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梟風 作者:海風兒(連載中)

第197章 楊延昭


    次日,陸七率領八萬大軍開赴北方,四日後進入了定州境內,陸七頓兵不前,原來定州的定縣竟然被燕國十萬大軍圍困了,楊業的三萬軍力據守定縣。

    北方的戰局確實陷入了危機,原本周國與燕國的分界線是拒馬河,如今拒馬河以南的霸州,雄州,莫州,瀛洲,滄州都已被燕軍攻占。

    北方防禦一直是張永德在大名府總管,在北方的前線鎮守的有兩大軍勢,一是定州為中心的定國公楊業,一是滄州為中心的容國公傅潛,如今定國公死守定縣不退,而在滄州的容國公軍則以退守德州,已然距離大名府不遠,其屬擁有十萬軍力。

    陸七頓兵不久,就有楊業部屬來見,是兩千多的騎兵,領軍的都虞侯名楊延昭,是楊業的六兒子,陸七在帥帳令見,很快自外面進來一員年輕的將官。

    “定國公麾下騎軍都虞侯楊延昭,拜見虞王殿下,鎮北宣撫使大人。”楊延昭進帥帳後,單膝跪地的恭敬軍禮拜見。

    “楊將軍請起,過來坐吧。”陸七平和說道,他聽說過楊延昭,定國公楊業有很多兒子,最出名的就是六兒子楊延昭。

    “謝殿下。”楊延昭起身,恭敬一禮後,走前坐在了陸七側首的椅子。

    陸七微笑的看著楊延昭,楊延昭很年輕,也就二十多歲,比他還年輕,濃眉大眼,皮膚略黑見粗,而楊延昭也打量著陸七,心裡很驚訝陸七的年輕普通,就是這個比自己略長的人物,卻是戰功赫赫的在西部翻雲覆雨,甚至被大周皇帝封為了虞王。

    “延昭,你年齡多少?”陸七微笑問道。

    “回殿下,屬下二十三。”楊延昭恭敬回答。

    陸七一笑,道:“你我是親戚,說話可以隨意些,你是駙馬都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98章 奪軍


    傅潛皺眉看著軍令,實則是在抉擇對策,偏堂裡還有十幾位將官,都看著大帥等候說話,他們也都知道了宣撫使的軍令,因為城外的軍營,已然直接得到了宣撫使的軍令。

    “大帥,不能讓陸天風來到德州,不如出動騎軍先發制人,據探報,陸天風此來只有五萬步軍。”有一個將官忍不住說道。

    傅潛聽了沒有反應,有另一將官道:“你這主意可不好,兩萬騎軍未必能夠滅殺了陸天風,以陸天風如今的勢力,一旦脫逃,必然反噬的報復,大帥如今又不能造反,卻是不能對宣撫使攻擊。”

    “那你說該怎麼辦?若是容得陸天風來了德州,陸天風卻是有權調動德州軍力,十萬軍力,不可能與我們都是一條心,很多都是牆頭草的心態。”先說話的將官反駁道。

    “依我看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拔軍離開德州,去投附了永德郡王,既然陸天風來了北方,我們離開去對付叛軍,也能夠說的過去。”另一將官道。

    “你說的是個辦法,只是永德郡王沒有軍令前來,我們擅自去歸附,未必會讓了郡王接受,而且也會被朝廷降罪。”有一個將官說道。

    “我們去投附,郡王肯定會接受的,郡王如今需要軍力,而朝廷為了平叛已然是不顧一切,我們去了,朝廷只能沉默認可,總不能迫反了我們吧。”另一將官道。

    傅潛終於有了反應,手一抬扔軍令在几上,吩咐道:“傳令下去準備開拔,大軍向南,就說朝廷讓我們去平叛。”

    “諾!”將官們軍禮回應,離開去傳令。

    傳令後的次日一早,德州城外的軍營紛紛忙碌的收拾,楊延昭卻是率領著三萬騎兵,突然降臨了安德縣城外的軍營,德州軍力根本沒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99章 襲幽州


