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好孩子 作者:吳老狼 (連載中)

第三十四章 敵我戰術

  好了,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君子軍的第一個像樣對手笮融笮大人的情況吧,要說起這位笮融笮大人,他其實和一個我們非常熟悉的角色十分相像——和陶副主任十分相像,不僅行事作風相像,嘴裡說的和手上做的,更差不多是和陶副主任一個模子裡刻出來。以至於就連咱們的陶副主任在仔細研究了陶副主任的履歷後,也情不自禁的仰天長嘆,「恨不相逢未嫁時啊!如果這個笮融沒當叛徒,沒背叛徐州,肯定是我的好幫手啊!」

  陶副主任為什麼這麼哀嘆呢?因為咱們的笮融笮大人最為名滿天下的一點,不是他背叛同鄉老大陶謙,也不是他殺害徐州著名大孝子兼大士子趙昱趙大人,而是他的口號——阿彌陀佛!甚至可以這麼說吧,佛教之所以能在中華大地上取代道教,成為華夏第一大宗教,咱們的笮大人絕對應該記一大功,甚至是頭功!

  笮融和陶謙一樣都是丹陽人,在丹陽時就以樂善好施笮善人而著稱,黃巾之亂時,笮善人從丹陽糾集了數百人北上徐州,投奔同鄉老好人陶謙,靠著平時積累的善人之名與溜鬚拍馬,笮善人迅速獲得了陶謙的信任與重用,被委任為下邳相,督管下邳、東海與廣陵三大財富重地的賦稅運輸,勢頭一時徐州無雙。

  和陶副主任一樣,每天替別人掌管著山那麼高的錢糧,笮善人也很快無師自通的學會了貪污受賄,積累了難以置信的巨額財富。同時笮善人更勝陶副主任一籌的是,笮善人把這些貪墨來的錢糧拿出了一部分,用於宣揚佛教,在下邳一帶廣建寺廟,大開佛會,並且首創了上累金盤、下為重樓的佛塔結構,為後世佛寺的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五章 君子出場

  好說歹說,抵擋不住威脅利誘的可憐章誑將軍,終於還是同意了執行陶應的作戰計劃,也就是讓陶應單獨率領八百君子軍先行南下,爭取誘使笮融出城野戰,咱們可憐的章誑將軍則率領兩千步兵駐紮已然廢棄的平安縣城,等待君子軍與笮融主力決出勝負,然後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以免拖君子軍的後腿——這話是陶二公子說的。

  章誑當然不是因為陶應要打林清這點可笑的威脅才讓步,促使章誑做出讓步的,關鍵還是章誑只是陶應的副手,陶應才是徐州南征大軍的主帥,堅持不肯執行陶應的軍令,不僅違背了有令必遵的軍中鐵規,還會得罪陶應這個丹陽老人心目中的未來徐州主人,所以章誑權衡再三之後,終於還是向陶應低頭,決定違心執行陶應這條亂命。但當然了,章誑也有條件。

  「公子,末將可以率領步兵駐紮在平安縣城等候,但末將也有一個條件。」章誑硬著頭皮向陶應說道:「請恕末將出言不祥,公子的前軍南下之後,與笮融狗賊的大軍交戰,若不如意,還望公子千萬不要逞強戀戰,應急速撤軍,撤回平安與末將會合,再與笮賊決戰。」

  陶應笑了,知道章誑始終還是不放心自己,仗還沒打就已經在做君子軍敗逃的準備,不過陶應更知道章誑乃是一片好意,生怕自己把吃飯的傢伙扔到了廣陵戰場上,所以陶應也沒有不滿,還微笑說道:「章將軍請放心,晚輩還年輕,還不想死,自會記住將軍忠告。再請將軍放心的是,在下的君子軍即便戰不過笮賊大軍,也有足夠把握逃命。」

  「二哥說得對。」陶基擠眉弄眼的大笑起來,「我們君子軍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六章(上) 初戰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八百君子軍將士的整齊朗誦聲在戰場上迴盪,白底黑字的君子大旗,還有『仁義禮智信』和『溫良恭儉讓』的兩面副旗,也在遼闊的戰場上迎風飄蕩。而在對面的笮融叛軍隊伍中,卻響起了驚天動地的爆笑聲音,無數的叛軍將領士兵笑出了眼淚,甚至還出現了騎兵笑得從戰馬上摔下地的樂極生悲慘劇。

  「哇哈哈哈哈哈哈……!」笮融叛軍中笑得最為開心的當然是笮融本人,一邊拍著大腿一邊瘋狂大笑道:「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看來我還真是太小看陶應小兒這個書獃子了,連在戰場上念《論語》的主意都想得出來,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哇哈哈哈哈哈……!」

