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電子郵件 - 主管失能的元兇

電子郵件 - 主管失能的元兇


(圖/取自網路)

電子郵寄的功能強大,能在瞬間就同時郵寄訊息給成千上萬的人,是一個非常好用、且效率極高的工具。


過去,特定訊息要發送,必須透過層層主管接收訊息、掌握住要點後,再往下傳遞。一層層傳遞時效既慢,傳遞到末稍的訊息,也易有所偏差。現在,只要發出一封電子郵件,直接點選直接部屬、部屬的部屬、甚至其他部門的同仁為收件人,訊息即可跨部門、跨層級被同步「傳達」出去。而原來處於「承上啟下」地位的中層主管,也因為此一功能,放心的以為上層主管的訊息已同步傳給自己及部屬,部屬「應該都有收到訊息,他們都會知道」,而未再作任何確認動作。


訊息有其不同的深淺及難易程度,收訊端解讀愈透澈,執行就愈落實,也愈靈活。而組織的架構之所以設計不同層級主管以及基層員工,就是因為解讀能力有其差異。如果天真的以為,「訊息送到就OK」,那就顯示出你的膚淺,以及執行能力可能出現缺失。


當一個主管認為「訊息送到就OK」,容易產生「我不必再告知了」的認知,這將是最大的盲點與陷阱的開始。倘使一個主管有認知到要負起「讓部屬都知道」的責任時,他會先深度的去理解訊息的意涵與精神,同時思考用部屬容易了解的「說法」,詳加解說。並且,持續觀察部屬的反應及行為,以偵測部屬是否完全理解。


經過這樣的過程,主管本身也會在「教學相長」的情況下,對訊息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同時,主管也能從「說法」與「部屬認知度」的差異中,認知到基層、資深人員等不同背景的人,有不同的思維習慣與盲點,進而培養主管非常重要的能力「對部屬的了解」為了提高部屬的認知了解度,主管也會去思考出更好的「說法」,如此一來,即能不斷提升其表達、論述的技巧與能力。


所以,當電子郵件可高效率的同時寄送到各層級部屬的情況下,主管不知不覺中忘掉了─「確實讓部屬充分認知,才能落實執行」的職責,那就是失職。久而久之,因為不需要去思考「如何解說」,忽略去深度思考訊息的意涵與精神,漸漸的,能力深度無法提升,甚至還會逐漸退化;同時,表達與論述能力,也無法精進,這就是失能。


所有的事物有一好,必有一壞,最重要的是,要有配套措施來彌補其缺失。因此,主管不能因為電子郵件的自動傳送,而不自覺的「自廢武功」,放掉原來主管職責該做的事情。否則,好的工具,反而戕害了管理的職責與職能。



【101創業大小事/整理報導】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