    陸七在德州進行了整軍,所有傅潛軍的原主帥都成了他的參軍府帥,也就是成為了臨時統帥,騎軍和步軍以營為基本做了調整,與陸七帶來的軍力做了混編,但還是五千步兵為一軍,兩千騎兵為一軍,依舊是都虞侯領軍,直接受命宣撫使。

    楊延昭也成為了參軍府帥,陸七與楊延昭和騎軍都虞侯在一起,進行了一次秘密軍事會議,他告訴將帥們,他已然安排了軍力在海上奇襲燕國京城。

    而進襲周國的燕軍有二十萬,其中十萬是騎軍,一旦出現燕軍回撤的現象,那應該是海上的軍力進襲了燕國京城,陸七命令楊延昭率領五萬騎軍,趕去北方尋地埋伏,伺機襲擊回撤的燕軍,具體怎麼佈局陸七不管,一切由楊延昭做主。

    陸七當然不會親自去了北方作戰,他如今身擔掌握全局的重任,既要威懾歸附軍力的聽用,也要隨時兼顧周國疆域發生的變化,以能夠及時做出相應的決策。

    另外陸七有自知之明,他去了北方作戰,肯定不如了楊延昭善戰,定國公父子在北方與燕國作戰多年,積累的地理和軍情必然豐富,他去了北方因為陌生地理,所以很難做出最好的用兵戰略。

    陸七的北方戰略主要是輔助朱武軍力的奇襲,他要做的就是對付進入周國的燕軍,陸七自太原出兵之時,已然使出五十名精幹斥候,分成了十組趕去黃河,在黃河買船順流出黃河口入渤海,爭取能夠給朱武軍送去軍情。

    楊延昭等將帥對陸七的海上奇襲自然疑惑,陸七直言他事實上據有蘇州和常州,大周陛下也是知道的,所以大周陛下才會封了他為虞王,虞字含吳,大週陛下讓他海上出兵進取燕國,不知真相的將帥們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00章 擒王


    幽州城的南城門一陷落,等於是幽州城易主,幽州城龐大,自燕國建立後,也學了周國的開封府擴建了外城,可以說與開封府的大小相近,一萬燕軍守城,每一面只能有兩千​​多守軍,怎麼可能抵禦二十萬大軍的進攻。

    陷城後,十萬晉軍入城接管鎮守,十萬晉軍在城外駐紮休息,朱武要給馳援的燕國騎兵迎頭痛擊,而在高麗半島,朱武之所以有心放棄奇襲燕國,就是因為很難對付了燕國騎兵,擔心孤軍無援的被困死在燕地。

    十萬大軍開拔向西南十里,排開了軍陣等候燕國騎兵,朱武知道拒馬河那裡有燕國的十萬軍力,其中有三萬騎兵,而幽州城面臨了危機,燕國三萬騎兵應該會先來馳援,朱武就是要用神臂弩,一舉重創了燕國騎軍。

    日近黃昏,西南方果然來了大量騎軍,一見了嚴陣以待的浩大步軍,燕國騎軍略一停息,一炷香後發起了衝鋒,原因是朱武的列陣阻擊,讓燕國騎軍主帥出現了誤判,以為幽州城還沒有失去,那自然要盡快的突破馳援。

    數萬騎軍萬馬奔騰,踏地如雷的震顫大地,揚起漫天塵土,燕軍一個個手持刀盾,面容猙獰的悍勇向前,可以說燕國的人口遠少過周國,但燕國的騎軍卻是多過周國數倍,若是沒有強大的騎軍,燕國早就被周國或遼國給滅亡。

    “變陣。”朱武沉聲下令,軍陣為之移變,露出了三排神弩軍,共一萬二千將士,有八千神弩軍留在了高麗半島鎮守主要城池。

    “放!”朱武下令,中軍擺旗,立刻有四千神弩軍射擊,四千支弩箭勁急而去,無情的射入燕軍騎兵的身體,立刻有兩千多騎燕軍墜落。

    接著第二波弩箭射出,而第一波的弩軍低身上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01章 殺威


    楊延昭非常的意外,他竟然能夠抓住了燕國皇帝,之後在審問之後,才知道幽州城被海路敵軍給進奪了,那自然是虞王陸天風的蘇州大軍。

    楊延昭逼迫燕國皇帝寫下降書,降書內容卻是向虞王陸天風投降,又讓燕國皇帝書了讓燕軍向虞王投降的聖旨,之後將燕國皇帝和俘虜都送去了對岸,交給了'蘇州軍'繼續利用,兩軍已然交流好了,是陸天風所屬的都虞侯過河交流的。