  「師兄大護法,看來陶應小兒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容易對付。」笮融的得力副手何茲也欣喜若狂的說道:「師兄大護法快請看,陶應小兒根本就不懂什麼排兵佈陣,騎兵的站位十分鬆散,又沒有搶修鹿角拒馬保護,我們的隊伍只要衝上去,馬上就可以把陶應小兒的隊伍徹底衝散,分割包圍!」

  「早看到了!看來趙括小兒,也要比陶應小兒強上百倍啊!」笮融哈哈大笑,得意大吼道:「傳令全軍,布鋒矢陣,騎兵集中到中央突前,步兵分列兩翼,一有機會,立即發起突襲,生擒陶應小兒!」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七章(上) 破敵

  「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

  消耗了無數兵力,掉隊了不知多少步騎士兵,好不容易熬到了君子軍輕騎潰逃,興奮萬分的笮融叛軍騎兵剛嗷嗷嚎叫著撲向移動相對緩慢的君子軍重騎,從戰鬥到現在基本上就沒有出手的君子軍重騎又開始發威了,還和君子軍的輕騎一樣,也是在策馬狂奔中瘋狂的回身放箭,數以百計的箭雨無時無刻不在向笮融叛軍的騎兵頭上傾瀉箭雨,可憐的笮融叛軍士兵既無法還擊也難以躲閃,在連綿不絕的羽箭破空聲中紛紛慘叫著摔落戰馬,非死即傷。

  「衝!給我衝!」笮菩薩徹底被激怒了,揮舞著馬刀只是催促騎兵追擊,口中不斷大喊大叫,「活捉陶應小兒,賞千金!殺敵一人,賞十金!」

  「師兄大護法!師兄大護法!」又追了三五里路,終於有叛軍將領發現不對了,衝到笮融旁邊大吼道:「大護法,不能再追了,我們的隊伍掉隊太嚴重,隊形也被拉得太散了,再追下去,我們就沒多少人了!」

  笮融驚訝的扭頭東張西望,發現塵煙灰塵瀰漫的戰場上,確實已經沒有了多少的自家騎兵,而且騎兵還在追擊中不斷的掉隊,東南方向一眼望不到頭,全是自家騎兵的人屍馬屍和掉隊士兵,至於自家步兵,那更是不知道被甩到了什麼地方。緊張之下,笮融趕緊大吼道:「快看看,我們還剩多少騎兵?」

  沒有人能回答笮融的問題,黃昏的天空下,戰場上箭矢如雨,人仰馬翻,塵土飛揚,叛軍騎兵不斷的中箭倒下,不斷的衝鋒和掉隊,人屍、馬屍、傷兵和殘槍斷旗在道路上鋪成一條直線,一眼看不到頭。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都難以確認笮融叛軍現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七章(下) 破敵
   
  「陶應小兒潰散的輕騎?!」同時在驚叫的還有笮菩薩本人,難以置信之下,笮菩薩乾脆慘叫起來,「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我有一萬大軍,陶應小兒只有八百騎兵,他怎麼反過來把我包圍了?!」

  「嗆啷」一聲,陶應抽出腰上馬刀,舉刀吼道:「全體衝鋒,取笮融人頭!子曰——!」

  「子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噎而謁,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整齊高喊著亂七八糟的衝鋒口號,三百餘名君子軍重騎瘋狂催馬,揮舞著刀斧全速衝向亂成一團的笮融叛軍,陶基率領的三隊君子軍輕騎也從四面八方包抄向笮融的帥旗所在,同樣是高喊著從《論語》中抄襲來的口號,揮舞著馬刀鐵斧,紅著眼睛殺向亂成一團的笮融叛軍。可憐的笮融叛軍則徹底大亂,將領士兵紛紛奪路而逃,笮融本人也是手足無措,口中只是高喊,「不可能!不可能!怎麼可能?怎麼可能!」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高喊著口號,平時裡彷彿養尊處優的陶應衝到了君子軍的最前方,第一個扎進叛軍大隊,手中馬刀連劈帶砍,喊一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就砍一刀,當者無不披靡,而笮融叛軍人困馬乏,早已無心戀戰,即便見到陶應親自上陣也不敢上來搶功,只是拚命的抱頭鼠竄,四散奔逃,任由陶應在陣中馳騁,倒是陶應的親兵和徐盛、林清等人害怕陶應有失,趕緊衝鋒跟上,盡量保護陶應。

  「子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八章 一波又起

  正如林清所言,章誑率領的步兵大隊確實沒在平安小城停留,被動的等候陶應指示,派探馬確認了君子軍的行蹤,當發現君子軍抵達同樣在戰亂中廢棄的高郵城後,章誑立即就率領步兵大隊啟程南下,全速趕往廣陵戰場接應君子軍,預防紙上談兵的陶應命喪笮融之手。

