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梟風 作者:海風兒(連載中)

第187章 奪軍轉戰


    次日,圍城的二十萬敵軍在日上三竿時,突然開拔奔向東方,明顯是去進襲開封府,陸七得報後去了城牆外望,各軍主帥也聚到了一起。

    “遼軍很可能是詐退,用圍魏救趙的策略引我們出城,之後用騎兵伏擊,我們先守城,由我的三萬騎軍去與遼軍周旋,三日後若是遼軍真的遠去了開封府,我們必須得出城勤王。”陸七故意對各軍主帥解釋道。

    各軍主帥紛紛點頭,沒有異議,這種時候,出頭說話很容易犯錯誤,而且虞國公說的合乎軍事邏輯,步軍出了城,是很容易被遼軍騎兵殺個回馬槍,若是遼軍真的走的遠了,步軍出擊之後一旦遭遇回馬槍,能夠有時間尋地憑險拒敵。

    遼軍走後半日,就有各地的官兵和鄉兵陸續抵達洛陽城報到,都是接到洛陽留守曹王的命令集結而來,三日後,集結而來的官兵鄉兵人數達到了六萬,而且還在源源不斷的成批向洛陽城報到。

    陸七當然不能遣歸了官兵鄉兵,反而大肆的整編給予官職,帶來五百軍的就是指揮使,以此類推,形成了以他馬首是瞻的十幾萬大軍的軍團。

    陸七下令開拔,因為他已然得報,紀王應他請援,命曹彬率領二十萬大軍東來,再有一兩日就能夠抵達了洛陽,陸七當然不能與曹彬合兵,曹彬是樞密使,有權接管了洛陽集結的軍力,而陸七沒有權力接管了隴右之外的周軍。

    十四萬大軍,在曹彬軍力抵達前向了開封府進發,洛陽城的留守職責,陸七交給了張岩,讓張岩繼續接收鄉兵整編成軍,滿一營就開拔向東,陸七盡可能的掌控更多的周國軍力,也就是霸占人力資源,這些集結的鄉兵,多是沒有靠山的地方良民武勇,一旦歸屬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88章 亂起


    遼軍十五萬步軍都屯駐在開封府城的西面,開封府城裡還有五萬禁軍,張永德自然是守城的最高統帥,曹王在遼軍到來前,總算是跑回了開封府城。

    曹王進了皇宮,自然是去請見周皇帝,周皇帝卻是在後苑的暖亭,與趙普在一起,周皇帝的氣色很不好,晉國公勾結遼軍造反的事情,他以前就有所預知,只是遼軍借道夏國的事情,確實出乎周皇帝的意料。

    曹王在暖亭外請見,讓神情平靜的周皇帝猛的愕然,讓曹王進來,曹王進來拜見了周皇帝,然後急道:“父皇,遼軍有二十五萬進迫洛陽,陸天風在王屋山被遼軍戰敗,退到了洛陽城,兒臣特來禀報,請父皇發兵去援洛陽。”

    周皇帝眼睛怔視著曹王,曹王被看的心驚肉跳,忙又道:“父皇,洛陽只有了五千軍,陸天風帶領殘軍退守洛陽,所以兒臣親來求援。”

    “你將洛陽交給了陸天風?”周皇帝回應道。

    “是的,因為退守洛陽的軍力,都是陸天風的所屬,兒臣只有五千軍,而陸天風有五萬軍。”曹王怯言道。

    周皇帝垂目默然,過了片刻,平和道:“你去吧。”

    “是。”曹王惶恐回應,隨即又道:“不知父皇什麼時候發兵,兒臣好領軍回去洛陽。”

    “你去候信吧。”周皇帝道。

    “是,兒臣告退。”曹王恭敬辭禮的離開了。

    周皇帝后靠了大椅垂目默然,過了一會兒才睜開眼睛,苦笑道:“朕,怎麼會有如此愚蠢無能的兒子,洛陽乃大周西都,是為軍政中樞之地,有權徵發十二州的地方軍力,他竟然膽怯的將洛陽給了陸天風。”

