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好孩子 作者:吳老狼 (連載中)

第二十五章 回徐州

  七月十三這天,離開彭城已經三月有餘的陶應,領著三十輕騎回到了彭城。陶應這次是突然決定回來的,事前沒有知會任何人,包括陶謙都沒有稟奏一聲,把君子軍暫時交給了堂弟陶基,清晨從梧縣出發,下午申時剛過就抵達了彭城。

  陶應不回來不行了,陶應收到消息,七月十一這一天,治中徐方利用徐州百官盡聚刺史府的機會,忽然向陶謙提出了立嫡之事,建議年過六旬又體弱多病的陶謙早立嗣子,並且直接建議陶謙立長子陶商為嗣。而徐方在三國歷史上雖然籍籍無名,在陶謙時代的徐州卻是大名鼎鼎,與已經被害廣陵太守趙昱並稱徐州二駿,在徐州士林中的聲望,甚至還遠遠超過了同是徐州人的王郎和張昭——當然也超過了諸葛正太,所以徐方帶了頭後,立即在徐州官員中贏得了無數的響應,部分文武官員紛紛出言附和,煽動陶謙立陶商為嗣。

  以徐方為首的徐州官員熱臉貼到了冷屁股上,正所謂知子莫若父,沒有人比陶謙更清楚大兒子陶商的德行,也沒有人比陶謙更清楚把徐州傳給陶商的後果,所以陶謙幾乎是不假思索的拒絕徐方等人的請求。但陶謙這時候又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陶謙沒有斷然宣佈暫時不考慮立嫡,而是提起了陶應的名字,要徐州官員比較陶商和陶應的長短——當然,這也不排除是陶謙覺得自己確實應該考慮立嫡的問題了,所以才拿出兩個兒子來比較。

  陶謙提到陶應的名字,結果自然正中糜竺和糜芳兄弟下懷,兩兄弟率先開炮,歷數歷朝歷代廢長立幼帶來的各種杯具,堅決反對陶謙做出茶几選擇,請求陶謙不要遲疑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六章 手足兄弟

  「吾兒此話何意?」饒是陶謙再怎麼的老謀深算,也不禁被陶應的回答弄得一楞,驚訝問道:「應兒,你既已認定為父現在立嗣,便會中玄德公詭計,現在為何又要勸為父立嫡,自行跳進玄德公陷阱?」

  「父親,孩兒建議這個立嗣,與尋常的立嗣之法可不相同。」陶應微笑說道:「尋常的立嫡,或是提前指定嫡子,或是臨終立嫡,此二法皆有弊端,容易被人鉆空子。孩兒建議的立嫡之法,是秘密立嫡。」

  「如何秘密立嫡?」陶謙趕緊問道。

  「請父親造一鐵匣,設三把銅鎖。」陶應也不怕忌諱,直接建議道:「然後父親召集百官,當眾將傳位文書藏於匣內,鎖上鐵匣,貼上封條,然後當眾將鐵匣藏於父親刺史府大堂的樑上,把三把鑰匙分別賜與父親信得過的三位徐州重臣,待到父親百年之後,此三人便可當眾打開鐵匣,取出父親的傳位文書宣讀,確立父親的繼位人!」

  「妙!」陶謙的政治才能絕對是軍事才能的百倍以上,聽完陶應的幾句話,陶謙立即一拍大腿,歡喜說道:「吾兒此計大妙,如此一來,為父不僅擺脫了百官糾纏,將來還不用擔心傳位文書被人塗改偽造,確保徐州傳給為父指定之人!」

  「同時還可以噁心幾個人一把。」陶應表情無比忠厚的微笑說道:「孩兒建議,父親在行事之前,可以單獨召見糜別駕一次,與他做一些密談,然後父親就可以當眾宣佈,父親是聽了糜別駕的建議,才做出這個決定。如此一來,小沛那位急著想繼承徐州的玄德公,就是想不猜忌糜別駕也不行了。」

  陶謙再露喜色,大笑道:「應兒,你的君子軍之名,好像有點名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七章 裝逼挨雷劈  

  離開徐州已經三月有餘的陶應未得陶謙徵召,突然從梧縣回到彭城,陶應的至親陶謙和陶商倒是歡喜不盡,但徐州城裡的文武官員可就沒這麼高興了——徐州百官剛在陶謙面前提起立嫡一事,才隔了一天,身為陶謙次子的陶應就像蒼蠅聞到血一樣跑回徐州,這是來幹什麼?是來和陶商謙讓,還是來搶嫡子之位?