  還好,君子軍的推進速度遠在普通步兵之上,同時陶應也留了一個心眼,沒敢領著笮融往正北方向的來路跑,選擇了西北方向的開闊地帶,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笮融叛軍這才沒和章誑的兩千步兵迎面碰上,目前還沒有解決步騎協同作戰問題的君子軍也才沒被拖後腿,靠著領先千年的騎兵戰術和革命性的戰馬裝備,大敗笮融叛軍,還僥倖的砍下了徐州頭號叛徒笮融的人頭。

  違抗軍令雖然絕對不值得鼓勵,但章誑這一次違抗軍令卻揀了一個大便宜,笮融被陶應陣上斬首後,消息被敗逃的叛軍騎兵帶回步兵隊伍中,成分複雜的笮融叛軍頓時樹倒猢猻散,部分跟隨笮融反叛的叛軍骨幹逃向廣陵城池,準備收拾包裹渡江逃命;笮融叛軍近期招募的新兵不知所措,紛紛作鳥獸散;原廣陵太守趙昱的舊部乾脆四處尋找徐州正規軍投降反正,結果當章誑軍打著火把趕到戰場時,一下子就收降了上千叛軍步兵,還繳獲了無數武器、旗幟和輜重。

  其實別看章誑在戰場上摸怕滾打幾十年,像這種數量遠勝於己的敵人不戰自潰的情況,還真沒有碰到過幾次,加上壓根不相信只有區區八百餘騎的君子軍真能打敗數量上萬的笮融叛軍,所以當看到大股大股的叛軍士兵到面前投降時,不光章誑軍的士兵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九章 再度出征
   
  「弦木長弓九百柄,角弓三百二十柄,匈奴短弓兩百零六柄,疆弓九十一柄,雕弓一百一十柄,箭十一萬六千一百二十五支。弩三百五十柄,專用弩箭一萬四千餘支。還好,還好,還算夠用。」

  輕聲喃喃念完統計上來的廣陵武器弓箭類儲備,陶應鬆了口氣,笮融這幾年來在下邳和廣陵刮地皮不算白刮,好歹給自己留下一筆還算看得過去的武器儲備,尤其是最重要的羽箭方面,儲存得更是相當充足——在標準化的風羽箭發明之前,必須使用鳥類羽毛粘貼的普通羽箭,造價可不是一般的貴,所以陶應才會在打了勝仗的情況下,仍然對平均使用三十五支箭才能殺敵一人的君子軍眾將大發雷霆。

  放心歸放心,考慮到這個時代的生產力,陶應還是向一旁的章誑吩咐道:「章將軍,麻煩你立即派遣一支輔助軍隊,到幾日前我與笮融叛軍大戰的戰場上,仔細的打掃戰場,尤其注意收集斷折的箭支,把上面的羽毛全部取下,帶回廣陵城。另外再派人收集收購毛竹、萑柳、楛桿和魚鰾膠、牛皮膠、骨膠等制箭材料,抓緊時間收集,越多越好。」

  「諾,公子請放心,末將立即派人去辦。」章誑答應,馬上安排了兩名副手下去分頭辦理。然後章誑又轉向陶應問道:「公子,袁術遣孫策攻打廣陵一事,不知你可有決斷?廣陵到底是守,還是棄?」

  「如果要放棄廣陵,我還收集制箭材料做什麼?」陶應微笑說道:「再說了,好不容易光復的廣陵重鎮,就這麼直接放棄,豈不是太過可惜?」

  「可我們守得住嗎?」章誑有些擔心,「孫策小兒素來以驍勇善戰著稱,昔日廬江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章 箭乃兇器

  順便介紹一下徐州老陶家和壽春袁二家的關係吧,其實老陶家以前和袁術的關係不僅不錯,曾經還是鐵桿的盟友,尤其是在袁紹與袁術的兄弟相爭時,老陶家堅定的站到了袁術一邊,幫著袁術出兵攻打袁紹,幫袁術爭奪兗州,結果雖慘遭失敗,袁術和陶謙都吃了大虧,但也算得上是結下了鐵與血的友誼。

  按理來說,陶謙如此支持袁術,袁術就算不感激陶謙,也應該給陶謙一點尊敬,可誰也沒有想到的,咱們袁二將軍也不知道是腦袋進水還是大腦發育不全,在攻下壽春自領揚州牧後,竟然又給自己封了一個徐州伯的稱號,擺出了吞併徐州五郡的架勢,如此一來,陶謙脾氣再好為人再軟弱也無法忍受了,只能咬著牙齒斷絕了與袁術的盟約,與袁術反目成仇。