    “陛下不宜傷神,曹王殿下也是顧慮遼軍勢大。”趙普勸解道。

    周皇帝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89章 據太原


    陸七攻下太原古城的時候,潞州戰事也發生了變化,遼國騎軍在覆滅了五萬周軍之後,只休整一日,就奔了潞州去進襲韓通大軍,韓通大軍雖然折損很大,但後續軍力的補入,使得軍力反而達到了十五萬,對晉國公軍力已然形成了優勢。

    但朝廷的一道軍文,讓韓通吃驚,才知道竟然還有遼軍進襲了開封府,軍文裡讓他小心遼國騎軍的奔襲,可以先退守相州,等待齊魯一帶的地方軍力集結,估計十日後會有五十萬援軍,不等韓通抉擇,太子就發話退守相州,韓通只好聽從。

    韓通一退走,晉國公大軍得以繼續挺進開封府,在途中與遼國騎軍會合,但也接到了十幾萬周軍進攻太原的軍情,晉國公看了軍情恨的差點撞樹,惱恨遼軍的失信,遼國三十萬大軍,竟然沒有及時的突破府州折氏。

    晉國公權衡後,知道不能回去了太原,回去了也必然是城池易主的結果,若是讓屬下知道老窩被端了,軍心必然動搖崩潰,因為大軍骨幹的家眷,都在太原晉陽城裡,只能咬牙進軍開封府,拿下開封府就能夠獲得了戰略優勢。

    晉國公抵達開封府的時候,開封府已然接納了十幾萬的地方援軍,城中武勇更是踴躍入軍,開封府城裡可以說鬥志昂揚,沒有一點的恐慌混亂,能戰軍力很快達到了二十三四萬,很多將士請求出城與遼軍血戰。

    遼軍統帥耶律齊格並非庸者,他只是習慣草原作戰,對中原作戰只是聽別人說過,在開封府城外駐紮幾日後,耶律齊格根據回饋的軍情感覺了不妙,他知道了周國在集結越來越多的軍力,這與他的見識不同。

    草原軍力的計數是男丁皆兵,而中原的軍力竟然分成數種,在正規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90章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陸七坐鎮了晉陽城,在接到聖旨的半月後,又接到了周國朝廷的宣告,宣布趙匡胤和趙匡義為大周叛逆,任命張永德為東路招​​討使,曹彬為中路招討使,潘美為南路招討使,宣告大周臣民歸附各路招討使平滅叛逆,韓通率軍回開封府鎮護。

    皇帝的發文宣告,徹底與趙氏兄弟走向了決裂,周國上下在難以置信中,陷入了動盪混亂,也將周國推向了分崩的境地,各路招討使成了地方勢力歸附的首領,而親趙勢力也明顯的出現了歸附。

    在接到了宣告的十日後,陸七接到了來自西部的動亂信息,駐紮在鳳翔的四十萬周軍出現了分裂,成建制的開拔奔了江淮方向,最少走了二十萬,而西部州域也出現了自立的現象,也就是很多州域的刺史徵兵成軍。

    “周皇帝真是過於剛烈了。”陸七看了信息只能那麼想,周皇帝的做法,明顯就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接到西部的信息,陸七卻是陷入了抉擇,該不該出兵進取了西部,若是出兵,是河西出兵為好,還是漢中出兵為好,漢中出兵會不會造成了周國的混亂情形歸為穩定,若是河西出兵,卻是有著叛亂之實,周皇帝既然宣布了趙氏為叛逆,若是河西出兵,周皇帝必然也會剛烈的反擊。

    “不要急,先觀望為好,過早的主動,會引來反彈。”陸七做出了抉擇,先觀望,隨機而動。

    陸七是不能急,他需要整編了太原軍力,這段日子,有自中原逃回的三萬多叛軍,都歸降了他,晉國公敗的很慘,陷入了幾十萬大軍的重圍,最後被活捉,卻是被韓通砍了腦袋。

    陸七在太原強行整編了周軍,將所有節度使軍都打亂了重組,直接廢除了節度使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91章 陸天霖


