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強敵合圍中國 習近平積極備戰

強敵合圍中國 習近平積極備戰

來源: 多維/日期: 2014-10-12



  半個世紀前,面對美蘇超級大國的南北夾擊,迫在眉睫的戰爭形勢讓毛澤東在形成“早打、大打、打核戰爭”戰略判斷的基礎上制定了“三線建設”戰略。如今,針對強敵合圍,潛在沖突激化的隱憂使習近平在推進新型大國關系的同時厲兵秣馬,積極備戰,習式“三線”“五打”戰略也隨之露出冰山一角。
  中國持續強化其戰略導彈部隊——第二炮兵(簡稱二炮)的威懾能力,9月25日試射的陸基機動版東風-31B洲際彈道導彈正是這一努力的體現。美媒認爲中國借此已經打破美俄的核武霸權,俄媒則連篇累牍地驚歎于中國核力量增長之快,陸媒反思稱中國戰略核力量面臨挑戰。作爲中國實施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二炮在不同的曆史時期都受到中國軍方高層的高度重視。毛澤東鄧小平強調二炮核報複能力,江澤民胡錦濤強調繼續加強二炮建設的重要性。

  習近平就任中共軍委主席後,也在公開場合闡述了中國戰略威懾力量任務、地位和決心。2012年12月5日,習近平在會見二炮第八次黨代表大會代表時強調,二炮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2013年4月16日,中國國防部發布《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其中指出二炮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由核導彈部隊、常規導彈部隊、作戰保障部隊等組成。

  長期以來,中共領導人有關中國核政策及二炮的表態落入窠臼,順延前任領導人的表態慣性,保持著一貫的模煳性。同時,公開資料顯示,在具體技術操作層面上,以二炮爲核心的戰略威懾力量表現也相當保守。

  然而自習近平掌軍以來,二炮及延伸領域的頻繁動作逐漸使得以往“固化”表態所有松動。在戰略核導彈領域,中國自2013年下半年多次進行東風-31系列、東風-41彈道導彈的試驗,極具攻擊性,外界指責中國並渲染“中國威脅論”。在空天領域,自2013年以來,兩次陸基反導試驗、高軌反衛星試驗、太空快速響應系統試驗、高超音速武器試驗,都具備相當大的戰略意義,連美軍高官對此都憂心自身優勢領域被趕超。技術操作層面的突破顯然會作用于決策層制定的政策。盡管近期輿論仍聚焦于中國此前發射的東風-31B洲際彈道導彈上,但一篇轉瞬即遭刪除的文章卻不想成爲軍事觀察者的掌中寶物,讓外界得以洞悉中國核政策及二炮作戰思維的點滴變化。

  軍方背景濃厚的兩彈一星曆史研究會網站10月8日刊登第二炮兵指揮學院教授孫明甫的《兩彈一星工程與第二炮兵的互動發展》署名文章。文章引述了習近平在2012年12月5日會見二炮第八次黨代表大會上所講的話,同時還披露了習近平有關加強戰略導彈部隊建設及二炮任務調整的未公開的講話。


二炮的導彈飽和攻擊能力令人膽寒

  首先,習近平表示中國要繼續發揮戰略核威懾的基石作用。“核武器的威懾作用是絕對的,是其他武裝力量無法替代的”,中國要向“俄羅斯甯肯別的事不辦,勒緊褲腰帶也要把這件事抓住不放”那樣發展新型戰略核力量。二炮此前連番試射東風-31A/B、東風-41彈道導彈及海軍094型戰略核潛艇試射巨浪-2潛射導彈回應了習近平在2012年提出的要求。

  其次,習近平強調,二炮“要加快常規導彈戰略化進程”,“著眼有效應對不同戰略方向威脅,不同作戰樣式和在多個領域遂行任務的需求,進一步擴大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非對稱作戰優勢”。美日印及南海周邊國家形成的區位優勢令中國難以利用陸海空常規力量去應對,而二炮新型裝備的東風-15系列、東風-16、東風-21、東風-26等常規彈道導彈能夠給予對手極大的殺傷作用,形成巨大的戰略威懾。近期二炮聯合海空軍在南海舉行軍演,以回應美越、越菲軍事接觸,震懾菲越勿輕舉妄動。


  同時,習近平指出,二炮“要加緊推進基地反衛作戰力量建設,確保如期形成作戰能力”,“要立足二炮部隊的自身優勢,加快發展戰略反導能力”。有軍情觀察人士指出,這是中國軍方高層首次承認“反衛”,與此前所謂的“外空試驗”叫法不同,顯示中國正在推進太空軍事化建設,這與其自身呼籲“太空非軍事化”的口號不符。中國自2013年以來已經成功進行了2次陸基反導試驗及高軌反衛星試驗。

  最後,在談到制衡強敵時,此處並無引述習近平的講話,但文章直接將矛頭指向美國,稱實現“中國夢”最大的威脅是美國“再平衡”戰略。因此,二炮要增強對敵非對稱戰略制衡能力,堅持敵人怕什麽就發展什麽,重點建設好用好打敵本土、打航母、打前沿軍事基地和反衛反導等戰略手段。同“反衛”一樣,“打航母”這也是具有軍方背景的孫明甫教授公開證實的。當然,早在數年前,外界就渲染“航母殺手”東風-21及披露中國在西部荒漠攻擊航母模擬建築物的衛星照。


美軍的常規力量中國短時難以趕超

  可能作者身份敏感,亦或是涉及泄露機密,該篇文章在短時間內就被刪除,網絡轉載信息亦被屏蔽。但習近平有關在戰略核威懾、常規導彈及太空軍事化三條布局線上的直白表態與此前中國遮遮掩掩且模煳的核政策及二炮作戰思維相比可謂雲泥之別。當然,隨著國際格局的變動,世界各地戰火不斷,面對凶險的外部環境,中國有必要通過展示自身軍事實力令對手有所顧忌,不敢將戰火蔓延至本土。而二炮針對美軍的具體五大打法,也是中國今後一段時間內主要對付美國的措施。  (褚文 撰寫)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