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第一強兵 作者:鱸州魚(連載中)

第四十七章 千軍共一呼


早在胡軫下令前進之前,王羽與西涼軍的距離就一直在不斷接近之中。

很難說到底是哪一方在主動接近,就象是兩塊磁鐵一樣,雙方互相吸引著,彼此靠近著。

這種變化很細微,除了當事者之外,其他人是很難察覺的。相反的,對當事者來說,雙方的感觸都是那樣的真切。

王羽可以看見西涼士兵通紅的面孔,火熱的眼神,猙獰的表情,還能聽到對方粗重的呼吸聲,甚至能察覺到,對方的腳步正在緩緩前移,身體微微前傾,隨時都能沖刺向前,合身撲上來!

仇恨和貪婪,徹底掩蓋了恐懼嗎?

“某乃泰山王鵬舉……”王羽縱馬揮槍,指向敵陣,殺氣騰騰的看著正對著他的那個西涼兵,揚聲大喝:“誰敢決死一戰!”

那個士兵眉頭緊皺,雙目血紅,直勾勾的盯著王羽,眼神中沒有一絲雜念,充斥著的,沒有恐懼,只有欲望!

仿佛他眼中看到的,不是一個敵將,而是一座金山!

封侯、萬金,加起來到底意味著什么樣的價值?天知道!對普通士兵,或者低級將校來說,這封賞已經超出了他們所能理解的范疇,只能當做傳說中的金山來對待。

早先聽到懸賞的時候,西涼兵只是當做八卦來說的。那王鵬舉是一軍主將,哪有那么容易讓一個小兵給碰上?就算真的狹路相逢,一個小兵又如何奈何得了那種勇冠三軍的猛將?

但是,現在,天大的機緣就這么從天而降了,泰山王鵬舉,就這么活生生的在自己眼前亂跑。王羽每一聲大喝,都讓西涼士卒們渾身巨震,不是害怕,而是激動!

面前的敵將很強?

不要緊,身邊的同伴很多,多的數不清,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把敵將給淹死,還擔心拿不下對方?

仔細看看吧,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八章 陷陣亦無悔


騎兵的行動輕捷靈活,聚散自如,百里為期,千里而赴,出入無間,故而又被稱為離合之兵。

從戰國時代,在中原得到利用開始,騎兵的優勢主要就體現在機動力上,而非陷陣破敵的沖擊力。到了漢朝,由于對匈奴戰爭中,騎兵的大規模應用,騎兵的作用逐漸開始延伸開來。

到了漢末,專用來沖陣的重裝騎兵已經出現。不過,大體上來說,騎兵的主要作用,還是機動作戰,進行攻堅的,依然以步兵為主。

而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就是典型的輕騎兵。

騎手身上只有一件皮甲,馬身上則只有鞍轡,正面沖突,在開始或可占得上風,一旦失去速度,陷入纏戰,那就比步兵還不如。

這也是胡軫的信心來源所在。

白馬義從的沖陣也很兇猛,但卻無法打亂指揮系統——那東西現在根本不存在,胡軫的命令,只能下達給身邊為數不多的親衛。

而西涼軍的陣勢雖然亂了,但士氣卻極高,而且失去指揮之后,已經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白馬義從沖進去了,有一定幾率擊潰西涼軍,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他們就此陷入亂戰。

趁著這個機會,胡軫就可以收攏一部分亂兵,只要聚集起兩三千人,應該就能扛得住陶謙和河內軍的夾擊了。

想取勝可能很難,傷亡肯定也很大,但只要殺了王羽,擊退公孫瓚、陶謙,胡軫就已經心滿意足了。這種情勢下,他還能期望些什么呢?

