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好孩子 作者:吳老狼 (連載中)

第六十三章 被揭穿了

  天空中不知不覺的又飄起了雪花,糜芳的靈堂裡靜悄悄的,所有陪同守靈的家丁奴僕都被糜竺趕出了靈堂,讓諾大的靈堂裡,只留下糜竺一人孤零零的跪在糜芳的靈位前,面對著糜芳的靈位與棺木發呆,在糜竺的面前,還有一道白色的縑書,縑書寫有一行字——入貴軍大營寄書者,陶謙次子陶應也!

  沉默無語的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大門的方向忽然響起了喧嘩的聲音,隱約還能聽到叫罵聲,如果換成平時,糜竺肯定是早就起身出去查看情況了,更何況現在還是敏感時期?但糜竺還是一動不動,連眼皮都沒有眨一下,只是漠然失神的看著親兄弟的靈位,對喧嘩聲與叫罵聲充耳不聞。

  一隊全副武裝的家兵食客衝進了靈堂,大聲向糜竺奏道:「大老爺,殺害二老爺的劉備三兄弟來了,假仁假義的要給二老爺弔孝,守門的家兵不許他們進門,親手殺害二老爺的環眼賊還動手打人,簡直就是欺人太甚!請大老爺發句話,小的們這就去把三個忘恩負義的狗兄弟宰了!」

  糜竺還是沒有動彈,許久後,糜竺才沙啞著嗓子說道:「讓他們進來吧。」

  「大老爺,他們是殺害二老爺的兇手啊!」一大群遊俠兒出身的食客都吼叫了起來,「這半年多來,大耳賊和環眼賊吃我們的喝我們的,又吃又拿,從大老爺你這裡弄走了多少馬匹錢糧,結果還殺了二老爺!忘恩負義到這個地步……。」

  「讓他們進來!」糜竺突然提高聲音,怒喝道:「我說了,讓他們進來,不得冒犯。」

  見糜竺發怒,一大群家兵食客也沒了辦法,只得老老實實退下,又到大門前傳令,大仁大義的劉皇叔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四章 算計太過

  花開數朵,各表一枝,陶副主任為了斬斷劉皇叔伸進徐州的魔掌,巧設妙計借刀殺人,逼著劉皇叔砍了徐州大叛徒糜芳。中計之後,咱們的劉皇叔也沒有氣餒,又迅速佈置陷阱,準備把出了名反覆無常的呂溫侯拉進徐州攪局,同樣是準備借呂溫侯的刀對付陶應,為自己吞併徐州五郡創造機會。

  陶副主任和劉皇叔在徐州勾心鬥角的鬥得熱鬧,但他們都沒有想到的是,徐州北面的千里之外,還有一位同樣奸詐的梟雄,正在注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陶副主任設計逼迫劉皇叔斬殺糜芳這麼大的動靜,也自然瞞不過這位奸雄佈置在徐州的眼睛,這個消息也在當天就被寫成了文字,通過特殊渠道,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兗州鄄城,送到了這位叫做曹操曹孟德的梟雄面前。

  這也是這個亂世的悲哀,山東中部這塊巴掌大的土地上,楞是擠進了曹老大、劉皇叔、呂溫侯與陶副主任四大勢力,四個當家老大有三個都是奸詐非常的滑頭,剩下一個在奸詐方面雖然不如其他三家,但是狠毒和武勇卻又冠絕於天下群雄,彼此之間,自然少不得一些理也理不清、扯也不扯不斷的恩怨情仇了。

  閑話少說,言歸正傳,看完了劉皇叔被迫斬殺糜芳的消息之後,曹老大大笑之餘,立即召集了自己傲視天下的龐大智囊團討論軍情,而眾人到齊之後,曹老大先是向眾人出示了細作探報,然後向郭嘉大笑說道:「奉孝,看來你在徐州布下的妙計終於奏效了,經此一事,劉備雖然與陶謙父子並未立即翻臉,但再想讓他們齊心協力,那就只能是比登天還難了。」

