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秋季腹瀉這樣護理才有效!

秋季腹瀉這樣護理才有效!

  不同的季節,寶寶有不同的護理要點。到了秋季,“大名鼎鼎”的“秋季腹瀉”又成了媽媽們的心頭患。“秋季腹瀉”的大名叫作“輪狀病毒腸炎”,因為在入秋後和初冬,即9~12月份高發,被稱為“秋季腹瀉”。那麽,秋季腹瀉的寶寶有何護理要點呢?
                                                                     

  秋季腹瀉是壹種常見的帶有傳染性的腹瀉病,特點是大量稀水樣便。患秋季腹瀉的寶寶很快出現脫水癥狀,甚至會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威脅生命。越小的寶寶癥狀越重,越容易出現並發癥,壹般小於4歲是秋季腹瀉的高發年齡以及並發癥常出現的年齡。近幾年,輪狀病毒腸炎伴有高熱或者無熱驚厥,以及心肌損害的情況越來越多,而且,秋季腹瀉甚至正突破“秋季”的限制,呈現全年散發的趨勢。因此,爸爸媽媽們對秋季腹瀉的重視不能松懈。像大多數病毒感染性疾病壹樣,輪狀病毒腸炎尚且缺乏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措施,壹旦患病,主要以糾正脫水、退熱、避免並發癥等支持治療手段為主,因此,居家的日常護理在康復過程中作用重大。我們來看看秋季腹瀉的居家護理要點吧。

  學會判斷脫水和及時處理是緩解病情的關鍵

  秋季腹瀉的特點是大量的水樣便,這會導致寶寶很快出現脫水癥狀和其他並發癥,因此家長要學會判斷寶寶脫水,並及時處理。

  脫水的程度壹般分為輕、中、重三度。輕度脫水的寶寶會煩躁,尿量開始減少,尿色黃,但哭時還有眼淚;中度脫水的寶寶會萎靡或者煩躁不安,眼窩和前囟門凹陷,口唇幹燥,尿量明顯減少,哭的時候眼淚減少;重度脫水的寶寶則會萎靡甚至昏迷,口唇幹燥,無尿無淚,手腳發涼。寶寶壹旦脫水,要積極補充液體。處理及時,可以避免寶寶向中度或者重度脫水發展。

  應對秋季腹瀉的防脫水“神藥”就是口服補液鹽。建議壹旦開始腹瀉,就要準備好口服補液鹽,隨時隨地少量哺餵,就能起到好的作用。如果脫水的寶寶能夠尿量增多、手腳回暖、口唇恢復潤澤,即說明口服補液鹽起效了。但是應當註意的是,此時寶寶仍有可能繼續腹瀉,應繼續及時補充。

  壹般的口服補液鹽都是壹袋兌500毫升溫水隨時服用,具體也可參見不同品牌口服補液鹽的說明書。如果口服補液鹽又甜又鹹的怪味道不容易被寶寶接受,可以稍加壹點果汁促使寶寶多喝,但是壹定要註意調味用的果汁要盡量少加。

  及時送大便樣本進行檢測,明確是否為輪狀病毒感染

  明確是否為輪狀病毒感染,對決定采取怎樣的治療措施以及疾病的有效治療,是最有幫助的。當寶寶在家中出現腹瀉時,家長最好及時正確地留取寶寶的大便樣本,及時送檢很重要。需要註意的是,從尿布或紙尿褲上取便標本或者超過1小時以上的便標本都是不合格的。正確的方法是直接接取大便或者在紙尿褲上墊壹層保鮮膜用於留取標本,以免便標本被汙染。將便標本及時送檢後,就可以確診是否為輪狀病毒感染。

  針對寶寶的不同癥狀對癥護理,緩解不適為主

  秋季腹瀉常伴有高熱,當寶寶發熱時,積極退熱,避免高熱驚厥。體溫大於38.5℃時口服藥物降溫,體溫在38.5℃以下時積極物理降溫,包括溫水擦身、多飲水、洗溫水澡等。

  腹瀉最常見的並發癥是紅屁股,因為大便次數多,容易導致寶寶紅屁股,在日常護理時要格外註意。給寶寶擦屁屁時用“蘸幹”的方式代替用力“擦幹”,給寶寶清潔完屁屁後適當晾幹、多暴露,保持幹燥,不要很快捂上紙尿褲。壹旦出現紅屁股,除了讓小屁屁多多暴露在空氣中,可以適當塗抹護臀霜、鞣酸軟膏等藥物,用藥之前,紅臀部位壹定要徹底幹燥。

  腹瀉期間,除非寶寶頻繁嚴重嘔吐,否則並不需要禁食,可以讓寶寶少食多餐。小壹點的寶寶可以繼續母乳餵養或者喝腹瀉奶粉;已經加輔食的寶寶可以繼續餵米粉、米粥、面條等易消化的輔食,適當減少肉類等不易消化的蛋白質,適當減少輔食量即可。益生菌有利於縮短腹瀉病程和緩解癥狀,可以咨詢醫生酌情使用。

  切記,如果寶寶仍然腹瀉不止,尤其是腹瀉伴有不能進食的嘔吐,出現中重度脫水的表現;出現高熱或者無熱驚厥;出現萎靡少動、心動過速、心律不齊時,需要及時就醫。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