不過,雖然有了計劃,但胡軫心中仍有隱憂。

白馬義從鬧出的動靜不小,但除了正面面對他們的士卒發現危機,開始恢復理智之外,剩下的人依然如故。

西涼軍陣依然持續的向右翼偏移著,盡管前鋒已經達成了合圍,但卻沒能在第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九章 破軍有白馬


想著攻略趙云的同時,王羽也沒忽略對戰局的關注。

這場戰事的中前段,都以他為主,但一人之力終有限度,他可以左右,甚至主導戰局,可最終奠定勝局的,還得靠軍隊的交鋒。

依照王羽的預先判斷,此時的最佳策略,應該是突破薄弱環節,直取中軍,對胡軫來個擒賊先擒王。

他一直橫切,就是為了營造出這種局勢,亂西涼軍陣勢的同時,讓其重心也發生偏移,將中軍毫無遮掩的露出來。

這個判斷,王羽與賈詡商議過,不過他沒要求賈詡做出提示。

公孫瓚是個心高氣傲的脾氣,任何試圖左右他決斷的行為,都有可能影響雙方的良好關系,王羽費了好大力氣在經營起這樣的關系,他可不想因小失大。

反正白馬將軍也是個身經百戰的名將,不會看不出來這么簡單的破綻,這一點,從他發現、并把握戰機的敏銳中,就可以得出結論了。

道理是這樣,可當王羽潰圍而出的時候,發現戰局跟他預想的完全不一樣。

公孫瓚并沒有采取斬首戰術,而是發動了全面進攻!

三千義從結成橫隊,平鋪在戰場上,看起來聲勢浩大,實際上卻單薄得很。與西涼軍萬人大陣相比,就像是一匹縞帛,輕輕的一戳就能戳穿。

公孫瓚當真無謀?王羽微微一怔。

不過,眼下身處戰場,并沒有讓他思考的余暇,連番搏殺沖刺,消耗的不僅是王羽的力量,烏騅的速度也在下降之中。

與王羽相反,追殺在后的西涼軍的馬速正在提升中,他們用馬鞭、馬刺,甚至手中的兵器抽打著戰馬,試圖壓榨出它們所有的潛力來。

只要能追上王羽,哪怕戰馬立刻倒斃,他們也在所不惜!

重賞,加上血仇,已經使這幫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十章 一擲定乾坤


看到白馬義從亮出了弓箭,灑出了第一片箭雨的時候,胡軫就已經有了覺悟,

敗局已定!

其實,從他后知后覺的,意識到王羽的意圖那一刻起,他就已經知道勝負已分了。不過,公孫瓚看似亂來的一招,又讓他生出了些許希望,覺得還有奮力一搏的機會。

結果,他看到的只是幻象,希望轉瞬間就破滅了。

在西陲從軍多年,胡軫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騎射,算不上多稀罕的玩意。漢軍也好,胡虜也罷,都能玩上幾手。

不過,白馬義從這樣的騎射戰法,卻是他生平僅見!

這么糟糕的時刻,碰上這么可怕的戰法,結局是毋庸置疑的。

西涼軍的士卒不可謂不勇,但失去了組織,沒有包抄,沒有有效的反沖擊,也沒有遠程兵種的掩護,他們只能亂糟糟的往前沖!

因貪婪和仇恨而來的血氣,不可能持久。當最敢戰的士卒死傷殆盡,原本追逐的目標也遠遠脫離,頭上的箭雨卻不斷落下,還有那些白馬……

胡軫不知道前鋒的士兵的感受如何,但從他這個角度看過去,那些白馬本身就很壓制士氣。

因為都是白馬,所以很難分清敵人哪個是哪個,唯見眼前白茫茫的一大片,來回晃動,耳邊則全是同袍的慘叫聲,如同置身夢境一般。

哪怕最堅強的人,也會感到絕望。

等到西涼軍發現敵軍的大隊步卒也逼近的時候,潰敗已成必然!

