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袁尚傳 作者︰暗黑狙擊手 (全書完)

三國袁尚傳 作者︰暗黑狙擊手 (全書完)

第一卷  漢末亂起 第一章 洛陽
    漢,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正月,洛陽。

    曾經輝煌的大漢皇朝雖然已經行將遲暮,但帝國的中心洛陽卻依然繁華依舊。

    此時朱雀大街上一家名叫“江記老店”的酒肆二樓,臨窗的位子坐著名十六七歲的英挺少年。少年雖不甚高大卻異常精壯,一雙長眼炯炯有神。他一邊飲酒一邊注視著川流不息的朱雀大街。

    不一會店伙計揭開雅間竹做的帷幕,而後又有兩人走進內室,前面一位是俊秀儒雅的十三四歲少年,後面是個格外高大魁梧,並且一臉凶悍的壯漢。

    英挺少年看了一眼兩人,笑道︰“顯甫,莫不是袁中軍又罰你去跟那群老儒講經去了,怎生如此之遲,快坐下。”

    叫顯甫的少年接過伙計搬來的蒲團,坐了下去,微笑道︰“曹世叔難得放你出來一次呀,子兄說有什麼好東西要給我瞧來著?”

    原來這兩少年都是京中世家子弟,前一人乃典軍校尉曹操大公子曹昂曹子,後一人卻是中軍校尉袁紹三公子袁尚。

    袁尚坐下後,吩咐伙計給他的隨從要了一壇子酒和一大盤熟肉。

    曹昂拉長臉看著袁尚身後站立的壯漢,埋怨道︰"你這個典飯桶可真能吃的。”

    “難得子兄做東,子明你就只管放開肚皮。”袁尚呵呵笑道。

    那名凶悍壯漢咧開一張大嘴,笑道︰“俺听公子的。”

    曹昂聞言內心叫苦同時,臉又拉長了兩分。袁尚看著吃癟的曹昂笑問︰“到底是什麼事讓你如此高興?”

    曹昂想到出來的目的,這才露出幾分得意的神情,“元讓叔叔從西涼商販那里買來一匹好馬送給父親,而父親轉送給了我。”

    “難道是曹典軍遇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漢末亂起 第二章 驚鴻
    此時正當晌午,雖然寒風冷冽,但洛陽城里依舊熙熙攘攘,幾人從朱雀大街向洛陽南面的小苑門走去。

    漢代的洛陽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並且及其富有特色,據史料記載當時的洛陽城“東西七里,南北九里”城內以性質不同分為若干區。

    其中繁華的工商去就有南市、馬市、粟市和金市等。如果讀過班固《兩都賦》和張衡《二京賦》你就可以從中體會到東西兩都的繁盛。

    這朱雀大街鋪的是青石路,平整寬闊的街道兩旁商鋪林立,從衣食住行生活所需到奇珍異寶,筆墨書畫無所不有。

    因為行人眾多摩肩接踵,幾人也就沒有騎馬而是牽著馬匹步行。

    就在曹昂與袁尚說笑之際,迎面走來一個挑著一擔子東西的青年人。徒然地那人腳步一踉蹌身子傾斜就倒向了曹昂。

    曹昂身手還算敏捷,就在即將和那人撞上的瞬間一個側身讓過那人。那青年人立馬跌倒在了地上,籮筐里的幾件雜碎之物也滾落到地上。

    “小的不是,請大人勿怪,大人勿怪。”青年人站起身來,一邊撿起地上的雜物,一面向曹昂賠罪道。

    曹昂覺得無恙也沒往心里去,牽著馬匹就要走。就在那年青人重新挑起擔子要走時他面前一黑,一尊高大的身軀擋住了他的去路。

    年青人一瞧那人,不禁倒吸了口涼氣,擋在他面前的是個異常魁梧的壯漢。壯漢掃帚眉銅鈴眼鼻,面色黝黑,一把胡子猶如鋼針,當真長的丑陋凶悍。並且他腰間還配著把環首大刀,人往那一站,真似一尊怒目金剛。

