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驅蚊》你噴的是防蚊液 還是殺蟲劑?

[轉貼]驅蚊》你噴的是防蚊液 還是殺蟲劑?

驅蚊》你噴的是防蚊液 還是殺蟲劑?


夏天到戶外防蚊蟲叮咬,選購防蚊液可別把屬於環境用藥的「殺蟲劑」,直接噴在人體身上。台北市衛生局昨天提醒消費者,衛生署僅核可十六張防蚊液許可證,但市面上絕大部分防蚊液都是環境用藥,且未清楚標示警語,易造成消費者混淆。


衛生局也提醒,市面上有一些標榜天然、植物配方的驅蟲、驅蚊產品,例如尤加利、桂皮、香茅等成分的防蚊液,天然不代表無毒,也不代表完全安全。


以人們普遍使用的樟腦為例,因樟腦可被人體任何部分迅速吸收,即使濃度不高,如塗敷量太多,仍可能中毒;一歲以下兒童、地中海貧血症或蠶豆症患者都不能使用。


衛生局表示,市售防蚊液的主要成分diethyltoluamideDEET(待乙妥)俗稱敵避,對成蚊等吸血昆蟲的觸覺、感受器官會產生作用,使用在皮膚或環境周圍,讓昆蟲不敢靠近,達到防止害蟲干擾或叮咬的目的。


目前衛生署共核發十六張防蚊液藥品許可證,衛生局最近抽查市售防蚊液商品,發現多家知名品牌是屬於一般環境用藥,但因消費者不易從包裝上辨識,極易把環境用藥的「殺蟲劑」當成「防蚊液」往身上噴。


衛生局藥物食品管理處長姜郁美表示,可塗抹在皮膚上的防蚊液,屬於醫師指示用藥,包裝應標示藥品許可證字號、適應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環境用藥不可塗抹在皮膚上,且廠商必須向環保署申請核准環境用藥許可證才可販售。


環保署毒物管理處陳淑玲科長表示,屬環境用藥的防蚊液,依規定必須在包裝上標示「本產品不得直接噴於皮膚上」等警語,但不少業者鑽法律漏洞,把警語寫得很小;今年五月起,環保署已要求廠商在正面上標示清楚。


長庚醫院毒物臨床科主任林傑樑表示,台灣各地時而傳出登革熱、恙蟲或紅火蟻等蚊蟲病害,適當使用防蚊液可以為政府節省不少醫藥費,但應注意使用方法。


他說,防蚊液主要成分DEET(待乙妥)是一種安全性相當高的化學成分,但仍應注意不要直接塗抹在傷口或黏膜上;幼童使用時,最好是大人先噴在手上,再抹在幼童身上,且要避開眼睛、嘴巴等黏膜部分,切勿直接對著幼童身上噴。戶外活動結束回來後,應馬上用肥皂及水將防蚊液洗掉。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