  對此心情最複雜的當然是糜竺和糜芳兄弟,聽到陶應突然返回的消息,糜竺和糜芳兄弟當然是欣喜若狂,明白陶應終於還是露出了些狐貍尾巴,挑撥起陶商和陶應的兄弟反目大有希望。但是看到陶商從宴會上連滾帶爬的衝回家中迎接二弟後,糜竺兄弟難免又是心頭一沉,隱隱感覺自己們太過一相情願,過於高估了陶謙傻兒子陶商的野心和貪心,未必真的能讓陶商和陶應骨肉相殘。

  抱著這樣複雜的心情,糜竺兄弟少不得連夜派出信使趕往小沛,向劉備稟報陶應動向與陶商的反應,請求劉備指示下一步的計劃。然而讓糜竺兄弟意想不到的是,陶應回城的第二天正午,陶謙忽然派人過來召見糜竺,做為徐州別駕的糜竺雖然心中狐疑,但陶謙召見又不能不去,所以糜竺只好依令而行,換上官服匆匆趕往陶府拜見。而糜芳放心不下兄長安全,親自領了數十隨從陪同糜竺共往陶府,在門外等候糜竺消息。

  糜竺進了陶謙的刺史府後,糜芳領著隨從在門外忐忑不安的等候了許久,糜竺終於安然無恙的從刺史府中出來,糜芳鬆了口氣,趕緊迎上前去,迫不及待的問道:「兄長,如何?陶謙老兒召你何事?」

  糜竺的臉色有些古怪,片刻才答道:「主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八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

  拒絕了陶謙的親自替子提親,糜竺兄弟自然是做好了隨時與陶家父子翻臉的準備,不過糜竺兄弟並沒有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天起草,陶謙忽然又派來了使者,說是召集徐州文武百官共商立嫡大事,本已經認為陶謙將要拖延決斷此事的糜竺兄弟聞訊又驚又喜,確認了陶謙確實召集了所有徐州文武官員議事後,糜竺兄弟趕緊換上了官服,匆匆來到陶謙的刺史府議事。

  糜竺兄弟趕到刺史府時,大部分的徐州文武官員都已經先行抵達,但陶謙父子三人並沒有露面,所以徐州的文武官員也沒有多大忌諱,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討論的全是陶謙的立嫡選擇,糜竺兄弟分頭旁聽了片刻,又意外的發現,除了極少部分讀書讀到迂腐癡呆的書獃子酸儒外,大部分的徐州官員竟然都看好陶應。

  看好陶應的理由則很簡單,陶應有膽量有見識,曾經救徐州萬民於水火,親手組建的君子軍雖然還沒有立下任何功勞,卻也沒有犯下任何過錯,同時陶應主持梧縣政事,也做得是不過不失,足以證明陶應政務和軍事能力都有一點,勝過他那個懦弱兄長陶商百倍。陶謙如果把徐州傳給陶應,那麼徐州也許還有一點希望,但如果傳給陶商,那麼徐州就是徹底的前途無亮了。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個道理大部分的徐州文武都懂,所以那怕是差不多和糜竺兄弟穿一條褲子的徐州名士徐方,言語中也有些動搖,覺得如果陶謙鐵了心要把徐州牧大位傳給比較成器的陶應,其實也不失為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無奈選擇,遠勝過把徐州傳給老實得三錘子打不出一個屁的陶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九章 媒人