    擋住年青人的正是典韋,他怒喝道︰“豎子,膽敢在你典爺爺面前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卷  漢末亂起 第三章 布局
    袁尚曹昂兩人出了王家後,牽著那個毛賊來到南宮東側旁邊。東漢洛陽城南宮東側是官署府衙集中地,司徒府、司空府、太尉府,也皆在南宮東南角。

    袁尚對曹昂說道︰“犯人就由我押解到廷尉衙門去吧,你趕緊去照料一下你的馬匹,還有跟曹世叔說一下情況。”

    曹昂擔心青葉馬和父親的責難,不虞有他道了聲謝就和他隨從走了。

    即將到大理衙門時,那毛賊哀求道︰“公子且听我一言,我做著下賤勾當實在是有苦衷的。”

    袁尚冷笑道︰“難道有難處就可以無視國法,干些亂紀的勾當?”

    毛賊拖著滿是鞭痕的身子,當著大街跪下道︰“請公子饒恕小人一次,小人願意餃草結環以報答公子。”

    袁尚聞言不禁有了興趣,一個毛賊既然也知道餃草結環。要知道這個時代教育都集中在士族大夫階層手里,平常人家是很少有讀書的機會。

    袁尚讓典韋帶著毛賊,跟著自己來到了一個僻靜的角落。

    毛賊拱了拱手道︰“小人徐光本豫州人士,前些年鬧黃亂方才跟著鄉人一路逃難來到司隸,這些年一直漂泊無定,直到前年實在是難以維持生計了才來到洛陽混口飯吃,可小人實在無能又沒有什手藝,無奈下結識了些城里的閑人,做起了這勾當。小的一人挨餓受凍不打緊,可是小人還有一老母和兄弟,您是識道理的貴人應當知道那個什麼‘家貧親老’,小的肯定不吃不了官俸祿但也不忍見老母受罪,求公子放小人一條生路。”

    袁尚听他說得不倫不類,倒也條理清楚為人也機靈,如果真的是至孝之人,那不妨收為己用。逐問道︰“你讀過書?”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章 前奏

    就在袁尚將徐光打發走後,伙計稟告說有個中年漢子在店里說要求見袁三公子。袁尚突然想起半年前的一件事來,頓時欣喜若狂。

  半年前是祖父袁逢忌辰,袁尚袁熙代袁紹袁隗回汝南老家祭拜,袁尚差人打听起荊北豫州一帶的豪杰和名士,遺憾的是有些人不是現在的他能招攬的,大多也沒有機會去拜訪。

  偶然的他得到一個消息,說南陽有個叫黃忠的箭術超凡在荊北一帶頗有名氣,現在荊州劉表處供職做一名小吏,恰好那時回南陽省親。

  袁尚找了個借口,帶著典韋和兩名僕從繞道南陽回洛陽,在南陽稍加打听就找到了黃忠住處,袁尚備好禮品就以去拜訪黃忠。

  黃忠這時三十多歲雖在這一帶有些名氣,但仕途一直不得意,在荊州做個百人將。隨著兩本詩集的流傳袁尚的名聲已經頗為流傳,這也是有那個時代重文學家世的背景。

  黃忠也是听過這位袁三公子的,想不到他竟然會拜訪自己。

  袁尚先是客套了一番,然後提出拜師學箭術的請求。

  當時文人君子也是要學“六藝”的,這其中就包括了射箭,據說孔子精通六藝,對射禮也很擅長。所以袁尚想拜師學箭術倒是沒有什麼奇怪,只不過黃忠推辭說身有職務,不能長期指導袁尚箭術,只能在幾天內教授他一些心得。

