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道歉也是一種修養

道歉也是一種修養

道歉是一件難事嗎?在中國的確是一件難事。小孩子犯了錯誤一聲道歉會讓人舒心,家長也會稱讚他是一個乖孩子,如果知錯不改,大人們就會生氣,弄不好還會招來一陣痛打。
但是當我們漸漸長大的時候,道歉的能力就隨著體力和能力的增長而一點點地退化。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還是面子的問題在裏面做怪,生活中的尊嚴常常用“道歉”的機率來衡量。
面子的最大維護者就是理,有理要說理,沒理也要說成有理,即使是說了假話,如果是為了面子,也寧可不去道歉。
平等主體之間,缺少了道歉,開始是不睦,接下來是
怒目相向,最後演變成爭鬥。
一代鬥不完,下輩子接著鬥,子子孫孫鬥下去,大
有“打不盡豺狼絕不下戰場”的架式!
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文學作品,幾代恩仇,都是緣於“沒有道歉”的勇氣。道歉也有學問。
窮人道歉,富人就不再道歉了。
下屬道歉,長官就很少道歉了。
當一個人完全不用為自己的哪怕是錯誤的行為道歉的時候,那麼我們就可以說,這個人已經是“大人物”了。
道歉應當是平等的,因為尊嚴是平等的。
大人物可以不再道歉是對人類基本秩序的破壞和踐踏。缺少道歉就是人對於自己的過失沒有了“敢於擔當”的勇氣。而道歉正是一種社會性的良好的潤滑劑,許多衝突和血腥可以通過這一聲道歉而化干戈為玉帛。
研究一下刑事案件的發案情況,可以看到,一棵樹,一尺地,一句話,一個眼神都成了暴力的藉口。
有一起案件,為了幾棵棗樹兩個男人大打出手,結果一人面癱,一人骨折,雙雙入獄,家破人亡。
古人有言:“千里捎書只為牆,讓它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矛盾是對立的,過錯也是雙方的。只要有一個人報以微笑的道歉,事情也就變得簡單而不是更加複雜。
“良言一句三冬暖”,所有的人都希望看到微笑而不是冷若冰霜。
學會道歉,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高尚的道德,讓我
們相互之間的道歉成為生活中一道風景,這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尺度。阿彌陀佛!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