平心而論,白馬義從的戰法雖然可怕,但卻嚇不倒胡軫。陣列而戰的話,他自有辦法對敵,無非就是拼消耗。

騎射的陣型松散,射速也快,但步弓的射程更遠,威力也大,以西涼軍的悍勇,哪怕三五個弓箭手換一個白馬義從,也能堅持得住。

反過來,公孫瓚卻未必愿意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十一章 不慚世上英


城頭上的歡呼是最先響起的,牛輔的部下為終于可以逃跑而興奮;

城下的則稍微慢了一拍,他們的眼里只有城門,那是逃生的通道,所以,直到緊閉的城門發出了吱吱呀呀的聲音,有了開放的跡象,他們的喜悅這才宣泄出來:終于有路逃命了!

更遠處,聯軍將士們同樣爆發出了震天的呼喊聲,從他們的角度看來,那個不可思議的少年英杰,再次大發神威,一擲定乾坤,為攻克雄關,掃平了最后的道路!

神槍一出,誰與爭鋒!

正是虎牢關這座當世雄關,將十多萬聯軍阻擋在外,讓他們躊躇不前;

正是虎牢關,使得洛陽城顯得是那樣的遙不可及;

正是虎牢關,讓將士們離鄉背井,遠赴異鄉,生死難料!

如今,雄關已下,通往洛陽的大路已然暢通,擒殺國賊,重興大漢,全天下都恢復和平的希望近在咫尺了,這讓他們如何能不興奮欲狂?

參與戰事的將士,尤其是立下汗馬功勞的白馬義從,自然最為興奮。

多年來,他們一直在邊疆浴血奮戰,打了不知多少場勝仗,可是到了中原,卻連受冷遇,不但沒人知道他們的勇武之名,甚至連糧餉供應都要被刁難。

在聯軍大營的那幾天,他們沒少聽到閑話,其中最讓他們惱火的一種說法,是說:公孫瓚打腫臉充胖子,只顧眩人耳目搞出了這么一支華而不實的部隊。沒實力,耗費卻不小,說是來助戰,實際上就是來混飯吃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

白馬義從的這群精銳老兵都快氣瘋了,可是又沒法正名。

幽州軍遠來,人數既少,友軍也有限,兼之供應不足,主公似乎也沒有拼死決戰的打算。

不打仗,怎么正名?難道打友軍?

可是,真說要打,幽州軍也提不起什么勁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十二章 煊赫洛陽城


洛陽。

太尉府。

“子琰,子琰……”伴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有人高喊著登堂而入。

太尉是三公之首,黃琬更是當世大儒,在他的府上大呼小叫,自然是很失禮的一件事。不過,府中上下對此都視若不見,聽而不聞,原因很簡單,那高喊之人的身份同樣不一般,乃是尚書令王允。

聽到老友的聲音,黃琬不敢怠慢,遠遠的就迎了出來,撫掌而笑道:“子師來的怎么這樣急?莫非你遷司徒的旨意已經頒下來了么?”

“誒,國難……嗯,都什么時候了,還談什么司徒不司徒的。”王允跺跺腳,嗔道:“子琰,虧得你還能穩坐家中,莫非……你還不知道嗎?”

“何事?”黃琬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他這幾天一直告病在家,根本沒上朝,不過,看到王允眼神中那掩飾不住的狂喜之意,他心中忽然一動,顫聲道:“難道,難道……”

王允不敢高聲叫喊,但又壓抑不住心中的喜悅,只能湊到黃琬耳邊,啞著嗓子低吼道:“虎牢關大捷!”

“什么?”黃琬渾身劇震,一臉的無法置信,“此話當真?”

“豈能有假?允接到消息后,親自去開陽門看過,全是牛、胡二賊將的潰兵!開始董賊措不及防,還試圖封鎖消息,結果潰兵從四面八方的涌了進來,又哪里封鎖得住?如今,半個洛陽城都知道了,虎牢關易手,胡軫全軍覆滅!哈哈哈……”

說到后來,王允再也壓抑不住,忘情的大笑起來。

黃琬被驚呆了,好半天才回過神來,他壓抑著心中的狂喜,挽住了王允的手,“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子師,你我書房詳談。”