  在袁尚旁敲側擊下,知道黃忠有一子黃敘自小患病身體孱弱。

  袁尚不失時機對黃忠說︰“我在宮中做皇子伴讀,倒也認得兩位太醫,如若令公子實在尋醫無方可來洛陽找我。”並且留下書鋪的所處,讓黃忠到書鋪尋人。

  那時最好的大夫莫過于宮中的御醫了,但是太醫除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章 情動

    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袁尚除了到宮里伴讀就是跟黃忠學習箭術,特別是騎射。

  歷史上曹操父子也都是精于騎射,和使長朔的好手,這個時代,特別是像袁紹這種高級武將世家,對後輩的騎射武藝也是很重視的,所以袁尚此舉也迎合了袁紹的心意。

  這個時代上層世家貴族中流行“導引術”。像華佗的“五禽戲”還有後世馬王堆出土的一些導引圖。這導引術和後世的“氣功”有些類似,除了肢體的鍛煉外還有吐納法等。

  袁尚手中也有一套“導引術”,卻是從左慈那里半搶半送得來的。說起左慈他並不是一些小說中描述的仙人或得道高人,在《三國志》中就有記載,左慈是漢末有名的方士,廬江人,精通煉丹和房中術。

  三年前左慈來到京都洛陽,想進獻丹藥給靈帝,以期成為皇家御用煉丹師,不想進投無路。

  袁尚偶然听人說起,找機會結識了左慈,用盡各種手段在他手中半騙半搶來了一套夢寐以求的,包括了方術家房中術的“導引術”。去其糟粕歪理後練習兩年下來倒是身輕氣爽,力道也增進不少其中好處不足一一道來。

  這天晚飯後袁尚練習完一遍導引術,來到劉鈺與王夫人處,拿出在宮里巧匠處特別定做的首飾送給了兩人,王夫人欣喜收下,劉鈺因為平時袁尚也孝敬有一些在宮中打賞的珍貴飾品,所以並不太在意但對袁尚越發疼愛了。

  看到侍立在王夫人身後的貂蟬,袁尚又摸出了一根稍微遜色一點的發簪說道︰“這里倒遺落枚銀發簪,就送與秀兒表妹吧。”

  貂蟬心里一動,卻看著王夫人等她的指示。王夫人不虞有他,道︰“既然是顯甫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章 密謀

    漢中平六年三月,大將軍府,前堂。

  大將軍何進跪坐于正上方榻上,下首左右分別列坐著中軍校尉袁紹、典軍校尉曹操、騎都尉鮑信、右校尉淳于瓊、進符使王匡、黃門侍郎荀攸等一眾文武。

  大將軍何進雖為武官,但卻長得一派豐雍富貴相,他輕咳了下後,不無憂慮地問道︰“陛下龍體日漸不適,而太子之位遲遲未決,並且宮里有傳言陛下欲立皇子劉協,諸位看這如何是好?”

  精瘦卻雙目有神的曹操道︰“大將軍不必擔心,自古皆有嫡庶之分,皇子辯乃嫡長子理應繼承大統,在這上不論是司徒、太尉大人還是我等都是一致立場,陛下也不可能違逆祖制和我等大臣。現在要擔心的卻是,萬一橫生變故怎麼處置十常侍的問題。”

  看到眾人點頭贊許,何進無奈道:“當初設立西園八校尉的本意是拿住兵權,好對抗十常侍等人卻不想蹇碩做了上軍校尉,不僅其余七個校尉連本大將軍也要受制于他,沒有陛下詔令和蹇碩的允許,那些兵馬都是不能擅自調動。”

  黃門侍郎荀攸道︰“其實這不是什麼難題,只要新君即位,諸位就不用再听蹇碩之令調度兵馬了,只是十常侍平時諸多刁難克扣糧餉兵甲,西園兵馬比起邊關外州郡兵馬,卻是有所不及了,如十常侍與外面州郡野心之輩勾結,怕是後果不可預料。”

  袁紹道︰“這個不會,何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不然,天下可不都是如諸君這樣的忠君守節的君子,當初黃巾叛亂就有諸多跡象表明十常侍與逆賊有所勾結,諸位難道瞧不見王子師與皇甫嵩義真的例子麼?。”曹操說道,其實他是打心里瞧不起徒有虛名的何進與袁紹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章 亂起