    楊延昭做完後急速迂迴退軍,因為燕國的十幾萬大軍已然迫近,他不能獨擋鋒芒,只能率軍去與陸天風和父親合兵,十幾萬燕國大軍到了拒馬河,各軍營卻是接連收到來自對岸的歸降聖旨,對岸的敵軍也漸漸有了十幾萬的態勢。

    而楊延昭迂迴歸軍後,向陸七獻上了燕國皇帝的降書,陸七看了後一笑,將降書收起,卻是告訴楊延昭,降書是國書級別,稱謂應該是向大周皇帝陛下歸降,楊延昭笑了笑沒有說話,之後辭禮去與親人團聚。

    陸七的軍力與定國公軍力並未合軍,定國公也沒有來拜見陸七,陸七也不擺虞王架子,對定國公的軍令皆帶請字,定國公雖然沒有拜見陸七,但對陸七發去的軍令卻是奉行不違。

    在楊延昭和五萬騎軍歸來後,大軍繼續挺進,一直迫近了駐紮在拒馬河畔的燕國大軍,而燕國大軍在接到皇帝的歸降聖旨後,卻是沒有投降,自然是大軍統帥在維持著燕軍不亂。

    但等陸七率領二十萬大軍迫近後,燕軍出現了分化,有步軍將帥開始使人見陸七談條件,並且告訴了陸七,燕軍的征南大元帥意圖自立,但如今的軍力境況,已然難以抗衡了周軍,最主要的是,燕軍將帥的家眷都落在敵手,十幾萬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02章 作繭自縛


    次日,陸七接受楊延昭的建議,沒有讓整編後的全部大軍渡過拒馬河,而是率領了七萬軍力過河去往幽州,而王平早就率軍過拒馬河去了幽州鎮守。

    抵達了幽州,與朱武和宋老青相見,兄弟自然是感慨愉悅,兄弟四個在一起喝酒說話,朱武告訴陸七,憑了燕國皇帝的聖旨,如今燕國的一半疆域都已歸降,就差平州和營州(遼寧)還沒有回音,可以說燕國的疆域還真是很廣。

    酒中說話敘舊,也談好了燕國的接管,宋老青成了幽州留守,王平非要和朱武去繼續征戰,平州和營州有三十多萬的燕國軍力,燕國皇帝的聖旨去了未必好用,不過那些燕國軍力的將帥都有親眷在幽州,所以具有要挾的收降條件,只是不能拖的久了,一久容易發生自立,所以明日朱武就率軍遠征。

    宋老青成為幽州留守,陸七又任職楊延昭為幽州副留守,陸七對楊延昭的印象良好,而且楊延昭已然表過了歸附之意,雖然定國公躲著陸七不見,估計是與顧將軍一樣,惜身後名聲。

    次日,朱武和王平率領十萬本軍,加上二十萬混編後的大軍北去,急切的去收取燕國的疆域和軍力,昨日就北方戰略已然達成了共識,必須在遼國反應過來之前,獲得了北方疆域的穩定防禦。

    朱武一走,陸七傳令楊延昭前來幽州鎮守,主要負責幽州對外的防禦佈局,而宋老青為留守總管,主要歸治內部軍政,陸七卻是提醒了宋老青要懷柔,宋老青笑了,讓陸七放心,他不會清洗殺戮的。

    楊延昭抵達了幽州城,與陸七和宋老青探討了北方的防禦戰略,最後陸七將幽州附近數州為一防禦區域,雁門關以外的雲州,蔚州等數州為一防禦區域,調定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03章 報捷