    陸七在太原雖然是觀望,但也沒有閒著,一邊操練軍力,一邊將太原府的無主田地分給了將士們,所謂的無主田地,都是陸七大筆一揮就成了無主。

    分了田地,陸七抓緊時間的在太原數州開展了搶種,二十萬軍力除了晨訓,其他時間就是翻地修水渠,騎軍則是出動去河湟買來大量種子。

    陸七承諾,這第一年的收穫全部歸將士所有,收穫時他會出錢買一部分的糧食為軍糧,所以重賞之下幹勁高,太原數州不但是軍隊在忙著種田,就是平民也忙著種田,因為今年收穫後都歸自己。

    陸七在太原的承諾,飛快的在太原附近的州域傳開,甚至洛陽哪裡也有聽說,於是出現了大量的移民潮,有二十幾萬人跑去了太原數州,原因很簡單,戰亂是讓人恐懼的,沒有吃食也會讓人恐懼,既然太原在大肆種糧,那跑去最少能夠餓不死。

    可以說趙氏兄弟的造反,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平民,大量的青壯被徵發入軍,帶來的後果就是田地缺少勞力耕種,田地一旦欠收,那就是餓殍遍野的嚴重後果,因為軍隊會毫無節制的盤剝平民糧食。

    陸七使人安置遷民,能夠給田的就給,反正太原府因為晉國公的造反和盤剝,使得人口嚴重不足,可以說晉國公在太原的統治,絕對是個不知治政恤民的軍霸。

    安置遷民中,忽然北方的定國公給陸七來了一封信,陸七一看皺眉頭,原來定國公的軍中缺糧了,請求陸七能夠借糧,這定國公不向周國朝廷請求,竟然直接來求陸七,陸七與定國公沒有見過,這借糧之事,陸七卻是不願了借。

    不過不借也不好,定國公出身麟州,又是折氏的姑爺,可能就是因為陸七與折氏的關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92章 折衷


    陸天霖皺眉默然,過了一會兒,陸七道:“兄長跑一趟府州折氏吧,求折氏借糧給定國公。”

    陸天霖一怔,道:“府州折氏的境況也不好,應該是支援不了定州。”

    “兄長,我與府州折氏是姻親聯盟,所以我只能借糧給府州折氏,兄長跑一趟府州吧,問府州折氏願意借糧給定國公嗎。”陸七說道。

    陸天霖遲疑一下,道:“兄弟,定州軍中已然是缺糧了,我若是跑去府州,又得耽擱了數日。”

    陸七無奈,道:“兄長去吧,我會將糧食備車,折氏若是願意,兄長回來可以立刻押走。”

    “好,我這就去府州。”陸天霖猛的起身說道。

    “我讓人陪兄長同去,順道護了折香月過來。”陸七說道。

    “折香月,那是弟媳。”陸天霖笑道。

    陸七微笑點頭,送了陸天霖外走,在外喚了四個近衛吩咐了一下,讓陸天霖與四個近衛騎馬走了,陸天霖也有兩個隨來的將士。

    看著陸天霖一行離去,陸七無奈搖頭,他才知道伯父的這個兒子,竟然是個實心眼的武將,與伯父陸東生的善談睿智,很不相稱。

    陸天霖走後,陸七吩咐備兩萬石糧食裝車,陸七在太原有糧食,一部分得自洛陽倉儲,大部分是太原城裡的倉儲,夠二十萬軍力吃半年,半年後太原疆域必然有了新糧,河西與河湟也會有糧,甚至漢中和巴蜀,今年也會獲得糧食豐收。

    其實陸七傳軍令奪回了荊州,有一半是不想荒蕪了荊州,周國進取荊州之後,根本無力顧及了荊州農田的耕種,因為荊州的大半人口都被弄去了江南,周國一時也不能向荊州遷民,荊州遷民在大江南面沒有獲得定居分田,還得靠晉國養著,所以遷回荊州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93章 封王