    四月的洛陽東郊一派春光秀麗,歷史上有名的白馬寺就坐落于此。

  袁尚帶著典韋站在白馬石像前的人群里,听著寺中僧人講述當年白馬馱經的故事,這個典故他在前世就知道了,但經由寺里僧人的口中說出卻帶著一股滄桑感。

  這天王夫人和劉鈺提出要來白馬寺燒香許願,他自然是陪同前來了。

  漢末時佛教雖有發展卻還沒有像後世那麼盛行,信眾也局限于一些顯貴和繁華地區城中民眾。這時候佛教還沒有吃齋之說,拜佛也只是源于中國傳統遇神拜神的心里罷了。

  而且所謂“燒香”也是達官顯貴的專利,因為這時候的香料基本來自西域,價格不是一般百姓承受得起的,只有權貴才能“焚香讀書”“宴客斗香”。一直到唐朝嶺南也出產香料後“燒香”才在民間普及。

  袁尚听完僧人說解一轉身四顧,不料看到了熟人,卻是衛仲道和皇甫堅壽。

  河東衛家這時淪為了一般庶族地主早沒有了昔日的榮耀。

  這一代衛家家主也就是衛仲道的父親,跟皇甫嵩交情不淺,這次衛家差人來京中辦事,衛仲道這個衛家才俊也一同跟隨前來。

  賦閑在家的皇甫嵩之子皇甫堅壽自然做起了向導。

  上次在酒肆的事情發生後,衛仲道一直悶悶不樂,皇甫堅壽知道今天東郊馬市有集會,于是帶著衛仲道和另外四個軍中護衛出來散心。

  來洛陽東郊就一定會來這頗有名氣的白馬寺了。

  事情也就壞在這上面,那邊貂蟬奉劉氏和王夫人之命,跟隨一名小沙彌出來捐獻一些財物。

  因為人頭攢動摩肩接踵,衛仲道被人從背後推了一下,正巧不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八章 兵禍