  「糜貞怎麼來了?她為了什麼來這裡?還指名道姓的要見我?為什麼?難道是上次見面,我風度翩翩的男性魅力,已經讓她犯了相思病還不能自撥,實在忍受不了思念之苦,所以今天偷偷的來和我幽會告白了?!哎呀!我是不是應該準備一把玫瑰花?再準備一盒杜蕾斯還是愛爾舒?」

  抱著滿肚子的齷齪思想,陶應一溜煙的衝進自家後園,逕直來到園中小湖旁邊,迫不及待的往涼亭裡一看,卻見糜貞小妹妹領著兩個丫鬟,果然正在亭中等候。時逢七月,池中荷花怒放,閑坐無聊的糜貞站在亭旁賞花,花紅葉綠,嬌顏勝花,花美,人更美,如詩,更如畫。

  看到這如夢似幻的畫面,陶應情不自禁的停下了腳步,站在池塘旁靜靜欣賞這一難得美景,但很可惜的是,糜貞帶來的丫鬟很快發現了陶應的存在,湊在糜貞圓潤小巧的耳朵旁邊低聲嘀咕了兩句,糜貞立即就抬起了頭來,向陶應展顏一笑,傾國傾城,滿塘荷花,也頓無顏色。

  早已修煉得寵辱不驚的陶副主任難得有些臉紅,心臟也像十七、八歲的毛頭小伙一樣,砰砰砰跳個不停,暗笑自己越活越倒縮後,陶應努力按捺住心頭躁動,手按劍柄,以自認為最瀟灑的姿勢走上亭橋,大步走到糜貞面前,風騷無比的向糜貞抱拳行禮,道:「陶應見過糜貞姑娘,讓姑娘久侯了。」

  「公子。」糜貞也小臉微紅的向陶應行了一個禮,既緊張又靦腆的說道:「糜貞冒昧登門拜訪,失禮之處,還望公子海涵。」

  「糜姑娘那裡話,是陶應有失遠迎才對。」陶應突然恨起了這個時代的繁文縟節——如果換成在二十一世紀,陶副主任鐵定已經是動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章 臧霸

  陰錯陽差的獲得了糜貞的芳心暗許,甚至還意外的得以一親芳澤,陶應頓時變得有點樂不思蜀起來,還放棄了立即返回梧縣練兵的計劃,決定在徐州城裡多留幾天,等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再回梧縣,而陶謙也希望兒子能多陪自己幾天,所以也沒有怪罪,任由陶應留在折騰胡鬧。

  陶應不立即返回梧縣軍中,當然是為了和糜貞妹妹的親事問題,糜貞妹妹能讓陶副主任佔到便宜,是糜貞妹妹認為糜竺準備把自己嫁給陶副主任,心甘情願的讓陶應這個『未婚夫』動手動腳。但實際呢,從種種跡象分析,糜竺其實是打算把糜貞妹妹嫁給劉備劉皇叔,只是各種陰錯陽差加在一起,才讓糜貞妹妹誤以為糜竺是準備把她嫁給陶應……

  既然只是誤會,那麼真相自然遲早有大白於天下的一天,為了不讓溫柔可愛的糜貞妹妹傷心欲絕,也為了陶副主任朝思暮想的**大業,陶應當然得想方設法的把這個誤會變成事實,然而因為糜竺和糜芳兩個二五仔已經鐵了心要跟劉皇叔走的緣故,不管陶應再怎麼的足智多謀,也不管陶應再怎麼的見識淵博,一時半會之間,也真的想不出一個好的辦法來了。

  就這麼耽擱了五六天時間,仍然束手無策的陶應無可奈何,又擔心陶基偷懶耽誤君子軍訓練,更擔心血氣方剛的堂弟見君子軍剛出點成果,迫不及待就要招搖炫耀,暴露軍機,只得打算向陶謙和陶商告辭返回梧縣,不曾想陶謙卻搶先派人來傳陶應晉見了,陶應不敢怠慢,趕緊匆匆趕往陶謙所在的後房拜見。

  進得後房,房中僅有陶謙一人坐在文案旁料理公務,見陶應到面前行禮,陶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一章(上) 約定  

  時值正午,晴空萬里,白花花的太陽曬得地面彷彿冒煙,耀目生疼,臧霸、孫觀和吳敦人也開始後悔用武力來恫嚇陶二公子的決定了——讓一千甲士全副武裝的站在這樣的大太陽底下,不是讓士兵白受罪是什麼?