    十日後,折香月回來了,告訴陸七定國公不會歸附了張永德,但定國公依舊會尊崇朝廷,如果有一日朝廷命令定國公進攻陸七,定國公會卸任回去麟州。

    陸七聽了後,書了一道軍令去了河西,抽調三萬軍力來太原鎮守,並且讓三萬軍押來大量糧食,他開始為三萬騎兵的北征做準備。

    而就在陸七準備北征之時,京兆府那裡突然又發生了大規模兵變,二十多萬駐紮在鳳州的周國軍力,突然有七八萬開拔去進襲京兆府,而京兆府有五萬軍在城中鎮守,也發生了近萬軍力的造反,但卻被紀王及時的覺察鎮壓,使得內外呼應的奪城失敗,守衛長安城的軍力,多數都是原駐紮河湟的禁軍,卻是沒有背叛紀王。

    叛軍奪城失利,卻是轉而去佔據長安城東南方州域,進軍態勢明顯是為了呼應江淮的趙氏軍力,而襄州一帶駐紮有潘美的十幾萬軍力,洛陽有曹彬大軍,陸七接到消息時,不知道曹彬和潘美是否出了兵,因為京兆府以東的疆域,都涉及了曹彬和潘美的利益和責任。

    陸七陷入了抉擇,想著該不該出兵去對付了京兆府的叛軍,他考慮的是潘美軍力,在江淮和京兆府叛軍的夾擊下,很可能會投降了趙氏,畢竟潘美原來就與趙匡胤親近,若是曹彬不出兵對付叛軍,那潘美會陷入別無選擇的境地。

    若是潘美歸降了趙氏,那會嚴重影響了周國的軍心向背,會使得趙氏的聲勢大振,而陸七不希望趙氏迅速的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只是他若出兵,卻是會吸引了很多的敵視,最後,陸七決定了繼續冷眼旁觀,就算趙氏造反成功,他也會有了奪取中原的軍力優勢。

    陸七剛決定了冷眼旁觀,三天後突然來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94章 得關內


    陸七在接旨之後,紀王就回去了長安城坐鎮,陸七就留在鳳翔開始了整軍,地位不同了,權柄也如同了皇帝,十二萬鳳翔駐軍將帥,被拆的七零八落,卻是只能乖乖聽令的接受新的所屬。

    陸七一邊整軍,一邊去接管了關隴地域的州縣,大肆調任各州官員,收繳各州私自募集的軍力,因為有強大的本屬軍力為後盾,紀王不敢做的,陸天風大刀闊斧的去做。

    凡接令不遵或者遲延過三日不動者,一律發去大軍征討,一月中,陸七殺了一個刺史,四個州軍都尉,三個縣尉,五個縣令,斬殺官兵將士數百,用雷霆血腥手段,迅速的掌控了關內地域。

    據有了關隴,使得陸七的勢力範圍急劇擴張,太原數州在唐朝是河東道,關隴為關內道和隴右道,陸七據有了關隴和河東道,已然據有整片的廣大疆域,若論疆域之廣,已然是周國的半壁江山。

    *****

     開封府,周皇帝讓陸天風接管關隴地域的決策,以及冊封陸天風為虞王的作為,有如驚雷震撼,其震撼程度,絲毫不亞於皇帝宣布趙氏兄弟為叛逆。

    不過對於皇帝讓陸天風接管關內的決定,開封府的多數臣民是能夠理解的,因為都知道駐紮鳳翔的六十萬軍力,如今反叛了大半的走離,關內之地已然陷入了空虛境況,若不及時補救,必然會被了晉軍所進奪。

    但臣民對皇帝冊封陸天風為虞王,卻是驚疑的猜度不解,賜封為郡王就可以彰顯了皇恩,怎麼一下賜封王爵,王爵的意義太高了,大周只有皇族才能封王。

    而讓人意外的是,皇帝冊封了陸天風為虞王,卻是廢奪了曹王封號,以臨陣脫逃的罪名,貶曹王為濟水伯,周國的封伯,那是只能得些勳俸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95章 陸天勤