  「謝主公誇獎,在下實不敢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五章 強盜也是一門學問

  敲定了西掠汝穎轉嫁損失的缺德主意,陶應立即拉上了魯肅與陳登兩個幫兇,很快就商議出了出征計劃,計劃出兵四千五百人去敲打可憐的黃巾賊何儀和黃劭,搶他們的錢糧……哦不,應該說是去執行大漢法典,依法沒收他們的非法所得,正國法應天意,還安寧於汝穎。

  西征的主帥當然是陶應本人,軍師為魯肅,軍隊構成則是已經擴大到千人規模的君子軍,由陶應親自率領,陶基為副;徐州軍隊出兵一千五百餘人,由徐盛率領;此外還有數量兩千左右的瑯琊軍隊,由陶應點名為瑯琊大將孫觀率領——雖然孫觀已經明顯改變了對陶應的態度,但考慮到他與劉皇叔的親密關係,陶應還是只能把他帶在身邊比較放心。

  至於留守徐州這方面,陶應也做出了一個重大調整,那就是讓臧霸率領剩下的五千多瑯琊軍移駐留縣,讓臧霸在近距離嚴密監視劉皇叔的一舉一動,更可以在曹呂南下時起到緩衝作用,為後方準備贏得時間。徐州城則繼續由陶謙親自坐鎮,曹豹與陳登輔佐,商議行事。然後陶應又請陳珪移駐下邳,輔助下邳守將徐耽守城。而瑯琊與東海兩郡,陶應卻沒有做出任何調整,繼續讓尹禮守瑯琊,東海相徐璆坐鎮東海郡。

  陶副主任這些調整都是與魯肅、陳登兩員大才仔細商議後的心血結晶,讓臧霸守留縣,既可以利用瑯琊軍的強大戰鬥力緩衝敵人的突然襲擊,又可以避免沒有進行整編的瑯琊軍與徐州正規軍發生衝突,引發內亂;曹豹和陳登輔佐陶謙守徐州,曹豹的忠心當然是毋庸質疑的,不用擔心他的倒戈問題,陳登足智多謀且又精通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六章 運氣不錯

  陳國相許瑒從早上起床時就一直有些不好感覺,總感覺要出什麼大事,做為一個曾經陪同原豫州刺史孔胄參與討董大戰的郡相,能夠象許瑒這樣活到現在的州郡首腦可不多,歷經了那麼多的風風雨雨還能保住性命,許瑒這種天生的直覺無疑要占一部分功勞,多次幫助許瑒在這兵荒馬亂的亂世中站對位置,躲避危險,所以許瑒也從來不敢輕視自己這種天賜的直覺。

  許瑒覺得這次危險不應該來自西面和南面,南面的黃巾賊何儀兄弟與西面的黃巾賊黃劭雖然兵多糧足,但兵馬多是烏合之眾,戰鬥力一般,只能欺負那些沒有精兵堅城保護的中小型城池,基本上不敢招惹陳國郡治所這樣的堅城。

  讓許瑒感到危險的是北面和東面,北面兗州的糧荒狀況許瑒非常情況,也非常害怕曹操和呂布兩位墻內損失墻外補,拿豫州腹地開刀度過糧荒——對此,許瑒也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不管呂布來還是曹操來都馬上開城投降,陳國城裡的五六千二流軍隊對付黃巾賊或許還能勉強抗衡,但對抗曹操和呂布的大軍那就是以卵擊石了。與其頑抗找死,不如早些投降包住家產性命。

  至於原本最安全的東面,許瑒原先也沒有放在心上過,但偏偏就在昨天,沛國逃亡過來的百姓卻帶來了消息,說是沛國郡內也出現了一股黃巾賊,才一個上午就打下了譙縣縣城,許瑒馬上就感覺情況不對了,因為汝穎一帶的黃巾賊雖然兇悍,卻並不擅長攻堅戰——包括許多諸侯的正規軍都頭疼攻堅戰,而這股沛國黃巾竟然一個上午就能拿下一座城池,其兇悍程度自然可想而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七章 君子PK虎豹