  這不,才站了半個多時辰,原本整齊的瑯琊臧霸軍隊伍就已經亂了,原來精神抖擻摩拳擦掌的瑯琊軍甲士也東倒西歪了,還有之前一直叫嚷著要把陶應嚇出尿來的孫觀,更是早早就躲到路旁的樹林中猛灌水去了,最後臧霸、吳敦、尹禮、昌豨和孫盛等人也扛不住了,全都鉆進了路旁的樹林躲涼,僅派出幾個斥候南下,去探察陶應隊伍的位置。

  還好,陶應一行的動作很快,又等了片刻,南下的斥候就飛馬回報說陶應將至,臧霸等人只得又趕緊鉆出樹林,命令已經凌亂不堪的士兵重新整隊,持戈執戟,全裝肅立,又過片刻,十餘騎便出現在了臧霸等人的視野之中,此外還有一隊臧霸軍斥候緊緊跟隨,名為保護陶應北上,實為監視。

  「哈哈哈哈哈!」一直反感陶應的孫觀忽然狂笑起來,指著陶應的隊伍大笑道:「各位兄弟,看到沒有?和糜大人說的一樣,陶應小兒果然騎的是北匈奴矮馬,比驢高不了多少的北匈奴矮馬!」

  眾人定睛一看,發現陶應一行十餘騎騎乘的戰馬果然全都偏矮,比起旁邊臧霸軍百人將騎的普通戰馬都要矮上一個頭,沒有絲毫威嚴可言,孫觀又喋喋不休的宣揚起從糜芳處聽來的陶二公子選馬過程,瘋狂嘲笑陶應的有眼無珠,不懂軍事,極盡貶低之能事。而臧霸和吳敦等人也不由對陶應生出了幾分輕蔑,覺得陶應的書獃子名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一章(下) 約定

  「宣高兄,家父也替你考慮到這一點。」

  見時機已到,陶應便從袖中取出一個鑲金嵌玉的小匣子,當著瑯琊諸將的面打開,露出了一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鑰匙,微笑說道:「宣高兄,這把鑰匙是做什麼用的,相信也不用小弟再解釋了。但小弟必須要向宣高兄強調一點,宣高兄如果接下了這把鑰匙,立即就是徐州的三大重臣之一,將來徐州刺史不管換成什麼人,宣高兄你也是他擎天護駕的三大重臣之一,官職爵祿,自然也不會虧待了宣高兄。」

  「還有各位將軍。」陶應又把目光轉向孫觀和吳敦等將,更加誠懇的說道:「你們可以不相信在下的如簧之舌,甚至可以不相信在下的父親徐州牧,但在下相信,你們一定相信臧霸臧宣高將軍!當宣高兄成為了一言九鼎的徐州三大重臣之一後,你們還用擔心,你們還會遭到別人的欺凌和歧視嗎?」

  瑯琊眾將被陶應的話打動,覺得陶應所言不假,倘若臧霸在徐州位高權重,確實不會虧待了出身寒微的瑯琊眾將,所以瑯琊眾將不約而同的把目光轉向臧霸,等待臧霸做出決定。臧霸卻在陽光下昂首長離,久久不語。陶應又等待了片刻,見臧霸不願下定決心,便把裝有鑰匙的匣子直接遞到臧霸面前,鄭重說道:「宣高兄,這是家父對你的誠意,也是家父對你的補償,更是家父對你的期望,你如果能夠接受家父的誠意、補償與期望,就請不要客氣,收下這把鑰匙吧。」