    齊州歷城,古時齊國之地,位於黃河中游之南,自古就是中原興旺之域,人文底蘊悠久。

    一個身穿破舊布衣的乾瘦男子,進入歷城之後匆匆奔入了北城區,北城區是歷城的貧民聚居地,居戶魚龍混雜,而且雜亂擁擠。

    乾瘦男子在北城區的胡同裡一陣跑奔,最後停在一座宅院前,對著有些破舊的門一通急敲,很快門開了,乾瘦男子急切的衝了進去。

    一入門,就看見十數男女在院中,他疾奔到一個五旬布袍老者近前,急道:“大伯,南邊起戰了,聽說叛軍向開封府方向進發,張永德已然率領大軍去迎戰了。”

    布袍老者聽了平靜,眼睛看向了遠空若有所思,所有人都緊張的看著布袍老者,片刻後,布袍老者才道:“收拾一下,去太原。”

    “去太原?”有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愕然。

    布袍老者點頭,道:“只能去投靠天風。”

    “為什麼去投靠他?我們背井離鄉的逃亡,就是他害的。”中年人忿然道。

    “你胡說什麼?就是沒有天風的關係,你留在了壽縣也得被抓丁入軍,戰亂一起,不走就等著被禍害。”布袍老者惱斥道,原來他竟然是陸東生。

    中年人一滯,繼而道:“投靠他也不見得安生,還不如去定州讓了天霖護著。”

    “去定州,如今燕國二十萬大軍已然進奪了霸州和雄州,北方邊軍因為大周內亂,已然是陷入了缺糧和軍心低迷,你去定州,那你去吧。”陸東生冷道。

    中年人語塞,陸東生扭頭不愉道:“還不去知會收拾。”

    周圍的親人忙匆匆走散,院裡只剩了三人,陸東生抬手一指中年人鼻子,低聲惱道:“我怎麼囑咐你的,不要說陸天風任何不滿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96章 家族


    六月末,趙匡義率領四十萬大軍挺進中原,在壽州一帶遇張永德的軍力阻攔,雙方對峙了五日,趙匡義使出談判的人被張永德斬首。

    見張永德不肯讓路觀望,趙匡義下令進攻,四十萬大軍與張永德三十萬軍力,在壽州一帶發生了大戰,結果是不分勝負,雙方各死傷了五萬將士之後,進入了對峙,都不願繼續拼下去。

    大戰後,張永德上書要軍糧,周皇帝轉而向陸七要糧,問陸七蘇州可有糧食,蘇州的軍力能不能夠去入江淮夾擊叛軍,陸七的回答是蘇州可能有糧,但蘇州的軍力不能離開,他目前可以用河西存糧解給朝廷。

    才送走回复,周皇帝的第二封問諭又到了,卻是北方告急,問陸七能不能夠自太原分軍去支援北方,陸七回复願親率騎軍和太原五萬將士去北方,關隴軍事可交給河西都護楊鯤,舉薦楊鯤為關隴大都督府副都督。

    五日後周皇帝聖旨到,任職楊鯤為關隴大都督府副都督,陸天風加封為鎮北宣撫使,總管北方軍政。

    得了周皇帝的加封聖旨,陸七心裡更加理解了周皇帝的用意,這分明是將大周江山一步步的送了他,陸七以前還有過偽詔禪讓的陰謀打算,但現在,周皇帝的給予,竟然讓他有一種難言的抵觸心態,因為周皇帝的主動給予是為恩,恩對陸七而言會是一種負累,因為他不是個忘恩負義之輩。

    走到了如今的境況,陸七也是別無選擇,他以前不願打殘了周國江山,才有心​​尋求一種謀略為主,軍力為輔的辦法進取中原,打殘了周國江山,周國存活下來的人心會仇恨他很久,後果會讓他付出幾十年的光陰去歸治重建,所以他才萌生了偽詔禪讓的陰謀念頭,謀求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