  既然已經徹底撕破了臉皮,袁二將軍自然也不再有半點顧忌,孫堅舊部呂范唆使袁術趁火打劫出兵搶奪廣陵,雖然呂范的真正用意還值得懷疑,但袁二將軍還是毫不猶豫的派出了即將成為江東小霸王孫策,命他率軍八千東征,準備利用陶應南征笮融必然兩敗俱傷的機會,出手搶走昔日盟友的地盤。

  大概背景介紹完了,言歸正傳,為了盡可能的遲滯孫策大軍的進兵速度,也為了獲得更大的戰術迂迴空間,君子軍離開了廣陵城後,立即就把差不多已經是冠絕天下的長途奔襲這個看家法寶施展出來,一路快馬加鞭,換馬不換人的全速西進,短短五個時辰便奔襲了一百一十里。初次有著輪換戰馬長途奔襲,精力過人的陶基本來還想再跑二三十里再休息,陶應卻果斷阻止,命令君子軍停下休息,準備等到天明時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一章 敗家子軍師
   
  轉過了兩個山頭,君子軍便在陶應的命令下停了下來休息,吃著乾糧和餵著戰馬等待,過了大半個時辰後,北面果然傳來了鼎沸人聲,陶應趕緊登上高處,舉起自己親手做的水晶望遠鏡觀看,見北面果然追來了四五百袁術軍士兵,步騎都有,跟著君子軍戰馬留下的馬糞一路南下,很快就進到了先前那個塢堡所在的開闊地帶。

  進到了肥沃的農田地帶,君子軍與袁術軍的差別也頓時體現了出來,步兵肆無忌憚的踐踏剛剛補種了油菜的田地,戰馬則囂張跋扈的踐踏田地更加厲害,還在袁術軍騎兵的有意放縱下啃吃田中蔬菜,隱約還能聽到亂七八糟的叫嚷聲音。見此情景,陶應當然是大喜過望,心中暗道:「好,追兵果然不多,就算這幫丘八不搶村子,我也可以放心大膽的在這塊難得的開闊地帶用兵了。」

  和對待君子軍一樣,發現又一波軍隊到來,之前那個拒絕為君子軍提供幫助的塢堡馬上進入了備戰狀態,一百多號青壯匆匆奔上箭塔堡墻,手拿武器做好守塢準備,之前那個書生打扮的塢主也再一次登上塢門頂端,做好與來軍交涉的準備。但是看到袁術軍步騎肆無忌憚的踐踏農田菜地後,那塢主心頭頓時生出不祥預感,暗道:「這一關,怕是沒上一關那麼好過了。」

  果不其然,率領這支追兵的袁術軍將領衝到了塢堡門前後,馬上就大模大樣的舉起馬鞭,指著塢門氣勢洶洶的叫嚷,「塢中匹夫,出來一個會喘氣的,剛才有沒有一百多騎兵從這裡經過?往那裡去了?」

  「一百多騎兵?」那塢主心中疑惑,心說左將軍的這隊人馬可真是糊塗得緊,剛才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十二章 對陣小霸王
   
  因為陶應捨不得拿昂貴的君子軍和廉價的袁術軍步兵對耗,君子軍在佔據數量優勢的情況下,仍然沒有抓住機會全殲黃猗所部五百餘人,始終還是有幾十個袁術軍步騎士兵衝出了包圍,藉著樹林與丘陵掩護擺脫了君子軍的追殺,消失在了山林深處,君子軍的行蹤與大概情況,也面臨暴露在敵人主力面前的危險。

  不過也沒多少關係,陶應在決定打這一仗前,就已經做好了暴露行蹤的準備——在盡量避免肉搏近戰的情況下,全殲敵人實在太難,而不惜代價的殲滅這五百多袁術軍步騎士兵,又肯定會給君子軍帶來不必要的傷亡,所以陶應早就計劃好了後續行動,重創這支袁術軍後,立即打掃戰場和尋找嚮導,然後迅速撤離,利用那些逃走的袁術軍士兵給孫策送去警告,逼迫孫策放慢行軍速度,分散力量用於應對君子軍的威脅。

  計劃因為魯肅的出現而發生了改變,在以傷八人和消耗大量弓箭為代價重創了黃猗率領的袁術軍後,君子軍將士緊張打掃戰場收集一切可用物資之餘,還得幫著魯肅和魯家城的塢民轉移細軟錢糧。讓陶應暗暗欽佩的是,魯肅竟然真的拿出了自家田契,無償分發給了魯家城的鄉民,然後又打開了那兩個屬於他個人私有的圓形糧倉,讓塢民自由取糧,能帶走多少就帶走多少。

  老魯家確實富庶非常,兩座糧倉裡滿滿噹噹的足足裝滿了六千斛稻米,相三萬六千公斤糧食,魯家城的三百多村民就是人人肩挑背馱也拿不走三分之一,所以魯肅又找到了陶應,直接了當的向陶應說道:「公子,請你讓君子軍將士也進去拿糧,能拿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