    韓通帶著軍使匆匆跑進了皇宮,而在途中就讓近衛去通知開封府各處將士,告知虞王陸天風已然覆滅了燕國,等近衛們去通告已然是晚了,北方大捷的消息飛也似的傳開,很多勳貴和重臣都得了眼線飛奔禀報。

    開封府鼎沸了,聽了禀報的勳貴和重臣卻是信者居多,陸天風已然鑄就了不敗神話,而且實施的戰略也確實合乎軍事邏輯,定國公父子的善戰也是眾所周知,於是紛紛出門去見皇帝。

    定國公府,一個將官砰砰砰拍門,門一開就衝了進去,開門的家丁卻是恭敬側禮,一抬頭見人都快到了前廳,將官衝進了廳中,卻是看見了衛國公石守信和夫人都在,另外還有七個身穿將甲的武將。

    “國公爺,來了大消息了,陸天風北方大捷了。”將官急喘氣的吐說。

    石守信猛的站起,伸手抓了茶碗走前遞給將官,將官接過茶碗咕嘟咕嘟的喝了,然後吸口氣,道:“大人,陸天風自北方遣來報捷軍使,說已然覆滅了燕國。”

    “什麼?”一個將官立刻脫口驚疑,其他人也都驚愕的看著報信者。

    “應該是真的,軍使將燕國玉璽和向大周皇帝陛下投降的國書,送來了開封府,軍使說,虞王奪取傅潛的軍力後,就讓楊延昭為五萬騎軍統帥,繞路去奇襲燕國後方,而陸天風率領步軍進攻牽制二十萬燕軍,結果楊延昭奇襲幽州,俘虜了燕國皇帝。”將官回答道。

    石守信怔了數秒,點頭道:“應該是真的,陸天風卻是知人善用,楊延昭那小子很有本事,又熟悉北方的地理和軍情,是能夠乘虛得手。”

    “軍使說,奇襲戰略就是楊延昭獻上的,虞王聽了後,就將河西的三萬騎軍,加上得自傅潛的兩萬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04章 ‘大宋’


    潘美一接了信息,也是大吃一驚,而且讓他無奈的是,曹彬明確中止了進攻聯盟,也就是趙匡義攻陷了開封府,曹彬也不會再進軍關內。

    曹彬的毀約,讓潘美也只能陷入觀望,陸天風能夠覆滅了燕國,對人心的衝擊太大,領軍者不由自主的心生畏怯,事實勝過雄辯,陸天風的詭詐善戰,以及擁有的疆域軍力,已然讓曹彬和潘美的心頭有了很深憚忌,兩人心裡的天平又傾向了做忠臣。

    開封府城南面駐紮的趙氏大軍,趙匡義和很多將帥也很快得報了北方大捷,聽了陸天風覆滅燕國的信息,趙匡義有如身落冰窟,神情詫愕,繼而臉色轉白。

    呆坐了良久,趙匡義才反過神來,立刻與幕僚商議對策,幕僚有的主張立刻進攻開封府,有的主張趕緊使人去聯合張永德,程德玄卻是主張,讓趙匡胤趕快過來主持大局,最好稱帝,稱帝才能穩住了人心。

    趙匡義採納了三大建議,一是使人聯合張永德,二是請兄長過來稱帝主持大局,三是兵圍開封府開始進攻,於是在周皇帝祭天的次日,趙匡義大軍兵圍了開封府,開始了攻城。

    卻不想攻城遭到了頑強守禦,開封府裡的內應沒有發動了造反,更讓趙匡義驚心的是,在大軍攻城之時,竟然有五萬多的外圍軍力跑了,軍力的大規模跑路,嚇的趙匡義息兵不敢了繼續攻城,令大軍又回到了原地駐紮。

    這一下,趙匡義完全意識到了不妙,軍心離散是最恐怖的危機,軍心若是棄他,那他必然是走向滅亡,他惶恐之下只能使出親信軍力監視其他軍力,此時他才自知,自己對軍心的駕馭很是膚淺,也就是軍心對他缺乏崇敬。