  臧霸面無表情,一動不動,眾人皆在烈日下僵持,人人揮汗如雨,卻又人人不發言語。

  又過了許久,臧霸終於開口,但不是回答陶應的懇請,而是把目光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二章 不被看好

  拐了第一個勉強有名氣的幫兇打手兼走狗徐盛回到徐州城,陶應第一件事當然是想陶謙稟明開陽一行的經過,還有臧霸給出的答覆,然後陶應就是交換第三把鑰匙,同時向陶謙請令,準備率領現在已經只是勉強超過八百之數的君子軍南征,去收割徐州頭號大叛徒笮融的人頭。

  出於習慣,陶應在請令時並沒有做過多思考,還認為陶謙會像以前那樣,連眼皮都不眨一下的就同意自己的請求,但是讓陶應意外的是,陶謙這一次居然一口拒絕了,還怒斥道:「不行!應兒,你是不是又犯傻了,打算去廣陵白白送死?」

  「父親,難道你就真這麼不信任孩兒?」陶應苦笑問道:「孩兒這才剛請令出征,父親怎麼就斷定孩兒南征廣陵是白白送死了?」

  「你才區區八百騎兵,你知道笮融有多少兵馬?」陶謙怒道:「虧你還有臉常說什麼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你連笮融究竟有多少人馬錢糧都不知道,竟然就敢率領區區八百人去討伐他?!」

  「父親差矣,笮融小兒的兵馬孩兒知道。」陶應收起笑容,沉聲說道:「笮融奸賊南下廣陵時,從下邳帶去了軍隊百姓超過了萬人,戰馬三千匹。其後笮融小兒用計殺害廣陵太守趙昱,收編趙昱麾下馬步兵三千,水軍近兩千人,近來笮融奸賊懼怕父親出兵征討,瘋狂擴軍備戰,又得兵馬約五千人,現在笮融小兒在廣陵郡的兵馬,保守估計超過一萬六千人,其中騎兵至少四千。」

  「知道你還要去送死?」陶謙斥責道:「笮融小兒背主忘恩,擅殺為父麾下官員,霸佔為父土地,你以為為父就不想征討他?可現在我們徐州的兵馬,加上你的八百君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十三章 出征

  古代的軍隊出征,程序之麻煩,準備的時間之漫長,絕對能讓任何一個急性子崩潰,陶應就是這樣的急性子,陶應之前一直就是把君子軍當做二十四小時快速反應的應急軍隊訓練,要求的是快捷迅速,命令下達軍隊立即出發,早就把自己的脾氣給練急了不少,現在又要為一支注定拖後腿的軍隊出征做漫長而煩瑣的準備,陶應就實在有些沉不住氣了。

  還好,陶副主任在官場還練出了一手調整自我性格的手段,在實在拗不過陶謙和曹豹等人好意的情況下,陶應也只好沉住氣,耐心陪同章誑準備出征事宜,同時強迫自己學習這一套複雜而又煩瑣的出征程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自己將來統率更多的軍隊做提前準備——畢竟,陶應也不可能永遠只指揮區區八百騎兵。

  被迫耽擱時間也有好處,至少在此期間,糜貞就又偷偷的來到陶府,又一次在陶府的後花園中與陶應見了一面,而目的自然也是打聽陶應的出征事宜,親自向陶應求證傳言真假,當得知傳言非虛後,糜貞的嬌艷小臉也一下子蒼白了,情不自禁的主動握住陶應的魔爪,緊張說道:「公子,你只到三千不到的軍隊,去攻打有兩萬敵人的廣陵郡,強弱如此懸殊,是不是太冒險了?」

  「是有點冒險,不過值得。」陶應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討好美女的機會,一邊溫柔的撫摸著糜貞的滑嫩小手,一邊更加溫柔的說道:「因為我不建立那麼一點功業,不扭轉我在徐州軍民百姓心目中的書獃子形象,有什麼面目娶你過門?又如何配得上我花容月貌的貞兒?」

  「公子——!」糜貞的嫩臉一下子通紅了,低下頭臉上發燒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