“正要如此。”王允欣然舉步。

將下人遠遠遣開,二人進了書房,尚未坐定,黃琬便急切的問道:“此戰詳情如何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十三章 波瀾猶未息


洛陽城暗流涌動,大勝之后的虎牢關就太平多了。

盡管損失微乎其微,但聯軍還是沒有采取果斷行動,乘勝追擊。

袁紹等人的突然退兵,是最關鍵的因素,在摸清楚其他盟友的意圖之前,無論是自信心爆棚的公孫瓚,還是老成持重的陶謙,都不敢輕率行事。

背后被人插刀子的經驗,公孫瓚是很豐富的。

當年張舉、張純叛亂,勾結烏桓、鮮卑,大掠青、徐、幽、冀四州,無人可制,氣焰囂張至極。

當時,漢廷正為了鎮壓黃巾起義和西涼叛亂而疲于奔命,根本抽不出手來,唯一的對策就是:先是傳令給正往西涼赴援的公孫瓚,令他中途折返,回援幽州;再就是派遣宗室劉虞出任幽州牧,總督戰事。

公孫瓚千里奔波,不顧疲憊,在回返的第一時間發動了反攻。

在相當不利的局勢下,他以寡敵眾,其中艱辛自不待言。饒是如此,公孫瓚不愧白馬將軍之名,先是在石門之戰中,擊敗了張純、丘力居、鮮卑三方聯軍,張純僅以身免,與鮮卑人一道狼狽北逃。

然后公孫瓚繼續追擊丘力居,結果因軍情泄露,后援不濟,被丘力居反包圍在管子城。一直被圍了二百多天,才尋找到了戰機,和丘力居拼了個兩敗俱傷,令后者遠遁柳城,從而化解了這一場大危機。

帶著一身傷口和征塵,回到了右北平,公孫瓚得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消息:就在他浴血奮戰的時候,劉虞已經和烏桓、鮮卑人展開了談判,如今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果,鮮卑人表示,如果漢廷愿意不計前嫌,他們愿意把張純送回來,以示誠意。

公孫瓚不知道和談時,劉虞的心情到底如何,和談背后有沒有什么陰謀,他不擅長這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十四章 謀事貴深遠


盡管公孫瓚一笑置之,袁術全未留意,陶謙轉圜的也很合理,王羽的行為之中,也看不出什么玄機。但劉備認為,這里面一定有點說法。

原因很簡單,王羽的行為不夠自然。

袁術目中無人,公孫瓚為人豪爽,這兩個人心機都不算多;陶謙久經世故,但總體而言,也是個表里如一的人,他們不會花太多心思去琢磨一個人是否表里如一。

王羽的年紀,和他的事跡,都是很好的保護色,所以順利瞞過了那幾個人,但他瞞不過劉備。

從第一眼看見王羽開始,劉備就知道,王羽和他是同一類人。

忠誠是說給人聽的,直率是做給人看的,胸懷大志者,都有著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們無論做什么,都是在將事情,朝著于己有利的方向推進,至少主觀上如此。

王羽的具體想法,劉備無從估量,但自刺董開始,王羽做的每件事,無不名利雙收。

刺董不用說,見識過王羽槍挑華雄,在萬軍之中縱橫捭闔的威風后,就王羽的武藝,劉備再次向兩位義弟確認了一次。

這一次,關、張的評價,比虎牢之戰前又高出了一籌。

關羽的說法是:他戰前的提議,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的,他只是個無名小卒,華雄多少會有些輕敵,借馬速突襲的可行性很高。而王羽早已名震司隸州,華雄也是沙場宿將,就算在盛怒之下,也不會真的輕敵。

臨陣之際,關羽看得很清楚,華雄臨敵的那一刀,并不是隨手而揮,王羽馬速驟升的時候,華雄也在第一時間發現危險,采取了應變措施。只是王羽的槍勢太快,他沒能防住。

張飛的說法更直白些,他說:“鵬舉兄弟的武藝,就是遇強越強的那種類型,就算俺自己,不全神貫注的話,只要稍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十五章 禍端起蕭墻