    漢中平六年,靈帝駕崩,皇子劉協即位是為漢少帝。

  大將軍何進捕殺上軍校尉蹇碩,傳令四方豪強進京兵諫。

  袁尚冷眼旁觀著這一切的發生,現在他人單力孤根本不能來個“指點沉浮”。

  期間他央劉夫人請求王夫人許配貂蟬為妾,但遲遲沒有王夫人的回音。

  靈帝駕崩的消息傳到陳留一代,在那避禍的王允急忙趕赴洛陽吊喪。

  此時,朝廷局勢極度混亂,以何進為首的外戚勢力大增,閹黨張讓失去了對中央政權的控制權,面臨覆滅的危險。

  大將軍何進利用各地方官吏奔喪的機會,大肆結交和拉攏親己勢力。

  王允一到洛陽,就被何進緊急召見,並說明意圖。王允很感激何進對他的救命之恩,便滿口答應,並擔任從事從郎一職。

  幾天後王允親自來袁家,向袁紹劉夫人道謝,並接王夫人和貂蟬回府。

  袁尚看著臨上馬車前貂蟬幽怨的神情,心也不禁沉悶起來。

  國喪期間禁止歌舞聲樂和飲酒美食,雖然局勢緊張卻沒有袁尚什麼事,他閑來就和典韋走馬洛陽城。

  因為他知道再過不了多久,他就要離開這個生活多年的地方了,而且這里也將變成一片白地。

  之後幾日,貂蟬央求王府一名婢女給袁尚送信,兩人又在王家後門隔間里私會了一次。

  這天他又帶著典韋在洛陽閑逛,雖然這時很多活動都取消了,街上也有些冷清,但他卻十分享受這種閑暇時走馬古城的感覺。

  來到城東北“永和里”附近時恰好迎面有輛裝貨的馬車行駛來,馬車無蓬用麻繩子攬住好幾大包貨物顯得有些搖搖欲墜。

  突然間車輪子一個打滑,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九章 逆施

    西園八校尉雖都駐扎在城西,但駐地卻不連在一起。

  袁尚內心激動,有些意氣風發地領著兩百騎兵,還有黃忠的一百精銳親兵,來到助軍右校尉營地。

  他穿了一身精致的魚鱗甲,挎弓帶箭,腰間系著一把精鋼劍。

  黃忠也是披甲帶刀,典韋穿著副魚鱗鎧,兩柄大鐵戟掛在馬上。

  袁尚並不害怕,而是充滿了興奮感,這是他登上權利高峰的第一步。

  而且有典韋這個超級保鏢。和黃忠這個超一流猛將在。他根本不擔心安全問題。

  遠遠地。袁尚不教駐軍反映過來。就讓騎兵沖進了助軍右校尉營地。

  幾個騎兵拋出鉚勾卡住寨門,加上旁邊步卒協助將寨門徹底破壞。

  助軍右校尉部兵馬,看著這些同一陣營的兵士沖殺進大營一下愣住,也不知道是否應該立即反擊。

  助軍右校尉馮芳听到營地外吵雜聲一片,立即帶著幾個親兵出來看究竟。

  不看還好,一看氣不打一處出,這有中軍標識的兵馬,竟然沖進自己營地,還和自己的人對恃起來。

  他自然也看到被簇擁在在中間的袁尚,喝問道︰“你是何人竟敢在這無故鬧事!”

  袁尚放大聲音說道︰“奉大將軍、司隸校尉令,代馮芳領助軍右校尉一職,著馮芳升任中郎將,令到即往司隸中軍幕府述職。”

  說罷讓一兵卒拿司隸校尉的手令給馮芳。

  馮芳本就不是袁紹一黨,而是何進心腹,他看了手令後冷笑道︰“這恐怕是袁本初的意思吧,我看洛陽城中有火光起,必定發生了什大事,袁本初此舉是要奪我兵權耶?”

  袁尚喝問︰“那馮大人是否奉令?”

  馮芳根本無視掉這個少年,答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章 潛逃

    袁府書房,袁紹招來了一眾文武親信和好友,有曹操、袁術、許攸、郭圖、淳于瓊、顏良文丑等。

  此外還有一名頗為英武的青年軍士,他就是新來投奔的張遼。

  那天與袁尚分別,張遼回到丁原駐地,向丁原稟報了募兵等一干事宜。

  丁原對董卓的跋扈十分厭惡,但他想不出董卓會怎麼對他下手,只是讓並州軍加強營寨的防備。

  他沒有想到最後自己死在最親信之人手上。

  呂布憑著武勇,鎮壓下了並州軍的反抗,但還是有很多軍士不願跟隨呂布而逃走。

  呂布也不在意,帶著自己親兵兩千多並州鐵騎投靠了董卓。

  得到袁尚提醒拉攏的張遼,經過一番思量後,帶著新從河北募得的一千多兵馬投靠了袁紹。

  張遼出列,訴說了丁原被殺之事。

  眾人雖然已經知道,但當事人這麼一提起,都是義憤填膺。

  袁術有些幸災樂禍道︰“當初就不該召這廝進京,否者怎麼有今日之事。”

  袁紹惱怒地看著這個從小就跟自己不對付的弟弟,當初召董卓是他的主意,雖然證明此事是個極大的昏招,但他極好面子,打心里不承認自己的錯誤。

  曹操勸道︰“為今我等首要商議如何應付眼前局勢,吾典軍一部現在才兩千人馬,即便加上本初、公路的兵馬,對上董卓也是勢單力孤,何況董卓所屬西涼兵久經沙場磨礪,彪悍武勇非洛陽駐軍能比。”

  荀攸建言道︰“攸以為諸位大人當率部離京,到關東各地招募兵馬,再聯合關東忠君憂國之豪杰,以發兵誅滅董卓一黨。”

  “不錯,我等不能安坐洛陽任人魚肉,當召集天下豪杰討伐董卓。”曹操說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