  吳大王說出兵五千到也不是隨口瞎喊,吳大王的大軍出兵時雖然只有四千五百人,但是打下譙縣與陳國兩座城池後,吳大王光是收編的降兵就已經超過了五千人,新老搭配出兵五千自然是輕輕鬆鬆——當然了,只是新降兵的戰鬥力不太靠得住,主要只能用來搬運與運送糧草輜重。

  把陳國城交給了徐盛鎮守,陶應領上魯肅和孫觀等人便踏上了征程,軍隊構成則是一千君子軍與四千步兵,君子軍由陶應親自率領,步兵則全部交給了孫觀,按與以前的君子軍出征不同,君子軍隊伍中這一次再沒有了迎風飄蕩的君子大旗與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旗幟,也不允許再念詩經與再背論語,弄得君子軍上上下下都很不習慣,但又無可奈何。

  與君子軍截然不同的是,孫觀率領的四千步兵倒是很有些如魚得水的感覺,一路之上**浪語、污言穢詞層出不窮,踐踏田野欺負來不及躲避的鄉間百姓,挖墳盜墓射鳥套兔子什麼事都幹,陶應開口制止,孫觀又振振有辭的解釋說不這麼做不像黃巾賊,把陶應噎得無話可說,又考慮到這裡不是徐州土地,也就隨便孫觀鬧去了,只是努力約束好保命本錢君子軍,不許君子軍被孫觀的泰山賊隊伍帶壞。

  沿著官道走了一日,陶應大軍不知不覺的已經進入了汝南境內,抵達了汝南郡汝陽縣的縣城城下,但汝陽縣城早在戰火中被徹底摧毀,城中連一個鬼影子都沒有一個,只剩下幾段殘破不全的夯土城墻,和已經被燒成殘垣斷壁的城中街道,連一間稍微完整點的破茅草屋都找不到。再從嚮導口中得知,周圍的南頓、征羌、西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八章 殺虎滅豹

人喊馬嘶的追逐戰還在持續,兵力基本相等的虎豹騎與君子軍各自揚蹄,在白雪皚皚的汝南大地上展開你死我活的騎射大戰,互相以裝填較慢但射程超遠的手持強弩對射互射,短而強勁的弩箭在兩軍之間劃出一道道筆直的軌跡,呼嘯著射入雙方隊列之中,不時濺起股股血花,也不時有騎兵慘叫著落馬,帶著鮮血摔下雪地,隨即被敵人或者同伴的馬蹄踏成肉醬,垂死的慘叫聲在雪地上迴盪,慘不忍聞。

雖然曹純無師自通的做出了聰明選擇,安排了虎豹騎以弩弓壓制君子軍的騎射戰術,迫使君子軍也只能以射程相等的強弩還擊,限制了君子軍的弓箭力度,但是不過多少時間,曹純還是發現虎豹騎對這一戰的準備實在太過不足了,列裝的不到一百五十把的強弩,無法對君子軍的兩百多把強弩形成數量優勢,過於密集的衝鋒陣形也成了君子軍強弩的理想活靶子,讓君子軍的強弩命中率大為提升虎豹騎隊形過於密集,君子軍的弩箭只要瞄準了大隊射,蒙也能蒙到目標。

與之相反的是,君子軍輕騎的鬆散陣形雖然不利近戰,但是到了弓弩戰時,卻可以減少被敵人命中的幾率,除非是走霉運碰上敵人的神箭手,否則敵人的弩弓發射時只要稍微一抖就有可能擦身而過,從君子軍的鬆散隊列中穿過,形不成任何傷害。而虎豹騎既是第一次碰到如此鬆散隊列,更是第一次在追擊戰中大規模使用騎弩戰術,命中率自然大打折扣了。

其實君子軍還有一個不容易引人注意的優勢,那就是君子軍是用弩箭去射高速逼近的虎豹騎,兩個高速移動的物體迎面對撞,尖銳弩箭的破壞力自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十九章 對陣曹老大