“到底出了什么大事?竟然使得將軍急切若此,連此間的要事都拋下了。”

被王羽扯住就走,劉備的腳步有些踉蹌,但神情舉止卻依然從容,甚至還有余暇在言語中稍作試探。他覺得,王羽現在的行為也很異常。

劉備尚未表明來意,而兩人表面上的交情還湊合,但暗地里卻已經交鋒數次。劉備一直沒占到上風,而且沖突也未表面化,但劉備相信,對手心里應該有數。

平時交情泛泛,此時故作熱絡,這里面沒點問題才怪呢!

“此間哪里有什么要事?不過學習騎術,請教經驗罷了,眼下軍國之事,方是當務之急啊!”王羽的回答還是那么密不透風,合情合理,讓劉備一點破綻都找不到。

“看將軍的屬下神情惶急,是軍情有變?”劉備原本也只想著,是不是能趁王羽急怒之時,趁虛而入,本來也沒報多大希望,試探既已失敗,他又問起正事來。

“算是吧。”王羽不置可否的點點頭,反問道:“玄德公來尋王羽,是否伯珪兄也收到消息了?”

“正是。”劉備心中暗恨。

王羽對待其他人都很直率,只有和自己說話的時候,喜歡繞來繞去的。按說這種對話方式,自己應該更擅長,奈何對方的身份地位高自己太多,自己縱有些本領,也施展不出,實是郁悶難當。

“玄德公既無心多說,我等還是速速去見伯珪兄吧,軍情如火,千萬耽誤不得。”

王羽的確不擅長拐彎抹角,不過,所謂近朱者赤,他一天沒事就和賈詡這樣的心理大師斗嘴,多少練出了點本事,尤其擅長以身份壓人,無往而不利。

“……喏。”面對王羽隨手扣過來的大帽子,劉備半晌無語,最后只能暗自苦笑,這次試探,又是以失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十六章 聯營劍弩張


自從聯軍匯聚酸棗以來,酸棗城內,便呈現出了一片蕭索景象。

對百姓來說,兵災,是世間最可怕的災難,沒有之一!

絕大多數人都出城避難去了,只有那些實在無處可去的貧民,以及少數大戶人家,才留在了城中。前者是無可奈何,只能盼望奇跡的出現;后者則是心里有底,無論世道怎么變化,他們都可以安然無恙,因為他們有財有勢有人脈!

不過,近幾天來,大戶們也開始心神不定了。原因很簡單,比他們更有權勢人脈的五位大臣,正面臨滅頂之災,士人的身份,已經不再是免死鐵券了。

如果說操刀的是董卓那種粗鄙武夫,還好理解,但這一次,要殺人的,卻是同為士人的眾名士們,酸棗城內的豪強,一時也是人人自危,大有兔死狐悲之意。

其實,消息原本傳的沒這么快,但縣衙大牢里,不絕于耳的罵聲,已經說明了一切。消息早就已經傳播了全城,甚至擴散到了整個陳留國。

“你們這些亂臣賊子,表面銜奉王命,不敢玷辱。實則不過嫉妒董卓,意圖效仿罷了,都是一丘之貉,如今更是擅囚國家大臣,意圖謀害,此等之人,還敢談什么王佐大義?”

罵的最兇的,就是胡母班。盡管這次出使,并不是以他為主,但他卻是最激憤的一個。

當年他和張邈等人并稱八廚,就是因為他們仗義疏財,在黨錮之禍中,靠著義憤和錢財,救過不少士人,人緣極好,他自己也深以為傲。

誰想到,以朝廷的名義出使,卻落得這般田地,他既羞且怒,正是氣不打一處來。

被罵的狗血淋頭,但王匡依然苦口婆心的勸著:“季友,你稍安勿躁,渤海只是傷心與家人慘死,一時激憤罷了,匡和諸君會努力勸說他的,你就不要火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