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徐州“金手指”一按,“嫦五探路兵”飛天

徐州“金手指”一按,“嫦五探路兵”飛天

來源: 新華網-現代快報
作者:2014-10-25 07:38:42

發射中心點火員徐州小夥張濤

林燦

叢尤建 通訊員供圖
  昨天淩晨2點整,我國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當消息傳來時,發控台主操作手張濤終于舒了一口氣。張濤,目前發射場上最年輕的徐州籍點火員。昨天,他再一次用行動證明,自己無愧于“金手指”的稱號。現代快報記者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測站了解到,除了張濤,還有多名江蘇好男兒,參與執行此次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發射任務。
  通訊員 何玲 現代快報記者 付瑞利
  A
  徐州小夥,發射中心最年輕“金手指”
  張濤 家鄉:徐州沛縣 崗位:發測站測試發射室工程師
  來自徐州沛縣的張濤,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測站測試發射室的一名點火員。從2008年進入發射中心,張濤參與執行航天發射32次。昨天淩晨,隨著01指揮員一聲“點火”令下,張濤再次按下發射按鈕,放飛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這是他第7次擔任點火員。
  這一按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張濤介紹,在火箭發射前2小時內,他必須要完成29項操作。發射時,他的面前會安放4台19英寸的液晶顯示器,上面有200多個信號燈。在按下“點火”按鈕前,他必須時刻盯著這些花花綠綠的信號燈,快速判斷參數狀態。
  2011年6月,張濤被選定爲發控台主操作手,成爲發射場上萬衆矚目的“金手指”。6月21日淩晨零點13分,“點火”口令一到,他按下發控台上的點火按鈕,長征火箭托舉著“中星10號”衛星直刺蒼穹。
  此次發射創造了發射中心曆史上的最高入軌精度紀錄。當時,01指揮員鄢利清走到張濤跟前,握著他的手連聲稱贊:“真不愧是金手指!”也就從那時起,張濤一戰成名,成了發射場上最年輕的“金手指”。

B
  食堂大廚變身火箭發射技術員
  林燦 家鄉:徐州睢甯縣 崗位:發測站陣地指揮所副主任
  1991年,林燦高中畢業。那一年,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扛著背包,踏上了去往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尋夢之旅。
  可林燦沒想到的是,初到發射中心,他被分到中心試驗技術部勤務分隊,當起一名炊事員。沒有火箭、沒有塔架,每天是洗不完的菜、燒不完的飯,這與林燦最初的夢想相差甚遠。
  他下決心改變現狀,並最終成功,成爲勤務分隊有史以來考出去的第一個本科生。1999年7月,大學畢業後的林燦重回西昌,選擇到發測站最辛苦的技術勤務保障崗位。
  “我們有一個強大的團隊,從1997年至今,我們已取得69次航天發射連戰連捷的驕人成績。現在,飛行試驗器完美升空,第70次誕生了。我們期待下一次成功。”對于未來,林燦信心滿滿。
  C
  叢教授,發射中心的供電大拿
  叢尤建 家鄉:南通如東縣 崗位:發測站地面設備站高級技師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距離發射塔架2公裏的地方有一處供電站,這是供電大拿“叢教授”的工作地點。“叢教授”叫叢尤建,1996年進入發射中心至今,已參與執行航天發射42次。因技藝精湛,馴服“電老虎”,同事們都尊稱他爲“叢教授”。
  供電站內,叢尤建不時記錄下儀表數據,與以往的保障數據進行比對,一雙眼睛遊走在成百上千的數字間……這是他日常的工作狀態。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剛一啓動,叢尤建更是撲到任務一線,對廠區有供電設備的幾十個房間、上百個部件、上千條線路逐一進行了檢查排故。
  “不能把任何小問題遺留到任務中。”這是叢尤建對自己工作的要求。也正是這種嚴謹的態度,爲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的成功發射,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