    一晃半月過去了,陸七大軍駐紮德州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05章 徐鉉


    八月中旬,秋高氣爽,太原數州人心歡悅,到處可見忙碌的收穫身影,有農民,有士兵,有互通有無的商人,有買糧的官員。

    虞王陸天風確實言而有信,太原數州產出的糧食全部歸屬田主,可以隨意買賣,不過只能賣給官府和合法的商人,理由是不能讓糧食流向了叛逆。

    陸七依舊是在德州坐鎮,德州的農事卻是欠收的結果,德州以北地域因為燕軍的入侵,也是災荒一片,齊魯之地也是災荒,大量的人口向北逃難,因為北邊有虞王放賑,能夠有粥喝,聽說是太原那裡獲得了豐收,虞王用銀子買了糧食救濟河北。

    陸七坐鎮德州,德州的東南方毗鄰河南道的齊州青州,如今被張永德的勢力侵占,陸七卻是沒有出兵去爭,張永德佔據了齊州一帶之後,只是每州駐紮了兩千軍力鎮守,沒有取代原本的治政官員,但卻是逼迫各州縣交上稅賦。

    這一日,陸七的軍營外,忽然來了一位客人,自稱徐鉉,陸七聽報後親自迎了出去,一看轅門外立有十數人​​,最前一人一身普通布袍,年過五旬,鬚髮斑白,面容略顯清瘦,但氣度卻是儒雅若青竹。

    “徐大人竟然來了,請入內敘舊。”陸七微笑走前起禮,他在江寧見過徐鉉,卻是沒有說過話。

    “徐鉉不敢,虞王殿下抬舉了。”徐鉉恭敬回禮,之後與陸七進了軍營,隨來之人有門將招呼。

    入了帥帳,陸七請徐鉉落座,然後微笑道:“徐大人的'河曲賦',我是聽說了,銘感於心。”

    徐鉉微怔,道:“能夠為殿下盡微薄之力,徐鉉幸甚。”

    陸七微笑點頭,道:“徐大人來見,可有什麼事情?”

    徐鉉點頭,道:“徐鉉來見殿下,是想請求殿下進取了青州,如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06章 發動


    宋州商丘縣城,如今的大宋京城應天府,將士林立,商舖皆開,進進出出的車輛川流不息,一派京都氣象。

    城中最大的一座府宅,如今的大宋皇宮裡,幾十大宋臣屬與皇帝在議事,商議軍事主攻的方向,而且分歧很大。

    趙匡義主張先進取襄州一帶和洛陽,再進取關內道,但兵部尚書李曄卻是反對,認為進軍西部起戰,很容易被了晉國漁利,應該主攻北方德州,他認為陸天風對燕地的歸治不可能很快達成,應該趁燕地不穩兵進北方,讓陸天風陷入顧此失彼的境地,而且大軍北去,可以與齊王張永德合兵。

    趙匡義還是堅持大軍西進,認為進取關內之後,能夠迅速接管了西部,不但摧毀了陸天風的根基,也能夠吞併更多的軍力,而進軍北方,固然能夠讓陸天風顧此失彼,但北方的燕地一旦再次復國,那就會牽制了大宋軍力防禦北方,而且北方災荒欠收,很難獲得了戰略補給,另外大軍北去,大宋疆域就會面臨來自西部的威脅,而北方畢竟有張永德在阻擋。

    當然也有提議分軍進取的,卻是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駁,大宋是有百萬軍力,但出征不可能會是百萬,最少得留四十萬軍力鎮守應天府和江淮,事實上留四十萬軍力守土也是很吃緊的,晉國有大量的戰船,隨時都能夠載了重兵渡江,大宋已然使人去與晉國談判,只是一直沒有回音,而如今入秋,聽說太原和關隴都獲得了糧食豐收,若是任由陸天風持續加深了佔據地的統治,那對大宋會越來越不利。

    而對於開封府的進攻,大宋內部已然達成共識,就是不進攻開封府,一是開封府有二十多萬軍力鎮守,二是開封府裡的諸多勳貴影響力很大,趙匡胤軍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