身邊的梅香姐,便由她帶兩位去見師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四十八章時遷盜甲
               
     晁勇二人回到北樓時,閣子裡已經只剩下半醉的時遷,傻呵呵的在那笑著。

    阮小七看時遷在那神經兮兮的笑,不由奇道:「你這跳蚤,怎麼捨得把那酒妓打發了啊?」

    時遷看倆人回來,才回過神來,淫笑道:「多使些銀子盡興了,自然也就打發她走了。你們見得李師師長得如何?」

    阮小七笑道:「仙女一般,比你剛才那女人好上百倍。」

    時遷也知道阮小七心直口快,笑道:「任她天仙一般,我只喜歡豐滿的。」

    阮小七毫不留情的譏諷道:「你是只喜歡胖的吧,也不怕壓死你這只跳蚤。」

    時遷也不以為意,笑道:「我輕功好。」

    晁勇聽著兩人對話,不由笑道:「好了,咱們還是找個地方安歇吧,明日遊玩一天,後日還有活幹呢。」

    阮小七一聽有活,頓時來了精神,追問道:「什麼活?」

    晁勇笑道:「這裡人多口雜,回去再說。」

    阮小七又追問幾次,看晁勇守口如瓶,也只好作罷。

    三人出了樊樓,隨意找個客棧安歇。

    次日,皎潔的月亮剛剛爬上樹梢,京城大街小巷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張燈結綵。

    三人在樊樓吃過新酒,便隨著人流向金明池湧去。

    金明池位於順天門外,金明池始建於五代後周,原是供演習水軍之用。政和年間,宋徽宗在金明池內廣建殿宇,金明池也成了他春遊和觀看水戲的地方。

    每年三月初一到四月初八開放月餘,允許百姓進去遊覽。

    彼時,金明池春意盎然,桃紅似錦,柳綠如煙,花間粉蝶,樹上黃鸝,京城居民傾城而出,到金明池郊遊。金明池內還遍植蓮藕,每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替天行道 第四十九章 計賺徐寧
               
     徐寧走後,徐寧娘子便有些心神不寧。

    一晚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看看天色將亮,便起床張羅早飯,同時打發一個丫鬟去門口等候徐寧,一旦看到徐寧,便來給她傳話。

    看看日頭漸高,徐寧娘子也逐漸焦躁起來,看著滿地亂跑的兒子,不由就給了一巴掌。

    六七歲的徐晟頓時被打蒙了,看平日溫和的母親突然變了個樣,嚇得嗚嗚大哭起來。

    徐寧娘子打完一巴掌,也頓時心疼起來,抱著兒子也哭起來。

    「娘親別哭了,小晟不疼。」

    小徐晟看母親哭起來,反倒細聲安慰起母親來。

    徐寧娘子剛要說話,便聽門外守著的丫鬟喊道:「有主人消息了。」

    徐寧娘子頓時丟下兒子,轉身往門外跑來。

    到的門口,卻發現來人不是丈夫徐寧,而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後生拿著一個紅羊皮匣子。仔細一看上面也是白線刺著綠云頭如意,中間獅子滾繡球,正與自家丟失的匣子一模一樣。

    丫鬟看夫人一臉疑惑,趕忙解釋道:「這位公子說有主人消息。」

    徐寧娘子聞言,福了一福,道:「還請公子告知我家官人消息。」

    晁勇從懷中掏出一張紙條,遞給徐寧道:「我是城東三十里外的陳家酒店的少東家,今早一個渾身是傷的漢子闖入我店裡,說是與賊人起了衝突,托我把這個匣子送來這裡。又寫了這張字條,說是給我的酬金。」

    徐寧娘子接過字條,只見上面寫著簡單的一行字,「送予持字條的小哥一百貫,徐寧」,看字跡正是丈夫徐寧的字跡。

    徐寧娘子驚慌道:「正是我家官人所寫,官人他傷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