儘管害怕打硬仗和消耗戰,也從虎豹騎口中得知了曹操正在召陵戰場的消息,但陶應始終還是硬著頭皮領著君子軍來了,來到了黃劭軍即將殘敗的召陵戰場,計劃向黃劭軍伸出援手,幫黃劭軍頂住曹軍對召陵的進攻。

原因無他,在這個時代,沒有人比陶副主任更清楚曹操的危險係數有多大,一旦讓曹軍吃飽喝足了露出了獠牙,會有什麼樣的危險後果,也沒有人比陶副主任更清楚,所以沒辦法了,在與步兵會合補充羽箭之後,陶應只能是讓步兵隨後緩行,先領著君子軍過來看看情況了,爭取拉上黃劭一把,不讓黃劭搶來那些錢糧又被曹老大給搶走,成為攻打徐州的軍糧。

按這個時代不成文的交戰規矩,兩軍在相距兩箭之地的位置站定,君子軍故技重施,仍然是排出五個橫隊,兩隊重騎前,三隊輕騎後,暗藏弓弩於手準備偷襲。曹操這邊見君子軍隊形鬆散,無甚強勢,不由更是怒滿胸膛,忍不住沖旁邊的曹純怒吼道:「汝就是被這群烏合之眾擊敗如此鬆散陣勢。也能正面擊垮殲滅吾的虎豹騎汝到底是如何用兵作戰,竟然如此無用」

「邊逃邊射近千騎兵在奔馳中回頭放箭」曹操大吃一驚。如果不是知道曹純不可能說謊,曹操還真不敢相信世上能有如此軍隊,能夠湊齊如此之多的馬術高手統一作戰即便是以騎兵見長的公孫瓚隊伍中,恐怕也湊不齊這麼多的騎射高手吧

「老匹夫,還記得俺混世魔王吳天德否」陶應粗聲粗氣的鞭指曹操破口大罵「當年俺在地公將軍麾下,就讓你這匹夫僥倖逃了一次,今日不斬下你的人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章 骯臟交易

      忽然趕來的吳天德大王迫使曹操分兵,躲在定陵城裡茍延殘喘的黃劭敗兵當然是欣喜若狂,但援軍又隨即撤離,黃劭軍還道是吳天德大王抵擋不住曹軍被迫退兵,愕然意外之餘當然是大失所望,也沒少罵世上沒有一支援軍靠得住的話,最後又看到曹軍忽然大舉北撤時,黃劭軍上下難免又是滿頭霧水,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黃巾賊隊伍裡也不是沒有人才,至少之前率軍死戰保護黃劭退回定陵的那員黃巾小將就猜出了原因,建議黃劭派人到北面哨探,結果出城偵察的探馬沒去多久,就帶回了北面起火的消息,黃劭軍這才明白了曹軍退兵的原因,再一次歡聲如雷之餘,對那位素不相識又仗義施援的吳天德大王也感激到了骨髓裡,好人啊!

地獄到天堂上下的反覆折騰了幾次,吳天德大王的步兵大隊終於抵達了定陵城外,還派來了上次的使者李郎知會消息,說是統兵前來的大將,乃是吳天德大王麾下的軍師小張良魯敬與副元帥孫臺,請黃劭出城見面,主力已經傷亡過半的黃劭聽完後當然是大喜過望,當即下令打開城門,要親自率軍出城去迎接魯軍師。

「大王,且慢。」這時,之前那個救過黃劭又猜到君子軍去襲曹軍後路的黃巾小將又跳了出來,拉著黃劭的袖子提醒道:「大王還請小心。不知大王是否留意,這位吳天德大王的隊伍雖然是黃巾打扮,但行軍打仗極具章法,紀律嚴格,行動統一,絕非尋常的烏合之眾,還請大王慎重行事。摸清楚這位吳天德大王的底細再說。」

「叔至,吳大王遠來救援,你為何如此多疑?」黃劭有些不樂意了。呵斥道:「你說吳大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一章 黃巾小將

