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資訊]千萬別等到口渴才喝水

[資訊]千萬別等到口渴才喝水

想像一下,剛從樹上摘下的梅子,原本鮮嫩多汁,經過幾天的風吹日曬卻成了梅乾。脫水使得梅子內部乾凅,外表也皺巴巴的,這也是一般乾燥水果的特徵。

人體有上千兆個細胞。哪個部位的細胞缺水最嚴重,那個部份的細胞便開始皺縮,連帶影響細胞內部的功能。身體內任何一個地方缺水,各由不同的訊號透露,這些訊號意味著脫水且是身體局部或整體渴了的癥兆。

目前這些身體脫水的指標仍不為人知,還被當成不明原因的疾病治療。

Q:如果等到有渴的感覺才喝水,會有什麼情況產生?
A:在我們感覺渴之前,身體就已是乾渴的狀態了。嘴乾並不是身體脫水的正確訊號。事實上,即使身體相當脫水時,唾液的分泌仍可能不受影響。這種情形是身體為了在咀嚼吞嚥時,能夠潤滑食物。這種認定嘴乾是身體脫水指標的錯誤觀念,已誤導了醫學研究,因此,即使是今天,醫療人員仍普遍分不清身體什麼情形是渴,什麼情形是病態性脫水。他們尚未完全體會日積月累的脫水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光靠渴的感覺以及感到渴了才喝水,正是問題的所在。脫水最明顯也是最主要的併發症是,損失一些製造神經傳導物質的必需胺基酸(譯註:有神經傳導物質才能傳遞外部感覺的刺激)。

保持適當的水份,最大的好處是增加無數蛋白質和酵素的效率,它們的生理任務目前還不確定。它們聽從四周遊離水的作用,分工合作也更有效率。因此,身體保持適當的水份,是預防疾病發生和確保生理機能正常運作的最佳保險。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