    風雪之夜,雪花紛紛灑灑,將天地萬物都籠罩在一片迷茫之中,對面十丈以外,便已是一片模糊,難以視清。就在這麼一個夜黑好殺人、風高好放火的罪惡之夜,僅生有不多篝火與火把的曹軍大營之中,忽然出來了一支沒打火把照明的隊伍,人含枚馬啣環,輕手輕腳的打開營門,藉著風雪掩護,鬼鬼祟祟的摸向南面,悄悄的向著南方挺進。

鬼鬼祟祟的走了十幾里路,這支曹軍隊伍的前方忽然火光通明,一隊裹著白色毛皮的騎兵打著火把,提著弓箭,幽靈一般的出現在了這支曹軍隊伍的前方,隊中三面大旗迎風飄蕩,中間主旗上書『君子』二字,左右副旗各書『仁義禮智信』與『溫良恭儉讓』五字,凍得臉蛋發紅的君子軍將士齊聲,「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

幽靈一樣的君子軍忽然出現,出營偷襲的曹軍當然是一片混亂,匆忙列陣準備迎戰間,親自領軍偷襲的曹老大也在肚子裡暗罵了一通陶應小兒果然奸詐,然後吩咐將士打上火把,親自策馬陣前,向陶應大笑說道:「陶應公子,我們又見面了,不過陶公子你這是什麼意思?今日下午,吾才與你約定平分汝穎錢糧,你也答應了不干涉吾攻打汝南何儀,今夜吾親自率軍南下汝南。不知公子為何又來阻攔?」

「老匹夫,好生無賴……。」

陶基勃然大怒,張口就要大罵,陶應卻揮手阻止三弟,出列向曹操拱手笑道:「明公誤會了,在下並不是阻攔明公去攻打汝南何儀,在下只是想來問一問。明公去攻何儀,可有什麼地方需要在下出手相援?不管怎麼說,明公你也幫在下消滅了黃劭主力。於情於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二章 呂溫侯攪局

    陶副主任在豫州腹地黑吃黑找黃巾賊麻煩的同時,他的老巢徐州境內仍然是風起雲湧,還有他的北面強敵們也都沒有閑著,彼此之間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一邊互相熱情的伸出象徵友誼的大手,一邊在盤算著如何把對方連肉帶骨頭地吃掉。為了不讓大家對這些情況一無所知,現在順便大概介紹一下這些情況。

剛一開始,當然是劉備派簡雍為使,到山陽郡拜見呂布呂溫侯,借口抵禦曹軍南犯,請求與呂溫侯結盟抗曹,並且還主動許諾增援給呂溫侯軍糧一萬斛,呂布與劉備暫時還沒有絲毫利益衝突,又正被糧荒困擾,天下突然掉下來這麼一個大餡餅,呂溫侯當然是喜出望外,不僅一口答應了劉備的求盟,還派部下許汜為使,與簡雍同回小沛向劉備道謝,順便看看能不能多弄一點糧食。

許汜代表呂布來到小沛後,劉備以禮相待,又遵守諾言拿出一萬斛糧食交給許汜,許汜大喜之餘自然少不得開口道謝,又試探著向劉備借糧。咱們大仁大義的劉皇叔當然不會拒絕盟友的請求——立即建議呂布遣使向陶謙父子求盟,向陶謙父子借糧渡荒!至於咱們大仁大義的劉皇叔,不好意思,劉皇叔這個時候只有小沛一城,糧草軍需全靠向陶謙父子乞討,所以就實在拿不出來了。

許汜把消息帶回距離小沛二百五十里外的山陽郡昌邑城,覺得自己對陶謙父子有恩的呂溫侯當然動心。陳宮也覺得這是一個值得一試的好主意,開口贊同,呂溫侯馬上又派許汜和王楷二人南下徐州,攜書來見陶謙父子,請求與陶謙父子結盟抗曹,並且求借軍糧二十萬斛——呂溫侯的胃口可是出了名的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